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与肺结核的有价值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8例肺癌及32例肺结核患者的多样化CT征象,肺癌为病例组,肺结核为对照组,提取有价值征象进行比较并归纳总结。结果肺癌组有腺癌46例、鳞癌8例、小细胞癌4例,主要征象分别是:分叶49(84.5%)例,毛刺39(67.2%)例,胸膜凹陷20(34.4%)例,晕征13(22.4%)例;肺结核组主要征象分别是:胸膜反应26(81.25%)例,卫星灶22(68.75%)例,钙化22(68.75%)例,毛刺26(81.25%)例。肺癌与肺结核组CT征象比较中,分叶、晕征、胸膜凹陷、钙化、卫星灶、胸膜反应等征象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CT征象诊断准确度的比较中,肺癌分叶的诊断指数>150%,肺结核钙化、卫星灶、胸膜反应的诊断指数均>150%。结论周围型肺癌与肺结核的鉴别诊断中,分叶、胸膜凹陷、晕征、钙化、卫星灶、胸膜反应等CT征象对于肺癌与肺结核的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腮腺常见良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CT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对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及基底细胞腺瘤的CT表现进行对照,分析评价其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30例患者中,多形性腺瘤16例,腺淋巴瘤10例,基底细胞腺瘤4例。多形性腺瘤表现为特征性的渐进性强化;腺淋巴瘤表现为典型的“快进快出”;基底细胞腺瘤动脉期和静脉期均有较显著强化。3者增强方式不同,其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腮腺良性肿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多层螺旋CT在腮腺良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对早期肺癌低剂量GE revolution CT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于北京世纪坛医院就诊的240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低剂量GE revolution CT成像检查,并采用多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对图像进行重建。比较图像重建前后肺窗图像质量、纵膈窗图像质量及图像质量参数。结果与低剂量GE revolution CT图像相比,应用多模型迭代重建技术重建后的肺窗和纵膈窗图像质量提高,图像噪声降低(8.83±1.95 Hu vs 9.21± 2.17 Hu),信噪比升高(7.21±1.30 vs 6.89±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01±7.94 Hu vs65.38±8.26 Hu,P > 0.05)。结论多模型迭代重建技术能够提高早期肺癌低剂量GE revolution CT成像质量,对早期肺癌的筛查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平扫及CT重建技术(包括容积重建和多平面重建)诊断听骨链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0月~ 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患有听骨链病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0例,女性50例,年龄19~66岁(40.11±13.02岁)。将CT平扫检查及CT重建技术所得的图像进行讨论和分析;应用Kappa评价方法对CT进行诊断一致性的分析,对比经CT平扫轴位、冠状位影像和CT重建技术影像对听骨链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CT检查听骨链病变结构与术中对照符合率较高,其中砧骨的Kappa值超过0.75,锤骨、镫骨上部结构、锤砧关节、砧镫关节的Kappa值均超过0.40,显示CT对上述病变诊断的一致性较好。经CT平扫轴位、冠状位影像对听骨链病变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5.00%、84.17%、86.67%,CT重建技术影像对听骨链病变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8.33%、87.50%、89.1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平扫轴位、冠状位影像联合CT重建技术影像对听骨链病变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8.33%、98.33%、99.17%,明显高于单一的CT平扫轴位、冠状位影像或CT重建技术(P < 0.05)。结论采用CT平扫检查和CT重建技术均可有效显示听骨链病变的影像学特点,但两者联合可以更有效的提高听骨链病变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对心肌病并发心绞痛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肥厚型心肌病并心绞痛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共540节段冠状动脉,所有患者均通过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扫描技术和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肥厚型心肌病并心绞痛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冠状动脉CTA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诊断血管狭窄程度完全符合的共有384节段,完全相符率为71.1%。通过冠状动脉CTA检查诊断发现,患者血管狭窄程度正常的节段与血管狭窄程度为重度的节段的敏感性高于血管狭窄程度为轻度和中度的节段(P<0.05);但从阳性预测值方面看,血管狭窄程度为轻度的节段的阳性预测值却低于正常、中度、重度的节段(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非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的诊断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钙化斑块诊断率方面,通过冠状动脉CTA的诊断率高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P<0.05)。结论对于患有肥厚型心肌病并心绞痛的病人,可用冠状动脉CTA检查其是否有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CTA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可作出精确的判断,且安全、快速,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脊椎结核CT、MRI诊断与鉴别特征及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脊椎结核患者80例,分别接受CT、MRI诊断。所有图像经工作站处理后由3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生进行评定,以符合病理及解剖结果作为阳性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脊椎结核病位阳性情况、脊椎结核侵犯程度、病理分期。结果CT、MRI及CT联合MRI诊断脊椎结核病位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是CT联合MRI、MRI、CT。CT、MRI、CT联合MRI诊断骨质、椎间盘破坏、椎旁肿块或脓肿、硬膜囊外或椎管侵犯、脊膜强化、钙化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韧带下扩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骨质、椎间盘破坏、椎旁肿块或脓肿阳性率由高依次是CT联合MRI、MRI、CT。CT诊断硬膜囊外或椎管侵犯、脊膜强化阳性率最低,MRI、CT联合MRI阳性率相同。CT、MRI、CT联合MRI诊断渗出期、增殖期、干酪样变性期阳性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是CT联合MRI、MRI、CT。结论脊椎结核CT、MRI诊断价值、特征不同,其中联合诊断能提高脊椎结核准确性,减少漏诊情况,同时联合诊断还能鉴别疑似病例,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妇科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GI-RADS)分类与16层螺旋CT对良恶性卵巢肿瘤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卵巢肿瘤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超声及16层螺旋CT检查,采用GI-RADS系统评价超声声像图表现,并检测其癌胚抗原(CEA)水平。比较超声GI-RADS系统、16层螺旋CT联合CEA联合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超声GI-RADS系统、16层螺旋CT联合CEA检查诊断鉴别良恶性卵巢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率,并采用ROC曲线分析超声GI-RADS系统、16层螺旋CT联合CEA检查对良恶性卵巢肿瘤的诊断鉴别价值。结果超声GI-RADS系统联合CEA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Kappa=0.791)大于16层螺旋CT联合CEA(Kappa=0.487);超声GI-RADS系统、16层螺旋CT联合CEA联合检查诊断良恶性卵巢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恶性预测值、良性预测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GI-RADS系统联合CEA诊断良恶性卵巢肿瘤的准确率高于16层螺旋CT联合CEA(P < 0.05);经ROC曲线分析得,超声GI-RADS系统联合CEA诊断良恶性卵巢肿瘤的AUC大于16层螺旋CT联合CEA(P < 0.05)。结论超声GI-RADS系统联合CEA检测对良恶性卵巢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联合检测下判断早期肝硬化无创诊断的护理路径。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疑为早期肝硬化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均在联合检测下行无创诊断,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护理满意度,同时记录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内再入院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10.2±2.04 d、医疗费用0.67±0.26万元,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少(P<0.05),观察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5%、1年内再入院率1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早期肝硬化无创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减少患者医疗费用、住院时间,对提高远期预后水平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胸部CT扫描与X线平片对肺结核及肺癌空洞积液量的测量差异。方法收集同时进行X线胸片及胸部增强CT扫描确诊空洞并积液的肺结核及肺癌患者患者各36及32例,均在CT引导下行积液穿刺,对比3种测量方法下的积液量差异。结果结核及癌性空洞患者均表现为胸部增强CT所测得的积液量明显较X线平片多(P < 0.05),且穿刺实际所抽出积液量同样较X线平片多(P < 0.05),但胸部CT所测积液量与穿刺所得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同一患者在同一时间点,胸部CT增强扫描所测得的空洞积液量更加接近实际体积,提示CT的测量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癌高危人群中低剂量CT(LD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肺癌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筛选1020例来我院进行体检的肺癌高危人群,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LDCT+血清肿瘤标志物组420例与CXR组600例。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1)本次研究进行CXR检查的600例患者中,12例(2.0%)存在多个非钙化的结节情况;给予相关检查后,2例确诊为该种癌症,所占比重为0.33%;本组420例受检者之中,56例(占13.33%)经LDCT检查发现存在不同个数的非钙化结节,显著高于CXR组(P<0.01);(2)对比3组血清标志物水平,CEA水平在3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LD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肺癌早期诊断可行性较高,且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手术病理确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CT资料,比较患者肿瘤数目、边界、形态、大小、密度等方面的情况。结果2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独立存在,3例为甲状腺癌病灶,位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内;其中,共发现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灶40个,甲状腺癌病灶28个。20例CT平扫癌灶呈明显低密度,边界相对清楚,增强后癌灶均匀或不均匀明显强化,边界不清楚,称为“边界反转征”;23例癌灶位于甲状腺边缘且18例突破包膜,出现“边缘中断征”;癌灶内钙化15例;颈部淋巴结转移13例。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多层螺旋CT征象具有一定特征性,利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全面观察每个结节,能有效减少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合并甲状腺癌的漏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外生型肝癌的CT表现,提高对外生型肝癌的诊断水平及认识。 方法 回顾分析2例外生型肝癌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多层螺旋CT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结果 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常规B超、CT平扫难以准确诊断外生型肝癌,部分明显的外生型肝癌在CT像上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 术前CT提示诊断。 结论 CT平扫显示肝脏周缘较大的等低密度、边缘尚清肿块,动态增强扫描可见肝内血管对其供血,大体符合“快进快出”表现,应考虑为外生型肝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腕骨外伤性脱位、骨折并脱位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临床资料证实的腕骨脱位或腕骨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分析X线检查、CT(包括轴位、MPR及VR重建)在腕关节脱位诊断中的价值。结果经临床随访确诊的48例患者中,多排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100%,X线准确率为70.83%,CT与X线在腕关节脱位的检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χ2=4.5,P<0.05)。X线上漏诊的病例中,10例因未能发现舟骨、三角骨的细小骨折导致。本组中X线中4例误诊,其中以豌豆骨脱位误诊率较高。结论X线对于腕关节脱位发现率较高,但是对于腕骨细小骨折的发现能力不足,螺旋CT的MPR、VR重建能清晰显示腕骨移位、骨折等,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支持。此外,X线对于脱位存在误诊多与患者伤后处于被动姿态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增强C T诊断甲状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1年7月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例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增强CT检查,总结CT检查的影像学特点,并比较CT平扫与增强扫描的诊断效率,总结增强CT对甲状腺进行定性诊断的效果.结果:15例甲状腺癌患者在接受病理检查后,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55例临床拟诊急性阑尾炎的病例,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扫描及多平面容积重组图像后处理,总结分析其CT表现,比较重建图像与未重建图像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各种征象显示率。结果55例拟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手术病理确诊50例,右侧卵巢囊肿1例,右侧输尿管下段结石1例,胆囊炎1例,结肠肿瘤1例,盆腔炎1例。重建后的阑尾全程显示率(100% vs 80%)、管壁增厚显示率(92% vs 70%)以及回盲部肠壁增厚显示率(50% vs 26%)均高于未重建图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结合多平面重建技术能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性明显提高,对阑尾炎以及其他病变的诊断快速、准确,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56层MSCT平扫评价下肢静脉曲张的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拟诊下肢静脉曲张患者40例,所有患者行下肢静脉的256层MSCT平扫+增强扫描,以CT增强为对照,评价CT平扫对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检出情况。以患者临床体表征象为参照标准,评估单纯CT平扫图像对于皮肤表面显示不明显的皮下曲张静脉(即隐匿曲张静脉)的检出情况。结果 CT平扫评价曲张浅静脉与CT增强符合率为100%(54/54),CT增强提示隐匿曲张静脉发生率为16.20%(35/216),CT平扫图像显示隐匿曲张静脉与CT增强的符合率为100%(35/35)。结论 CT平扫对下肢浅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与增强相似,对无法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CT平扫可部分替代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上腺区不同来源的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CT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追踪证实的肾上腺区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CT资料,总结肾上腺区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来源、形态、大小、密度、边缘及强化特点等特征,对相关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其中130例为肾上腺来源,分别为肾上腺皮质腺瘤52例、髓样脂肪瘤6例、嗜铬细胞瘤14例、囊肿3例、节细胞神经瘤3例、转移瘤36例、皮脂癌8例、结核3例、畸胎瘤5例;28例为非肾上腺来源,分别为腹膜后脂肪肉瘤8例、胃憩室3例、胰腺假性囊肿5例、肝囊性转移瘤5例、囊性肾癌7例。结论螺旋CT对肾上腺区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定位及定性较准确,CT表现均有一定的特征性,对临床诊治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