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肠道菌群的研究越来越多。类似于人自身的基因,每个人的肠道菌群都是独一无二的,可比作“人类的第二指纹”。肠道菌群在人出生后3年内进展最快,而这也正好是婴幼儿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肠道菌群或微生物组成也会发生变化。脑肠轴在大脑与肠道之间的联系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肠道菌群可通过多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脑肠轴进而对大脑功能产生影响。目前肠道菌群在成人的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较多,而肠道菌群与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尚较少,主要疾病包括孤独症谱系障碍、癫痫、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以及青春期抑郁症等。因此,本文主要对肠道菌群与儿童神经系统疾病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菌-肠-脑"轴研究的不断深入,缺血性脑卒中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引起了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该文将以"菌-肠-脑"轴作为理论基础,阐述肠道菌群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可能的影响机制。此外,以目前相关临床研究为主,着重描述临床脑卒中患者肠道菌群及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与氧化三甲胺的特点。未来微生态临床干预和个体化菌群移植用于脑卒中预防和改善预后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主要症状为社会交往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及狭隘兴趣为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病因极为复杂,目前集中在遗传及环境因素两大方面。由于发病机制不明,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对ASD研究的深入,发现ASD患儿普遍存在胃肠道疾病及肠道菌群的改变。最近的研究显示,肠道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存在双向互动,称之为微生物-肠-脑轴。肠道菌群通过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和肠道神经系统调控大脑功能,进而影响大脑发育和行为。故肠道菌群的失衡可能与ASD的发生有关。本文将总结至今肠道菌群对ASD的作用和相关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4.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之一,表现为与发育程度不相符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并伴有社交、学业等方面的功能损害。目前ADHD的病因尚不清楚,普遍认为ADHD是由遗传、环境及其交互作用共同引起的一种行为疾病,可能与额叶纹状体脑功能障碍和单胺神经递质系统功能受损有关。不同的肠道菌群可产生不同的神经递质,通过微生物-肠-脑轴的双向交流参与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因此,了解肠道菌群、微生物-肠-脑轴和ADHD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为ADHD的早期干预和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外对婴儿肠道菌群定植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肠道菌群对机体消化、代谢、免疫调节和抵抗疾病等功能发育和完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婴儿时期是肠道菌群建立的关键时期,分娩方式、抗生素的应用、生活习惯、外界环境、喂养方式等均对肠道菌群的建立产生影响,其中喂养方式是影响肠道菌群建立的关键因素之一。近期研究表明,肠道菌群还同大脑存在广泛的交流,包括免疫调节途径、神经内分泌途径、代谢产物途径及迷走神经途径,为进一步阐明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外对婴儿肠道菌群定植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肠道菌群对机体消化、代谢、免疫调节和抵抗疾病等功能发育和完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婴儿时期是肠道菌群建立的关键时期,分娩方式、抗生素的应用、生活习惯、外界环境、喂养方式等均对肠道菌群的建立产生影响,其中喂养方式是影响肠道菌群建立的关键因素之一。近期研究表明,肠道菌群还同大脑存在广泛的交流,包括免疫调节途径、神经内分泌途径、代谢产物途径及迷走神经途径,为进一步阐明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张大龙  钱智勇 《职业与健康》2022,(24):3451-3456
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老年生存质量。其病因尚不明确且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研究表明,胃肠道通过肠脑轴与中枢神经系统进行交流,肠道菌群失调往往引发为神经系统症状,说明神经性退行性疾病的发病受到肠道菌群的影响。我们通过肠道菌群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研究神经性退行性疾病的机制及其有效防治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长期高脂膳食不仅可导致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代谢性疾病,还可引发认知功能下降。人体肠道中寄居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统称为肠道菌群。肠道菌群组成与膳食因素密切有关,高脂膳食可使肠道菌群的组成发生改变,导致菌群构成比例失衡,即肠道菌群失调。新近提出的"肠道菌群–肠–脑轴"观点认为,肠道菌群失调是介导高脂膳食引起认知功能损害的重要机制之一。本文对高脂膳食、肠道菌群与认知功能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对高脂膳食、肠道菌群影响认知功能的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肠道菌群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作用.方法 通过"肠道菌群"、"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疾病"等关键词或主题,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PubMed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经过筛选获取国内外相关文献39篇,以近五年的文献为主,对选取的文献进行整理并撰写综述.结果 儿童时期的肠道菌群存在功能及构成的特点,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10.
目前,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病因和表现的潜在机制仍然知之甚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γ-氨基丁酸等)的改变可能与ASD的发病有关。因此,本文将ASD儿童肠道微生物和代谢物的变化及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ASD儿童和健康儿童之间可能存在的肠道微生物与代谢产物的差异及联系,以探讨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物的变化对ASD患儿的影响,为AS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群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肥胖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同时也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肥胖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一些代谢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所以,人们一旦身体肥胖,其他疾病的发生风险就会增加,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与肥胖的发生密切相...  相似文献   

12.
肥胖是机体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肠道菌群很可能在肥胖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分别从促炎和抗炎两个方面综述了肠道菌群和肥胖的关系以及肠道菌群在治疗肥胖方面的作用,为预防和控制肥胖提供科学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疾病,其发病率日益增加,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肠道菌群指定居于人体肠道的微生物群体,作为与人类紧密联系的环境因素,参与人体生长发育、生理过程,甚至疾病状态。近年来关于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内分泌代谢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拟就2型糖尿病与肠道菌群的关系做一综述,梳理该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提示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异麦芽低聚糖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顾清  杨溢  江国虹  常改 《卫生研究》2003,32(1):54-56
本研究观察了异麦芽低聚糖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动物实验 :BABL C小鼠 40只 ,随机分为 3个剂量组 (低、中、高 )和 1个对照组 ,每组 1 0只。每组动物经口给与相应剂量的异麦芽低聚糖 ,对照组给水 ,7天后留取各组小鼠粪便分析肠道菌群。人体实验 :30名健康成人 (女 1 5人 ,男 1 5人 ) ,每天服用 30g含异麦芽低聚糖的产品 (相当于 1 5g异麦芽低聚糖 ) ,7天后留取粪便进行肠道菌群分析 ,结果表明 :异麦芽低聚糖对BALB c小鼠和受试人群的肠道菌群均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对小鼠和人肠道的双歧杆菌、人肠道中的乳杆菌具有增殖作用 ,并具有抑制人肠道产气荚膜梭菌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肠道菌群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Rankin修订量表评分(mRS)、血清胆固醇(CHOL)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0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经确诊的AIS患者30例为AIS组以及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健康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噪声对小鼠血糖、炎症因子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32只雄性 C57BL/6J小鼠,每组8只,随机分为15 d对照组、15 d噪声组、30 d对照组和30 d噪声组。干预结束后进行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 - α、TNF - γ、IL - 6、IL - 1β、IFN - γ水平,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粪便菌群。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噪声组的体重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葡萄糖耐量试验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升高(P<0.05),糖耐量减退;血清TNF - α、TNF - γ、IL - 6、IL - 1β、IFN - γ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肠道菌群结果显示,与各对照组相比,各噪声组小鼠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均降低(P<0.05),β多样性的主成分分析(PCoA)图明显的区分。所有组别均以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主,噪声组的Bacteroidetes、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增加,Firmicu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阿克曼菌属(Akkermansia)和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减少。α多样性指数chao1、faith_pd、shannon与AUC均呈负相关,Bacteroidetes与TNF - α呈正相关,Firmicutes与AUC、TNF - α、IL - 6呈负相关,Prevotella与AUC、TNF - α呈正相关。结论 噪声暴露能引起小鼠炎症反应增强和肠道菌群改变,导致糖耐量减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飞行训练对航校空军学员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通过微生态学方法对120名航校空军学员飞行前后肠道菌群中9种细菌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与30名地勤人员进行对比研究,结合多种因素的填表调查分析各种因素对航校学员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 双歧杆菌属航校学员训练后为(7.38±1.54)Log10×CFU/g,训练前为(8.92±1.86) Log10×CFU/g,地勤组为(9.51±2.44)Log10×CFU/g,航校空军学员训练后消化球菌属与训练前及地勤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肠球菌属、拟杆菌属数量显著上升(肠球菌属P<0.01;拟杆菌属P<0.05);其他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精神紧张的学员与精神放松的学员相比,双歧杆菌属、肠球菌属、消化球菌属、拟杆菌属的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胀气显著的学员与胀气不明显的学员相比,双歧杆菌属、肠球菌属、消化球菌属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是造成空军飞行学员员肠道菌群变化的原因之一,而精神状态、腹部胀气情况也是肠道菌群失调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慢性机场噪声暴露对小鼠认知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肠道菌群变化是否介导噪声导致的认知功能下降,为长期飞机噪声暴露人群预防认知功能下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30只5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噪声暴露组,每组15只,噪声暴露组在最大声压级85 dB,等效连续声压级69 dB的飞机噪声中暴露100 d,对照组置于背景噪声<50 dB的饲养室中。噪声暴露结束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和旷场实验检测小鼠认知功能水平,16s r D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变化,靶向代谢组学测定血清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 SCFAs)(包括乙酸,丙酸,丁酸)水平,通过qPCR检测小鼠结肠组织闭合蛋白(CLDN-1),咬合蛋白(Occludin)和闭合小环蛋白(ZO-1)以及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两组小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均呈下降趋势,机场噪声暴露组的逃避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氧化应激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UC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常规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研究组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胶囊治疗。比较2组UC患者治疗前后肠黏膜屏障、氧化应激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D-乳酸、DAO及ET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和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显著高于研究组和治疗前,大肠杆菌、肠球菌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和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CAT、SOD及GSH-Px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和治疗前,MDA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和治疗前(P<0.0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歧杆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可缓解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肠黏膜屏障及肠道菌群紊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