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斑驳病患者中KIT基因突变,为该病的基因诊断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调查2个斑驳病家系,其中家系1共有10名成员,4人为斑驳病患者;家系2共有8名成员,3人为斑驳病患者。对患者及其家系中健康人的KIT基因进行测序,并选择同时期100例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患者均表现为先天性白斑和白色额发,且白斑数目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白斑形状从开始时的三角形或棱形逐渐融合成大片,分布从开始时的前额逐渐分布至四肢、关节、躯干,白斑面积达体表总面积60%以上。测序结果表明,两个家系中7例患者存在同样的突变,即KIT基因的第12位外显子中的第1 861位碱基发生改变,从鸟嘌呤(G)突变成腺嘌呤(A),导致621位氨基酸残基从缬氨酸变成了苏氨酸,而家系中健康人及对照组在此位点不存在该基因突变。扩增21个外显子,全部扩增成功,其他外显子未发现突变情况。结论:斑驳病患者中存在KIT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斑驳病家系KIT基因的突变位点.方法: 提取先证者及其父母共3人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对KIT基因的全部21个外显子和侧翼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以150名正常人为对照.结果:先证者及其患病母亲均发现位于KIT基因第17号外显子c.A2419G(p.K807E)错义突变,父亲和其他150名对照者中未发现此突变.结论: 该家系患者的发病是由KIT基因c.A2419G(p.K807E)突变所致,在国内、外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利用全外显子测序及Sanger测序技术对两兄弟眼皮肤白化病患者的(OCA)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筛选和鉴定。方法 收集1个OCA家系的临床资料,提取家系成员的外周血DNA,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对先证者的全外显子编码区进行直接测序以寻找可能存在的基因突变,并利用Sanger测序进行一代验证。结果 先证者及其弟弟均表现为全身皮肤、毛发变白,双眼球震颤,畏光,虹膜半透明,结膜充血,双眼屈光不正。先证者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及子女表型均正常,父母非近亲结婚。两兄弟OCA2基因中均出现3个杂合变异,即c.1290T>A无义突变、c.1363A>G错义突变和c.1204T>C错义突变。其中,OCA2 c.1204T>C尚未有报道,为OCA2基因的新突变位点。此外,先证者父亲OCA2基因存在杂合变异c.1204T>C;先证者母亲OCA2基因存在杂合变异c.1290T>A及c.1363A>G;先证者儿子OCA2基因存在杂合变异c.1290T>A;先证者女儿OCA2基因存在杂合变异c.1204T>C,先证者弟弟的女儿OCA2基因存在杂合变异c.1290T>A。结论 本研究中2例OCA2患者均出现3处OCA2基因突变,其中c.1290T>A无义突变可能是导致该家系临床表型的突变位点,这些发现丰富了OCA2的致病基因突变谱。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1个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鱼鳞病家系的遗传学病因。方法 对1例火棉胶样婴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Sanger测序验证基因变异位点。应用PolyPhen?2、PROVEAN 和Mutation Taster软件以及蛋白同源建模方法预测基因变异的性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析变异对等位基因mRNA与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 全外显子组测序与Sanger验证结果证实患儿TGM1基因第6外显子存在c.919C>T(p.Arg307Trp)变异,第7外显子存在c.1019G>A(p.Gly340Glu)变异,且两变异等位基因分别遗传自其母亲与父亲。生物信息学预测提示两种变异均对蛋白结构有害,蛋白同源建模结果进一步证实上述结论。体外实验显示转染野生型质粒与转染c.919C>T或c.1019G>A突变型质粒的293T细胞TGM1基因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7、1.28,P值分别为0.12、0.27),但转染突变型TGM1质粒的细胞TGase1蛋白含量显著下降。结论 TGM1基因c.919C>T与c.1019G>A变异可能是该严重鱼鳞病患儿的分子遗传学病因,其编码的错义氨基酸可能通过破坏TGase1蛋白结构,从而影响蛋白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告1例伴有高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先天性少毛症14型患者, 并对其家系进行LSS基因突变分析。方法抽取先证者及其表型正常的父母的外周血, 分别提取基因组DNA。采用二代测序技术, 对基因组DNA进行毛发异常性疾病相关致病基因突变筛查, 结合临床表型筛选可疑致病变异, Sanger测序方法验证, 并在健康对照及HGMD、1000 Genomes和ExAC数据库中进行验证。结果先证者LSS基因第8号外显子存在c.812T>C(p.Ile271Thr)纯合错义突变, 其父母均为突变携带者, 健康对照及数据库中无该变异。结论 LSS基因的纯合突变c.812T>C可能为导致该家系患者出现先天性少毛症14型表型的原因, 该突变为国内外未曾报道的新突变。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分析2例着色性干皮病患儿基因突变。方法 收集2例着色性干皮病患儿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DNA,采用高通量全外显子组测序方法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确定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再用Sanger测序法对患儿及其父母的DNA进行双向验证,重点关注着色性干皮病相关候选基因XPA、ERCC3、XPC、ERCC2、DDB2、ERCC4、ERCC5及POLH的变异。结果 例1为3岁男孩,面、耳、颈、双手背散发褐色斑点伴色素减退斑2年,步态不稳1年,皮疹夏季加重,以光暴露部位为主。例2为1岁5月龄男孩,面部散发褐色斑点伴少许色素减退斑1年。基因检测显示,例1 ERCC2基因发生复合杂合突变,即父源c.1805G>A(p.Gly602Asp)和母源c.586C>T(p.Arg196Ter)突变,为XPD型。例2 ERCC5基因发生复合杂合突变,即父源c.2533+2T>C和母源c.2453C>T(p.Ala818Val)突变,为XPG型。c.586C>T(p.Arg196Ter)和c.2533+2T>C既往未见报道。嘱防晒、避光,随访2年,患儿皮损较前有所增多,未出现恶性肿瘤。结论 ERCC2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可导致XPD型着色性干皮病,表现出皮肤和神经症状;ERCC5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可导致XPG型着色性干皮病,表现为轻症表型。早期临床特点结合基因检测有助于着色性干皮病患者的准确诊断及分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1个色素异常性皮肤淀粉样变病家系的3例有临床表型患者及5例无症状家系成员的GPNMB基因进行变异分析,明确其致病原因与遗传模式。方法 收集先证者血液、口腔拭子样本及部分家系成员口腔拭子样本并提取DNA,对先证者行高通量全外显子测序寻找致病变异,并采用Sanger测序对家系内部分成员进行致病变异的检测。结果 该家系存在GPNMB基因的第5外显子c.565C>T(p.Arg189X)突变,其中先证者GPNMB基因存在c.565C>T(p.Arg189X)纯合突变,其父亲、母亲、姑妈、两位姐姐GPNMB基因的第5外显子均存在c.565C>T(p.Arg189X)杂合无义变异。结论 GPNMB基因第5外显子c.565C>T(p.Arg189X)纯合变异为该色素异常性皮肤淀粉样变病家系患者的致病原因,遗传模式为不完全显性,且存在不同表现度,该突变位点的新遗传模式在国内尚未查到有相同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分析2例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致病基因及突变位点。方法:收集患者资料,提取患者及父母外周血DNA,利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筛查致病基因,经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致病变异;随后用Sanger测序在患者及其亲属中验证该突变。结果:患者1父母表型正常,患者2父亲有相似临床表现。患者1携带COL7A1基因73号外显子c.6082G>A(p.G2028R)的错义突变,其父母未发现该突变。患者2及其父亲携带2个致病的错义突变,即COL7A1基因c.6235G>A(p.G2079R)突变和KRT5基因c.499G>A(p.E167K)突变,其母未发现该突变。结论:散发患者存在的COL7A1基因突变属于新生突变;患者2及其父亲同时携带COL7A1基因和KRT5基因的杂合错义突变,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1例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S)患儿及其家系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和致病性分析。方法:应用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捕获目标序列,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致病位点后,应用Sanger测序法进行家系验证,查阅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GMD),运用生物信息学蛋白功能预测软件,分析变异位点的致病性。结果:患儿角蛋白5(KRT5)基因的第一外显子检出杂合变异c.536T>C(p.F179S),该变异造成KRT5蛋白的第179位氨基酸改变,患儿父母均未检测到相同突变。结论:患儿KRT5基因的杂合变异c.536T>C(p.F179S)为新发致病性变异,导致患儿KRT5缺陷,进而引发疱疹样型EBS(DM-EBS)。该变异位点在国内未见报道,扩大了我国人群KRT5的基因突变谱,为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1例斑驳病并发多发性咖啡斑患者的KIT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提取患者外周血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KRT5、KRT14、ABCB6、POFUT1、POGLUT1及KIT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明确突变位点。结果:Sanger测序发现该例患者KIT基因14号外显子的第2017位碱基发生T→G杂合突变(c.2017TG),导致其编码第673位氨基酸发生错义突变(p.C673G)。其余上述基因均未发现致病性突变。结论:该例患者最终确诊为KIT基因突变导致的斑驳病,基因检测是确诊临床表现不典型的色素遗传性疾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检测3个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家系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的3例先证者外周血DNA进行遗传性皮肤病靶基因外显子测序明确突变位点,根据突变位点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Sanger测序验证先证者和家庭成员突变情况,明确致病原因。结果 先证者1和2表现为全身皮肤干燥,下肢伸侧多角形暗褐色鳞屑;先证者3主要表现为躯干、四肢境界清楚红斑、丘疹、鳞屑。均否认家族史。基因检测显示,先证者1存在PNPLA1基因c.100G>A(来自于母亲)和c.377G>A(来自于父亲)复合杂合突变;先证者2存在PNPLA1基因c.320T>A(来自于母亲)和c.434T>C(来自于父亲)复合杂合突变;先证者3存在PNPLA1基因上c.1300delG纯合突变。两个复合杂合突变家系表型和基因突变符合共分离原则。在检出的5个突变中,两个错义突变(c.377G>A和c.320T>A)为首次报道的突变。结论 PNPLA1基因的双等位基因突变是3个先证者的致病突变,新报道的突变丰富了该病基因突变谱。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分析4例隐性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RDEB)患儿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情况。方法 收集4例RDEB患儿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DNA,使用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多基因芯片进行高通量测序,确定致病基因位点后,采用Sanger测序法进行双向验证。结果 4例患儿基因检测均显示COL7A1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共8个突变位点。例1为中度泛发型RDEB,存在父源c.7828C>T和母源c.448G>A突变;例2为中度泛发型,存在父源c.3625_3635del和母源 c.2726_2728del突变;例3为局限型,存在父源突变c.682+1G>A和等位基因突变c.5532+1G>A,其父母外周血DNA未发现c.5532+1G>A突变;例4为重度泛发型,存在父源c.5196delC和母源c.500_501insAGGG突变。其中c.2726_2728del和c.5196delC突变既往未见报道。结论 4例RDEB患儿均存在COL7A1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可能为其致病原因。其中,双等位基因移码突变携带者的表型重于双等位基因剪切位点、错义和无义、移码和氨基酸缺失及插入组成的复合杂合突变携带者表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报道一例LEOPARD综合征(LS)患者并检测其基因突变。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提取该患者及父亲外周血DNA,应用全外显子组高通量测序检测技术,筛查患者致病基因。结果:全外显子测序结果发现患者PTPN11基因12号外显子第1415位核苷酸发生c.1415C>T杂合突变,导致第472号氨基酸由Thr变为Met(p.Thr472Met)。结论:PTPN11基因12号外显子c.1415C>T (p.Thr472Met)突变为该例LEOPARD综合征的致病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报道3例罕见亚型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方法 收集先证者及其亲属的临床资料,全外显子测序筛查先证者致病基因,采用Sanger或qPCR测序对患者及其亲属进行突变验证。结果 例1表现为背部线状红色瘢痕,患者及有相似临床表现的母亲、无症状女儿均携带COL7A1基因c.4573G>A(p.Gly1525Arg)突变。例2表现为全身网状色素沉着,偶伴手足水疱,携带KRT5基因c.74C>T(p.Pro25Leu)新发突变。例3表现为曝光部位为主的色素异常伴左手不完全并指,先证者携带FERMT1基因2-6号外显子纯合缺失突变,分别来自无症状父母。例1诊断为显性痒疹型营养不良型 EB, 例2诊断为斑驳色素型单纯型EB, 例3诊断为Kindler EB。结论 EB临床异质性高,基因检测对于罕见亚型EB的明确诊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2家系中DSRAD基因的突变。方法收集陕西籍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2个家系成员资料,提取外周血DNA,PCR扩增DSRAD基因的全部外显子,进行DNA测序,并以50例无关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家系Ⅰ所有患者中8号外显子检测到一新的c.2858C>G(p.S886R)错义突变;家系Ⅱ所有患者中10号外显子检测到一新的c.3073A>G(p.H958R)错义突变。结论DSRAD基因的c.2858C>G和c.3073A>G错义突变可能为引起这两个家系患者临床表型的病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反常性痤疮(AI)一家系致病基因及突变位点。方法:该家系中三代4人发病,提取4例患者、9名健康亲属以及100名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DNA;对先证者进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经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致病变异;而后通过Sanger测序在全部患者、健康亲属及健康对照中进行验证。结果:家族中先证者及其他患者均存在位于NCSTN基因的一个剪接位点突变c.85+2T>C,9名健康亲属和100名健康志愿者未发现该突变,突变与AI疾病符合共分离。结论:本家系中NCSTN突变位点(c.85+2T>C)与反常性痤疮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分析1例睑缘粘连-外胚层发育不良-唇/腭裂综合征患儿的致病基因突变。方法 收集患儿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DNA,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患儿进行遗传性皮肤病基因靶向测序包检测,确定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再用Sanger测序法对患儿及其父母DNA进行双向验证。结果 患儿男,3岁9月龄,生后皮肤广泛红斑、糜烂伴脱屑,头皮反复糜烂感染,愈后躯干、四肢遗留网状色素沉着、色素减退斑及瘢痕,头发稀疏,眉毛、睫毛大部分缺失,腭裂,牙齿发育不良,指趾甲营养不良,耳畸形,未见睑缘粘连。基因检测显示,患儿TP63基因发生新发杂合错义突变c.1790T>A(p.Ile597Asn),该突变既往未见报道,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评级为致病性,患儿父母未携带该突变。结论 TP63基因新发杂合错义突变c.1790T>A可能是本例睑缘粘连-外胚层发育不良-唇/腭裂综合征患儿的致病原因,本研究扩展了该病的基因型与表型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12例中国汉族播散性浅表性光化性汗孔角化症(DSAP)患者MVK基因突变位点。方法:对中国汉族6个家系和6个散发DSAP患者及100名无亲缘关系的健康对照血样,提取外周血DNA,PCR扩增样本MVK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Sanger测序法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在2个家系和1例散发患者中分别检测到c.566C>T,c.722G>T和c.207208delAC突变位点。结论:MVK基因与DSAP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9.
报道新生儿Bart综合征1例并对其及父母进行基因检测.患儿,男,40周,出生后即发现双下肢、足部、左手腕、面部皮肤缺失,无家族史.对患者及父母DNA进行二代测序及一代测序验证,结果示患儿COL7A1基因存在2个突变,即c.2005C>T和c.7922G>A,患儿母亲检测到突变c.2005C>T,父亲检测到突变c.792...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谷固醇血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基因检测及血清植物固醇谱结果,以提高对该罕见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无锡市儿童医院皮肤科首诊并诊断为谷固醇血症的患儿临床特征,常规生化检验结果。行全外显子测序,Sanger测序和植物固醇谱检测分析,随访1年余观察患儿临床症状变化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结果:3例患儿中2例以首发皮肤黄色瘤就诊。3例患儿共检测出4种基因突变,其中发现1个新突变位点为本文首报。患者1、2的ABCG8外显子发生复合杂合突变(ABCG8 NM_0224 37:c.1724G>A, p.G575D, ABCG8 NM_0224 37:c.788G>A, p.R263Q)。患者3的ABCG5外显子发生复合杂合突变(ABCG5 NM_022436.2:c.751C>T, p.Gln251*, ABCG5 NM_022436.2:c.-76C>T)。治疗前患儿1、2植物固醇谱检测高于正常水平。3例患儿均低固醇饮食,其中患儿1联合口服依哲麦布。治疗并随访1年余,3例患儿的血脂水平均恢复正常;患儿1和2的植物固醇谱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