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微创侧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XLIF)与微创侧前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对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临床上退变性脊柱侧凸的治疗方式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100例,按术式分为XLIF组(56例)、OLIF组(44例)。XLIF组行XLIF术,OLIF组行OLIF术。对比2组临床指标、脊柱侧凸Cobb's角、PI-LL、功能恢复、疼痛、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OLIF组术后6个月侧凸Cobb's角、PI-LL分别为(5.00±1.10)°、(13.52±2.13)°,低于XLIF组的(5.12±1.09)°、(13.68±2.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4、0.371,P=0.587、0.712)。OLIF组术后6个月DOI、NRS评分分别为(8.00±0.50)分、(1.13±0.02)分,低于XLIF组的(11.27±0.68)分、(2.49±0.10)分(t=26.710、99.277,均P<0.001);OLIF组术后6个月JOA评分为(25.66±3.58)分,高于XLIF组的(19.68±2.46)分(t=9.884,P<0.001)。OLIF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27%,低于XLIF组的17.86%(χ2=4.625,P=0.032)。 结论 与XLIF术相比,OLIF术可减轻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腰椎疼痛症状,促进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时分别采用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LIF)和斜外侧入路腰椎融合术(OLIF)合并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具体效果.方法: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期间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54例,男30例,女24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TLIF组与OLIF组,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Oswestr...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凸(DLS)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腰椎退变性侧凸的患者56例,对这些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式选择后路正中切口并进行椎管的减压,长节段进行固定加去旋转和凸侧的加压、椎体间融合术以及后外侧自体骨植骨融合术等。进过治疗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影像学表现均有明显的好转,手术前后差异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DLS的治疗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确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进行彻底的减压,以便重建腰椎矢状面以及冠状面的平衡,最终达到稳定脊柱的目的、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季峰  谢跃  王守国  费昊东  徐用亿 《重庆医学》2011,40(34):3500-3502
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侧凸症(DLS)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6月手术治疗DLS的41例患者,术前侧凸Cobb角平均为26.9°。术式为后路正中切口,行椎管减压,长节段固定,去旋转、凸侧加压及凹侧撑开矫正侧凸,椎体间融合及后外侧自体骨植骨融合术。结果术后Cobb角平均矫正率为55.1%。全组病例术后随访4~48个月,平均25个月。术前JOA评分10分,末次随访24分,优良率为89.1%。术后无感染,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无椎间隙高度的丢失。结论 DLS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彻底减压,重建腰椎矢状面及冠状面的平衡,可融合固定加强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是指发生于骨髂成熟后的退变性脊柱畸形,主要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1]。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腰痛、下肢痛、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等神经根压迫症状,部分甚至合并有马尾神经综合征。DLS以往大多采用卧床休息、药物、理疗、功能锻炼和支具保护等保守治疗手段,但因长期卧床常合并心肺功能下降、坠积性肺炎、褥疮及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目前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DLS多主张采用手术治疗。尽管年龄>60岁被认为是造成脊柱手术并发症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2],但随着手术技术、内固定材料及麻醉、监护水平的提高,DLS手术治疗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3],且高龄患者的脊柱外科手术已不是绝对禁忌。然而老年尤其是高龄DLS患者常并存各种内科疾病,手术风险相对较大,所以必须强调该类患者手术的围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6.
孙新安  朱国太 《当代医学》2011,17(31):56-56
目的分析腰椎退变性侧凸症的发病特点。方法对近六年来收治的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有效可靠的诊断和治疗措施。结果退变性腰椎侧凸影像学上主要特点为椎体变窄,腰椎侧突,关节突体积、密度变大;临床表现腰痛和间歇性跛行;治疗时要在全身基础条件允许情况下行侧凸矫正;强直型部分矫形即可,但对于关节突严重病变需行融合性手术;非强直型需全面矫形,直至恢复到正常的生理力线。结论退变性的腰椎侧凸是一种严重病理性变化,诊断时主要根据症状、体征及影像学上表现;综合分析决定采用手术或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7.
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是一类比较复杂的脊柱外科疾病,其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一直是脊柱外科领域争论的热点。作为新兴学科——数字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限元技术应用于临床已成为近年来的潮流。在DLS的治疗中应用三维重建、有限元分析、快速成型等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手术精度,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后外侧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后路手术治疗7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7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年,下腰痛、神经根病症状、间歇性跛行、直腰困难等明显缓解,腰椎前凸得到一定程度恢复,无螺钉松动、断钉、断棒,植骨生长满意.结论 退变性腰椎侧凸已逐渐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腰椎退变性疾病,后路手术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后路腰椎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并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21例退变性腰椎侧凸并椎管狭窄患者均行后路腰椎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加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手术.并测量术前和术后患者X线上腰椎冠状面Cobb's角和矢状面的前凸角.结果 2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54个月,平均30个月.优10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85.7%.术后冠状面Cobb's角为5°~20°,平均12.5°;腰椎前凸角为-45°~-20°,平均-31.5°.结论 采用后路腰椎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加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并椎管狭窄患者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并能重建腰椎序列及稳定脊柱,对巩固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腰椎退变性侧凸畸形患病率逐年升高, 如何进行合理的临床诊疗逐渐成为脊柱外科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就退变性脊柱畸形诊疗中的症状鉴别、脊柱序列平衡重建、融合节段选择、临床疗效评价等焦点问题进行论述, 旨在进一步推动退变性脊柱畸形的精准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1.
后路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减压、矫形固定、融合手术治疗症状性腰椎退变性侧凸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09年10月,治疗症状性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42例,平均年龄为64.3岁,腰椎侧凸Cobb角平均32°,采用腰椎后路减压,辅助椎弓根螺钉矫形固定、后外侧融合或椎间融合治疗。比较患者手术前后Cobb角,采用JOA29分法对术前和随访时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进行评分。结果42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9个月,所有患者均对治疗效果满意,生活质量提高,术前JOA评分平均11.6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6.1分,改善率平均为83.3%。术后平均矫正角度平均为16°,骨融合率达到100%,无神经损伤及翻修病例。结论腰椎后路减压、矫形固定、融合手术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李维  陈建华  阮文辉 《吉林医学》2011,(18):3777-3777
目的:探讨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间断固定、椎间植骨融合、矢状位重建术式治疗退变性症状性腰椎侧凸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退变性症状性腰椎侧凸的患者74例,所有患者拍片检查及CT、MIR检查所示,患者椎体边缘均有不同程度的腰椎间隙狭窄、骨质增生、腰椎侧凸且角度在35°~65°间,平均43°以及双侧关节突的增生肥大内聚。结果:经过有针对性对患者的采取临床治疗,患者临床疗效的达到优量率高达91.9%。结论:对于退变性症状性腰椎侧凸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将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应用于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治疗中Wiltse入路与正中入路的不同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收治的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行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正中入路,观察组采用Wiltse入路,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除手术时间外,观察组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较对照组优,术后3 d观察组的VAS评分与JOA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中采取Wiltse入路可显著减小患者的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恢复,值得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腰骶部骨性参数对退变性腰椎滑脱(DLS)发生的意义。方法分析2015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经治的105例L5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男47例,女58例,年龄(58.49±9.61)岁,组成退变性滑脱组(DLS组)。同时选取与退变性滑脱组年龄、性别条件相近的同期105例非滑脱退变性腰椎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非DLS组)。在站立位脊柱侧位X线片上进行矢状面参数的测量,包括骨盆倾斜角(PT)、骨盆入射角(PI)、骶骨倾斜角(SS)、L5椎体相对倾斜角(L5RI)、腰骶角(LA)、腰椎前凸角(LL)。结果 DLS组的PT(23.30±5.90)°,PI(56.82±10.21)°,SS(32.65±8.52)°,L5RI(19.25±6.46)°,LA(12.71±4.15)°,LL(26.53±9.34)°与非DLS组的参数比较,DLS组的PI明显更大(P<0.001),SS较大(P<0.001),L5RI明显更大(P<0.001),LL略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两种手术方式的选择及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5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根据临床表现,选择两种手术方法:A组(10例)以根性症状为主,腰部疼痛较轻,无冠状位及矢状位失平衡,行短节段固定、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B组(15例)以大范围的下腰痛为主,伴有腰部支撑功能受损,行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矫形、椎管选择性减压、选择性椎间或横突间植骨融合;两组均术后1周左右佩带胸腰部支具下床活动。结果 2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腰椎侧凸Cobb’s角平均9.7°(5°~20°),VAS评分平均为2.3分,术中脑脊液漏1例,术后切口不愈合1例。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疗效满意,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症状、脊柱失平衡状态及退变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腰椎融合术为治疗脊柱退变性疾病、畸形、创伤、结核及肿瘤等的基本技术.随着手术入路、器械及植骨材料的不断改进和发展,脊柱融合术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常用的术式包括后外侧(横突间)椎体融合术、后路椎间融合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360°融合术及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术等.目前腰椎融合术的适应证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仍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临床应用有一定的盲目性.伴随人们不断地探索和改进,腰椎融合术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可扩张通道辅助下斜外侧入路腰椎间隔合术(OLIF)入路联合后路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可扩张通道辅助下OLIF入路联合后路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20例,选择同期行传统经椎间孔椎体间隔合(TLIF)手术患者20例进行对照,两组患者都是L4~5单节段病变.比较...  相似文献   

18.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伴有侧凸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tenosis with scoliosis,DLSS)或称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导致的侧凸的患者将会越来越多,其发病率占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的6%,这一较新的概念正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此症保守治疗一般无效,手术方法较多,从不做融合的部分椎板切除减压到整个畸形节段的广泛减压加器械融合。本文就我科自1998年3月~2005年6月采用腰椎管减压、后外侧植骨脊柱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侧凸的患者23例,术后疗效与植骨融合率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退行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作为一种脊柱常见退变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逐渐成为脊柱外科临床常见疾病,是引起老年人腰痛、下肢痛和间歇性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解除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成为治疗该DLS的首要目的。根据不同的病情,此类疾病的好发人群常伴其他慢性疾病。手术治疗根据Cobb角的大小、患者身体基础条件等选择单纯减压、极外侧椎间融合术、减压联合长节段内固定、减压联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本文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脊柱内固定融合术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Li CD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5):1734-1736
腰椎退行性疾病是由于腰椎退行性改变引发椎间盘功能异常,腰椎韧带松弛,关节突增生,同时可以进一步导致运动节段失稳定的临床症候群。临床上包括退变性腰椎管狭窄,退变性腰椎间盘疾患,退变性腰椎侧弯和退变性腰椎滑脱。目前的研究认为腰椎退变过程中椎间盘为首先发生变化的结构,继而引发关节突,周围韧带的变化,引起节段性不稳定。而关于脊柱内固定器械的使用可以追溯至上世纪40年代King首先尝试应用骨皮质螺钉对脊柱进行稳定性重建。在上世纪50年代时,Hanington通过改进,在侧凸矫形手术中使用具有撑开作用的钩棒结构内固定器械,并取得了成功。20世纪80年代时将椎弓根螺钉应用于脊柱畸形和退行性疾患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