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伴边缘性人格障碍自伤者临床特点。方法:对77例有自伤行为史或因自伤而入院的患者采用米氏边缘性人格障碍检测表(MSI-BPD)、贝克抑郁量表(BDI)、贝克焦虑量表(BAI)、自编自伤行为问卷、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并进行边缘性人格障碍诊断。根据调查结果将77例患者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45例)。研究组患者伴边缘性人格障碍者;对照组患者不伴边缘性人格障碍者。结果:(1)32例(41.6%)自伤患者伴人格障碍;(2)伴边缘性人格障碍自伤者与不伴边缘性人格障碍自伤者相比在不同自伤行为的频率、自伤种类及焦虑抑郁情绪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BPD自伤患者与非BPD自伤患者相比有更多的精神(心理)科治疗史。结论:对伴边缘性人格障碍自伤者应给予更多对待和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2.
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MZ或CBZ)又名卡巴咪嗪、痛痉宁、酰胺咪嗪,原为一种三环类抗惊厥剂。60年代以来,临床应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癫痫、三叉神经痛及其它痛性症状群、肌紧张异常疾患。近年文献报道CMZ对治疗癫痫性精神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间断性暴怒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和脑外伤后精神障碍5类疾病的攻击行为,也有明显作用。我们试用该药治疗癫痫并发暴躁性人格障碍患者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住院环境因素与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冲动行为之间是否关联.方法:对本院2007年至2012年期间,因医院搬迁前后住院环境改变,造成住院患者之间、护患之间发生冲突的数据统计对比,分析环境因素对住院精神科患者情绪的影响.结果:搬迁后住院环境狭小、设施简陋、住院面积减少率为53.3%;环境因素对患者情绪的影响明显,其导致的冲动行为的增长率为350%.结论:精神病医院一方面要积极改善患者住院环境,增加住院患者人均占用空间,积极开展户外活动,另一方面要加大护理工作力度,这样有利于减少精神障碍患者冲动行为的发生;因此改善精神科患者住院环境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以情绪调节、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冲动控制不稳定为主要特征,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的精神障碍。该疾病治疗主要以心理治疗为主,但目前主流的心理治疗如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D...  相似文献   

5.
冲动行为是指在缺乏考虑的情况下,草率地进行一些不恰当或冒险的行为,这些行为多与环境不相协调并且经常导致令人不愉快的结果,常表现为行事鲁莽,甚至自伤、破坏和攻击等[1].冲动是许多精神疾病共有的行为特征,如人格障碍、多动症、物质滥用、自杀以及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2]等.遗传因素在冲动行为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冲动行为的候选基因较多,包括5-羟色胺系统基因、多巴胺系统基因、单胺氧化酶(MAO)基因、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脑源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等.  相似文献   

6.
冲动行为是指在缺乏考虑的情况下,草率地进行一些不恰当或冒险的行为,这些行为多与环境不相协调并且经常导致令人不愉快的结果,常表现为行事鲁莽,甚至自伤、破坏和攻击等[1].冲动是许多精神疾病共有的行为特征,如人格障碍、多动症、物质滥用、自杀以及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2]等.遗传因素在冲动行为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冲动行为的候选基因较多,包括5-羟色胺系统基因、多巴胺系统基因、单胺氧化酶(MAO)基因、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脑源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等.  相似文献   

7.
冲动行为是指在缺乏考虑的情况下,草率地进行一些不恰当或冒险的行为,这些行为多与环境不相协调并且经常导致令人不愉快的结果,常表现为行事鲁莽,甚至自伤、破坏和攻击等[1].冲动是许多精神疾病共有的行为特征,如人格障碍、多动症、物质滥用、自杀以及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2]等.遗传因素在冲动行为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冲动行为的候选基因较多,包括5-羟色胺系统基因、多巴胺系统基因、单胺氧化酶(MAO)基因、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脑源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等.  相似文献   

8.
单正凤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8):802-802,816
对精神科门急诊中有冲动伤人行为的精神病患者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兴奋、躁动、情绪失控、幻觉、妄想状态及处置不当等可能原因与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心理与药物治疗,矫正人格障碍患者的心理与行为。方法:将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社会适应性进行比较,适当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结果:人格障碍患者经过康复治疗,总有效率为88.7%,尤其对分裂型、偏执型及未定型人格障碍患者治愈率都在50%以上,同时也提示反社会型治疗效果欠佳。结论:人格障碍患者经康复治疗总体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对精神科门急诊中有冲动伤人行为的精神病患者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兴奋、躁动、情绪失控、幻觉、妄想状态及处置不当等可能原因与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双相心境障碍(BP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临床的情感障碍中约50%是BPD,BPD的发作性、复发性特点尤为明显,长期的反复发作,导致患者疾病慢性化、人格改变和社会功能受损。加强双相心境障碍的药物治疗受到普遍重视。该疾病的药物治疗,除要求安全有效外,还需要不致促发情感转相,并能预防反复发作。本文就近年来临床上双相心境障碍药物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防御方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边缘型人格障碍的防御方式。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对30名BPD患者进行测试,并以30名抑郁症患者和30名正常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BPD患者的不成熟防御方式与抑郁症组没有显著差异,明显高于正常组;BPD患者的分裂,投射,潜意显现,被动攻击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BPD患者比抑郁症患者更多的使用分裂,投射,潜意显现的防御方式。结论BPD患者多使用分裂,投射,潜意显现的特定的防御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抑郁障碍共病人格障碍与童年期被虐待经历的关系.方法 采用DSM-IV定式临床会谈量表(SCID-Ⅱ)和童年期创伤性经历问卷(CTQ-SF)对98例抑郁障碍患者进行评估,并与100例正常人群对照.结果 CTQ-SF除躯体虐待外,抑郁障碍共病人格障碍患者情感虐待、性虐待、躯体忽视、情感忽视因子分和总分(分别为97.52分,90.98分,98.32分,93.72分,94.96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69.66分,69.98分,66.26分,68.74分,68.12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非共病人格障碍组的则只有情感忽视和情感虐待(分别为85.40分,83.15分)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66.83分,67.82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抑郁障碍共病人格障碍患者的童年期创伤性经历较正常对照组严重;童年期被虐待经历与抑郁障碍共患人格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器质性人格改变的发生率、症状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以脑外伤后进行工伤精神伤残鉴定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治疗终结后,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对这些伤者的器质性人格改变情况进行诊断,并依据诊断标准中所罗列的人格改变症状表现,进行评分及统计分析。结果诊断为脑外伤后器质性人格改变者22例,占脑外伤工伤鉴定案例的19%。各临床症状的出现率为:易激惹72.7%;意志缺乏72.7%;孤僻退缩59.1%;缺乏亲密人际关系和情感平淡分别为54.5%;情绪不稳50.0%;自我中心和冲动性行为分别为45.5%;情感幼稚27.3%;情感脆弱、固执、偏执多疑、欲望增强分别为22.7%;言语粘滞、欣快、伦理道德观念减弱分别为13.6%。结论颅脑外伤后器质性人格改变发生率较高,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刘将  舒姝 《医学与社会》2010,23(3):83-85
辩证行为疗法(DBT)是一种新兴的主要针对边缘性人格障碍(BPD)的心理疗法。通过对DBT的基本理论与治疗模式、治疗阶段与治疗策略进行综述,介绍了国外最近的临床研究进展并对DBT疗法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进高原驻训军人不同任务阶段正负性情绪变化特点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正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对700名急进高海拔高原驻训军人进行纵向动态追踪测评,分析其正负性情绪变化特点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对正负情绪量表进行同质性检测,同质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为0.94,斯皮尔曼分半信度在0.936,说明适用于急进高原驻训军人的测评.结果 ①急进高海拔高原驻训军人负性情绪因子得分呈现显著的阶段差异(P<0.01).②内地集结期,正性情绪因子得分外向型军人显著高于内向型军人(P<0.05),负性情绪因子得分内向型军人显著高于外向型军人(P<0.05).③内地集结期,正性情绪因子得分情绪稳定型和中间型军人显著高于情绪不稳定型军人,负性情绪因子得分情绪不稳定型军人显著高于情绪稳定型和中间型军人(P<0.05).结论 急进高海拔高原驻训军人正负性情绪变化与人格特征存在密切关系,性格外向和情绪稳定军人多以正性情绪为主,阶段变化不显著;性格内向和情绪不稳定军人更容易产生负性情绪,阶段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17.
儿童住院患者出现情绪障碍的个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进一步了解儿童住院患者出现情绪障碍的个性特点。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少年)对46例情绪障碍患儿及50例对照组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E量表均分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N量表均分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两组P、L量表相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住院患者出现情绪障碍者性格为内向及不稳定型。结论儿童内向个性及不稳定个性发生情绪障碍机率明显高于性格外向及稳定个性者,对情绪障碍儿童应早期给予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8.
刘志勇  吴宁  李武雄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0):1240-1241,1244
目的:探讨小剂量抗抑郁药辅助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179例已确诊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做常规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后,抑郁状态的诊断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50分以上者102人入组,随机分成抗抑郁治疗组(53例)及对照组(49例)。对照组执行常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抗抑郁治疗,马普替林12.5 mg,2次/d(中午、睡前服),随访8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肌缺血明显改善(P〈0.05),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P〈0.05)。结论:对不稳定性心绞痛伴抑郁情绪的老年患者行小剂量抗抑郁药治疗比常规心绞痛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人格个性因素对癫痫患者情感障碍和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 采用韦氏智力测定、汉密顿情感量表、生活事件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和A型行为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癫痫患者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发生率很高,丙戊酸钠、妥泰、卡马西平单药应用组之间认知功能无显著差异,联合用药组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均较单药应用严重.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检验显示患者职业、文化程度、病程、发作次数、用药选择不同以及是否存在脑部继发性疾病等对认知功能和情感障碍影响显著,相关分析显示患者认知障碍与其焦虑抑郁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_(焦虑)=0.171,P<0.01,r_(抑郁)=0.080,P<0.01),并与其人格个性差异相关.神经质个性者、精神不稳定个性者和外向性格者与患者认知障碍和焦虑抑郁障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性(r_E=0.135,P<0.01;r_N=0.126,P<0.01;r_P=0.136,P<0.01).A型行为评分与患者认知障碍和焦虑抑郁障碍程度呈正相关(r_(TH)=0.080,P<0.01;r_(CH)=0.109,P<0.01).结论 癫痫患者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发生率很高,多种因素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情感障碍.患者病理性人格、负性情感反应对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影响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