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估股骨端悬吊固定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方法。纳入标准:单纯ACL陈旧性损伤,无膝关节其他韧带损伤,受伤与手术至少间隔2个月。自2005年5月-2008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2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I组和II组,每组31例,两组患者相关影响因素无统计学差异。I组:股骨端依靠两个骨道悬吊固定。II组:股骨端采用两枚可吸收挤压钉固定;两组胫骨端均采用双骨道,应用可吸收挤压钉与缝线悬吊复合固定。所有手术由同一手术组完成。每位患者术前及术后2年进行Lysholm评分,Cincinnati膝关节评分(the Cincinnati knee rating system),IKDC评分(the 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score),KT2000检查及膝关节活动度检查。结果 Lysholm评分I组(91±7)分、II组(89±9)分(P=0.088);Cincinnati膝关节评分I组(93±6)分,II组(90±8)分,(P=0.189);客观IKDC评分I组正常71%、基本正常26%,II组正常58%、基本正常35%(P=0.221);在134N下KT-2000胫骨前移两侧对比测试I组(1.3±1.2)mm、II组(1.4±1.3)mm(P=0.196);膝关节活动度I组(136±10)度、II组(130±15)度(P=0.029)。结论股骨端悬吊固定与股骨端挤压钉固定双束ACL重建方法比较,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前后稳定性测试无统计学差异,但膝关节活动度悬吊固定组优于挤压钉固定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应用横穿钉固定(Transfix)+界面螺钉+门型钉固定自体腘绳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 ligament,ACL)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0年6月-2011年4月56例膝关节ACL断裂患者取自体腘绳肌腱作移植物,关节镜下应用股骨端横穿钉固定(Transfix),胫骨端界面螺钉+门型钉固定行ACL单束重建,通过关节活动度、前抽屉试验(anterior drawer test,ADT)、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单腿跳跃试验、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及膝关节动度仪KT1000对术后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3~24个月(平均15.6个月)。Lysholm评分由术前(57.71±7.45)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92.34±3.84)分(P〈0.001);IKDC 2000评分由术前(69.86±8.95)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90.23±5.14)分(P〈0.001);膝关节动度仪KT1000由术前的(6.38±2.31)mm降低至末次随访时的(2.72±1.12)mm(P〈0.001)。结论关节镜下应用Transfix系统固定自体腘绳肌腱重建ACL近期临床疗效满意,移植物固定可靠,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应用Rigidfix系统和可吸收挤压钉固定自体4股腘绳肌(4SHG)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5月间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24例患者以自体4股腘绳肌腱作为移植物,股骨侧应用Rigidfix系统、胫骨侧应用可吸收挤压钉进行固定,在关节镜下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在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进行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Lysholm、Tegner、IKDC评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时患膝功能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其后逐步提高,在术后12个月的随访期内患者3种膝关节功能评分都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应用Rigidfix系统与可吸收挤压钉固定重建ACL术后24个月随访临床效果满意,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牢靠,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腘绳肌腱移植同种异体皮质骨挤压钉固定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12月采用Endobutton+骨挤压钉固定股骨端,门形钉或Rigidfix固定胫骨端重建前交叉韧带(ACL)17例,男14例,女3例,平均年龄28.6(15-49)岁,术前、术后使用Rolimeter测量胫骨前移度并采用Lysholm评分系统评定膝关节功能,术后X-Ray及MRI检查。结果术后随访6.9(3-13)个月。所有患者均无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X-Ray显示骨挤压钉术后3月后逐渐爬行替代。患者术前双侧膝关节、患侧膝关节术前与术后比较胫骨前移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患侧膝关节术后与健侧膝关节比较胫骨前移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膝关节术后1个月、3个月比较,胫骨前移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ysholm评分:术前(31.1±6.3)分,术后(85.2±6.9)分(P〈0.001),优良率88.2%。结论同种异体皮质骨挤压钉可满足ACL重建初始固定要求,组织相容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股骨固定方式对前交叉韧带(ACL)解剖重建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2月于贺州市中医医院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Endobutton带袢钢板固定方式的38例患者为Endobutton组,采用Rigidfix横穿钉固定方式的32例患者为Rigidfix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膝关节稳定性、隧道扩大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年的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Tenger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但术后1年组间Lysholm评分、IKDC评分、Tenger评分及前抽屉试验(ADT)、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和KT-1000侧-侧差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ndobutton组D1值显著大于Rigidfix组(P<0.05),D2值、D3值、D4值与Rigidfix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ndobutton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89%,虽低于Rigidfix组的21.88%,但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自体肌腱与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为临床手术方式和供体肌腱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 Med、Wiley Inter Science、EBSCO、the Cochrane Library、UMI、Science Direct、OVID、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80年1月至2017年4月,使用收集关于对比分析自体肌腱与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根据循证医学纳入及排除文献标准选用合格文献,经文献质量评价后,用Rev Man 5.3软件对合格文献中提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筛选,共有12篇文献符合要求,共有1 450例患者,自体肌腱组671例,异体肌腱组77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自体肌腱组轴移试验阳性率、Lachman阳性率高于异体肌腱组(OR=0.68,95%CI 0.48~0.96,P=0.03;OR=0.41,95%CI 0.19~0.88,P=0.02)。异体肌腱组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高于自体肌腱组(OR=1.83,95%CI 0.30~3.36,P=0.02);自体肌腱组相对胫骨前移度比异体肌腱组高(OR=-1.44,95%CI-2.34~-0.54,P=0.002)。自体肌腱组和异体肌腱组Lysholm评分和Tegn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较自体肌腱有一定优势,术后患者的关节稳定性优于自体肌腱,两种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效果尚需更多的随机对照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膝关节镜下单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全面检索发表的有关膝关节镜下经胫骨骨道单束、双束重建PCL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ms,RCT)与非随机对照试验(non-RCT).由2名研究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包括4篇RCT,4篇回顾性对照研究,共计323例PCL损伤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膝关节镜下单束和双束重建PCL在Lysholm评分{MD=-3.51,95% CI[-4.54,-2.48],P<0.01}、Tegner评分{MD=-0.52,95% CI[-0.89,-0.14],P=0.007}、IKDC正常与接近正常评分{ OR=0.40,95% CI(0.19,0.84),P=0.01}、IKDC不正常与严重不正常评分{OR=2.48,95% CI(1.20,5.15),P=0.01}、膝关节屈曲90°时的后向稳定性评分{MD=0.92,95% CI(0.18,1.56),P=0.01}方面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2组在膝关节屈曲30°时的后向稳定性评分{MD=0.63,95% CI(-1.63,2.61),P=0.5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 =0.60,95%CI(0.22,1.62),P=0.32}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关节镜下经胫骨骨道PCL的单束重建优于双束重建,且手术难度较小、损伤较小、骨道位置较易控制,但膝关节屈曲90°时的后向稳定性较双束重建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两种不同的股骨皮质悬吊装置(固定袢和可调节袢)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12个月患者的股骨骨道增宽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方法: 共纳入60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根据袢在粗骨道中长度(n)[n=袢的总长度-(股骨骨道总长度-粗骨道的总长度)]将患者分为A(可调节袢在粗骨道中长度为0 mm)、B(固定袢在粗骨道中长度为>0 mm、≤10 mm之间)、C(固定袢在粗骨道中长度>10 mm)三组,其中A组病例数为11例,B组病例数为27例,C组病例数为22例,比较三组患者在膝CT关节三维重建术后12个月与术后即刻股骨骨道增宽情况,同时比较三组患者的国际膝关节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Lysholm评分及Tegner评分。结果: A、B、C三组的股骨骨道增宽程度存在差异,术后12个月和术后即刻股骨骨道增宽差值中位数:AP<0.05)。根据线性回归关系发现n值与骨道增宽差值存在线性关系,随着n值的增大,骨道增宽的差值逐渐变大。股骨中上骨道的增宽差值中位数出现负数,中下骨道的增宽差值中位数均为正数。随访时发现三组术后12个月的IKDC、Lysholm、Tegn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组与B组、C组相比,其术后12个月的骨道增宽程度较小;在A、B、C三组中随着袢在粗骨道中的长度逐渐增大,骨道增宽程度越显著;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12个月患者,其股骨中下骨道较术后即刻骨道增宽明显,股骨中上骨道已逐渐开始发生重建肌腱和股骨愈合;在术后12个月的随访患者中,A、B、C三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自体腘绳肌腱横杆悬挂固定法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2月于我院骨科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患者15例.用股骨端横杆悬挂固定和胫骨端界面螺钉组合行自体腘绳肌腱前交叉韧带单束的重建.重建后随访8~14个月(平均12个月),评估患者的关节活动度、稳定性等指标.结果:随访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重建后膝关节活动度均正常.所有患者术前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58.60±10.32)分,手术后8个月为(90.32±3.22)分,较术前有显著提高(P<0.05).截至手术后8个月,IKDC评分14例正常,1例接近正常.结论:说明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腘绳肌腱横杆悬挂固定法重建前交叉韧带是一种疗效较好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来比较自体骨髌腱骨和胭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方法 资料来源Medline,Cochrane图书馆和中国知网,检索1999年至2009年关于前交叉韧带断裂使用自体骨髌腱骨和胭绳肌腱治疗的文献,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运用RevMan4.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术后膝关节的体格检查和膝关节功能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5篇文献入选本研究,轴移试验阳性的OR值为1.39[95%CI(0.82~2.36),P=0.23],Lachman试验阳性的OR值为1.30[95% CI(0.90~1.88),P=0.17],膝前疼痛的OR值为0.43[95%CI(0.30~0.61),P=0.000],伸膝受限(>5°)的OR值为0.44[95%CI(0.24~0.79),P=0.007].结论胭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膝关节出现疼痛和伸膝受限的发病率低于骨髌腱骨,而膝关节稳定性方面二者没有显著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
谢军  章洪喜  费文勇  陈新军  嵇鹏  刘巍 《浙江医学》2010,32(9):1341-1343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运用RIGIDfix和Intrafix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早期疗效.方法 于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在32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中,采用RIGIDfix固定股骨端和Intrafix固定胫骨端,以Lysholm评分评价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结果 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均超过120°,无伸膝受限,Lysholm评分从术前(43.52±6.21)分增加到术后(90.12±5.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关节镜下运用RIGIDfix和Intrafix固定、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疗效良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双固定法固定自体半腱肌、股薄肌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58例ACL损伤患者,取自体半腱肌、股薄肌作为ACL的移植物,关节镜下采用股骨端en—dobutton、Rigidfix固定与胫骨端Intrafix、U型钉固定。术后随访3~11个月,对患者进行膝关节活动度、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等检查,按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58例均获3-11个月随访,平均7.0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前抽屉试验、Lanchman均阴性。Lysholm术前评分为45±17,术后增加至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采用双固定法固定自体半腱肌、股薄肌重建膝关节ACL,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稳定性以及整体的功能恢复都很令人满意,术前术后的统计分析都充分证明了双固定法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牢靠的韧带重建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应用Rigidfix与Intrafix固定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Rigidfix与Intrafix固定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系统康复治疗,定期随访。结果术后未发生感染、关节内粘连及韧带断裂等并发症。随访12~2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恢复良好,无主动伸直障碍,1例Lachman试验Ⅰ度阳性有硬性终止点,1例轴移试验Ⅰ度阳性。术后Lysholm评分(96.7±0.8)分,与术前([54.2±5.6)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关节镜下应用Rigidfix与Intrafix固定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固定牢固愈合可靠,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朱明雨 《当代医学》2014,(21):85-86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的4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进行研究。采用膝关节镜下半腱肌与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手术前后,分别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及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标准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分析。并采用KT-1000检查对患者双侧膝关节前向松弛度差值进行测定,进而比较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状况。结果术后患者的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术前,KT-1000测量值明显低于术前,手术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患者膝关节IKDC评分的优良率为92.5%,显著优于手术前,手术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7.4515,P=0.0000)。结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保留残端4股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1年4月至2014年12月收治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37例,取同侧自体腘绳肌腱于关节镜下重建PCL,股骨端纽扣钢板悬吊固定,胫骨端生物界面螺钉固定,清理残端漂浮物,保留结构稳定的连续性韧带残端。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早期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膝关节不稳症状均消失,胫骨结节塌陷征及后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均恢复至正常范围。Lysholm评分为(92.3±2.0)分,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2,P=0.00)。根据IKDC评级标准,A级26例、B级6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57,P=0.00)。结论关节镜下保留残端采用生物界面螺钉及纽扣钢板固定4股腘绳肌腱单束重建PCL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早期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关节镜下应用自体5股腘绳肌腱单束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 关节镜下5股腘绳肌腱单束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16 例16膝,膝前内侧小切口取半腱肌腱、股薄肌腱修整、对折后成5股,分别建立胫骨隧道及股骨隧道,股骨端用Endobutton、胫骨端用挤压钉固定肌腱,重建ACL生理功能.术后即行功能锻练.结果 16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11.5个月.术前ADT(+)、Lachman征(+),术后ADT(-)、Lachman征(-) 术前Lysholm-Tegner评分平均56.3 ±3.5 分和3.6± 1.7 术后Lysholm-Tegner评分平均91.8 ±3.7 分和7.6 ±1.5 .术前、术后Lysholm-Tegner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CL重建中,5股腘绳肌腱比4股腘绳肌腱更为可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与双束重建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方法根据Meta分析方法的要求,收集全部随机或者半随机对照实验,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同时提取有关数据,借助于Cochrane协作网所提供的Review Manager 4.2来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与双束重建的客观IKDC评分是A级所占比例、KT测量值以及轴移试验阴性比例实施Meta分析。结果经Meta分析显示,双束重建组的客观IKDC评分是A级所占比例、KT测量值以及轴移试验阴性比例均比单束重建组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在膝关节稳定的恢复上和手术后体征的改善上,相对于单束重建而言,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所具优势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双排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  方法  选择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在关节镜下行双排缝线固定治疗。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12月的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所有入组患者均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试验方案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结果  患者12月复查时,Lysholm评分、IKDC评分均高于术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ysholm评分:(91.143±3.228)分vs(39.343±4.721)分,t = 60.526,P < 0.001;IKDC评分:(89.171±3.510)分vs(39.143±4.044)分,t = 69.368,P < 0.001)。  结论  关节镜下Versalok锚钉双排缝线固定法手术操作简单,即能保证撕脱骨块的稳定固定又能恢复前交叉韧带的张力,恢复膝关节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赵小泉  蒙剑德  陈璞 《中国现代医生》2014,(12):136-138,141
目的 探讨膝前交叉韧带(ACL)发生损伤后采用关节镜下双束重建与传统单束重建的疗效差异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抽选我院2008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131例膝ACL损伤患者,根据术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n=65例,采用关节镜下ACL单束重建)和观察组(n=66例,采用关节镜下ACL双束重建),观察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稳定性评分、Tegner体育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前IKDC、Lysholm以及Tegne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IKDC、Lysholm以及Tegn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KT-1000测定观察组患者术后关节屈膝90.的移动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屈膝90.关节活动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RI及X线复查安全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双束重建比单束重建更能满足膝关节生物力学平衡,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计岩  赵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3,36(12):1476-1481
目的:系统评价贝伐单抗辅助玻璃体切除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查找以贝伐单抗辅助PPV治疗PDR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或对照试验,对纳入的实验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RCTs,包括319只眼(实验组:167只眼,对照组:152只眼)。Meta分析结果提示,实验组术后视力恢复程度较对照组好(OR=-0.37,95%CI=-0.45~-0.30,P=0.000)且手术时间较短(MD=-17.37,95%CI=-29.32~-5.42,P=0.004)。实验组术中出血、电凝次数、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等发生例数较对照组少,术中出血(OR=0.06,95%CI=0.02~0.18,P=0.000);电凝次数(OR=0.07,95%CI=0.02~0.22,P=0.000)医源性视网膜裂孔(MD=-17.37,95%CI=-29.32~-5.42,P=0.003);术后玻璃体再积血较对照组少(OR=0.36,95%CI=0.20~0.64,P=0.000);术后视网膜脱离,眼压升高两组无差异[视网膜脱离(OR=0.35,95%CI=0.12~1.01,P=0.050;眼压升高(OR=0.48,95%CI=0.18~1.23,P=0.130)]。结论:贝伐单抗辅助PPV治疗PDR疗效较单一PPV治疗好,并且可以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