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媛 《河南中医》2012,32(9):1182-1182
中医认为乳汁源于脏腑、气血、冲任,为气血所化,与经血同源,若脏腑健运,气血充沛,冲任通盛,则乳汁分泌正常。苏慧森应用自拟地蒌霜治疗脾胃虚弱型产后缺乳,补气血,滋化源,补中有疏,通中有敛,每获佳效。  相似文献   

2.
庞玉琴教授认为,气血失调、脏腑失和为产后抑郁主要病机,主要涉病脏腑为心、肝、脾,在治疗产后抑郁时,以移情易性,畅气通滞,养血安神为治疗总则。庞教授治疗产后抑郁,调气血与和脏腑并举,移情志与安神魂并重,不忘多虚多瘀之机,辨证分型且分段论治,以气血为路,脏腑为靶,畅气养血,调志安神。肝气郁结者,方用自拟疏郁清明汤;心脾两虚者,方用自拟补益定神汤。庞教授治疗产后抑郁强调当分阶段施治:若妇女新产阶段发生产后抑郁,以活血祛瘀为主,加川芎、桃仁、炮姜之品;若妇女产后子宫已恢复,以补益气血为要,加当归、丹参、黄芪之品。另外,产后用药需要注意:产后不宜单用过用补益之品;产后不宜单用破血之品;产后不能过用寒凉;产后不能过用辛散之品。  相似文献   

3.
中医辨治疾病十分重视脏腑的气血阴阳 ,认为气血阴阳是维持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血阴阳失调是脏腑病变的根本原因和脏腑病机的主要内容 ,因而调理气血阴阳是治疗脏腑疾病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中医辨治疾病十分重视脏腑的气血阴阳,认为气血阴阳是维持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阴阳失调是脏腑病变的根本原因和脏腑病机的主要内容,因而调理气血阴阳是治疗脏腑疾病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牛俐 《中国民间疗法》2009,17(11):54-54
失眠属中医“不寐”的范畴。多因机体内在的气血、脏腑功能失调所致,治疗以内脏的调治为主。  相似文献   

6.
产后风湿又称产后中风、产后痹,早在唐代《经效产宝》中就有论述,书中指出“产后中风,身体疼痛,四肢弱不遂”。 病因复杂需辨清 多虚:气血亏虚兼脏腑功能不足是主要的内在病因,也是主要的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7.
中医皮肤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调通理论即针对中医皮肤科相关疾病提出机体阴阳失调、脏腑不通、气血失和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阴阳、脏腑、气血功能的失调必然引起人体肌肤、毛发的病理变化,发生皮肤、毛发相关的各种疾病。临床治疗用药谨守阴阳调和、脏腑调通、气血调顺的法则与原则,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医养生的目的在于提高身体健康的素质,基于整体观念和个体差异,产后康复正需要介入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产后生理的特点为多虚多瘀和气血失衡的关系,产后养生方面有寒温适宜、讲究卫生、均衡饮食、劳逸结合、保证乳汁质与量等.  相似文献   

9.
外部容貌是人体这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容貌的状况与脏腑、气血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只有脏腑功能正常、气血旺盛才能青春常驻。中医经络美容是通过穴位点按加中药面膜的护理方法,来调节人体脏腑、调理经络气血,达到改善皮肤色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身脏腑经络中的气血运行盛衰,是有其时间周期节律性的,即气血按照十二时辰的自然顺序,依次向十二脏腑经络流注。其气血流注的顺序系寅时始自肺经,丑时终于肝经,每个时辰各流注一脏腑经络,循环往复,周流不息。当气血流注到某一脏腑经络时,该脏腑经络中的气血即旺盛,当脏腑经络有病变时,则常在其气血流注的时  相似文献   

11.
中医古籍对黄褐斑有较多的论述,当代中医普遍认为黄褐斑的发生责之肝、脾、肾功能失调,部分也与心肺功能失调及气滞血瘀痰湿等有关,多采用脏腑气血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2.
朱南孙教授认为,产后恶露不绝多以虚、瘀、热为其主因,治疗上以"审因辨证,治病求本"为原则。提出中医治疗产后恶露不绝须通补结合,动静并用,祛瘀为先;同时权衡清补,兼以疏肝;注重复旧善后,且视脏腑气血之盛衰以调节体质。临证遣方用药精巧效专,重奇经而善用之;同时主张"药食同源",调治结合,重视饮食、情志对于疾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医虚证分为脏腑虚证、阴阳虚证、气血津液虚证等。其发病机制的影响因素广泛,涉及到神经、免疫、内分泌等多个系统。miRNA(microRNA,小RNA)在个体发育、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代谢、神经等多个生理过程中产生重要作用,控制着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进程。大量研究表明,miRNAs也是中医虚证发生的重要调控机制之一,在中医虚证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miRNA的主要功能,从脏腑虚证、气血津液虚证、阴阳虚证等方面,对miRNAs调控与中医虚证发生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周唯 《中医研究》2003,16(5):2-3
脏腑辨证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内容,其中脏腑虚证又是脏腑辨证教学的重点.脏腑的虚证主要有气血阴阳四大类.然而不同的脏腑各有其不同的虚证类型,而不是每一脏腑气血阴阳亏虚的证候全都存在.  相似文献   

15.
阎继成 《东方养生》2007,(4):117-117
多名国医泰斗应用传统中医的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神经、气血、脏腑“三位一体”综合防治高血压病的方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陶怡  赵莺  陶铮 《陕西中医》2011,32(11):1495-1497
目的:探讨艾滋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方法:研究近20年文献报道的3217例艾滋病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对数据进行频数统计。结果:3217例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中均以虚证(80.55%)为主,并以气血两虚(35.02%)及气阴两虚(30.41%)为主。多表现寒热错杂,脏腑辨证方面以脏腑兼病为主,其中居前三位的依次为肺肾阴虚(22.12%)、脾肾阳虚(18.89%)、脾气虚(16.29%)。结论:艾滋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是"以气血、气阴两虚为主,寒热错杂,脏腑兼病多见,证候复杂多变",采用中医方法治疗艾滋病时应注意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7.
浅论产后病机四要素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一旦妊娠 ,体内气血阴阳即发生了特殊的生理变化。首先月事停闭 ,阴血下聚以养胎儿 ,上行以促进乳房发育 ,为哺育婴儿作准备。当怀胎十月分娩 (不管顺产与否 )时 ,冲任阴阳气血又上注为乳汁的分泌 ,下行促进产后胞宫的复原及恶露的排泄。因此 ,妇女由生理性分娩常可导致产后的特殊病理变化。1 产后病的病机特点由于分娩之时耗伤气血 ,故产后以气血俱虚为多见。古人谓“产后百节空虚” ,由于正气不足 ,邪气易侵 ,稍有不慎 ,则易致病。而且产后病变化多端 ,正如《妇人良方》所说 :“犯时稍微秋毫 ,成病重如山岳。”产后病及内则脏腑经脉 …  相似文献   

18.
产后病是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的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气虚是产后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中医常用补气法治疗产后病 ,兹探讨如下。1 产后形成气虚的病因病机产后病的特点为多虚多瘀 ,然以气虚为主。气虚的成因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产时用力 ,元气受损 ,气随胎下而散 ,致气虚 ;(2 )产时疼痛 ,气机不畅 ,影响脾胃运化 ,导致脾胃气虚 ;(3)产后乳汁分泌、恶露运行 ,乳汁与恶露均为脏腑气血所化 ,有形之血不能速成 ,无形之气所当急用 ,故易致气虚。2 产后常见气虚症状(1)缺乳 :乳房无胀满感 ,乳汁分泌不足 ,婴儿吃不饱 ,哭闹多 ;(2 )产后恶露…  相似文献   

19.
产后腹痛琐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产后腹痛属常见病.《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21已有记载,如"产后腹中疼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新产后尤为多见.发病原因不同,治疗方法各异,临床往往由于治疗不当,致使腹痛缠绵不愈,影响产妇气血及脏腑功能的恢复,使身体造成更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风湿病的病因病机我之浅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湿病又称风湿类疾病,属中医“痹证”范畴,是指人体素体虚弱,风寒湿热燥等外邪侵袭,气血闭阻运行不畅,导致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变形或累及脏腑的一类病证,是多病因、多病机、多属性、多系统、多脏器、多表现的临床常见病,同时亦是缠绵难愈之疾。1发病病因1.1正气虚弱:是指正气不足,即指人的禀赋不足,劳累过度或病后、产后体虚、精、气、血、津液等不足,或脏腑组织等功能低下致虚,是引起痹证的内在因素。正常情况下,营行脉中,卫行脉外,阴阳相贯,气调血畅,乃濡养四肢百骸、脏腑经络,营卫和调,卫外御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