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某中医院校教职工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检出情况。方法选择陕西中医药大学参加2015年健康体检的993名教职工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压和血脂各指标水平并进行诊断。结果 993名教职工高血压检出率为33.53%,血脂异常检出率为30.21%;男性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女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596,P0.05;χ2=73.369,P0.05)。教职工血脂指标TC、TG、HDL-C和LDL-C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3.26%、28.00%、20.04%和19.23%,不同性别教职工在血脂各指标异常构成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901,P=0.0000.05)。结论该中医院校教职工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检出率较高,不同性别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时,对患者脂代谢和炎症指标的影响,为评价其临床疗效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因冠心病入治阳江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瑞舒伐他汀组,各105例。观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结果 瑞舒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61%(8/105)和6.67%(7/1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脂代谢和炎症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且瑞舒伐他汀组的TC、TG、LDL-C以及TNF-α、IL-6、MMP-9及CRP水平均低于常规治疗组,而HDL-C水平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及炎症水平,可起到稳定斑块、抗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全面防治心脑血管的疾病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并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住院患者80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记录两组的血清胱抑素C(CysC)、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两侧颈动脉内径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应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以上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CysC、TC、HDL-C、两侧IM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sC、HDL-C、两侧IMT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存在相关性;观察组的CysC和两侧颈动脉IMT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动脉IMT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相关性,CysC的升高和HDL-C的降低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广东省深圳市18~69岁居民血脂水平分布特征及血脂异常状况,为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5年随机抽取深圳市100个社区,共11 213名18~69岁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入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脂测定。结果 共调查深圳居民11 213人,其中男性4 580人,女性6 633人。深圳市18~69岁居民TC、TG、HDL-C水平分别为(4.53±1.16) mmol/L、(1.50±1.46) mmol/L和(1.29±0.43) mmol/L,总人群不同年龄组间各项指标水平均存在差异(P<0.05);男性TG水平高于女性(P<0.05),各年龄组女性HDL-C平均水平均高于男性(P<0.05)。血脂异常4 109例,标化异常率32.27%,男性2 139例,标化率为44.19%,女性1 970例,标化率为23.81%,18~54岁年龄段男性血脂异常率高于女性,55岁后女性高于男性(P<0.05);其中高TC、高TG 和低HDL-C标化异常率分别为7.97%、23.62%和12.72%,深圳市居民血脂异常类型主要为高TG 型;男性高TG及低HDL-C异常率均高于女性(P<0.05),总人群高TC、高TG、低HDL-C及血脂异常率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社会因素人群血脂异常率存在差异。结论 深圳市居民血脂异常率高,建议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控制人群血脂水平,进一步改善居民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血脂以及载脂蛋白浓度与乳腺癌分子分型及Ki-67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5月乳腺癌术后且未行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的患者143例,检测体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胆固醇(cholesterol,TC)和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ApoA)及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浓度,并在乳腺癌的不同分子分型中进行对比。结果 HDL-C、LDL-C、TC、ApoA及TG在不同乳腺癌亚型患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A在不同乳腺癌亚型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L-C、TC及ApoB浓度与Ki-6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HDL-C和Ki-67之间呈负相关,ApoB和TG及Ki-67表达无关。结论 乳腺癌的分子亚型不同,其血脂代谢也有差异,同时血脂浓度与Ki-67表达相关,高浓度的TC与LDL-C以及低浓度的HDL-C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深圳市中年体检人群血脂水平的现状,为血脂异常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1604例来我院特诊门诊进行高级体检的中年人群,采用酶法-终点法检测其空腹血脂水平,并进行统计学描述,比较男、女间血脂异常患病率的差异及不同年龄、性别间的血脂水平差别.结果 1)血脂异常的总患病率为45.18%,男性为47.71%,女性为40.16%,男、女性间血脂异常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患病率分别为60.97%、45.01%、26.31%、48.44%;2)男、女性间TG、HDL-C异常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TC、TG、LDL-C、HDL-C总体水平分别为(5.52±0.81)、(2.09±1.85)、(3.19±0.58)、(1.04±0.18).结论 深圳市中年体检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甚高,尤以TC、HDL-C异常患病率增高明显,应关注这一人群的健康教育及干预,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改善血脂水平,最大限度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普罗布考、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PSA)三联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SA组、SA组、A组各60例,PSA组给予普罗布考、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联合治疗,S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治疗,A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血脂代谢、颈动脉结构与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PSA组、SA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低于A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高于A组(P<0.05),PSA组TG、TC、LDL-C均明显低于SA组,HDL-C明显高于SA组(P<0.05);PSA组、SA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明显小于A组,管腔直径明显大于A组(P<0.05),PSA组IMT、斑块面积明显小于SA组,管腔直径明显大于SA组(P<0.05);PSA组、SA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V)、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DV)均明显高于A组,阻力指数(RI)明显低于A组(P<0.05),PSA组SV、DV明显低于PSA组,RI明显高于PSA组(P<0.05)。结论 PSA三联疗法有助于调节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代谢,改善颈动脉结构,提高颈动脉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8.
常州地区5200例健康体检成人血脂检测结果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常州地区5200例健康体检成人血样进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四项血脂指标检测分析,了解本地区健康体检成人血脂水平的现状。方法采集空腹血样测定血脂水平,统计检测结果,研究分析年龄、性别与血脂异常的关系。结果检出血脂异常共2441例,患病率为46.94%,其中男性血脂异常1447例,患病率为52.79%,女性血脂异常1059例,患病率为43.07%,男女两组TC、TG、HDL-C、LDL-C指标检测结果异常率比较均(P〈0.01)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此外TG、TC、LDL-C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且不同年龄组血脂水平比较(P〈0.0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但不同年龄组HDL-C指标比较(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常州地区健康体检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46.94%高于全国成人18.6%患病率水平,加强本地区目标人群血脂异常早期预防干预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内毒素(ET)和细胞角蛋白-18 M30(CK-18 M30))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完全随机配对将6只分配到观测组,14只按体重配成区组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饲以基础饲料,实验组与观测组饲以高脂饲料。每隔4周从观测组随机选取2只大鼠,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是否达到NASH,若达到,处死对照组和实验组全部大鼠。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CK-18 M30、ET,肝组织进行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结果 12周末大鼠病理评分、肝指数、血清ALT、TG、LDL、GGT、CK-18(M30)、E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体重低于对照组(P<0.05),AST、GGT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LT与病理评分无相关性(P>0.05);血清TG、LDL、TC、CK-18 M30及ET与肝脏病理评分呈正相关(P<0.05)。CK-18 M30+ET的AUC面积为1.000。CK-18 M30+ET的敏感度100%、特异度100%。结论 血清ET与CK-18 M30水平联合检测有望成为NASH新的无创检测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运用SD大鼠建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效果。方法 24只5周龄健康SD大鼠(雌雄各半)根据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分别饲以基础饲料、高脂饲料。于喂养的第28天、第45天麻醉各组大鼠,经眼球采血,测定血清中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变化。结果 在造模28天时,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C、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TG水平降低(P<0.05)。在造模45天时,模型组大鼠血清TC、LDL-C水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HDL-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造模28天和48天血脂水平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D大鼠经喂养高脂饲料28天后可以成功建立较理想的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高脂血症患者82例,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单用组和联用组,每组41例.单用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20 mg/次,1次/d.联用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折麦布,10 mg/次,1次/d.比较两组治疗12周后降脂效果差异.结果 治疗前单用组与联用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值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CRP值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HDL-C显著增高(P<0.05),联用组较单用组变化更加显著(P<0.05).联用组LDL-C达标率(78.05%)显著高于单用组(53.66%)(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高脂血症的降脂效果更显著,同时不会加重肝肾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性别、年龄、血脂水平对结直肠息肉发病的影响,阐明结直肠息肉发病的危险因素,为结直肠息肉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检测结直肠息肉患者(息肉组,n=239)与同期结肠镜检查正常或为慢性非特异性肠炎患者(对照组,n=245)的血脂水平。分析性别、年龄和血脂水平对结直肠息肉发病的影响,检测不同发病部位、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患者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P<0.01,OR=6.26,95%CI:3.79~10.33)、高水平甘油三酯(TG)(P=0.043,OR=1.63,95%CI:1.02~2.63)、男性(P=0.001,OR=2.05,95%CI:1.35~3.11)及年龄大于66岁的高龄患者(P=0.005,OR=1.90,95%CI:1.21~2.98)结直肠息肉发病率明显升高,2组研究对象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总胆固醇(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半结肠息肉患者LDL-C水平(t=-4.497,P<0.01)、TG水平(t=-2.116,P=0.036)、TC水平(t=-3.843,P<0.001)及高脂血症(HLP)比例(χ2=9.458,P=0.002)明显高于右半结肠息肉患者,而2组患者性别、年龄和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腺瘤性结直肠息肉患者LDL-C水平高于腺瘤性大肠息肉患者(t=2.049,P=0.042),而2组患者性别、年龄、HDL-C水平、TG水平、TC水平及HLP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高龄、高水平LDL-C及高水平TG是结直肠息肉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LDL-C水平升高与非腺瘤性结直肠息肉发病有关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昆明市成年健康体检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在该中心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进行Hp检测的昆明市成年健康体检人群资料.该资料包括调查对象基本信息,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根据有无HP感染分为HP阳性组及HP阴性组.比较两组TC、TG、HDL-C、LDL-C水平、单项血脂异常及总体血脂异常发生情况,并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P感染与血脂异常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1 354例,HP感染率为33.2%.HP阳性与阴性两组间4种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TC升高异常发生率低于HP阴性组(P<0.05);血脂异常发生率在总体及按性别、年龄、BMI分层的各层内HP阳性与阴性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提示,HP感染为TC升高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OR=0.644,P<0.05).结论 HP感染影响TC升高异常的发生率,但是可能不会影响血脂异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高脂饮食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模型,探讨梓醇对NAFLD的干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低脂饲料),模型组(高脂饲料),梓醇低(100 mg/kg)、中(200 mg/kg)、高(400 mg/kg)3个剂量组和阳性对照阿托伐他汀钙组(30 mg/kg)。采用高脂饮食建立小鼠NAFLD模型,同时灌胃给予梓醇或阿托伐他汀钙,各组均连续灌胃18周,每周称量体重1次。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小鼠体重、肝重,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油红O和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脂质蓄积和脂肪变性;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的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p65、核因子抑制蛋白α(IκBα)、B淋巴细胞瘤-2(Bcl-2)、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和半胱天冬酶-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梓醇各组处理后小鼠体重(P均=0.001)、肝指数(P=0.083,P=0.001,P=0.001)、ALT(P=0.004,P=0.001,P=0.001)和AST(P=0.008,P=0.001,P=0.001)含量显著降低,中、高剂量组血清TC(P=0.005,P=0.001)、TG(P均=0.001)、LDL-C(P均=0.001)显著降低,高剂量组HDL-C(P=0.009)含量显著升高;病理结果显示NAFLD小鼠肝脂肪变性和损伤程度明显减轻;ELISA结果显示梓醇显著抑制NAFLD小鼠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释放(P均=0.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梓醇干预后,NAFLD小鼠肝组织中NF-κB p65(P=0.014,P=0.001,P=0.001)和半胱天冬酶-3(P均=0.00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28,P=0.001,P=0.001),高剂量组中Bcl-2/Bax比值显著升高(P=0.003)。结论 梓醇可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体重、肝指数和肝脏脂质的蓄积程度及调节血脂紊乱,并能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和肝细胞凋亡,从而对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发挥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糖异平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肝郁脾虚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给予糖异平联合二甲双胍口服,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片口服,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血脂、血糖水平和肝功。结果 12周后治疗组中医证候、餐后2小时血糖、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脂肪肝B超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异平联合二甲双胍能够改善肝郁脾虚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医证候,降低血糖、血脂,改善肝脏损伤及脂肪变性,效果优于单纯应用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