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了解沈阳市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发病强度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规划和评价实施效果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3~2018年沈阳市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疫情资料。结果沈阳市2013~2018年共报告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发病2 76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59/10万。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8.27/10万(2 072例),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84/10万(694例)(P 0.01)。年均报告发病率前5位的疾病分别为布鲁氏菌病(4.82/10万)、肾综合征出血热(0.58/10万)、炭疽(0.07/10万)、疟疾(0.05/10万)及登革热(0.04/10万)。农民、家务及待业报告发病数分别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54.77%(1 515例)、29.68%(821例)。35~64岁组报告发病数占全部报告发病数74.80%(2 069例);4~7月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48.23%(1 334例)。结论沈阳市2013~2018年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呈春末夏初高发,职业高峰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襄阳市2007-2011年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该类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襄阳市2007-2011年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发病资料.结果 襄阳市2007-2011年9个县级单位共报告法定甲乙类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6种2 520例,年均发病率9.24/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20.31/10万、11.63/10万、7.66/10万、4.50/10万和2.17/10万,发病率逐年下降;病死73例,年均死亡率0.27/10万、病死率2.90%.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为:疟疾(2 147例)、流行性出血热(286例)和狂犬病(61例),占全部病例的98.97%.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单位为枣阳市(20.78/10万)、襄州区(12.04/10万)和老河口市(11.93/10万);疟疾发病集中在枣阳市、襄州区和老河口市,流行性出血热以宜城市为最;5~9月为流行期;30~ 60岁年龄段高发,职业以农民为主;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结论 襄阳市法定甲乙类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和病媒生物,以预防和控制该类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1994-2013年贵阳市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探讨防控策略,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动态数列方法,对1994-2013年贵阳市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中报告的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1994-2013年贵阳市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有11种4 317例,发病率波动在0.39~33.84/10万之间,呈大幅下降趋势;报告死亡323例,死亡率波动在0.00~1.23/10万之间;出血热、狂犬病、乙脑、炭疽、钩体病的发病率是郊县高于市区,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 548.679,P<0.001);每年6~8月和10月至次年1月为疾病流行高峰;农民、散居儿童和学生是主要发病人群,近10年,发病所占构成升高的主要是学生和民工,降幅最大的是农民。结论 1994-2013年贵阳市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分布、人群分布特点;应实施重点人群、重点区域、重点疾病、重点环节的防控策略,以预防和控制该类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内蒙古2006-2010年甲乙类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的特点,掌握我区甲乙类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和分析2006-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内蒙古地区甲乙类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数据。结果 (1)2006-2010年,内蒙古甲乙类自然疫源和虫媒传染病发病60 774例,死亡30例,总发病率为50.53/10万,年均发病率10.11/10万,无甲类发病,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P0.05)。发病前三位的病种分别是布病、出血热和炭疽。(2)地区分布:2006-2010年发病最高的地区前五位是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和赤峰市。(3)人群分布:高危职业主要是农民和牧民(P0.05),占5年发总病的87.37%;发病73.72%主要集中在25~55岁;男女性别比2.28︰1。(4)时间分布:全年均可发病,发病高峰为3-6月份,约占发病总数的66.18%,5月份发病数最高、12月份最低(P0.05)。结论内蒙古甲乙类自然疫源和虫媒传染病发病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有鲜明的地区聚集性、季节特点和人群特征,今后应该做好高发地区、高发人群和高发时间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北京市通州区自然疫源性疾病及虫媒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21年自然疫源性疾病及虫媒传染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北京市通州区无甲类鼠疫报告,乙类自然疫源性疾病及虫媒传染病报告7种218例,年均发病率为1.40/10万,死亡10例,病死率为4.59%,年均死亡率为0.06/10万,10例死亡病例均为狂犬病,2011—2017年发病呈上升趋势(χ2趋势=35.44,P<0.05),2018—2021年呈下降趋势(χ2趋势=17.86,P<0.05)。7种病种按照发病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布鲁菌病、疟疾、狂犬病、出血热、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和血吸虫。21个街乡或地区有病例报告,以农村地区为主,每年3—9月为发病高峰,占73.39%。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χ2=90.66,P<0.05),以40~<70岁年龄组发病为主,占71.56%%;农民病例数最多,占40.83%。丙类自然疫源性疾病及...  相似文献   

6.
掌握内蒙古学生人群甲乙类传染病疾病谱流行规律,为控制学生人群传染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内蒙古2009-2013年学生人群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卡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内蒙古学生人群中无甲类传染病发病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17 986例,以呼吸道传染病(10 991例,61.1%)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4 977例,27.7%)为主;各传播途径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均是男性均高于女性(x2 =73.17,P<0.05);84.8%的乙类传染病发生在6~ 20岁,肠道传染病发病高峰在6~12岁,呼吸道传染病有6~12岁和17~20岁2个发病高峰,而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高峰则在17 ~20岁.肠道传染病以9月为发病高峰期,呼吸道传染病有5月和10-11月2个发病高峰期,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在6月发病例数到达高峰,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在12个月报告发病数波动不大.结论 内蒙古学生人群传染病疾病谱存在鲜明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规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龙岩市2014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龙岩市2014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196.82/10万,死亡率0.35/10万.发病病种以乙肝(占39.31%)、梅毒(占20.22%)、肺结核(占19.25%)为主,累计占78.78%;死亡病种为艾滋病(6例)、肺结核(2例)、乙肝(1例);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发病率男女性别比为1.72∶1);职业以农民(54.76%)、家务及待业(11.83%)和不详(7.66%)为主;青壮年(20~59岁)是甲乙类传染病的主要发病人群(占73.41%).全市传染病构成已由上世纪90年代初以肠道传染病为主,转变为目前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呼吸道传染病为第二大类传染病,近年来呈逐年下降势头.肠道传染病趋于平稳.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的构成比相对稳定在低水平状态.结论 应重点关注乙肝、肺结核、艾滋病等对我市居民健康有重大影响的传染病,认真落实艾滋病、肺结核等国家重点传染病防控方案;同时还应注意人禽流感、登革热、疟疾、布病等新发或传入的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危害,将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纳入我市当前传染病防控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邹城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病强度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规划和评价实施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4—2017年邹城市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结果邹城市2014—2017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053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27.42/10万,发病数居前5位的镇街分别是太平镇(1260例)、钢山街道办事处(1245例)、石墙镇(947例)、城前镇(911例)和千泉街道办事处(739例),发病率居前5位的疾病分别为其它感染性腹泻(53.89/10万)、肝炎(50.11/10万)、手足口病(40.70/10万)、肺结核(29.16/10万)和流行性腮腺炎(21.28/10万),传染病传播途径顺位为肠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结论邹城市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上海市2020年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外的其他法定传染病(notifiable infectious diseases,NIDs)的疫情特点,为制订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5—2020年上海市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20年上海市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并与2015—2019年均值进行比较。【结果】除COVID⁃19外,2020年上海市共报告23种45574例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187.69/10万,较2015—2019年均值下降50.58%,乙类、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分别下降38.07%和57.47%(均P<0.001)。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流行性感冒(64.58/10万)、梅毒(39.09/10万)和肺结核(24.90/10万)。绝大部分传染病发病率均值较2015—2019年下降,其中麻疹(97.15%)、风疹(88.81%)、百日咳(87.43%)、手足口病(85.99%)和猩红热(79.84%)的降幅较大(均P<0.001)。综合来看,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中呼吸道传染病降幅最大、其次为肠道传染病、虫媒及自然疫源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2020年发病率较高的地区分别为奉贤区(310.23/10万)、徐汇区(271.93/10万)和虹口区(254.38/10万)。奉贤区呼吸道传染病、金山区肠道传染病、长宁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杨浦区虫媒及自然疫源传染病的发病率最高,上海市16个区传染病的发病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均P<0.001)。男性传染病发病率(209.44/10万)高于女性(164.89/10万)(χ^(2)=624.864,P<0.001);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在0~9岁的儿童中最高,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率在70~79岁和20~29岁年龄组较高,虫媒及自然疫源传染病发病率在20~29岁年龄组最高;发病人群以学生(8327例,18.27%)、退休人员(6393例,14.03%)和家政及家务待业(5988例,13.14%)为主。【结论】COVID⁃19疫情防控政策下2020年上海市绝大部分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辉县市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做好疫情监测和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1-2015年辉县市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统计发病位次、发病构成及主要传染病的发病情况。结果 2011-2015年辉县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2种11 301例,死亡57例,年均发病率266.13/10万,年均死亡率1.34/10万;2011-2015年均居前2位的传染病是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前5位中其它位次的病种每年有所变化,总体居前5位的是病毒性肝炎(4 233例)、肺结核(2 842例)、其它感染性腹泻(791例)、手足口病(790例)和梅毒(704例)。甲乙类中发病构成以血源及性传播疾病所占比例最高(56.86%),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34.35%)、肠道传染病(6.66%)和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2.12%)。结论辉县市法定传染病防控形式依然严峻,预防和控制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是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同时还应加强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三峡水库蓄水及运行期间库区人群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2004-2016年三峡库区宜昌监测点传染病资料及人口资料,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传染病流行特征。结果 三峡库区蓄水运行后,2004-2016年库区监测点累计报告传染病6 892例,年均发病率565.29/10万,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215.88,P<0.001);传染病发病顺位蓄水期以肺结核、乙肝和其他感染性腹泻居前三位,运行期以乙肝、肺结核和手足口病居前三位;蓄水期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运行期以血液及性传播疾病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61:1,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06,P<0.001),且35~<80岁年龄组男女性别比增大;报告传染病主要集中在0~<5岁和45~<60岁年龄组;乙类传染病发病以农民为主,丙类传染病以学生、散居儿童和农民为主。结论 三峡库区宜昌监测点2004-2016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应结合库区发病流行病学特点针对库区乙肝、肺结核和手足口病等重点疾病以及重点人群制定和完善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012 - 2016年上海市松江区幼托儿童传染病的发病趋势。方法 根据2012 - 2016年松江区幼托儿童传染病疫情资料,对传染病的发病顺位、主要传染病的三间分布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2 - 2016年全区幼托儿童共报告传染病11种10 714例,年均发病率55.11‰,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无死亡病例,发病占同时期全人群发病的20.36%。5年间传染病主要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占总发病数的76.98%;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占23.00%;其他传播途径传染病占0.02%。手足口病、水痘、猩红热为发病率前3位的传染病,分别占发病总数的75.64%、9.66%、4.90%;发病病例月份分布以5、6 月(32.42%) 和11、12、1月( 27.09%) 为高峰,呈季节性双峰分布;发病地区主要集中在流动人口较多的九亭镇、新桥镇、泗泾镇。结论 2012 - 2016年松江区幼托儿童传染病总体呈下降趋势,现阶段应根据手足口病、水痘、猩红热的不同流行特征采取监测和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绥中县传染病发病动态,为制定防治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2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累计报告乙类传染病13种4251例,死亡10例;年均发病率为132.66/10万,年均死亡率为0.31/10万。平均病死率为0.24%。发病居前五位的依次为肺结核、乙肝、出血热、梅毒和戊肝,占发病总数的87.32%。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72.90/10万,居首位;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39.79/10万,居第2位: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1.98/10万,居第3位;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7.99/10万,居第4位。结论2008--2012年传染病发病呈上升趋势,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是今后一个时期防治的重点和难点.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出血热、梅毒、布病是重点防制传染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保山市隆阳区1989-2010年传染病发病情况,掌握其流行特征及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运用Excel 2003软件对1989-2010年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9-2010年累计报告传染病45 148例,年均发病率为253.15/10万;22年间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其次是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第三是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第四是呼吸道传染病,分别占发病总数的46.11%、22.76%、17.62%、14.51%;主要传染病发病以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副伤寒、疟疾、肺结核为主。结论 1992年以后隆阳区的传染病疫情在300/10万~150/10万之间波动;2004年以前,以肠道传染病为主,之后以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掌握沈阳市淋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治规划及防控措施提供准确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2-2016年沈阳市淋病疫情资料。结果 沈阳市2012-2016年淋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9.03/10万,年报告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P<0.05),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33%;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7.81/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22/10万,男女性别比为6.40〖DK〗∶1;15~59岁年龄组为报告病例的主要人群,占95.85%;报告病例人群的职业主要为家务及待业、不详;未见较为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期;铁西区、沈河区、和平区的淋病报告发病总数居前3位;康平县、法库县、于洪区淋病报告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位居前3位。结论 2012-2016年沈阳市淋病疫情呈逐年增长趋势,今后应当提高疫情报告质量,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及性教育,规范诊疗,采取综合措施有效防控沈阳市淋病疫情。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分析2010-2014年合肥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和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对2010-2014年合肥市麻疹病例的流行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合肥市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469例,年均发病率为1.36/10万,发病时间集中在3-6月份,小于8月龄和大于18岁病例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χ2=10.54,P=0.032),报告病例中有免疫史的构成比逐年下降(P<0.001),发病前7~21天有医疗机构就诊史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χ2=33.02,P<0.001)。结论 适龄儿童开展查漏补种工作,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开展强化免疫工作,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控制院内感染,是消除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比较宁波市鄞州区不同发病水平时期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方法 根据年发病率水平进行聚类分析,将2009-2014年手足口病发病分为低发期(2009-2011年)和高发期(2012-2014年),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4年宁波市鄞州区年发病率为65.84/10万~495.91/10万。高发期和低发期的手足口病年均发病率、重症率依次为403.05/10万和147.690/10万、0.17%和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发期和低发期特征比较如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发期发病时间聚集性减弱,发病地区更为集中,5岁以下儿童和散居儿童的比例减少,幼托儿童和学生所占构成比增高,肠道病毒71型构成比降低,其他肠道病毒构成比增高并成为优势株。结论 宁波市鄞州区不同发病水平时期手足口病具有不同的流行特征,应根据不同发病水平时期的特点调整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当涂县2008~2012年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为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当涂县2008~2012年法定传染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当涂县2008~2012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5种13 114例,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报告发病数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肺结核、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乙肝;报告肠道传染病发病最多,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发病最少,各年度全年均有报告发病,5月份最多;职业以散居儿童、农民、学生为主。结论近5年当涂县法定报告传染病总体呈上升趋势,应重点加强手足口病、肺结核、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乙肝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周红星 《职业与健康》2013,(19):2515-2516
目的了解海门市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海门市2005--2012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2年海门市甲乙类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152.27/10万,死亡率为1.05/10万。除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有波动外,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类传染病发病率均呈现下降趋势。目前排在前5位的传染病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淋病、细菌性痢疾。结论海门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应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避免出现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