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玲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21(3):236-237
目的总结心房颤动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对近3a收治的56例心房颤动合并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房颤组的患者大面积梗死的发生率高,病死率高,意识障碍的程度深,神经缺损造成的偏瘫重,容易发生出血性梗死。结论心房颤动是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可降低脑梗死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背景 近年来,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关注,新近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于脑卒中和血栓栓塞事件的预防和治疗。目的 评估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及冠心病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0月首次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入住北京医院神经内科病房的患者406例,从中选取同时满足房颤和冠心病诊断标准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共计164例作为脑血管病组,并从心内科同期住院患者中选取年龄、性别、共病种类与其相匹配的房颤合并冠心病但无脑血管病患者164例作为非脑血管病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含人口统计学信息、疾病种类、用药种类、血压、心率、合并心脏基础疾病及其他疾病、实验室指标、超声心动图结果、治疗方案;分别通过CHA2DS2-VASc评分、CHADS2评分评估患者的脑卒中及血栓栓塞发生风险,应用HAS-BLED评分评估出血风险,并在其出院后通过定期电话随访、门诊及住院志查询等方式随访至少6年,记录其死亡、再住院次数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探讨影响其远期预后的因素。结果 脑血管病组合并高脂血症比例、慢性胃肠病比例低于非脑血管病组,LVEDD、CHA2DS2-VASc评分、CHADS2评分、HAS-BLED评分高于非脑血管病组(P<0.05)。脑血管病组164例患者失访2例(失访率1.2%),死亡80例(49.4%),根据生存结局分为死亡组(80例)和存活组(82例)。死亡组患者年龄大于存活组,收缩压、舒张压、合并高血压比例、合并高脂血症比例、血清蛋白、使用他汀类药物比例低于存活组,心率和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慢性肾病比例及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D-二聚体、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高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每增加10岁〔HR=1.63,95%CI(1.05,2.51)〕、陈旧性心肌梗死〔HR=2.19,95%CI(1.14,4.22)〕和D-二聚体≥148 μg/L〔HR=6.99,95%CI(2.10,23.28)〕是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及冠心病患者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高血压〔HR=0.28,95%CI(0.11,0.72)〕和使用他汀类药物〔HR=0.38,95%CI(0.19,0.78)〕是患者远期死亡的保护因素。结论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在首次发生脑血管病后,其远期死亡与并存的脑血管病无关,而与增龄、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及D-二聚体水平有关,维持适当高的血压水平和应用他汀类药物可能会降低远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心房颤动合并脑卒中组和心房颤动无脑卒中组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左室收缩功能障碍(EF〈50%)、总胆固醇、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高血压病史、左室收缩功能障碍(EF〈50%)是发生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高血压病史、左室收缩功能障碍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流行病学资料表明,缺血性卒中约20%为心源性,其中近50%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有研究报道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危险是其他患者的5~6倍。近20年来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血栓栓塞的病理机制和危险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关注。筛选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并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前后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探讨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8例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术前3d内、术后3d、3个月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比较各组间左室舒张功能指标测值。结果①病例组术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峰峰值流速(VE)减低,A峰峰值流速(VA)加快(P〈0.05),E/A比值下降〈1(P〈0.05);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延长(P〈0.05);肺静脉血流频谱:舒张期峰值流速(Vd)下降(P〈0.05)、心房收缩期逆向峰值流速(Va)升高(P〈0.05),Vs/Vd比值增大(P〈0.05)。②病例组术后3d与术前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病例组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除Vs外各指标均有改善(P〈0.05)。结论①冠心病所致的心肌缺血坏死将导致左室舒张功能障碍。②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短期内左室舒张功能未出现明显改善。③随术后时间的延长,左室舒张功能会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抗凝药物联合抗血小板药物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缺血性卒中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使用。方法:将我院2009年9月~2011年1月收治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0例。抗血小板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抗凝组患者给予华法林治疗,联合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患者1年,联合组患者在1年内发生次要终点事件和主要终点事件均低于抗血小板组患者和抗凝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缺血性卒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舒张功能指标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left atrial appendage thrombus,LAAT)形成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52例,根据是否有LAAT分为血栓组和对照组,比较舒张功能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并分析对LA...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调查2002年6月至2003年9月在天坛医院住院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通过比较心房颤动合并脑卒中与心房颤动无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筛选心房颤动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1)单因素危险因素分析中,与脑卒中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年龄>75岁、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心力衰竭病史;年龄、血糖、血清总胆固醇、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左室射血分数(EF)<50%]。2)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左室收缩功能障碍(EF<50%)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3)438例患者中66.5%接受了抗血栓治疗,其中抗血小板治疗占64.7%,长期抗凝治疗者仅1.8%。结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高血压病史、左室收缩功能障碍(EF<50%)。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康医学》2019,(5)
目的:探究华法林抗凝治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的192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所用抗凝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6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华法林,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比较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心功能指标、凝血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循环内皮细胞(CEC),内皮素-1(ET-1)、纤维蛋白原(FI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抗凝治疗非瓣膜性房颤,除了能延长凝血时间,还能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与心功能指标,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有极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2010版的房颤治疗指南中抗栓治疗跃居其治疗总策略的第一位。房颤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针对不同抗栓机制的联合治疗策略是合理的,但目前很难把握好有效抗凝及出血风险的平衡点,需要根据个体化的实际情况,在术前严格评估患者术后的栓塞及出血风险,预见性地选择患者围术期及术后长期的持续抗栓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并发房颤的三重抗凝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02月至2016年02月于我院心内科行PCI的128例患者,按照术后的治疗方案分为三重抗凝治疗组(实验组,72例)与二重抗凝治疗组(对照组,56例),随访12个月,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与二重抗凝方案相比三重抗凝方案能显著减低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及1年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但三重治疗方案增加总出血发生率。结论PCI术后合并房颤行三重抗凝方案较二重抗凝方案可显著减少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及1年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但会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3.
心房纤颤(房颤)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50%的心源性脑卒中与房颤有关.及早诊断房颤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至关重要.普通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等常规检测方法诊断率低,使部分房颤诊断延迟甚至遗漏,影响了华法令的正确使用.随着一些新方法的应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房颤诊断率得以提高.目前何种诊断方法最佳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A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9例发病<3h的脑梗死合并AF患者分为溶栓组16例和对照组13例。溶栓组给予rt-PA总量0.9mg/kg,最大剂量90mg静脉溶栓。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h,24h,7d,21d)时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治疗前、治疗后90d日常生活能力Barthal指数(BI)评分,早期神经功能改变情况,出血风险,死亡率。结果:溶栓组较对照组在治疗后1h,21d的NIHSS评分,90dBI评分均有改善(P<0.05);溶栓组较对照组早期神经功能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溶栓组出血事件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增加死亡事件。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合并AF可改善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预后。 相似文献
16.
缺血性脑卒中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而合理的抗栓治疗是降低脑卒中的有效方法,同时存在出血的风险,尤其是脑出血。所以用口服抗栓药物时,往往要评估脑卒中及出血的风险。现就如何权衡房颤抗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常见脑卒中与脑出血的共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达比加群酯抗凝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伴房颤患者的抗凝疗效与安全性。患者分为华法林组和达比加群酯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化标准比值(PT-INR);治疗后的血栓事件及出血并发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PTT和PT-INR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达比加群酯组的aPTT显著高于华法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血管栓塞事件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达比加群酯组的总出血和严重出血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华法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华法林联合双抗比较,达比加群酯联合双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伴房颤患者心血管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相似,但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患者合并心房纤颤的转复及窦率维持的作用。方法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并发心房纤颤患者20例,根据不同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给予胺碘酮150mg加入NS50ml,iv,15min,st,然后静脉泵入给至负荷量600ml加入NS50ml,10-15h,1-3d,继而改用口服0.2Q8h,Bid-Qd剂量维持1mo。结果20例患者中有18例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2例虽未及时转复,但心室率均控制在85bpm左右,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继续改为口服维持治疗1-3mo,也转复为窦性心律;全组除1例在应用后出现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外,其余患者未见严重副作用。结论胺碘酮对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早期心房纤颤有较高的转复率,并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