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背景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即医养院,已成为趋势,其将极大缓解我国的养老压力,而目前针对医养院服务质量暂无明确统一的评价标准。目的 构建医养院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2017年10月—2018年3月,通过实地调研、研究相关政策和文献、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以“结构-过程-结果”为理论框架的医养院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积极程度、专家权威系数(Cr)、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分析专家咨询的可靠性,专家对条目的评价采用重要性得分均数、变异系数(CV)和满分率表示,采用百分权重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1.6%和100.0%,Cr分别为0.83、0.84。第1轮专家咨询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W)分别为0.116、0.137,第2轮专家咨询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W分别为0.137、0.321(P<0.05)。最终确定医养院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72项三级指标。结论 初步确立了医养院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医养院服务质量的评价和持续改进等提供量化 依据。  相似文献   

2.
朱凯怡  陶红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1):1341-1345
背景 北京在“十二五”期间提出了社区居家养老新模式,所以在我国老年人口激增、医疗负担加重、养老机构严重不足的大环境下,在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型的大背景下,急需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的社区居家老年综合健康评估体系与量化技术。目的 基于改良德尔菲法构建北京社区居家老年综合健康评估指标体系,为新型服务模式社区居家养老的探索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选取临床医学、精神心理学、营养学、护理学、卫生教育与管理学、统计学等专业的20位专家,采用改良德尔菲法,以老年综合评估为基础,形成北京社区居家老年综合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第1版)。于2017年12月-2018年3月通过电子邮件或当面呈递的方式向专家发放两轮咨询表,专家对社区居家老年综合健康初步评估体系指标的重要性、对指标的熟悉程度和判断依据进行评分。函询结束后,整理专家咨询结果,计算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各指标的重要性评分、变异系数以及对所有指标的协调程度。结果 两轮各发放咨询表20份,回收20份,回收率均为100.0%。两轮专家咨询的熟悉程度分别为0.73、0.74,判断依据均为0.89,权威程度分别为0.81、0.82。第一轮各指标重要性均数为3.80~4.80,变异系数为0.09~0.37,协调系数为0.341(χ2=132.778,P<0.05);第二轮各指标重要性均数为4.05~4.80,变异系数为0.09~0.23,协调系数为0.410(χ2=132.329,P<0.05)。根据指标删除标准及专家建议,第一轮专家咨询后,删除6个指标,增加2个指标;第二轮专家咨询后,无删除、修改、增加指标,最终形成5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的北京社区居家老年综合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结论 通过改良德尔菲法构建的北京社区居家老年综合健康评估指标体系较为理想,可为居家老年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社区居家智慧化医养结合服务模式评价指标体系,为社区居家智慧化养老服务模式的评价和改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专题小组讨论、Delphi法等,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初步构建社区居家智慧化医养结合模式服务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是100%和97.2%。专家权威系数分别是0.871和0.877。第一轮专家咨询中一、二、三级指标的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138、0.122、0.132,第二轮专家咨询中一、二、三级指标的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302、0.130、0.21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服务结构、服务过程、服务结果),21个二级指标,127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初步确立的社区居家智慧化医养结合服务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护理问题标准化语言体系,为社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标准化和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5—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市4所社区卫生服务站、4所医院和2所高校的专家45名,采用德尔菲法,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社区居家养老护理问题标准化语言体系。结果 第1轮专家咨询发放问卷45份,回收有效问卷39份,有效回收率为86.7%;第2轮专家咨询发放问卷39份,回收有效问卷32份,有效回收率为82.0%。第1轮专家咨询权威系数、判断系数、熟悉程度系数分别为0.879、0.913和0.846;第2轮专家咨询权威系数、判断系数、熟悉程度系数分别为0.880、0.892和0.869。两轮专家咨询的协调系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专家咨询,最终确定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73个,补充条目4个。结论 社区居家养老护理问题标准化语言体系涵盖了老年人在社区居家养老中面临的常见、重要的护理问题,结果科学可靠,可作为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评估内容的指引,也为社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的标准化和养老服务大数据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张静  蒋瑶  吴欣怡  张聂   《成都医学院学报》2024,19(2):331-333+338
目的 探索居家医养照护团队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关键内容或重要评价点,为服务质量评价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1)制定指标体系框架: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课题组在实地调研21家医养结合单位、11家社区服务中心,查阅相关政策和文献研究基础上,采用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服务质量评价的SPO模型为理论框架,建立评价指标条目池。2)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选择与本研究关系密切的相关专业(如社区健康管理、养老管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基本公共卫生等)的专家,先后进行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专家按要求对各指标进行评判并提出修改意见。根据专家咨询结果确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1)德尔菲专家咨询情况:收集两轮专家咨询的问卷,问卷有效率为100.00%;专家对全部指标的协调系数第1轮为0.436、第2轮为0.431(P<0.05)。2)质量评价体系咨询情况:第1轮、2轮咨询分别收集专家意见25条、5条,最终确定3项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54项三级指标。结论 以SPO理论为基础,构建的质量评价体系客观可靠,过程科学严谨,为居家医养照护团队服务质量提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一步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消毒供应中心灭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医疗用物灭菌规范化提供客观依据,确保无菌物品质量,降低院内感染率。方法在文献回顾、行业指南标准解读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模型为基本框架编写专家函询问卷,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研究小组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和专家意见修订质量评价指标,用层次分析法根据各指标重要性评分均数(第二轮)计算各指标权重,通过统计学检验,保证良好的一致性。结果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6和0.82,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是77%(20/26)和100.0%(20/20);第2轮各条目重要性赋值均大于4分,变异系数均<0.20;2轮的Kendall和谐系数分别是0.232、0.345(P均<0.001)。消毒供应中心灭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个维度,11个二级指标和58个条目。结论结合结构-过程-结果质量模型和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的消毒供应中心灭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方法科学,过程严谨,为规范化的灭菌管理提供依据,预防院内感染,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7.
背景 当前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绩效评价不够完善,难以保障养老服务的质量,而养老机构绩效评价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养老服务的质量和养老机构的发展,因此需构建一套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目的 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检验。方法 2018年8-11月,以电话、面谈等方式对专家进行两轮咨询。接受咨询的专家工作年限均大于10年,从事社会福利行业管理、养老机构管理、老年病管理、卫生行政管理、卫生管理教学、临床医学等研究工作、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采用层次分析法(AHP)、隶属度分析法等从投入、产出、结果3个维度确定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信度检验。结果 两轮专家权威程度的熟悉程度(Cs)分别为0.679、0.768,选定依据(Ca)分别为0.614、0.657,权威系数(Cr)分别为0.646、0.713。两轮专家咨询的肯德尔协调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394、0.426,两轮咨询的Kendall's W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049、504.768,P<0.001)。经过专家咨询、调整、改进,构建了3个一级维度、8个二级维度和49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每个指标赋予了相应的权重系数,3个一级维度的权重分别是0.216 3、0.576 2、0.207 5,合成权重CR均<0.10。信度检验结果显示,各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和总的Cronbach's α系数均>0.800。结论 构建一套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框架的可靠性和可信性程度较高,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连国华  陈亮  张向杰  张辰  程菊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31):3955-3959
背景 社区全科医生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其服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服务质量的好坏。但目前对社区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的要求尚不明确,应用性研究相对较少。 目的 构建适合社区全科医生的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 方法 于2021年1月,采用文献研究法,基于洋葱模型构建社区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始条目池。于2021年2—3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全科医疗和管理领域专家52名,开展两轮专家咨询,根据函询结果对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完善;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 结果 两轮函询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52/52),专家权威系数为0.91,判断依据系数为0.904,对指标的熟悉程度系数为0.916。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8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及其权重分别为基本条件(0.085 7)、临床业务能力(0.436 1)、公共卫生能力(0.244 5)、人文素养(0.110 4)、职业发展(0.082 7)、其他方面(0.040 6)。一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254,二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302,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341(P<0.001)。 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社区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用于评价或考核全科医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德尔菲法建立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2016年6—12月,首先采用经验选择法邀请15名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小组;然后在文献复习、小组讨论、专家访谈的基础上,根据德尔菲法的设计原则,确定专家咨询表;接着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向15名专家分别发放专家咨询表,请专家对各项指标的重要性、熟悉程度、判断依据、合理性进行评分,同时对拟订的指标提出修改、删减或增加等意见;再者整理专家咨询结果,同时计算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权威程度、专家协调程度、指标筛选界值表;最后根据两轮专家意见及统计分析结果,最终形成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61个三级指标。分别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平均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Ave)评价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内容效度。结果 两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0%,专家权威程度分别为0.74、0.73,专家协调程度分别为0.23、0.30。两轮咨询专家对一、二级指标认可度高,并未提出修改、调整的建议,因此保持原有指标。根据三级指标满分比、变异系数均数及指标筛选界值表,同时参考专家意见,第一轮咨询增加了7个指标,第二轮咨询删减了14个条目,最终形成含有5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61个三级指标的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的Cronbach's α系数、S-CVI/Ave分别为0.92、0.93。结论 本研究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背景 目前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重机构设施建设、轻服务,导致服务供需错位、资源闲置等问题突出。由于我国还未有统一标准的机构老年人服务需求评估工具,现有评估工具呈现出评价不全面、地区性明显、维度单一、适用性不强等问题。因此,编制能够全面、精准评估养老机构老年人服务需求的评估问卷迫在眉睫。目的 编制具有良好信效度且能全面评价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服务需求的调查问卷。方法 在政策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初步确立问卷条目池。于2018年11月-2019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四川、贵州5个省市共23名专家作为函询对象,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统计分析专家的积极系数、权威程度、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 W),采用界值法进行条目的筛选。以专家函询确立的问卷条目为基础,编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服务需求Kano属性问卷,通过Kano模型特定的正向和反向问题设置,实现服务需求属性的划分。于2019年2-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四川省成都市、攀枝花市、泸州市、自贡市共27家养老机构内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对自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服务需求Kano属性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 两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7.0%和95.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0和0.927;Kendall W分别为0.309和0.349。经专家函询后确立了包括5个一级条目(生活照料、医疗照护、健康保健、心理社会支持、环境安全)、64个二级条目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服务需求Kano属性问卷。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73份,有效回收率为96.6%。通过Kano模型的5种层次划分,整体服务需求呈现“环境安全>生活照料>医疗照护>心理社会支持>健康保健”的倾向。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服务需求Kano属性问卷正向问题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06,生活照料、医疗照护、健康保健、心理社会支持、环境安全Cronbach's α系数依次为0.921、0.901、0.937、0.873、0.902;反向问题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8,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依次为0.926、0.881、0.912、0.862、0.894;评价者间一致性水平(IR)为0.859,问卷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33~1.000,全体一致量表内容效度指数(S-CVI/UA)为0.859,平均S-CVI(S-CVI/Ave)为0.977。结论 本研究编制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服务需求Kano属性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机构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1.
背景 循证、优质、适宜临床的高水平卫生服务是实现改善人民健康和患者就医体验、提高卫生服务效率等改革目标的重要推手之一。随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推行,监测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质量越来越重要。虽然国际上有多种慢性病管理规范及指标体系,但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规范及监测指标仍然缺乏。目的 借鉴英、美标准构建高血压和糖尿病(简称“两病”)健康管理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质量指标,并评价其在成都市武侯区的应用可行性。方法 基于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质量与效果框架(NHS-QOF)、美国国家质量保证委员会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家庭式医疗模式(NCQA-PCMH)、中国基公服规范中的相关内容,构建“两病”健康管理质量指标体系初稿。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采用德尔菲法邀请26例专家开展两轮函询,形成指标体系终稿。将形成共识的指标体系应用于武侯区居民健康档案中心,根据指标定义提取相关人群数据,分析在直接形成监测数据的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和障碍,以及指标体系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服务质量的影响。结果 高血压两轮专家咨询表回收率分别为100.0%(14/14)和87.5%(7/8),两轮咨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772和0.838;糖尿病两轮专家咨询表回收率分别为100.0%(16/16)和87.5%(7/8),两轮咨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781和0.848。针对高血压的两轮专家咨询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609(χ2=87.039,P<0.001)和0.298(χ2=37.522,P<0.001),针对糖尿病的分别为0.513(χ2=69.312,P<0.001)和0.688(χ2=48.181,P<0.001)。最终构建了“两病”6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的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监测指标。在提取数据过程中,13个指标可直接提取,但血压值因无法直接从血压检测设备上提取,其监测真实性需要进一步验证;12个指标不可直接提取,其中5个可通过改造信息系统提取,7个需通过其他调查手段获得。监测指标在武侯区的验证运用结果显示其提高了家庭医生慢性病管理能力,使慢性病管理从过程管理向结果管理转变。结论 国内专家对“两病”患者的健康管理质量监测指标未存在明显的认知差异。在建立有居民健康档案中心的区域,大部分指标可直接抓取后用于监测、反馈和考核,指标体系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炎症性肠病个案管理师的工作职责指标体系,为炎症性肠病个案管理师的任用及工作职责指明方向。  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半结构式访谈法构建炎症性肠病个案管理师的工作职责指标体系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选取医学院校或三级甲等医院炎症性肠病和消化医疗护理等相关领域专家16人,进行2轮专家咨询,第一轮专家咨询后,修订了2个二级指标和4个三级指标,增加了3个三级指标,并结合专家和课题组意见,对3个三级指标进行了合并;第二轮专家咨询,对3个三级指标进行了修改,并计算专家积极系数、变异系数、专家意见的权威度和Kendall和谐系数等。  结果  最终形成包含5个一级指标(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研究)、19个二级指标、75个三级指标的炎症性肠病个案管理师工作职责体系,第一轮重要性赋值均数为3.94~5.00,变异系数为0.000~0.235,第二轮各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为4.06~5.00,变异系数为0.000~0.229。两轮专家咨询中专家积极系数为100.00%,权威系数为0.863,其中判断系数为0.850,熟悉系数为0.863。  结论  炎症性肠病个案管理师工作职责指标体系包括了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研究5个方面,专家意见集中,结果科学实用,体现了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疾病管理特点,可以为炎症性肠病个案管理师的任用、评价与考核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Delphi法构建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能力评价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适用于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能 力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框架。方法: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初步建立食品安全管理能力评价体系框架,邀请相关领域 的专家对该框架进行2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意见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和确定指标,并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层次模型, 确定各项指标权重系数。结果:2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4%和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26;第1轮咨询各级 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439,0.323,0.324;第2轮咨询各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607,0.351,0.3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过2轮专家咨询后建立了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32个三级指标构成,并具有相应的权重。结论:本研究咨询的专家具有较高的积极性、权威性,较好的协调性,筛选出的指标比较全面且合理,可为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的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陆萍  陆志敏  钱志芳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8):3553-3560
背景 家庭医生岗位多由其他部门人员兼任,岗位交错重叠、职责分工模糊已成为家庭医生开展工作的阻碍。如何识别和选拔优秀的家庭医生,需要一套衡量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的考评工具。目的 构建一套切实有效的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为家庭医生能力评估及竞聘上岗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12月通过文献回顾和小组访谈法初步拟定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框架,采用Delphi法对31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由专家对指标重要性进行评分,根据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和集中程度,对指标进行删减,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一、二、三级指标的权重。结果 两轮咨询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两轮咨询后专家整体权威系数为0.852>0.70,一、二、三级指标的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265、0.350、0.280(P<0.01),最终构建了由6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63个三级指标及其权重构成的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人文执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教育学习能力及综合管理能力6项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50、0.053、0.119、0.187、0.146、0.146。结论 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13项、三级指标63项,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更重视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下一步将借助胜任力模型构建一套家庭医生综合能力评估体系,为家庭医生能力评估提供工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运用德尔菲法构建基于门诊环境的全科住培医师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国内外文献回顾和小组讨论后,初步拟定了基于门诊环境的全科住培医师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经过两轮的专家咨询确定了指标体系。采用Excel 2015和SPSS 26.0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结果 两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5.0%(19/20)和100.0%(19/19),专家权威程度为0.86,协调系数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定了由6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6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医疗服务/患者照顾、医学知识、职业精神、以医疗体系为基础的实践、基于实践的学习和提高、人际交流和沟通及技巧。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一套完整、可信度高的基于门诊环境的全科住培医师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为今后全科住培医师门诊接诊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促进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失能老人提供有效的上门医疗服务,构建了北京市失能老人上门医疗服务评估指标体系。 方法 基于对前期查阅的政策文件、文献和成熟的评估工具的研究,初步拟定了评估指标条目池,并设计了专家咨询表。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在上门医疗服务或老年综合评估领域富有经验的综合医院老年科医生、社区全科医生及社区护士共15名专家,在2019年1—5月通过邮件向专家下发专家咨询表,进行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并统计专家的个人信息以及专家权威程度相关指标,建立失能老人上门医疗服务评估指标体系。 结果 两轮咨询下发的专家咨询表均全部回收且全部有效,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0%,15名咨询专家权威程度在0.700~0.942,平均为0.847,达到了可接受的标准。第一轮专家咨询的指标重要性、可行性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172和0.207(均P<0.001),第二轮分别为0.301和0.314(均P<0.001),专家意见趋于一致,咨询结果可靠。最终构建的失能老人上门医疗服务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了服务安全、身体一般状况、认知与精神状态、躯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环境与资源共6项一级指标和28项二级指标。 结论 咨询专家具有很高的积极性,且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两轮咨询后专家对各一、二级指标的评价意见趋于一致,有足够的协调性,本研究构建的失能老人上门医疗服务评估指标体系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为大型公立医院社会责任改革实践提供管理工具.方法:应用文献法、德尔菲法,邀请专家对大型公立医院社会责任指标进行筛选和评估,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开展3轮专家咨询,15位专家完成咨询.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2项、二级指标15项及三级指标74项(约束性指标10项,推荐性指标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