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肝硬化内脏血管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及活性的动静脉差异在门静脉高压形成机制中的意义.方法以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制备大鼠门静脉高压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化学发光以及RT-PCR分别检测大鼠门静脉(PV)和肠系膜动脉(MA)组织NOS的分布、活性及基因表达.结果肝硬化组大鼠PV和MA血管各层均有iNOS分布,而eNOS则局限于内皮层.肝硬化大鼠内脏血管NOS活性[pmol.min-1.mg-1.蛋白(PV 23.82±2.48,MA 43.46±4.93)]及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PV 16.48±1.54,MA 16 95±2.34)显著升高(P<0.05与0.01);同时肝硬化大鼠MA的总NOS活性和eNOS活性及eNOS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PV(P<0.01).结论内脏血管eNOS亚型活性及表达增加可能在肝硬化时NO产生增多中起主要作用,而NOS活性及表达在MA与PV之间的动静脉差异,可能是NO参与门脉高压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内脏血流动力学紊乱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门静脉高压症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门静脉系统血液动力学紊乱的临床综合征。本研究,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正常人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量,以了解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中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临床资料1996年3月至1997年4月用多普勒超声(DUS)检测20例健康成人和34例门脉高压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20例健康成人(男16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49.95±15.49岁)为我院行健康体检者。34例门脉高压患者中,男31例,女3例,平均年龄为50.00±12.78岁,病因为肝炎后肝…  相似文献   

3.
4.
5.
一氧化氮 (NO)作为一种重要的介质 ,参与肝硬化门脉高压内脏动脉扩张和高动力循环的形成和维持。为了进一步确定NO在肝硬化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 ,我们运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 ,对肝硬化门脉高压大鼠的肝脏组织和胸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血管iNOS、eNOS蛋白和eNOSmRNA基因表达进行了研究 ,现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肝硬化门脉高压大鼠模型制备 :采用雄性SD大鼠 ,体重 (2 2 4± 31) g ,购自北京中国医科院实验动物研究所。采用 4 0 %四氯化碳 (CCl4)和 10 %乙醇复合方法诱导 (时间 3个月 )制备肝硬化门脉高压动物模型 (2 0只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肝硬化睾丸功能障碍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胆管结扎(BDL)复制肝硬化模型,应用硝酸酶还原法测定大鼠血清和睾丸组织匀浆的NO浓度,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睾酮浓度,同时检测大鼠附睾精子密度和精子活率. 结果肝硬化(HC)组大鼠血清和睾丸组织匀浆NO水平分别为(4.165±1.162)μmol/L和(1.305±0.087)μmol/g,假手术(SO)组大鼠血清和睾丸组织匀浆NO水平分别为(0.535±0.237)μmol/L和(0.720±0.063)μmol/g,HC组显著高于SO组.HC组血清睾酮水平[(0.049±0.020)μg/L]、附睾精子活率(16.46%±4.84%)及精子密度[(86.89±33.17)×106个/ml]均显著低于SO组[分别为(2.680±0.403)μg/L、62.45%±9.21%和(299.43±53.85)×106个/ml],而持续给予小剂量NOS抑制剂L-NAME(HC-NAME组)(0.5mg@kg-1@d-1)达一周,HC-NAME组大鼠血清及睾丸组织NO水平分别为(1.975±0.406)μmol/L和(0.950±0.057)μmol/g,较HC组显著降低.同时HC-NAME组血清睾酮水平、附睾精子活率和精子密度较HC组均显著增高,分别为(0.993±0.179)μg/L、33.85%±4.93%和(188.94±38.34)×106个/ml. 结论 NO在肝硬化大鼠睾丸功能障碍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小剂量应用NOS抑制剂L-NAME,肝硬化大鼠NOS持续抑制引起的睾丸功能障碍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表明在治疗肝硬化睾丸功能障碍患者时体内给予NOS抑制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硬化大鼠内脏血管组织中,内皮素(ET)及其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在门静脉高压形成机制中的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大鼠血浆以及门静脉(PV)和肠系膜上动脉(SMA)组织中ET含量,采用RT-PCR技术分析PV和SMA组织中ET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PV和SMA组织中ET及其mRNA表达量,肝硬化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01);而肝硬化大鼠血管组织ET含量及ETmRNA表达量,则为PV明显高于SMA(<0.05),但正常对照组动静脉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另外,内脏动静脉血管ET含量之差与门静脉压力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ET可能通过更多的收缩内脏静脉特别是门静脉,增加门静脉血流阻力而参与门静脉高压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复合因素法制作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模型,49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3个治疗组(分别给予10mg·kg-1·d-1、 5mg·kg-1·d-1、2.5mg·kg-1·d-1 3种剂量氯沙坦).治疗21天结束后,进行各项指标检测.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肝静脉楔入压(WHVP)、HVPG显著升高(P<0.05),游离肝静脉压(FHV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无明显变化;内皮型-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减少,肝匀浆氧化氮(NO)水平无明显变化但内皮素(ET)水平升高(P<0.05);②治疗21天结束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HVPG均有显著下降(P<0.05),3组之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高剂量组导致了MAP的显著下降(P<0.05);③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eNOS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肝内NO含量增加而ET水平降低(P<0.05),各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氯沙坦能有效地降低肝硬化大鼠的HVPG,中、低剂量具有与高剂量类似的治疗效果,且对全身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相似文献   

9.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syndrome,IBS)是由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排便异常组成的一组肠功能障碍性综合征 ,无特异的生物化学或形态学异常。IB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明了 ,其中内脏高敏感性被认为是主要发病机制之一 ,IBS患者直肠气囊充气实验也表明其充气压力明显低于健康人群[1] 。为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 ,2 0 0 2年我们建立了一种客观、简单易行的动物模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 1 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 :Wistar大鼠由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并饲养 ,塑料笼内以消毒木屑为垫料 ,食水自取 ,自然光照 ,所有操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肝硬化大鼠肝窦微循环及门静脉高压的影响。方法25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5只),CCl_4组(10只),EGb治疗组(10只)。肠系膜上静脉插管测定各组大鼠灌注EGb前后门静脉压力;肝组织匀浆中检测丙二醛(MDA),血管内皮素(ET-1),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一氧化氮(NO),构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cNOS)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水平;电镜观察各组肝窦微循环特征。结果EGb灌注后CCl4组门静脉压由(8.7±0.8)mm Hg降至(7.4±0.6)mmHg,降低幅度15%,t 4.11,P<0.01; EGb治疗组与CCl_4组比较,门静脉压、肝组织MDA、ET-1、PAF、NO和iNOS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肝窦内胶原沉积、微血栓形成、肝窦毛细血管化程度减轻。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改善肝窦微循环障碍,降低门静脉压力,其可能机制是降低MDA、ET 1、PAF含量,下调iNOS的表达调节NO含量,对慢性肝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在肝硬化大鼠全胃肠外营养(TPN)时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分为3组:正常组8只,肝硬化对照组6只,肝硬化TPN组7只。测定血清NO浓度、肝脏NO含量和肝脏NOS比活性,观察肝脏β-BADPH黄递酶组化染色。结果 除TPN组一只大鼠因输液过快,肺水肿死亡外,其余大鼠均成活。血清NO浓度、肝脏NOS比活性,肝硬化对照组比正常组升高明显(P<0.05),肝硬化TPN级比肝硬化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肝脏NO含量,肝硬化对照组比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但肝硬化TPN组比肝硬化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肝脏β-NADPH黄递酶组化染色,正常组为-,肝硬化对照组为+,肝硬化TPN组为++。结论 NO可能是一种抗肝损伤因子,损伤因子存在时,表现为肝脏NOS活性增强,当肝脏NO含量减少时,表现为肝脏损害的加重。  相似文献   

12.
观察内毒素血症时肝硬化大鼠和正常大鼠肝脏一氧化氨台酶(NOS)活性以及NO水平的变化.探讨两者在肝硬化大鼠对内毒素高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肝硬化大鼠模型由四氯化碳台并乙醇诱导.内毒素4mg/kg体重经尾静脉注射。分别于注射后2、6、12小时测定血清咎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酸(AST)肝脏组织中NOS活性以及N0代谢产物NO^-/NO^-水平。结果:肝硬化大鼠对内毒素损伤敏感性增高。正常大鼠在内毒素作用2小时后NOS活性和NO水平均显著增高.并持续至12d,时,但肝硬化大鼠肝脏NOS活性则未见显著变化,NO水平在12小时才开始增高。结论:肝硬化时肝脏NOS对内毒素刺激的敏感性降低,NO产生减少,可能是导致肝硬化肝脏对内毒素损伤高敏感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大鼠胃壁一氧化氮合酶的组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门脉高压性胃病在组织学上以胃臂粘膜及粘膜下血管扩张为特征,一氧化氮作为扩血管物质可能参与了此异常的发生。方法:使用NADPH黄递酶组化法显示肝硬化大鼠胃臂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肝硬化大鼠胃粘膜上皮、胃壁内小动脉及小静脉NOS染色均增强,胃粘膜上皮脱落、变性、不规整,胃壁内小动脉、小静脉扭曲变形。结论:肝硬化大鼠胃壁一氧化氮合酶产生增加,可能参与了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反流性食管炎时食管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初步探讨反流性食管炎时食管NOS的表达。方法:采用幽门半缝扎+贲门肌切开术制备反流性食管炎动物模型,采用NADPH-d组化染色观察食管NOS表达,测定食管组织NO含量。结果:食管炎组大多呈NOS强阳性反应,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食管组织NO含量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术后24小时比较P<0.01,术后48小时,72小时比较均P<0.05)。结论:胃-食管反流可引起食管上皮粘膜NOS的过度表达,过多的NO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系统与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氧化氮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氧化氮是在一氧化氮合酶催化下生成的。三种不同的一氧化氮合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各不相同,通过对一氧化氮合酶的干预将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策略。现就国内外在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系统与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对9例正常妊娠者和9例重度妊高征者的胎盘组织,用还原型辅酶Ⅱ-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法研究一氧化氮合酶(NOS)的组织分布,比色法测定NOS活性。结果发现,NOS主要分布于合体滋养细胞中。正常组大多数合体滋养细胞中的蓝色颗粒聚集成团块,主要位于细胞的基底部;妊高征组大多数合体滋养细胞中的蓝色颗粒呈弥散状于细胞核周围,无基底部聚集趋势,着色强度明显较正常组弱,两组血管内皮细胞中NOS的分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纯化重组人 C 反应蛋白(rhCRP)对正常人血小板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的影响。方法取健康人外周静脉血,用凝胶色谱柱法收集血小板,用同位素二步色谱法测定血小板eNOS 的活性。将收集的血小板和组织胺、N_ω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盐酸盐(L-NAME)、不同浓度纯化的 rhCRP-起孵育后测定血小板 eNOS 活性。结果组织胺可以明显增加血小板 eNOS 活性;eNOS 抑制剂 L-NAME 可以明显抑制 eNOS 活性以及用组织胺刺激后的血小板 eNOS 活性增加;rhCRP 明显抑制组织胺刺激后的 eNOS 活性,且这种抑制作用呈现显著的浓度依赖性。结论 rhCRP 对正常人血小板经组织胺诱导的 eNOS 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一定范围内呈现显著的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
应用~(57)Co同位素标记微球技术,观察促红素对CCL所致肝内型肝硬化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应用荧光比色法测定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表明,肝硬化大鼠全部出现高动力循环状态。其平均动脉压(MAP)、内脏血管阻力(SVR)和血红蛋白(Hb)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门静脉压(PP)、内脏器官血流量(SBV)及血清NO_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促红素治疗组高动力循环状态明显改善,与未治疗组比较,前者Hb含量显著升高(171.62±7.50g/L比115.25±11.25g/L,P<0.01).血清N0_2~-含量显著降低(1.301±0.301μmol/L比4.68±0.736μmol/L,P<0.01)。提示,内源性NO是介导肝硬化高动力循环状态的主要因素,促红素通过促进Hb合成,从而加速N0灭活,对肝硬化高动力循环状态可能具有潜在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Nitric oxide (NO) has an important role both in normal physiology and pathological events of the colon. Our aim was to study possible changes of the three nitric oxide synthases in ulcerative colitis (UC). Methods: Tissue samples from normal colon and least and moderately affected regions of ulcerative colitis colon were obtained at surgery and immunostained for NOS-1, NOS-2, NOS-3, and GAP-43, a marker of nerve fibers.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NOS-1 immunoreactivity was performed on the circular muscle layer. Results: NOS-1-immunoreactive fibers in the muscularis mucosae disappeared in least affected and moderately affected UC colon.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NOS-1-immunoreactive nerve fibers in the circular muscle showed no differences between normal and diseased colon. NOS-2 immunoreactivity appeared apically in the epithelial cells. In normal colon some specimens showed immunoreactivity in lower parts of crypts. NOS-2 immunoreactivity increased according to the severity of UC. NOS-3 immunoreactivity was exclusively localized in the vascular endothelium. The difference in NOS-3 staining intensity between the lamina propria and submucosa observed in normal tissue disappeared in moderately affected UC colon. The number of NOS-3-immunoreactive vascular profiles increased in the lamina propria of UC colon. Conclusions: All three NOS isoforms show specific changes in UC colon.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丹参多酚酸盐(depside salt from Salvia Miltiorrhiza)对正常人血小板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人外周静脉血,用凝胶色谱柱法纯化血小板,同位素二步色谱法测定血小板eNOS的活性。将收集的血小板分别与eNOS激动剂组织胺和(或)eNOS抑制剂N-ω-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盐酸盐(L-NAME)或不同浓度丹参多酚酸盐一起孵育30min后测定血小板eNOS活性。结果组织胺可以明显增加eNOS活性;L-NAME可以明显抑制基础状态下血小板eNOS活性以及组织胺刺激后eNOS活性的增加;丹参多酚酸盐在浓度0.1~10mg/L间呈浓度依赖性增加血小板eNOS活性(P<0·05);浓度达10mg/L时这种刺激作用达高峰,更高浓度时血小板eNOS活性反而逐渐降低。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在一定剂量范围(<10mg/L)内可以明显增加血小板eNOS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