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成人主动脉瓣狭窄伴小主动脉瓣环行瓣环增宽并替换主动脉瓣的经验。方法 12例病人行主动脉瓣环增宽并替换主动脉瓣。手术径路均采用Manouguian法:将主动脉斜切口下延伸,经无冠瓣与左冠瓣交界处向下,垂直切开瓣环至二尖瓣基部。采用绦纶片内衬自体心包片作为增宽材料,替换23 mm或25 mm主动脉瓣;同期行二尖瓣替换4例。结果 1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者因严重低心排死于手术当晚;1例术后第7 d因心包填塞经剑突下引流后痊愈;肺部感染并发呼吸功能不全1例,经气管切开及呼吸机支持1周后痊愈;1例主动脉根部明胶海绵物填充后感染于术后12 d再次开胸清除腐烂明胶海绵,并留管冲洗引流而愈。本组术后住院13~20 d,平均(16.2±1.5)d;1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5~84个月,平均(36.7±21.2)个月,心功能恢复至Ⅰ级5例,Ⅱ级6例,无远期死亡。结论对大多数小主动脉瓣环,采用Manouguian术式简单易行,不需切开二尖瓣基部,已能满足替换23 mm或25 mm瓣膜,增宽材料易得,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2.
环褥式缝合是一种新的皮肤缝合法,适用于缝合有皮肤缺损、张力大的伤口,操作简便。缝合方法如下:先作伤口皮肤的垂直褥式缝合,缝线暂不收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处理小主动脉瓣环的体会.方法 我院在2000年至2010年期间收治主动脉瓣环细小的主动脉瓣病变18例,均采取改良Manouguian方法扩大主动脉瓣环,再置入较合适的机械主动脉瓣.同期行二尖瓣置换6例,室间隔修补1例,三尖瓣成形5例.结果 17例有效开口面积指数(EOAI)均达到0.85cm2/m2以上,1例0.80cm2/m2.术后严重低心排综合征1例,室性心律失常3例,心脏压塞1例.18例痊愈出院,随访1~10年,术后6个月复查发现EOAI为0.80cm2/m2的患者主动脉跨瓣压差较高,室间隔及左室壁厚度恢复较慢,左室射血分数较低;而比值在0.85~1.0之间与大于1.0的患者相比,主动脉跨瓣压差、室间隔及左室壁厚度平均值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例术后6年因身高、体重增加EOAI分别下降到0.79、0.81cm2/m2,出现活动后心慌,心电图提示左室高电压,经扩管等药物治疗和一般处理,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改良Manouguian方法扩大主动脉瓣环安全、有效,可置入合适的机械主动脉瓣,有利于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4.
连续褥式缝合技术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连续褥式缝合技术在包皮环切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30例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施行包皮环切术,切口采用连续褥式缝合技术进行缝合。结果:临床应用30例,随访3~6月,所有病例切口一期愈合,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外形美观,患者满意。结论:连续褥式缝合技术兼具间断缝合及连续缝合的优势,适宜在包皮环切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锁边连续垂直褥式内缝合法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80例面颈部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采用锁边连续垂直褥式内缝合法(A组);60例采用传统的垂直褥式间断内缝合法(B组);60例采用传统的垂直褥式连续内缝合法(C组)。所有患者术后4~5 d拆线,并对行伤口恢复情况进行满意度评分;术后3、6个月随访瘢痕增生情况,并请患者进行满意度评分。结果术后4~5 d拆线时,伤口恢复情况的满意度调查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6个月,A组患者瘢痕增生情况与患者满意度评分均优于B组,而B组优于C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边连续垂直褥式内缝合法较传统的缝合法可减少瘢痕增生、提高患者满意度,理论上还可以提高缝合速度。  相似文献   

6.
改良垂直褥式缝合在胫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2月~2009年1月,我院将改良的垂直褥式缝合法等软组织保护技巧应用于胫骨骨折的复位手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能提高血管缝合质量而且操作简单的血管缝合法。方法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对44例完全离断手指再植和3例皮瓣移植的261条血管通过分瓣式血管缝合法缝合,并观察术后断指及皮瓣成活情况。结果44例完全离断手指再植和3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无一例出现血管危象。结论分瓣式血管缝合法显露清楚,缝合方便,可以避免缝合到对侧壁,使内膜均外翻,血管内光滑无狭窄,提高了血管缝合质量。  相似文献   

8.
改良垂直褥式缝合在跟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斌  朱忠  林列  徐国成  马毅 《中国骨伤》2010,23(4):318-319
<正>自2005年2月至2009年1月,在跟骨外侧入路治疗跟骨骨折中应用改良的垂直褥式缝合法等软组织保护技巧,能明显降低切口感染、坏死率,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7例(68足)中,男45例,女12例;年龄19~74岁,  相似文献   

9.
缝线瘢痕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缝合张力过大。我们自1990年起,对一些颜面、四肢、躯体显露部位皮肤伤口31例采用在缝线下加垫的间断横褥式缝合法来避免缝线瘢痕,经2月~2年随访,有明显效果,介绍如下。方法:关闭伤口时,先间断缝合皮下组织。皮肤作间断横褥式(水平褥式)缝合。在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间断平行褥式预置拉拢缝合在手背部减张切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12月-2011年6月,对40例64处手背减张切口采用间断平行褥式预置拉拢缝合.术后2~3d开始逐步收紧创口。结果64处切口在经过2~5次(平均3次)收紧,约2周后,所有切口均一期闭合。28例术后随访1~2个月(平均1个月),无创面感染,线状瘢痕柔软,无增生,手部各关节活动正常。结论间断平行褥式预置缝合手背减张切口的疗效肯定,减少了二次手术痛苦,该方法省时、简便、快捷、病程短、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主动脉瓣环扩大联合环上瓣置换术治疗成人小瓣环主动脉瓣狭窄的近中期结果。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7月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38例成人小瓣环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主动脉瓣环扩大后植入环上型人工瓣膜,男12例、女26例,年龄16~58(38.6±21.0)岁,体重48~78(58.5±12.0)kg,身高153~176(162.8±12.0)cm,体表面积(1.67±0.32)m2。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19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瓣畸形合并狭窄11例,主动脉瓣退行性钙化伴狭窄5例,主动脉瓣狭窄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3例。入院时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8例,Ⅲ级29例,Ⅳ级1例。主动脉瓣环内径15~20(17.6±2.8)mm,平均跨瓣压差53~75(62.8±10.5)mm Hg。结果体外循环时间83~145(112±29)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58~116(87±28)min,手术中测瓣器测得主动脉瓣环径15~20(17.3±2.6)mm,扩大瓣环后测瓣器测得瓣环径20~25(22.6±2.3)mm,主动脉瓣环周径增加12~17(14.0±2.6)mm,植入瓣膜增加2~3个标号。无围手术期死亡,无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住ICU时间12~41(26±14)h,总住院时间9~15(12.5±3.2)d。37例(97.4%)门诊随访2年以上,所有患者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3例主动脉瓣听诊区存在2/6级收缩期杂音。35例心电图显示左心室肥厚心电图表现显著改善或消失,2例表现为左心室轻度肥厚劳损,无明显心肌缺血表现,无室性心律失常及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结论主动脉瓣环扩大联合环上瓣置换术治疗成人小瓣环主动脉瓣狭窄近中期效果满意,远期结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叶牛心包置换术在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合并主动脉瓣反流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12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合并主动脉瓣重度反流的79例患者行主动脉瓣叶牛心包置换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0例、女19例,平均年龄12~78(38±14)岁。全组心功能分级(NYHA)均为Ⅱ级。主动脉窦管交界及升主动脉扩张患者26例。结果全组无死亡及并发症发生。术后即刻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提示手术成功重建主动脉瓣,瓣叶均有正常对合,所有患者主动脉瓣反流均在1级以内,跨主动脉瓣峰压差(14.2±2.8)mm Hg。住院时间15 d,没有任何不良症状。全组患者随访9~64(50±16)个月。术后心功能均为Ⅰ级。末次随访显示:主动脉瓣反流0级57例,1级16例,2级5例,3级1例;跨主动脉瓣峰压差(12.4±3.2)mm Hg;主动脉窦管交界及升主动脉扩张患者窦管交界平均直径为2.7 cm,窦管交界形态正常;超声测量主动脉瓣对合缘高度为0.58 cm。随访中无死亡和需要二次手术患者。随访中未见牛心包瓣叶结构性衰败。结论对于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合并严重主动脉瓣反流的患者,主动脉瓣三叶牛心包置换术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和中期效果。对于主动脉窦管交界及升主动脉扩张的患者,需要同期行主动脉窦管交界及升主动脉成形术。  相似文献   

13.
修复破裂处女膜的手术方法很多,但是由于处女膜本身的解剖特点及局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等原因,修复破裂处女膜的成功率仍不尽人意。自2003年3月至2004年3月,我们应用双层褥式加减张缝合法修复破裂处女膜41例,成功率明显提高,达90%以上,现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重叠褥式缝合在口轮匝肌功能复位的基础上重建患侧人中嵴的方法.方法 对单侧完全性唇裂患者施行唇裂术后鼻唇畸形整复术,同时采用重叠褥式缝合法重建人中嵴.自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共治疗23例患者.结果 所有患者均Ⅰ期愈合,随访3~11个月,平均5.6个月.其中19例非常满意,2例效果一般,2例效果欠佳.结论 通过重叠褥式缝合法可增高人中嵴处的肌肉厚度,加深人中凹,使部分患者人中嵴的外观接近正常.人中嵴的静态美与动态美都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16.
应用自体心包瓣置换术治疗主动脉瓣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告无支架自体心包瓣置换主动脉瓣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11例单纯主动脉瓣病变患者行自体心包瓣置换主动脉瓣手术,术后定期随访。 结果 11例均存活,顺利出院,随访时间5~3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4.2±5.6个月。1例因中等量反流而行二次手术,其余10例心包瓣膜功能良好。 结论 该手术是一种治疗单纯主动脉瓣病变较为理想的方法,术后患者无需长期抗凝,手术近期效果满意,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7.
瓣环扩大术在小主动脉瓣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主动脉瓣环病变患者行瓣环扩大后置换主动脉瓣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小主动脉瓣环病变患者在主动脉瓣置换时进行瓣环扩大术,采用Manougnian法主动脉根部成形术13例,Nicks法9例;同期施行二尖瓣置换术4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例。术后3、6和12个月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进行随访。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患者,无出血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术后3、6和12个月时跨瓣压差分别为10.2±2.1 mmHg(1kPa=7.5mmHg)、10.2±2.3 mmHg和9.8±3.1 mmHg,射血分数分别为0.66±0.02、0.68±0.09和0.68±1.20;左心室短轴缩短率为0.42±0.06、0.48±0.08和0.51±0.07,心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为1.08±0.06、1.16±0.04和1.21±0.18。随访13年,机械瓣活动良好,心功能(NYHA)I级18例,Ⅱ级4例。结论小主动脉瓣环患者行心瓣膜置换时同期行瓣环扩大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近、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乳头肌瓣环再固定(papillary muscle repositioning,PMR)技术在二尖瓣置换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以二尖瓣病变为主并实施PMR技术的瓣膜置换术(均置换的机械瓣膜)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9例,年龄(52.46±11.22)岁。分析其心功能改善情况及左心室形态等手术效果。结果患者围手术期死亡0例;开胸止血1例,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低心排)1例,强心利尿后好转,并顺利出院。术后仅1例出现大量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心脏超声随访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术前改善,出院前较术前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较术前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PMR技术的二尖瓣置换术在维持左心室乳头肌-二尖瓣环的张力和完整性,改善左室容积、左室形态和射血分数方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垂直埋没褥式缝合在乳房切口缝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17年9月以乳腺包块就诊的患者资料,以手术切口为研究对象,根据缝合方式不同分成两组,BIS组行皮内埋没缝合(buried intradermal suture,BIS),WE-MBVMS组行楔形切除结合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wedge-shaped excision and modified buried vertical mattress suture,WE-MBVMS),分析对比两组的基本信息、术后切口即刻的外貌特征、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3个月的瘢痕评分状况。结果:最终纳入患者共92例,切口96个。两组患者均为亚洲女性,均无抽烟及酗酒史,术后病理显示均为良性包块,年龄层次、切口长度及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MBVMS组术后即刻外翻高度(4.65±0.92)mm明显大于BIS组(0.98±0.5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MBVMS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1/46)低于BIS组(8.0%,4/50),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OSAS评分及VSS评分显示,WE-MBVMS较BIS可获得更好的满意度,WE-MBVMS较BIS可获得更窄的瘢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E-MBVMS可更好地实现切口外翻,术后3个月的瘢痕评价优于BIS,故WE-MBVMS在乳房切口的应用可获得更令人满意的愈合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小主动脉瓣环患者行心瓣膜置换术后中期疗效和心功能恢复情况,探讨小口径瓣膜的使用范围。方法1990年7月至2003年6月共对62例患者施行19号主动脉机械瓣膜置换术(19mm瓣膜组),同时选择62例同期置换21号以上机械瓣膜患者做对照(21mm瓣膜组);术后随访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指标,采用Kaplan—Meier分析生存曲线计算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9mm瓣膜组中有38例主动脉瓣区仍存在Ⅱ级以上杂音,心电图检查18例有ST段改变,术后11例仍存在胸闷、胸痛症状,术后心功能Ⅱ级33例,Ⅲ级29例;21mm瓣膜组术后心电图检查6例有ST段改变,术后3例有胸闷症状,偶尔有胸痛不适6例,术后心功能Ⅱ级48例,Ⅲ级14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两组患者术后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重量指数、主动脉跨瓣压差等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5年与术前比较明显提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9mm瓣膜组术后1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3.5%、74.2%;21mm瓣膜组术后1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5.2%、79.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1,0.110)。结论小口径主动脉瓣置换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和中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