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比较经左胸小切口直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MIDCAB)与正中开胸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  相似文献   

2.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G)是一种微创心脏外科手术,由于该术式不借助于体外循环在心脏正常跳动下完成,故可在保证手术疗效的前提下,大大减低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所引起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体外循环损伤[1].  相似文献   

3.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off- 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OPCAB)与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conventional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CABG)相比,从理论上避免了体外循环损伤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已成为当代微创心脏外科手术的热点术式之一.我院自 2001年至今共施行 OPCAB手术 10例,现将麻醉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4.
正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威胁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通过早期溶栓、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可使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再  相似文献   

5.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bypass,OPCABG)是一种微创心脏外科手术,由于该术式不借助于体外循环在心脏正常跳动下完成,故可在保证手术疗效的前提下,大大减低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所引起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体外循环损伤。  相似文献   

6.
王林 《临床荟萃》2012,27(13):1184-1187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冠心病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之一。CABG术后10年,约有50%的大隐静脉桥血管(saphenous vein graft,SVG)完全闭塞,未闭塞SVG也有相当严重的弥漫病变,同时与桥血管连接的冠状动脉血管的病变也加重甚至完全闭塞。SVG的粥  相似文献   

7.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微创心脏外科手术.该手术不使用体外循环,在心脏搏动下进行冠状动脉移植,避免了常规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CABG)所引起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体外循环造成的创伤,具有出血少、术后输血少、用药少、拔管早、进食早、并发症少等优点[1-3].OPCAB成功的关键是心肌完全血管化、良好的心肌保护和术后监护[4].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吸气肌训练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CINAHL、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和维普国内外数据库中自建库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全内镜下机器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冠状动脉微创手术的发展激起了人们对冠状动脉吻合装置的兴趣[1-3]。这一方面是由于在内镜等微创手术中,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周忠江  张远慧 《新医学》2007,38(12):823-825
1 引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可采用药物、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介入治疗以其疗效显著、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总体疗效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相同,且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日益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已成为冠心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郭俊艳  王建荣 《现代护理》2004,10(2):193-196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微创心眭外科手术。该手术不使用体外循环,在心脏搏动下进行冠状动脉移植,避免了常规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CABG)所引起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体外循环造成的创伤,具有出血少、术后输血少、用药少、拔管早、进食早、并发症少等优点。OPCAB成功的关键是心肌完全血管化、良好的心肌保护和术后监护。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治疗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对于高龄(≥70岁)CAD患者,CABG术后并发症常见且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其中高龄CABG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已是住院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众多研究表明,围术期有效的呼吸功能训练可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2-3].我科对70岁以上CABG患者应用Voldyne5000呼吸功能训练器进行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G)由于避免或减轻了体外循环导致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全身炎症反应,目前已成为手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趋势,被广泛采用[1].冠心病病人若合并糖尿病是施行OPCABG的危险因素之一,手术应激、情绪紧张、麻醉等都会使血糖升高,造成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4.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临床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敏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1):1988-1989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微创心脏外科手术.该手术不使用体外循环,在心脏搏动下进行冠状动脉移植,避免了常规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CABG)所引起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体外循环造成的创伤,具有出血少、术后输血少、用药少、拔管早、进食早、并发症少等优点[1-3].  相似文献   

15.
崔秀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1):7638-763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发病率逐渐上升,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采用自体血管建立主动脉和冠状动脉之间的血流旁路,  相似文献   

16.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美兰 《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1):1011-1012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有效方法。经典手术是在体外循环(CPB)下进行的。近年来,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因能避免体外循环带来的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减少对病人的创伤,扩大手术适应证,越来越得到心脏外科医生的关注和临床应用[1]。我院2  相似文献   

17.
许茜  丁璐 《全科护理》2012,(31):2971-2972
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的诸多并发症中,围术期心肌梗死是最为常见、危及病人生命、影响病情转归的恶性并发症之一。医学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种心脏辅助手段,如体外循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围术期出现心脏压塞的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PCI围术期出现心脏压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PCI围术期冠状动脉穿孔的靶血管为左前降支16例,右冠状动脉9例,左回旋支1例,左主干2例;23例为急性心脏压塞,5例为迟发心脏压塞;28例X线透视下心包穿刺引流后,2例血压稳定者单纯行剑突下心包切开引流术,2例正中开胸缝合冠状动脉穿孔部位,24例正中开胸缝合止血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CABG术中使用大隐静脉作为搭桥材料,手术时间(4.34±2.01)h,非体外循环搭桥17例,体外循环下搭桥7例;23例经治疗痊愈出院,5例术后1~3 d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心脏压塞是PCI围术期危急并发症,心包穿刺引流、外科急诊开胸止血以及CABG术是减少患者死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治疗心肌缺血性疾病的主要手段。我国每年约2万例患接受CABG。一方面,通过搭桥恢复和改善缺血区心肌的血液供应.另一方面.手术本身会造成心肌的损害,严重时可造成围手术期心肌梗死(perioperative myocardic infarction,PMI)。PMI是CABG围手术期的主要并发症,其后果非常严重.因此PMI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0.
<正>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危害人类生活和生命质量的最常见心血管疾病[1],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2]。作为一种与行为、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自我管理在CABG病人术后并发症的控制和生活方式的适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自我管理可以改善病人的生活方式、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