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马小干  时德  秦荣  马丹 《重庆医学》2005,34(12):1825-1826
目的探讨丹参对自体静脉移植替代动脉后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及其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自体颈静脉移植于腹主动脉,分丹参组和对照组,丹参组于术前1d开始管饲丹参注射液(24g·kg-1·d-1)直至术后4周取材,检测移植静脉PDGF及其受体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静脉未见PDGF及其受体的表达,术后4周移植静脉可见PDGF A、B链及其受体α、β亚基的表达,丹参组PDGF B链及PDGF受体α、β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PDGF A链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丹参可减少移植静脉PDGF B链及PDGF受体α、β亚基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体心包外周支持对静脉移植物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取犬一侧颈外静脉,对半剪成两段后分别吻合在双侧股动脉上,其中一侧静脉移植物外包裹自体心包(实验组),另一侧为单纯的静脉移植(对照组)。术后2、4周分别切除移植静脉,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和计算内膜厚度、内膜面积,进行扫描电镜检查,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静脉移植物平滑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实验组静脉移植术后2、4周内膜厚度和内膜截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静脉移植物术后2、4周的PCNA指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扫描电镜检查显示实验组静脉移植物内皮层破坏程度轻于对照组。结论自体心包外周支持能抑制静脉移植物内膜的增生。  相似文献   

3.
研究大鼠颈外静脉移植入颈总动脉后内膜增生(IH)的发病机制。应用组织切片的特殊染色,单克隆抗PCNA抗体及抗Dm抗体的免疫组化方法观察IH的发生过程。结果:①术后1d移植静脉的内膜消失,术后2d出现IH并逐渐增生,IH中可见大量平滑肌细胞(SMC),术后12周IH的面积与术后18周元显著差异;②IH中SMC的Dm呈阳性;③IH中SMC的PCNA指数于术后2d骤然升高,术后2周达高峰。结论:IH发生在移植术后2d,逐渐增厚至术后12周方停止,术后早期发生的IH是由中膜的SMC移行至内膜并增殖所致。SMC增殖的高峰在术后第2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支架术后不同时间局部食管组织中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与局部再狭窄形成的关系。方法:采取“自体阔筋膜移植固定法”置入“Z”型自扩张金属食管支架,于术后1、2、4、8周分批处死动物,取出置架部位的再狭窄食管组织,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支架术后食管周组织中TNF-α、TGF-β1、PDGF、ET1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结果:支架术后1周组织即开始表达TNF-α、ET1;术后2周TNF-α、TGF-β1、PDGF、ET1表达均明显增强;术后4周仍有少量TGF-β1表达;术后8周所有细胞因子均极少表达。着色阳性的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及肥大细胞,ET1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结论:TNF-α、TGF-β1、PDGF、ET1作为炎性细胞的表达产物,对纤维化及再狭窄的形成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与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链(PDGF-A)在自体动静脉移植后不同时期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移植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关系和在内膜增生(IH)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自体动静脉移植模型。应用组织形态学方法观察移植血管内膜增生的动态变化特点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PDGF-A在移植后不同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 游离动脉和静脉移植后发生内膜增生,静脉较游离动脉内膜增厚明显;PDGF-A在移植后持续表达至10周,高峰在4-6周,静脉较游离动脉表达更显著,非游离动脉无明显变化。结论 移植血管中,静脉内膜增生最明显,而非游离动脉无明显内膜增生;PDCF-A与VSMCs的增殖关系密切;另外可能有促进移植后晚期细胞外基因质(ECM)堆积而引起IH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病毒载体对大鼠移植静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ng JH  Sun CL  Duan ZQ  Xin SJ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7):1207-1210
目的探讨腺病毒载体转染后对大鼠移植静脉的影响。方法选用Wistar大鼠间置移植颈静脉于同侧颈总动脉,术后移植静脉行HE染色和VG染色,观测血管内膜厚度。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血管内膜平滑肌细胞(SMC)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及增殖情况。于倒置荧光显微镜,以紫外光激发观察测定腺病毒转染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蛋白印迹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结果术后3d,GFP表达较高;术后10d,GFP表达有所下降;术后30d,GFP几乎没有表达。移植术后10d试验组及对照组可见明显内膜增生。移植术后30d试验组及对照组内膜增生减轻。试验组及对照组与正常非移植静脉相比,内膜增生明显(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内膜增生稍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中正常静脉平滑肌细胞PCNA阳性细胞极少,对照组与试验组术后10d,内膜与中膜SMC的PCNA阳性细胞增多,增殖达到高峰。术后30d中膜SMC的PCNA阳性细胞明显减少。试验组及对照组与正常非移植静脉相比,PCNA阳性细胞增高明显(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PCNA阳性细胞稍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静脉ICAM-1、VCAM-1的mRNA和蛋白表达很少,对照组移植后3d部分细胞即出现阳性表达,10d表达最强,30d仍较高。与正常静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表达更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腺病毒载体能高效地进行体内基因转移,作用时间短暂。腺病毒载体促进移植静脉的血管内SMC活化、增多、血管内膜增生、ICAM-1、VCAM-1的表达的增加,腺病毒转染到移植静脉血管壁后产生炎症、内膜增生等效果,混淆了目的基因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海清  刘志勇 《现代医学》2006,34(3):161-164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雌激素防治自体移植静脉再狭窄的可行性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家兔颈外静脉颈总动脉移植模型,分为3组。A组:单纯手术组;B组:手术+涂胶(pluronic-F-127gel)组;C组:手术+17β-雌二醇组。分别于术后3、7、14d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移植静脉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HE、Masson染色后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术后14d移植静脉内膜、中膜增生情况及内膜厚度/中膜厚度(I/M)比值。结果术后14d,C组移植静脉内膜厚度、中膜厚度、I/M比值明显低于A组(P〈0.05或P〈0.01);术后3、7、14d,在同一时间点,C组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率、ERK阳性细胞率、p-ERK阳性细胞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用携带17β-雌二醇的pluronic-F-127gel涂抹自体移植静脉外膜能抑制VSMC增殖,减轻移植静脉内膜、中膜增生,具有防治移植静脉再狭窄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移植静脉壁ERK的磷酸化。  相似文献   

8.
莫波  谭最  田大为 《医学新知杂志》2010,20(3):152-155,157,F0004
目的观察曲古菌素A对大鼠自体移植静脉p16及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曲古菌素A(TSA)组(11只)、空凝胶组(11只)和假手术组(8只)。前2组建立大鼠自体静脉移植模型。TSA组在移植血管外膜涂抹含曲古菌素A的F-127多聚凝胶;空凝胶组,在移植静脉血管外膜涂抹不含TSA的F-127凝胶;假手术组,不行自体静脉血管移植,暴露颈外静脉后关闭切口。术后2周取出移植血管,HE染色进行血管壁形态学分析,观察静脉内膜增生情况。免疫组化染色(S—P法)观察血管壁p16及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自体静脉移植后,静脉桥内膜易增生狭窄,TSA组移植静脉内膜增生较空凝胶组减弱,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较空凝胶组减弱(P〈0.05),而p16蛋白表达较空凝胶组升高(P〈0.05)。假手术组静脉内膜无增生,p16及PCNA无表达。结论TSA能抑制大鼠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使活跃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受抑,PCNA表达降低,具有抑制静脉桥血管再狭窄的作用,为治疗血管重建术后再狭窄探索了一条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及其受体(PDGFR)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epG2细胞PDGF及其受体的表达并予分型.经外源性PDGF作用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NF -κB和PDGFR表达情况,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HepG2细胞表达PDGF-A、PDGF-B及其受体PDGFR-α、PDGFR-β.PDGF-A及PDGF-B均可促进HepG2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并促进NF-κB的表达,对PDGFR有上调作用,且PDGF-B作用强于PDGF-A.结论 PDGF对肝癌细胞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自体静脉移植后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内膜增生(IH)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80只,建立自体静脉移植模型.应用原位杂交和RT-PCR方法检测Egr-1 mt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蛋白印迹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gr-1蛋白表达情况,同时进行组织形态学研究.结果:自体静脉移植后,Egr-1mRNA和Egr-1蛋白的表达具有双相变化.移植1 h,Egr-1 mRNA阳性率为(35±7)%,6 h和24h时下降,7 d时重新升高,4周达高峰(45±6)%.移植早期2 h即有Egr-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为(30±5)%,并持续至6h,24 h~3 d表达下降,移植4周Egr-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达到高峰(40±9)%.结论:Egr-1的激活及表达与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关系密切,Egr-1可能成为防治移植静脉内膜增生及狭窄、闭塞的一个新的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3.
醋柳黄酮缓释片的药动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醋柳黄酮缓释片在家犬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测定其药动学参数,计算缓释片相对于普通片的生物利用度。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两组,分别用醋柳黄酮缓释片和普通片进行口服给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应用3P97软件求算药动学参数。结果:醋柳黄酮缓释片及普通片的tm ax分别为4.87 h和2.87 h,Cm ax分别为每小时0.46μg.L-1和每小时0.56μg.L-1,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1.7%。结论:醋柳黄酮缓释片与普通片均符合一室模型,缓释片与普通片具有生物等效性,且醋柳黄酮缓释片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4.
报告2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修复术的结果。17例男性,3例女性。年龄7~56岁。痊愈19例,另一例因急性肾功能衰竭一周后死亡。作者就发病机理,诊断和合并畸形的处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研究方法LiPA(Line Probe Assay)分析VacA等位基因的表达,了解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机理的理解。方法从三个不同城市87位进行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提取DNA,用LiPA方法分析VacA等位基因。结果(1)87位患者以sic(88.5%)和m2a(63.2%)分布为主,未发现s1b和s2;(2)混合菌株感染率为41.4%,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其中上海的混合感染率最高(62.5%),与北京(41.0%)和南宁(20.8%)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北京、海、南京三个不同城市s1、m等位基因亚型分布率存在差异;(4)溃疡病和非溃疡病患者m1和m2的分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多重菌株感染率较高,不同的m基因型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6.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77-79
目的探讨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在2010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73例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区肿胀消退、术后伤口感染、伤口愈合、牙龈再附着、术后复发、骨质改建、骨质修复等情况随访观察。结果 73例患者术后肿胀消退时间为1~4 d。7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伤口感染,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牙龈再附着情况好,术后均未见复发。术后未见并发症。骨质改建效果好,骨质修复的效果因影像学资料过少,缺乏客观依据,暂不下有效结论。结论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9.
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动态观察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用2--3kg新西兰大白兔64只,分为2大组,快速扩张组和常规扩张组,每组32只,每大组再分为4组,为扩张完成后即时、1周、12周、24周组。每组8只,其中4只为实验组,另4只植入扩张器不扩张作为对照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皮扩张后经历--由扩张刺激引起的创伤至完全修复的过程。扩张后即时真皮中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功能由静止转向活跃,胶原纤维碎裂成片,弹力纤维部分断裂,炎症细胞浸润;扩张后1周常规扩张组基底膜连续性基本恢复。显示成纤维细胞合成功能活跃。扩张后12周、24周,成纤维细胞趋于稳定、形态狭长,部分胶原排列紊乱,部分有似癜痕样改变。结论:扩张刺激可致兔皮肤创伤。扩张后真皮不可完全修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芹黄素对大鼠缺血视网膜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30只Long-Evans大鼠用动脉结扎法造成视网膜缺血模型,其中治疗组20只腹腔注射芹黄素,对照组10只注射溶媒二甲基亚酚。用视觉电生理仪检查视网膜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芹黄素治疗组视网膜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芹黄素能促进大鼠缺血视网膜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