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比较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及其他类型急性白血病(AL)患者抗凝和纤溶系统的变化及维甲酸(ATRA)治疗对APL患者抗凝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观察42例AL治疗前及11例APL治疗前后抗凝、纤溶指标的变化。结果:APL发病时血清α1抗胰蛋白酶(α1-AT)、血浆D-二聚体(D-D)升高,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降低、α2-抗纤溶酶(α2-PI)、纤溶酶原活性(PLG:A),纤维蛋白原含量(FG)降低,且与其他类型AL及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经ATRA治疗后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结论:APL存在较其他类型AL更为明显的抗凝和纤溶性增强,ATRA治疗能纠正这种异常,且在治疗早期即可减轻患者的出血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患者血浆中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量17例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和17例健康者血浆(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结果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FIB、D-二聚体和FD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着性(P〈0.01),APTF延长不超过10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1o结论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液存在明显的凝血纤溶系统的异常,检测上述指标对DVT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出现并发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发色多肽底物法及常规出凝血试验方法,测定20例未治疗AL的BPC、TFA、PLG、PK、Fbg,FDP等凝血与纤溶指标,结果:AL组TFA、PLG、PK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别,提示多数AL不伴纤溶系统的激活;但AL组FDP、Fbg升高较正常对照组相差非常显著。重度出血组纤溶活性较无出血组明显增强,提示纤溶亢进可能是重度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3例AL各指标的动态观察结果为,AL病情缓解后,FDP、Fbg均呈下降趋势,提示FDP与Fbg动态测定对临床观察病情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出血症状和分型与止凝血异常的关系。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发色底物法对93例AL患者血浆一系列的止凝血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前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P-选择素、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MFC)、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D-二聚体(D-D)水平显著升高;纤维蛋白原(Fg)、蛋白C抗原(PC:Ag)、纤溶酶原(PLG)及α2-抗纤溶酶(α2-AP)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水平低于正常;蛋白C活性(PC:A)、蛋白S抗原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缓解后除PC:A和PC:Ag部分增高外,其余均恢复至正常范围内。TM和P-选择素与患者发病时白细胞计数相关;血小板计数(PLT)、Fg,SFMC,PLG, α2-AP及D-D与出血程度有关;不同分型的AL患者止凝血改变又有所不同。结论:AL发病过程中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和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的激活,并随病情的好转而逐渐改善。  相似文献   

5.
肾病综合征患儿凝血及纤溶指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肾病综合征患儿凝血和纤溶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肾病综合征发病机制,为肾病综合征的病情判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测63例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AT—Ⅲ),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水平,同时检测25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尿液FDP和尿ALB的水平,分别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分析肾病综合征组患儿血浆AT-Ⅲ与血清ALB、尿液FDP和尿液ALB的相关关系。结果肾病综合征组血浆FIB、D—D、FDP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AT-Ⅲ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尿液FDP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病综合征组血浆AT-Ⅲ与血清ALB呈正相关,结果有统计学意义(r=0.573,P〈0.01);尿液FDP与尿ALB无相关关系,结果无统计学意义(r=0.330,P=0.107)。结论肾病综合征患儿体内存在凝血和纤溶亢进,并有肾脏内局部凝血和纤溶异常,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有利于监测疾病的发展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选择DIC发生率最高的造血系恶性肿瘤51例(急性白血病16例、慢性白血病5例、恶性淋巴瘤26例、多发性骨髓瘤4例),不同时期收集血标本205份,以FDP为主要项目,探讨FDP与血液系分子标志物:TAT、PIC、D—dimer、TM各位在DPC前期诊断中的应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提示:FDP是反映凝血、纤溶两方面活化程度的指标,但TAT、PIC、D-dimer较FDP更敏感地反映凝血、纤溶活性化,可以作为DIC前期诊断的指标。此外,作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指标TM的增高,可能与白细胞中蛋白酶的分解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迟发型颅内血肿患者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变化以及相关护理。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迟发型颅内血肿32例,非迟发型颅内血肿28例。同时随机选择同期体检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探讨各组患者各凝血指标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等纤溶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迟发型、非迟发型颅内血肿患者凝血、纤溶指标变化与对照组比较,血肿组PT、aPTT、TT、变化不显著,而而Fbg、D-D和FDP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迟发血肿组更明显(P0.05)。结论颅内血肿患者体内凝血指标与纤溶指标发生异常,呈高凝与纤溶亢进现象,迟发型颅内血肿患者更显。检测凝血指标与纤溶指标的变化可用于评估临床上颅内血肿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胶质瘤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 ATⅢ)活性及纤维蛋白原( Fib)、D二聚体( 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FDP)等凝血-纤溶系统相关指标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04例胶质瘤患者(胶质瘤组)、41例脑膜瘤患者(脑膜瘤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浆ATⅢ活性、Fib、D-D、FDP含量进行测定,并探究其与胶质瘤不同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胶质瘤组血浆D-D、FD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且高于脑膜瘤组(P<0.05),Fi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脑膜瘤组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肿瘤分级程度的加重,Fib、D-D、FDP水平也随之升高,高级别胶质瘤(Ⅲ级、Ⅳ级)患者Fib、D-D、FDP水平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Ⅰ级、Ⅱ级)患者( P<0.05)。而ATⅢ活性在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胶质瘤患者血浆中Fib、D-D、FDP水平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相关,高水平的Fib、D-D、FDP可预示患者胶质瘤恶性程度高。 Fib、D-D、FDP的检测有利于对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了解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凝血及纤溶功能联合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下简称妊高征)患者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足月健康孕妇58例(正常妊娠组),妊高征患者62例(妊高征组),健康体检人群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在东亚 Sys-mex CS51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进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PT )、凝血酶时间(TT )、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指标和 D 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等纤溶指标的检测。结果与正常妊娠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妊高征组患者血浆 PT 、APTT 、TT 明显缩短,FIB 、D 二聚体和 FDP 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组孕妇血浆凝血及纤溶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凝血因子和纤溶指标 D 二聚体、FDP 水平变化与妊高征密切相关,凝血与纤溶指标同时监测对于妊高征的及时发现、治疗和预防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纤溶异常及三氧化二砷(As2O3)对此异常的影响。方法:23例APL As2O3治疗前后,检测血浆中纤溶酶原活性(PL:A)、α2-纤溶酶抑制物活性(α2-PI: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活性(PAI:A)及D-二聚体(D-D)。结果:治疗前t-PA:A、PAI:A和D-D明显增高,α2-PI:A明显减低;诱导缓解后PL:A、D-D逐渐恢复正常,但α2-PI:A、t-PAI:A仍有异常;PL:A无明显变化。结论:APL As2O3治疗前存在继发性纤溶亢进,完全缓解早期α2-PI:A和D-D有所纠正,提示As2O3能改善纤溶异常,但仍未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11.
肝病患者血浆D-D、FDP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脏疾病时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活动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肝病组与正常对照组D-D和FDP指标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及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肝病组的D-D和FDP均有显著性的差异,其阳性率依次为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慢性肝炎>急性肝炎,尤其以重肝、肝硬化和肝癌更为显著。结论:检测血浆FDP和D-D水平,对肝病的疗效观察、预后判断、早期发现隐匿型DIC、原发性或继发性纤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纤溶活性监测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诊治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 (CPHDA)患者纤溶活性的变化 ,以探索其在CPHDA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5 0例CPHDA患者于治疗前及综合治疗后 2 4h抽血 ,用ELISA法检测其血浆D -二聚体 (D -D)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FDP。同步检测动脉血气分析 (PaO2 ,PaCO2 )。结果 :治疗前CPHDA患者FDP及D -D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0 1) ;综合治疗 2 4h后PaO2 增高 ,PaCO2 亦较前稍增高 ,FDP较前明显降低 (P <0 .0 0 1) ,D -D稍降低 (P <0 .2 92 )。结论 :CPHDA患者的纤溶活性异常 ,可随病情好转逐渐改善 ,FDP及D -D的测定有助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继发纤溶的判定 ,D -D可作为部分CPHDA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脂蛋白(a)[Lp(a)]和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比值的作用以及相互关系.方法 分别检测8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34例健康人的Lp(a)和D-D、FDP水平,并计算出D-D/FDP比值.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Lp(a)和D-D/FDP比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梗死组Lp(a)和D-D/FDP比值之间不存在相关性(r=-0.32,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Lp(a)和D-D/FDP比值明显升高,但Lp(a)与D-D/FDP比值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与凝血、纤溶指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血栓前状态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80例下肢深静脉不同的超声表现,分为3组:①血栓组,②血栓前状态组,③正常组。并将各组反映凝血、纤溶机制的相关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原(Fbg)、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D、FDP、Fbg等3项指标:血栓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栓前状态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栓组与血栓前状态组比较,差异均呈显著性(P〈0.01)。结论超声联合凝血、纤溶相关指标有助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血栓前状态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和溶栓治疗有效后的血小板相关参数(PLT和MPV)及止凝血标志物(FIB、FDP、D-D dimmer)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并评估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风险因素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0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观察组)发病24 h内的血液样本和30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液样本,检测两组血小板参数(PLT和MPV)及止凝血标志物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D二聚体在急性发作期及溶栓治疗有效后的水平,对两组间及观察组治疗前后的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内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风险因素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中PLT降低,MPV增大,D-D二聚体、FIB、FDP水平较高,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发作期和溶栓治疗有效后其水平也有显著性差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风险因素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有相关性。结论:血小板参数PLT、MPV和止凝血标志物D-D二聚体、FIB、FDP联合检测可为院前...  相似文献   

16.
李秀娥  王禺  王双云 《西部医学》2012,24(9):1794-1796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检测结果在冠心病(CH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42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采用ACL900全自动血凝仪,通过胶体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血浆中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含量,并与4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对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血浆D-D和FDP含量及阳性检出率,AMI组比UAP组、SAP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P组比SAP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比正常对照组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中D-D和FDP的含量可作为AMI的诊断指标及UAP和SAP的鉴别诊断指标,D-D和FDP联合检测更有助于提高冠心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创伤性休克患者凝血-纤溶系统与DIC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创伤性休克患者PT、APTT、D-D、FDP、3P的变化并分析与并发DIC有无相关性。方法检测250例创伤性休克的患者(其中72例并发DIC)的PT、APTT、D-D、FDP、3P试验,并分析比较这些试验结果的表达水平及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并发DIC的相关性。结果各种实验室指标的阳性率不同,D-D试验的表达水平较高,PT与APTT、FDP与3P、3P与D-D的阳性率之间有显著相关性,其余各指标两两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选择恰当的实验指标组合可降低DIC的漏诊率和增加实验诊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FIB、FDP、D-D在早期判定患儿过敏性紫癜性肾损害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D二聚体(D -D)在早期判定过敏性紫癜(HSP)肾损害中的价值.方法 对HSP患儿行FIB、FDP、D-D水平检测,并作相关对照分析.结果 HSP组FIB、FDP、D-D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紫癜性肾炎组(HSPN)较普通型紫癜组FIB、FDP、D-D水平更高,FIB、FDP、D-D水平越高者,易早期出现肾损害,预后亦越差.结论 HSP患儿存在凝血及纤溶系统异常,继发性纤溶异常参与肾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和不同异常模式在鉴别肺腺癌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associated with lung adenocarcinoma,AD-MPE)与结核性胸腔积液(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TPE)中的应用价值,以期筛选最优的鉴别诊断模型。  方法  选取临床确诊的200例AD-MPE患者和209例TPE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D-D),对各项指标的异常模式进行分析并用ROC曲线确定单项检测以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性能。  结果  TPE患者的PT、FIB、FDP和D-D水平显著高于AD-MPE患者(P < 0.001)。TPE组4项指标同时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D-MPE(P均 < 0.001)。4项指标联合异常模式后诊断性能优于任一指标(曲线下面积0.732)。  结论  2组患者的PT、FIB、FDP和D-D表达水平和异常模式变化均不相同,4项指标和异常模式的联合有助于AD-MPE和TPE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创伤性脑损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798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对患者颅内出血有无进展及其进展的程度进行判断,并以此为依据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进展组为355例,非进展组为443例。结果进展组患者与非进展组比较,其年龄明显较大,入院时的GCS评分、HCT1、PLT计数均明显较低,复查CT血肿量、PT、INR、D—D及FDP均明显较高,以上各观察指标在两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颅内进展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以下方面:年龄、FDP、INR及其D—D。结论年龄、D—D、FDP及其INR为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颅内进展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如果患者的GCS、HCT1及其PLT具有较低的数值,则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对其监护应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