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肿瘤多药耐药是导致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肺耐药蛋白(LRP)可诱导多药耐药,我们研究雄激素对前列腺癌的LRP表达影响。方法人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及PC-3在含多西他赛的培养液中诱导成为耐药细胞株,耐药细胞株分别在含有DHT培养液和在含DHT及比卡鲁胺培养液中培养7d。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的LRP表达。结果 LRP在LNCaP及PC-3细胞系的表达明显低于LNCaP/Docetaxel及PC-3/Docetaxel细胞系,DHT诱导后,LNCaP/Docetaxel及PC-3/Docetaxel细胞系的LRP表达明显增加,经DHT及比卡鲁胺联合作用后,LRP的表达明显低于DHT诱导后。结论多西他赛可诱导前列腺癌LRP表达,二氢睾酮可诱导耐多西他赛前列腺癌的LRP增量表达,雄激素受体阻断剂比卡鲁胺可阻断二氢睾酮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雄激素对耐多西他赛前列腺癌细胞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表达的影响.方法 人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及PC-3在含多西他赛的培养液中诱导耐药细胞株(LNCaP/Docetaxel,PC-3/Docetaxel),将耐药细胞株分别在含有二氢睾酮(DHT)培养液和含二氢睾酮+比卡鲁胺培养液中培养7 d.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两组细胞P-gp、GST-π的表达水平.结果 经DHT诱导后,P-gp和GST-π在LNCaP/Docetaxel及PC-3/Docetaxel细胞系的表达明显升高(χ2=7.367,6.874,P<0.05);而经DHT+比卡鲁胺联合作用后,P-gp和GST-π的表达保持不变(P>0.05).结论 二氢睾酮可诱导耐多西他赛前列腺癌的耐药相关蛋白P-gp及GST-π增量表达,雄激素受体阻断剂比卡鲁胺可阻断二氢睾酮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雄激素依赖性和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差异表达膜蛋白的筛选方法。方法:提取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androgen 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 ADPC) 细胞株LNCaP 和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ndrogen independentprostate cancer, AIPC) 细胞株PC-3 膜蛋白作为抗原,采用免疫共沉淀方法,与ADPC 和AIPC 患者的血清各3 例交叉孵育,行Western 印迹检测,比较、识别杂交后差异表达蛋白条带,串联质谱分析鉴定,细胞免疫荧光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验证。结果:共获得11 个差异表达的膜蛋白(Neural-Cadherin precursor,ER60 precursor, Claudin-4 等);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laudin-4 在LNCaP 和PC-3 细胞存在明显差异,在ADPC 组织中阳性表达率(34.3%) 低于AIPC 组织中阳性表达率(72.4%, P<0.05)。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筛选前列腺癌差异表达膜蛋白具有可行性;Claudin-4 可能在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前列腺癌细胞株中EphA1基因表达及甲基化情况,探讨DNA甲基化酶抑制剂对其表达及甲基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雄激素依赖性、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PC-3中EphA1基因表达情况;用DNA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dC)处理细胞,实时定量RT-PCR法观察处理后EphA1基因表达的变化。亚硫酸氢钠处理后,采用DNA测序法对前列腺癌细胞EphA1基因进行甲基化状态分析。结果:LNCaP、PC-3细胞中EphA1基因表达低下;5-Aza-dC作用后,LNCaP细胞EphA1基因无明显变化,而PC-3细胞中EphA1基因表达显著恢复(P<0.001)。PC-3细胞中EphA1基因启动子区存在高甲基化,而LNCaP细胞该区域较少发生甲基化。结论:启动子甲基化可能是导致雄激素非依赖性PC-3细胞EphA1基因表达下调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前列腺癌细胞中雄激素受体(AR)对免疫球蛋白lgG表达的影响,及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的作用.方法 (1)Western blot检测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与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中AR、IgG蛋白的表达;(2)AR基因(pCDNA3.1+)转染PC-3构建AR过表达的PC-3-AR细胞,沉默LNCap中AR基因表达构建LNCap-siAR细胞;Westernblot检测AR及IgG表达量;Q-PCR检测细胞株中IgG mRNA表达量;四氮甲基唑氮、细胞划痕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结果 LNCap细胞与PC-3细胞相比较,AR高表达,IgG低表达(P<0.05).PC-3-AR细胞lgG降低表达(P<0.01),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减弱;LNCap-siAR细胞IgG增高表达(P<0.01),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增强.结论 AR调控IgG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并与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抗人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TfR mAb)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了解抗人TfR mAb对姜黄素抗瘤作用的协同效应。方法利用杂交瘤细胞株制备抗人TfR mAb,分别采用CFSE染色、AnnexinⅤ-PI染色和PI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抗人TfR mAb对PC-3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FITC标记的鼠抗人TfR mAb检测姜黄素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表面TfR表达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进一步检测抗人TfR mAb联合姜黄素对PC-3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抗人TfR mAb对PC-3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均P>0.05)。姜黄素能够显著上调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表面TfR表达(P<0.05)。抗人TfR mAb可显著增强姜黄素对PC-3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P<0.05),而不影响姜黄素对PC-3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均P>0.05)。结论姜黄素可导致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表面TfR表达增高。抗人TfR mAb单独作用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无显著影响,但抗人TfR mAb可以增强姜黄素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效应。  相似文献   

7.
朱文胜  谭毅  杨松  邹飞  陈勇  张洋  彭拓 《海南医学》2015,(5):635-637
目的探讨雄激素对耐比卡鲁胺前列腺癌细胞肺耐药蛋白(LRP)表达的调节作用,为前列腺癌病理及临床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PC-3和LNCa P细胞株,建立耐比卡鲁胺前列腺癌细胞株,并以二氢睾酮(DHT)对耐比卡鲁胺前列腺癌细胞株诱导,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检测LRP的表达状况。结果耐比卡鲁胺前列腺癌细胞株的LRP表达相对前列腺癌细胞株强,经DHT诱导后,LRP表达进一步增强。结论雄激素可诱导耐比卡鲁胺前列腺癌细胞肺耐药蛋白(LRP)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jun和雄激素受体(AR)在多西他赛处理的前列腺癌LNCaP细胞及其非雄激素依赖亚型LNCaP-bic细胞中的
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多西紫杉醇处理雄激素依赖型LNCaP前列腺癌细胞及其亚型雄激素非依赖型LNCaP-bic细胞,采用荧光
素酶分析检测AR及AP-1基因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ting,免疫沉淀方法分析C-jun以及AR的蛋白表达和相互作用。结果
经多西他赛处理后,LNCaP-bic以及其父代LNCaP细胞AR和C-jun在基因表达水平均得到增强。Western blotting提示
LNCaP-bic细胞中C-jun的磷酸化水平高于LNCaP细胞,同时其PSA蛋白表达也更强。免疫沉淀结果提示多西他赛使
LNCaP-bic细胞株中的AR和C-jun有更高的相关作用。结论多西他赛可以激活AR非配体依赖的转录功能,AR和C-jun之间
的相互作用可能影响多西他赛对前列腺癌的化疗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亚系模型LNCaP-AI.方法:长期在去雄激素的血清环境下培养雄激素依赖性LNCaP细胞,培养出能够适直无雄激素环境的LNCaP-AI细胞亚系.MTT、RT-PCR、免疫荧光方法观察LNCaP-AI细胞在无雄激素环境下的增殖能力和表达及分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水平.结果:LNCaP前列腺癌细胞在无雄激素中培养3个月后逐渐适应了无雄激素的环境,成为雄激素非依赖的LNCaP-AI细胞亚系.LNCaP-AI细胞在无雄激素的环境下迅速增殖,能够分泌PSA,但其PSA mRNA的表达水平是正常生长LNCaP细胞的44%.结论:成功构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亚系模型LNCaP-AI,可以模拟前列腺癌由雄激素依赖发展为雄激素非依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癌是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之一,绝大多数前列腺癌依赖雄激素的刺激,雄激素的作用通过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介导[1].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通常是通过手术或药物去势去除睾丸产生的雄激素,并使用AR拮抗剂(称为最大雄激素阻断疗法).雄激素去势治疗后复发的前列腺癌(被称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只有一小部分对再次激素治疗有反应,且这种反应通常很微弱,持续时间短.尽管如此,绝大多数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表达AR,AR呈现出转录活性且可能是肿瘤细胞生长所必需的[2].因此,尽管这些肿瘤在临床上表现为雄激素非依赖性,但是它们似乎保留了雄激素受体依赖性.现将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中雄激素受体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前列腺癌中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①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前列腺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前列腺组织和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及LNCaP中的IL-6表达进行检测;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SA)检测前列腺癌患者及随机正常人群外周血中IL-6的浓度和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及LNCaP培养上清液中的IL-6浓度.结果 ①前列腺癌组织中IL-6表达明显强于相应的癌旁前列腺组织,且与肿瘤的分期分级相关;PC-3细胞中IL-6呈强阳性表达,而LNCaP细胞中IL-6呈弱阳性表达.②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中IL-6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组;而PC-3细胞组培养上清液中IL-6浓度也明显高于LNCaP细胞组.结论 IL-6基因可能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可能是前列腺癌从激素依赖性转化为非激素依赖性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丁酸钠对胰腺癌BxPC-3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丁酸钠对BxPC-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丁酸钠作用于BxPC-3细胞后的凋亡情况;TRAP-ELISA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变化;RT-PCR技术分析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bcl-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丁酸钠作用BxPC-3细胞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其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丁酸钠处理72 h的BxPC-3细胞凋亡率明显提高(P<0.01),S期细胞比例显著下降(P<0.05),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经丁酸钠处理的实验组端粒酶活性为0.96±0.12,未经丁酸钠处理的对照组端粒酶活性为4.18±0.34,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丁酸钠处理的实验组hTERT mRNA水平为0.168±0.045,与对照组0.685±0.14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l-2实验组水平为0.138±0.034,与对照组0.715±0.026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丁酸钠具有强烈诱导胰腺癌BxPC-3细胞凋亡的作用,其发生机制与丁酸钠下调hTERT Bcl-2 mRNA表达水平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3.
番茄红素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番茄红素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PC-3细胞,采用MTT、细胞计数法、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析番茄红素对PC-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对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番茄红素(1.5、3.0、6.0和12.0μmol/L)处理PC-3细胞48 h后,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1.34%、19.59%、30.92%、52.58%;常规培养PC-3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29.04 h,番茄红素浓度由1.5 μmol/L增加到12.0 μmoL/L时,其细胞群体倍增时间由36.58 h延长到88.32 h;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番茄红素呈浓度依赖性将PC-3细胞阻滞在G0/G1期;在细胞周期阻滞的同时有P21 WAF1蛋白表达上调.结论 番茄红素对PC-3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与G0/G1期阻滞有关,其分子机制可能与调节P21 WAF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研究雄激素受体(AR)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组织的表达,探讨雄激素受体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关系。方法:BPH,PCa和正常对照组各20例,AR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用半定量方法计算结果。结果:BPH组腺上皮和间质中AR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2,P=0.0276),同时腺上皮中AR强阳性率亦高于对照组(P=0.008),BPH组中AR在腺上皮中的表达比间质中强(P=0.0001)。PCa组AR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前列腺对照组(P=0.027)。阳性染色颗粒主要分布在前列腺腺上皮的细胞核中,结论:AR在BPH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而在PC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前列腺组织,AR主要在前列腺腺上皮的细胞核中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AX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作为前列腺癌生物标志物的临床价值。 方法:采用Real time RT-PCR检测前列腺细胞系(RWPE-1、LNCaP、PC-3、DU145)中PAX5 mRNA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分析4株前列腺细胞的甲基化状态;去甲基化药物处理后,Real time RT-PCR法检测肿瘤细胞PAX5基因mRNA表达; Real time MSP法检测64例前列腺癌患者、2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与47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PAX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并统计分析血清PAX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运用ROC曲线分析PAX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Real time 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相比,PAX5 mRNA在3株前列腺癌细胞中均表达下调;LNCaP、PC-3、DU145前列腺癌细胞均可检测到PAX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而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不存在PAX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去甲基化药物可恢复PAX5基因mRNA表达;Real time MSP结果显示,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PAX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PAX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与Gleason评分和TNM分期有关;ROC结果显示PAX5基因的诊断价值优于PSA。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启动子甲基化是前列腺癌细胞中PAX5基因表达下调的主要原因,血清PAX5启动子甲基化是一种潜在的前列腺癌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雄激素受体(AR)在人前列腺不同生长发育时期表达的变化,探讨它们变化的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10例胎儿前列腺(EP)、10例正常前列腺(NP)、20例前列腺增生(BPH)、20例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ADPC)和15例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组织的AR表达。结果 EP细胞浆和细胞核均有AR表达,且间质细胞AR表达先于腺上皮AR表达。NP组织的AR表达主要集中在上皮细胞核,与EP相比,基底细胞和间质细胞AR表达明显减少,而BPH组织的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均有AR的较强表达。AR在前列腺癌(Pca)的表达位于癌细胞核,AIPC的AR表达比ADPC明显增强。结论 AR表达的变化与人前列腺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和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The failure of endocr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prostate cancer might be related to aberrant activation of androgen receptor (AR). Prostate cancer cell line LNCaP contains AR that can be activated by androgen,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This study was se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ntisense AR RNA on growth of LNCaP cultured in medium containing varied concentrations of R1881, 17β-estradiol, and progesterone, respectively. Methods LNCaP cells transfected with antisense AR RNA retroviral vector pL-AR-SN were designated as LNCaPas-AR. LNCaP cells containing empty vector pLXSN served as LNCaPNeo. LNCaP and LNCaPNeo were taken as controls. In vitro cell growth assay, proliferative cells of LNCaP and tranfected LNCaPs were counted by typan staining when they cultured with synthetic androgen R1881, 17β-estradiol, and progesterone, respectively. Results Growth of LNCaPas-AR was inhibited significantly (P&lt;0.05) compared with that of LNCaP and LNCaPNeo at 1 nmol/L R1881, 10 nmol/L 17β-estradiol, and 1 nmol/L progesterone, respectively. No difference was seen between LNCaP and LNCaPNeo(P>0.05).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showed that LNCaP and LNCaPNeo cells grew well, but only few LNCaPas-AR cells were alive. Conclusions Our observations indicate that antisense AR RNA retroviral vector pL-AR-SN could change androgen-independent characteristics of LNCaP cells, which might shed some novel insights into the treatment of androgen-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