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产宝口服液对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产宝口服液催乳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缺乳患者(气血两虚证)60例随机分为空白组、补血生乳颗粒组、产宝口服液组,观察治疗前和治疗5d的泌乳量和血清催乳素水平及疗效。结果:产宝口服液组泌乳量治疗前(20.5±13.2)ml,治疗后第1-5d泌乳量分别为(56.0±22.6)ml、(104.0±25.27)ml、(130.5±20.9)ml、(159.0±25.5)ml、(197.5±20.7)ml;催乳素治疗前(19.88±2.24)ng/ml,治疗后(24.11±2.46)ng/ml,治疗前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且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产宝口服液组总有效率90%,补血生乳颗粒组总有效率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宝口服液通过提高血清催乳素水平促进泌乳,对产后缺乳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乳康汤防治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雌-孕激素联合造模形成乳腺增生大鼠模型,以乳结平作阳性对照,观察3个不同剂量乳康汤组大鼠乳头直径、高度和形态学变化,测定模型大鼠血清雌二醇(E2)、泌乳素(PRL)、孕酮(P)含量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阳性表达强度,检测模型大鼠细胞调亡比例。结果:乳康汤可使乳腺增生模型大鼠乳头红肿或增生减轻,明显减少乳腺小叶腺泡数及腺导管上皮细胞层数,可降低模型大鼠血清雌二醇(E2)、泌乳素(PRL)而升高孕酮(P)含量,对乳腺组织中ER、PR的阳性表达强度明显抑制,促进细胞凋亡。结论:乳康汤可通过调节乳腺增生大鼠的激素水平,改善机体内分泌环境,使其对雌激素的敏感性下降,对大鼠乳腺增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乳消胶囊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性激素水平的调节作用,采用雌、孕激素联合造模,制成大鼠乳腺增生模型,以乳康片作对照治疗,检测模型大鼠灌服乳消胶囊后血清雌激素(E2)、孕激素(P)、泌乳素(PRL)水平,观察各组大鼠第二对乳房的乳头高度及乳房组织光镜下病理改变,结果显示:乳消胶囊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E2、PRL、乳头高度明显降低,P明显升高(P<0.01),与治疗对照组比较,E2降低,P升高(P<0.05),PRL无明显差异,光镜下乳腺组织接近空白组;乳消胶囊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E2、乳头高度降低(P<0.05、P<0.01),光镜下乳腺组织接近空白组;其余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各项指标变化均无显著差异。说明高剂量乳消胶囊可整体上调节性激素水平,减少其对乳腺的刺激,起到修复乳腺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泌乳宝冲剂催乳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泌乳宝冲剂的催乳作用。 [方法 ]通过对母鼠每天腹腔注射NaF 15× 10 - 6 注射体积 10mL/kg ,连续 7d观察小鼠动物缺乳模型及受试药物和正常产褥期乳汁分泌量的影响 ,用放免方法检测血清泌乳素水平并观察组织学改变。 [结果 ]泌乳宝冲剂 6× 10 - 3、12× 10 - 3灌胃 (ig)给药对NaF致小鼠缺乳模型均有显著增加乳量的作用 (P <0 .0 1) ,可明显增加缺乳动物血清泌乳素的含量 (P <0 .0 5 ) ,使乳腺组织呈高度泌乳状态。对正常小鼠母鼠乳汁量及仔鼠体重也有明显增加作用。 [结论 ]泌乳宝冲剂对缺乳状态下的小鼠乳汁分泌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乳癖Ⅲ号合剂治疗大鼠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用乳癖Ⅲ号合剂给大鼠灌胃,观察乳癖Ⅲ号合剂对大鼠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所致大鼠乳腺增生的影响。结果:乳癖Ⅲ号合剂对大鼠乳腺增生病的病理模型的乳头突出有缩小作用,使模型鼠血清雌二醇含量下降、孕酮含量升高,病理组织检查显示乳癖Ⅲ号合剂使乳腺组织增生程度明显减轻、乳腺小叶体积未见增大。结论:乳癖Ⅲ号合剂能减轻大鼠乳腺增生程度,同时还能减轻乳腺组织造模以后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乳腺1号方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自拟乳腺1号方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160例门诊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乳腺1号方组(80例)及乳癖消颗粒组(80例)。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根据治疗前后评分计算改善率判断临床疗效,同时测定治疗前后黄体期雌二醇(E_2)、孕酮(P)、泌乳素(PRL)的水平。结果乳腺1号方组临床有效率高于乳癖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1号方组治疗后E_2、PRL水平下降,P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癖消颗粒治疗后E_2、P、PRL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乳腺1号方比乳癖消颗粒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是调节激素水平,改善乳腺增生病患者的内分泌环境。  相似文献   

7.
增乳保育膏促进泌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仔鼠体重增长、吮乳量为指标,观察增乳保育膏促泌乳作用,并观察对小鼠授乳鼠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和乳腺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增乳保育膏可通过大鼠或大鼠母鼠显著增加小鼠仔鼠体重或大鼠仔鼠吮乳量,表明该药具有促进泌乳作用;放免测定表明该药可显著提高小鼠授乳鼠血清PRL水平,提示促进PRL分泌可能是其促泌乳作用机理或机理之一;光镜下观察到用药母鼠乳腺腺泡高柱状上皮细胞增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癖康合剂(由柴胡、茯苓、三棱、莪术等组成)对乳腺增生病大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造模,用乳癖康合剂治疗30 d,观察大鼠乳腺增生的程度以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和其对乳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表达的影响.结果乳癖康合剂能够降低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清雌二醇(E2)、垂体促乳素(PRL)及促卵泡成熟激素(FSH)含量,升高孕激素(P)的含量.结论乳癖康合剂可通过调节乳腺增生病大鼠的性激素水平、影响VEGF的活性、抑制腺体新生血管的形成、改善腺体的微循环而逆转乳腺腺体的增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止痛消结丸对乳腺增生病大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70只大鼠随机分7组,以雌激素、孕激素建立大鼠乳腺增生病模型(空白对照组除外),观察止痛消结丸对乳腺增生病大鼠丙二醛(MDA)及催乳素(PRL)水平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MDA和PRL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对照组比较,止痛消结丸大、中剂量组,乳癖消组大鼠血清MDA及PRL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止痛消结丸可通过调节乳腺增生病大鼠MDA和PRL的水平,而达到治疗和逆转乳腺增生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乳痛软坚片对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大鼠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_2)、孕酮(progesterone,P)、催乳素(prolactin,PRL)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雌孕激素联合注射及夹尾刺激建立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大鼠。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模型对照组,C、D、E组分别予以乳痛软坚片低、中、高剂量进行干预,F组予以红金消结浓缩丸进行干预。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1个月后取材,比较2组大鼠行为学评分、乳房毛发裸区直径、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层数及血清E_2、P、PRL水平。结果造模后,与A组比较,B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显著升高(P0.05),乳房毛发裸区直径显著增大(P0.05),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层数明显增多(P0.05),血清E_2、PRL水平明显升高,血清P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各组大鼠行为学评分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P0.05),乳房毛发裸区直径缩小(P0.05),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层数减少(P0.05),血清E_2、PRL水平降低,血清P水平升高(P0.05)。结论乳痛软坚片干预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大鼠可降低行为学评分,缩小乳房毛发裸区直径,减少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降低血清E_2、PRL水平,升高血清P水平,且高剂量乳痛软坚片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为我国现存第一部儿科专著,作者对书名中"直"怀有疑问,思考后提出三个假设。通过查阅文献得出结论,书名"真"因避讳制度改为"直"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2.
骨关节炎的“筋”“骨”之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论述中西医学对骨关节炎的认识,并阐明骨关节炎的诊治要点,提出石氏伤科治疗骨关节炎之"筋骨并重,以筋为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临床路径作为一种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的临床管理工具,在优化医疗资源分配,加强团队合作等多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浙江省台州市在新医改方案出台前就开始推行"临床路径"管理,自2007年起始至今已3年多时间。其间,运作的主体是强化"区域覆盖"策略,提出"点面结合",凸显"以患者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新型医疗原则。发展临床路径管理对于公立医院改革直至推动新医改向纵深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方现代艺术,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艺术主要是沿着杜桑的思想轨迹发展的。杜桑的代表画作《泉》反映了一种艺术观点,反映出一种把作品的形式与它所要表现的内容完全脱离开的艺术概念。无论是对杜桑的研究,还是从对他的行为进行的文化阐释,都是建立在更为广泛的传统和独一无二的创作基础上的,从而拓展了艺术的内涵和外延。杜桑《泉》在艺术发展史上有其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关于医疗纠纷中的"德"与"法"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近年来 ,不少医院医疗纠纷不断增加 ,冲击医院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医院为了处理这些纠纷 ,往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出于无奈 ,医院常以经济赔偿的办法求得“私了” ,结果又引发出新的纠纷 ,形成无止境的恶性循环。医疗纠纷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和难点 ,有志之士呼吁尽快立法 (医疗法 ) ,有法可依 ;进一步立德 ,尽在情理之中。1 医疗纠纷中的“德”常识告诉我们 ,医院向病人提供的服务有双重性特点 ,即医疗品质和服务品质 ,两者提供的方式和策略是不相同的。医疗品质是可见并可量化的 ,是患者“所得到的”有形的东西 ;服务…  相似文献   

16.
17.
烦躁在《伤寒论》全书运用约134次,涉及原文120余条,取名多达20余种,各置于不同语言环境中。时指证候,时作形容,时言病机,有时单烦,有时并燥.词意博大精深,文字渊奥妙用。  相似文献   

18.
19.
20.
张轶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24):29-30
(1)通过对班级团体的进一步认识和实践,唤醒学生的团队意识,树立“真诚相待,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2)教育学生热爱集体,明确个人与集体是息息相关的,同时让学生深刻理解:共处与合作是建立在彼此信任、理解和相互支持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