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化性溃疡患者胃粘膜病理改变与幽门螺杆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5例证实有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胃粘膜活检的病理资料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胃溃疡,HP感染程度在窦部,体部之间无明显差异,造成全胃弥漫性损害,而对于十二指肠溃疡而言,HP感染主要在窦部,胃粘膜的炎症反应亦主要在窦部,两种溃疡相比较,在HP感染量无显著差异的前提下,胃溃疡患者胃窦部胃粘膜上皮细胞增生较异常(P〈0.05),体部胃粘膜的肠上皮化生,淋巴细胞浸润及上皮细胞增生的程度均显著重于十二指  相似文献   

2.
目前,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被认为与胃癌有密切关系。不少人主张胃癌直接由肠上皮化生增生而来,但也有人认为肠上皮化生只是胃癌的伴发病,还有人认为腺癌与肠上皮化生关系密切,而未分化癌与肠上皮化生无关系。为了进一步了解胃癌的组织发生过程,特别是与肠上皮化生的关系,对100例切除胃标本进行病理形态学分析及粘液的组织化学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or pylori,HP)感染与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的关系.方法分析胃黏膜病理活检124例,Giemsa染色以确定HP感染是否存在.结果在124例胃黏膜活检中,HP感染者54例,肠上皮化生者32例,HP感染同时伴肠上皮化生者26例,HP感染在慢性活动性胃炎中的检出率较高.结论肠上皮化生与HP感染密切相关(P<0.01),而与性别及年龄无关,因此,HP感染可诱导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肠上皮化生是指胃粘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所代替,即胃粘膜中出现类似小肠或大肠粘膜的上皮细胞,是胃粘膜常见病变,见于多种慢性胃病。WHO于1972年提出,胃癌前病变包括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等。近年来的研究证实,肠上皮化生为重要的胃癌前病变之一。现就肠上皮化生的特点、病理机制、评价方法、临床干预等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疾病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pyfori,HP)感染的关系已从根本上改变了许多传统的观念,正常胃粘膜由无淋巴组织到有淋巴细胞、淋巴组织增生和形成淋巴瘤的过程中,HP是否起了促变作用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之一。为此,我们探讨了胃粘膜淋巴组织增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1材料和方法收集我院胃镜室1984~1993年53400例胃镜检查发现的40例胃原发性淋巴瘤作为肿瘤组材料,再随机取同期胃镜活检中发现的胃粘膜淋巴滤泡增生的104例作为增生组材料,同时随机取412例无淋巴滤泡增生的慢性胃炎病例作为炎症组材料…  相似文献   

6.
HP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在慢性胃炎—胃粘膜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这一病变模式中 ,HP可能起着主导作用。本地区为维吾尔族 (以下简称维族 )集居区 ,据 1975年全国恶性肿瘤死亡调查 ,新疆喀什地区属于胃癌高发区 ,其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第二位[1] 。 1995年谭德银等[2 ] 对 2 30 8例恶性肿瘤统计发现 ,本区胃癌居第一位 ,占2 2 .7%。维汉两族间胃癌的发生率并不平行 ,是否存在HP感染率的差异 ,目前尚少见相关的流行病学报道 ,本文通过对两族老年人HP感染的调查 ,旨在对比研究HP感染与其胃癌发生的相关性。1 对象及方…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 (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发展中国家人群中的 60 %~ 80 %有HP感染。笔者从mRNA水平上对上海地区HP菌株的cagA基因进行研究 ,了解其与临床HP相关疾病的关系 ,与相应病人的血清抗HP IgG滴度相比较。1 材料与方法  胃镜活检标本 5 0例 ,其中胃癌 2例 ,胃溃疡 3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6例 ,复合性溃疡 4例 ,糜烂性胃炎 10例 ,浅表性胃炎 13例 ,萎缩性胃炎 1例 ,食管贲门癌 1例。从上述临床活检标本中提取总RNA。HP标准菌株CCUG17874(cagA阳性 )…  相似文献   

8.
飞行人员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8例飞行人员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进行了研究,治疗前、后取胃窦和十二指肠粘膜,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血清胃泌素测定。随机分3组采用抑酸、三联抗菌或抑酸加抗菌治疗。结果表明,全部十二指肠溃疡(DU)均伴有胃窦炎。根除HP后血清胃泌素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单纯雷尼替丁对HP无明显作用,溃疡愈合率低于三联组或抑酸加抗菌组(P〈0.01)。十二指肠化生降级在HP根除者与未根除者之间有显著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受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及其病因学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但目前仍无一致看法[1] ,至于士兵中的情况更未见相关报道 ,为此 ,我们对士兵FDHP感染情况及其关系作一分析 ,以了解HP在士兵FD病因学及其治疗中的价值。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本组皆为本院门诊或住院士兵 ,男 2 78例 ,女 2 8例 ;年龄 1832岁 ,平均 2 1岁。按Head ing[2 ] 有关FD临床标准分型 ,运动障碍型 (DD) 80例 ,溃疡型 (UD) 12 4例 ,反流型 (RD) 30例 ,非特异型 (ND) 72例。均行胃镜检查、胃粘膜活检并快速尿素酶 (浙…  相似文献   

10.
我们采用中西药物组方经5家医院共治疗消化性溃疡300例,近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本组病例男198例,女102例。年龄17~50岁,平均29.5岁。病史平均2.5年以上。吸烟及饮酒分别为95例及102例,二者兼有者85例。全部病例均经内镜检查确诊,其中胃溃疡105例,十二指肠溃疡190例,复合溃疡5例。溃疡长径多大于5mm;多伴有慢性浅表性胃炎。其中105例取胃粘膜组织行快速尿素酶试  相似文献   

11.
活检胃粘膜中ras、p16、p53的表达及与HP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癌相关基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胃粘膜病变中有无相互作用关系,随机对136例胃镜检查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癌患者的胃粘知检进行了癌相关基因ras,p16,p53及HP检测。结果显示ras,p16p53在胃癌的阳性表达均高于胃炎和胃溃疡,经统计不处理除ras外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HP阳性的胃癌中,ras和p53阳性表达均高于胃炎和胃溃疡,而p16的阳性表达则低于胃炎;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消化性溃疡胃窦内分泌细胞的变化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内分泌细胞的变化,对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进行探讨.方法:收集消化性溃疡胃切除标本27例,其中胃溃疡17例,十二指肠溃疡1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第一抗体包括抗嗜铬粒蛋白A,胃泌素,胃体抑素,胰高血糖素,五羟色胺,对胃窦阳性细胞进行观察.结果:发现胃溃疡与十二脂肠溃疡内分泌细胞变化不同.在胃溃疡中,萎缩及肠化生较为多见;G细胞与D细胞减少,G/D比值为7.3.胰高血糖素阳性细胞明显高于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D细胞明显减少,G/D比值为34.5.上述结果表明胃溃疡的发病可能与肠型激素分泌及胃粘膜防护能力下降有关,十二指肠溃疡可能与D细胞减少,G细胞功能增强,导致胃酸分泌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3.
胃癌及肠上皮化生组织中P53、C-myc蛋白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53、C-myc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60例胃癌、10例肠上皮化生组织和10例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检测P53和C-myc基因蛋白.结果:胃癌组的突变P53和C-myc基因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而肠上皮化生组中P53和C-myc的表达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肠上皮化生组的C-myc表达明显低于胃癌组(P>0.01).结论:P53基因发生突变、失活以及C-myc基因激活,在胃癌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C-myc基因蛋白表达有助于预测胃粘膜癌变.  相似文献   

14.
周学健  朱子阳 《武警医学》2001,12(10):605-605
幽门螺旋杆菌 (HelicobacterPyloi,HP)的检测方法可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类 ,前者需通过胃镜检查取胃粘膜活检标本进行 ,后者主要包括13C或14 C—尿素呼气试验和血清学试验。但13C或14 C—尿素呼气试验价格昂贵。近年国外报告一种HP粪便抗原检测的新方法 ,国内仅极少医院开展应用。本研究通过直接从胃粘膜活组织检测抗原对照来评价HP血清学抗体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及准确性。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9年 12月~ 2 0 0 0年 12月 ,南京市儿童医院对 6 7例因上消化道不适等症状的儿童同时进行HP血清学抗…  相似文献   

15.
胃粘膜癌前病变组织中MG7—Ag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粘膜癌前病变组织中MG7┐Ag的表达610083成都成都军区成都总医院汤礼军田伏洲麻晓林①晏才杰①周丁华①关键词胃肿瘤;抗原,肿瘤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35.2萎缩性胃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肠化生)及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异型增生)是内镜活检及手术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胃癌前期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胃活检组织病理切片等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CAG伴肠上皮化生 (肠化 )、胃粘膜不典型增生的患者进行 HP的根除治疗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比较 ,HP感染与 CAG有关 (P<0 .0 5 ) ,与肠化、不典型增生亦有关 (P<0 .0 1) ;根除 HP后 CAG、CAG伴肠化逆转不明显 (P>0 .0 5 ) ,胃粘膜不典型增生有显著好转 (P<0 .0 5 )。结论  HP感染与胃癌前期变化有关。根除 HP有助于胃粘膜不典型增生的逆转  相似文献   

17.
为了防止幽门螺杆菌(HP)通过胃镜传播,我们对现在通用的胃镜消毒液对HP的杀灭作用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本组47例,HP均为阳性,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18例,萎缩性胃炎4例,胆汁返流性胃炎9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6例。12 方法 胃镜消毒液为2%戊尔醛溶液,对检出HP阳性的患者,于胃镜清洗消毒前用棉拭子在胃镜前端取标本,胃镜通过胃镜消毒液消毒后再在胃镜前端取标本,分别作尿素酶定性试验,以观察消毒液对清除HP的效果。2 结果47例观察对象,在胃镜检查完毕后,胃镜消毒前,胃镜前端胃液HP阳性者23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 30例胃粘膜黄色瘤的发病原因、病理形态学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病理组织学、组化病理学 ,结合临床研究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 男多于女性 ,为 5∶1,平均年龄 5 6 2 0岁 ,45岁以上占 87% ;多发于胃窦部 ,占 87% ;11例生化检查 :5例TG、3例ch均高出正常标准 ;胃镜见隆起的小斑块 ,光镜见局灶性泡沫状细胞 ,PAS染色呈阴性。结论 胃黄色瘤属瘤样病变 ,是慢性胃炎引起的胃粘膜破坏 ,并由吞噬细胞吞噬含脂质物质聚集而成的泡沫状结构 ;病因与肠上皮化生、中老年肥胖、高血脂症及HP感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卷席法取材在胃良性溃疡标本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良、恶性疾病的术前诊断主要靠内窥镜检查和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对术后胃切除标本,尤其对术前诊断为“良性溃疡”而行手术的胃标本进一步检查,对发现胃内其他病变有重要意义。1993~1996年,我们采用胃粘膜卷席法取材,对胃溃疡67例和十二指肠溃疡105例的标本进行检测。另外,还对126例术前已行胃粘膜活检的术后胃标本进行幽门螺杆菌(HP)的检测,取得了较有意义的结果。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术后胃标本,沿胃大弯剪开(如病灶在大弯侧,则沿胃小弯剪开),铺平固定于木板上,用10%甲醛液固定。细致观察病灶周围粘膜的变化,如粘膜粗糙、隆起、出…  相似文献   

20.
人乳头瘤病毒与大肠癌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近年来我国大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呈逐年上升趋势 ,但其病因及发生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清楚。许多证据表明 ,人乳头瘤病毒 (HPV)与人类肿瘤关系密切 ,因此HPV与大肠癌的关系目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解大肠疾病中HPV感染情况 ,以明确HPV与大肠癌的关系 ,作者对 1 1 2例结肠镜活检标本进行了HPV检测 ,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PCR模板DNA制备 通过结肠镜检查 ,获取11 2例标本 ,用甲醛溶液固定 ,石蜡包埋保存。所有标本同时行病理检查确定诊断 ,其中大肠腺癌 4 6例 ,大肠腺瘤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