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及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102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n=48)和糖尿病肾病组(n=54),分别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 L)、体重指数(BMI)、血压、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空腹胰岛素(FIN),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肾病组病程长,收缩压(SBP)、LDL-c高,血清TBi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TBil与UAER呈显著负相关(r=-0.26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LDL-c、TBil、SBP是糖尿病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08、2.593、0.824、1.069;P0.01,P0.05)。结论血清高TBil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起保护作用;密切监控TBil,早期干预及控制LDL-c、SBP可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促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测定中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102例2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的患者(男54例,女48例),根据有无心血管、脑血管病变分为两组,同时选择280例正常体检人群为对照组。清晨采取空腹血,其中TG采用酶法测定(去游离甘油)、TC采用酶法测定、HDLC采用化学修饰酶法测定;LDLC采用比浊法,使用TBA-4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2型糖尿病组(T2DM)与对照组(CONTROL)血脂结果分析,各年龄段AIP指数均有显著差异(P〈0.01)。在正常对照组中,60岁以下男性AIP明显高于女性,60岁以上可见相反。特别是40岁以上男性、50岁以上女性,AIP水平都显著升高。在T2DM有心脑血管病变组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与T2DM无心脑血管病变组中男性和女性AIP指数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AIP指数升高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心血管和脑血管病变。AIP的监测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微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和脑血管病变的预防和判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金炜 《检验医学》2006,21(5):528-529
目的 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因子{AIP,即l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在预测2型糖尿病(DM)患者并发冠心病(CHD)危险时的价值。方法 采用TG氧化酶法测定TG,采用抗体阻碍法测定HDL-C。结果 单纯2型DM组和2型DM合并CHD组的AIP水平[中位数(范围)为0(-0.54~1.23)、0.13(-0.49~1.28)]显著高于对照组[中位数(范围)为-0.17(-0.74~0.57),P〈0.01)],TG/HDL-C比值[1.00(0.29~17.02)、1.36(0.32~19.09)]显著高于对照组10.68(0.18~3.69),P〈0.01];DM合并CHD组的AIP水平显著高于单纯DM组(P〉0.05),TG、HDL-C、TG/HDL-C比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AIP可作为2型DM患者并发CHD的一项独立的危险预测因子,可提高预测2型DM患者并发CHD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因子{AIP,即l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在预测2型糖尿病(DM)患者并发冠心病(CHD)危险时的价值。方法采用TG氧化酶法测定TG,采用抗体阻碍法测定HDL-C。结果单纯2型DM组和2型DM合并CHD组的AIP水平[中位数(范围)为0(-0.54~1.23)、0.13(-0.49~1.28)]显著高于对照组[中位数(范围)为-0.17(-0.74~0.57),P<0.01)],TG/HDL-C比值[1.00(0.29~17.02)、1.36(0.32~19.09)]显著高于对照组[0.68(0.18~3.69),P<0.01];DM合并CHD组的AIP水平显著高于单纯DM组(P>0.05),TG、HDL-C、TG/HDL-C比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IP可作为2型DM患者并发CHD的一项独立的危险预测因子,可提高预测2型DM患者并发CHD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之间的关系。方法 789例T2DM患者,按照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分为正常尿白蛋白组(尿白蛋白〈30 mg)、微量尿白蛋白组(尿白蛋白30~300 mg)和临床尿白蛋白组(尿白蛋白〉300 mg),并以168例正常成人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之间血清胆红素的差异,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DKD的关系。结果 T2DM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0.05)。微量尿白蛋白组的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较正常尿白蛋白组下降(P〈0.01或〈0.05),而直接胆红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尿白蛋白组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以及间接胆红素均低于其他两组(P〈0.01)。将尿白蛋白与血清胆红素水平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尿白蛋白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108,P〈0.01;r=-0.068,P〉0.05;r=-0.106,P〈0.05。3组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的相关性分别为r=0.196,P〈0.01;r=0.074,P〉0.05;r=0.12,P〈0.05。结论胆红素可能是T2DM患者肾脏的保护性因子。糖尿病早期采取积极的抗氧化治疗对防止DKD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血清铁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清铁蛋白浓度和糖尿病肾病相关性探讨。方法89例住院治疗中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58例)和肾功能异常组(31例),分别采集血和尿标本,使用化学发光法、放射免疫法等方法测定血清铁蛋白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等项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肾功能正常组的血清铁蛋白浓度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分别是226.21±126.65 ng/ml和10.09±7.17 mg/day,肾功能异常组分别是355.09±254.16 ng/ml和160.64±166.85 mg/day,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线性回归分析提示血清铁蛋白浓度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成正相关(r=0.223),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铁蛋白浓度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的T2DM患者239例,根据尿白蛋白/尿肌酐(UACR)水平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比较各组的血清25(OH)D水平。以血清25(OH)D=20μg/L为界进行分组,将上述患者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20μg/L)和维生素D不足组(≥20且30μg/L),比较两组白蛋白尿发生率。结果与正常蛋白尿组比较,微量和大量白蛋白尿组的血清25(OH)D水平更低(P0.01),与微量白蛋白尿组比较,大量白蛋白尿组的血清25(OH)D水平更低(P0.01);维生素D缺乏组和维生素D不足组白蛋白尿发生率分别为68.5%、39.4%(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UACR负相关。结论血清低维生素D水平参与了2型糖尿病肾损害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7类似物2(TCF7L2)基因多态性、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6月在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其中合并冠心病患者67例(观察组),未合并冠心病患者133例(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资料、HbA1c、AIP、TCF7L2基因多态性差异,并比较观察组不同狭窄程度患者HbA1c、AIP及TCF7L2基因多态性;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年龄、吸烟患者比率、空腹血糖、HbA1c、糖尿病病程、AIP和甘油三酯分别为(68.82±8.10)岁、49.25%、(9.28±2.12) mmol/L、(8.89±1.82)%、(12.54±2.11)年、1.01±0.32、(2.10±0.67)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61.19±9.40)岁、28.57%、(8.33±2.03) mmol/L、(7.50±1.60)%、(9.93±1.96)年、0.60±0.27、(1.89±0.60) mmol/L],差异均有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合并常规治疗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在常规降糖、抗凝、降脂、低蛋白饮食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厄贝沙坦;对照组:常规治疗未加厄贝沙坦。所有病例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6个月时抽血测定空服血糖(FBG)、餐后血糖(PBG)、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素氮(BUN)、24hUpro、UAER、ACR检测,然后对治疗前后两组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在常规降糖、抗凝、降脂、低蛋白饮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3个月、6个月后24hUpro、UAER、ACR明显要好于对照组。结论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临床疗效显著可靠。  相似文献   

10.
邢冬杰  宿世震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2):2132-2133
目的:探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79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检测其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测定血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反应蛋白(CRP),进行眼底、肌电图、超声等检查,并对其进行分析,观察各项指标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并探讨防治措施。结果:血压、血脂、FPG、HbA1c、CRP均为尿微量白蛋白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早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对减缓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将171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UAER〈20 μg/min)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UAER 20~200 μg/min),观察两组年龄、病程、血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的差异,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EDN组BMI、LDL-C均较SDM组升高,而HDL-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病程、FPG、HbA1c、FCP、TG、TC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0例血脂正常的患者中,SDM组的年龄、病程、TC、LDL-C等指标均低于EDN组(P〈0.05);应用χ2检验发现,EDN在血脂正常和异常组中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高BMI和高LDL-C与EDN的发病密切相关。结论 在2型糖尿病肾病的防治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病程、肥胖、血脂等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肾脏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浓度按照四分位数间距分为A、B、C、D四组,比较四组间一般临床指标及肾脏功能相关指标。结果随血尿酸水平增加,体质量指数、甘油三酯、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血尿酸水平的升高,四组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升高,其中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与C组、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血尿酸、年龄、胰岛素敏感指数纳入回归方程,血尿酸对白蛋白尿影响最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糖尿病肾脏损害相关,血尿酸水平的监测可为临床2型糖尿病肾脏损伤的早期防治及预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DM)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及动脉硬化指数(AI)和血脂综合指数(LCI)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124例2型DM患者和111名正常对照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DL—C等,计算LDL-C、AIP、LDL—C/HDL—C比值、AI和LCI。将2型DM患者分为HDL—C〈0.91mmol/L及HDL—C≥0.91mmol/L2组进行分析。结果2型DM组的AIP、AI和LCI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其中AIP值最高,A1次之。2型DM患者HDL-C〈0.91mmol/L组的AIP、AI、LDL—C/HDL—C比值均高于HDL-C≥0.91mmol/L组(P〈0.001),AIP的升高较明显。2型DM血脂升高组调脂前后AIP差异明显(P〈0.001)。结论比较AIP和其他3种指数,以AIP差异最明显。AIP是反映2型DM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最有判断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乙酰辅酶A羧化酶B(ACACB)是一种促进脂肪合成的限速酶,在糖脂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ACACB是影响糖尿病(DM)及糖尿病肾病(DN)发生与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就此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孙茜  李代清  褚月颉  刘倩  杨蔚  王鹏华 《临床荟萃》2011,26(22):1944-1946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Wagner分级(1~5级)与糖尿病肾病分期(Ⅰ~Ⅴ)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01年1月至2008年6月期间在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足病科住院的938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Wagner分级分为足病较轻组(Wagner 1~2级组)和足病较重组(Wagner 3~5级组),入院时留取24小时尿测量微量白蛋白(MAU)。结果糖尿病足病较重组与足病较轻组相比,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MAU水平明显增高,分别为HbA1c(9.63±2.37)%vs(9.12±2.05)%(P〈0.01);MAU[43.85(90.40)]mg/d vs[27.50(59.35)]mg/d(P〈0.01);足病较重组患有严重肾病(Ⅳ~Ⅴ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糖尿病足病较轻组(30.8%vs 23.5%,P〈0.05)。结论糖尿病足病变严重程度较高者严重肾病发生率较高,MAU水平也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936T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9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肾病患者173例(糖尿病肾病组),2型糖尿病非肾病患者123例(糖尿病非肾病组)。采用多聚酶链反应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936T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糖尿病肾病组与糖尿病非肾病组相比,CT和TT的基因型频率显著升高(P〈0.05).并且发现T等位基因的频率在糖尿病肾病组显著高于糖尿病非肾病组(P〈0.01)。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CT和TT基因型与糖尿病肾病有相关性(OR=2、532,95%CI=1.486~4.315,P=0.001)。同时目前的结果也表明CT和TT基因型对糖尿病肾病的血脂指标有影响。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3'非翻译区C936T基因多态性可能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在中国汉族人群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脂代谢情况与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特点,探讨不同干预方式短期强化降糖治疗对初诊T2DM患者血脂及AIP的影响。方法:382例初诊T2DM患者(T2DM组)及68名血糖正常者(对照组),检测两组血脂、空腹血糖、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AIP。T2DM组接受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计算急性胰岛素反应及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指数HOMA—B及HOMA—IR。按不同干预方式将T2DM组随机分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组、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MDI)组或口服降糖药(OHA)组,快速纠正高血糖,血糖恢复正常并维持2周后停止治疗。治疗结束后复查基线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初诊T2DM组血脂异常患者比例较高(81.7%对比67.6%,P〈0.01),三酰甘油明显升高(中位数:1.75mmol/L对比1.12mmoL/L,P〈0.01),AIP升高(0.19±0.32对比-0.01±0.29,P〈0.01)。在初诊T2DM患者中,AIP水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0.23±0.33对比0.10±0.28,P〈0.01),AIP与BMI、腰臀比、HOMA—IR、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成正相关,与HDL—C成负相关。接受2~5周的强化降糖治疗后,不同干预组的血脂均获得明显改善,表现为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和游离脂肪酸水平下降,AIP下降。治疗后各组间血脂及AIP改善程度一致。结论:初诊T2DM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代谢紊乱,以三酰甘油升高为主,AIP升高明显,AIP与反映胰岛素抵抗的指标明显相关。不同干预方式的短期强化降糖治疗均能有效改善初诊T2DM患者血脂代谢紊乱及AIP。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高甘油三酯血症腰围表型(HTWC表型)与糖尿病肾脏病(DKD)的关系。方法 将753例T2DM患者以血甘油三酯≥1.7 mmoL/L、腰围男性≥85 cm或女性≥80 cm为切点,分为甘油三酯和腰围正常组、单纯高甘油三酯组、单纯腹型肥胖组、高甘油三酯血症腰围表型(HTWC)组,比较4组间DKD的发生率及各生化指标,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HTWC组患者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收缩压、空腹血糖、尿酸、甘油三酯、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较非HTWC组升高(均P<0.01);HTWC组DKD的发病率较其他3组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TWC表型是T2DM患者合并DKD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14,95%CI=1.183~3.625)。结论 HTWC表型是T2DM患者合并DK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不同肾损害期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2型糖尿病不同肾损害期的变化,评价Cys—C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135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糖尿病肾病不同损害期77例)血清CysC,同时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Alb、Cr、BUN,根据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结果2型糖尿病正常向蛋白尿组与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间Cys—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椿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与2型槠尿病人量白蛋白尿组间Cys—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ysC可作为辅助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甘油三酯血症腰围表型(HTWC表型)与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将722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血甘油三酯≥1.7 mmoL/L、腰围男性≥85 cm或女性≥80 cm为切点,分为甘油三酯和腰围正常组、单纯高甘油三酯组、单纯腹型肥胖组、高甘油三酯血症腰围表型(HTWC)组,比较4组间 DR 的发生率及各生化指标,并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HTWC 组患者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收缩压、甘油三酯较非HTWC组升高(P<0.05或P<0.01),DR的发病率较高(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HTWC 表型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DR的独立危险因素(OR =2.144,95%CI =1.219~3.770)。结论 HTWC表型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DR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