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骶神经根磁刺激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女性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1月至12月,120例难治性OAB患者随机分为骶神经根磁刺激组(n = 40)、索利那新组(n = 40)和联合治疗组(n = 40)。治疗前后分别评价三组排尿日记(日间排尿次数、夜间排尿次数、单次排尿量、尿急次数)、尿动力指标(初始尿意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容量)和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结果 骶神经根磁刺激组2例、索利那新组1例、联合治疗组1例脱落。联合治疗组日间排尿次数、夜间排尿次数、单次排尿量、尿急次数、初始尿意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容量和OABSS评分均优于骶神经根磁刺激组和索利那新组(P < 0.05)。 结论 骶神经根磁刺激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女性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效果优于单一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长针骶刺法治疗糖尿病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AS 9.4软件生成随机序列表, 将90例糖尿病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按照随机序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5例。2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基础治疗方案, 观察组在基础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电针结合长针骶刺法治疗, 每周5次, 共治疗4周;对照组在基础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琥珀酸索利那新片(5 mg)口服治疗, 每日1次, 治疗4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开始前1周和治疗结束前1周, 采用排尿日记卡记录平均每日的白天排尿次数、夜间排尿次数, 以及1周内的尿急次数和急迫性尿失禁次数。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治疗后), 采用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膀胱过度活动症生活质量调查表(OAB-q)、尿流动力学最大尿流率(Qmax)和平均尿流率(Qave)的变化评估2组患者的小便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尿流动力学情况。结果治疗后, 2组患者的平均白天排尿次数和夜间排尿次数、1周内的尿急次数和急迫性尿失禁次数、OABSS评分、OAB-q评分、Qmax和Qave与组内治疗前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观察组的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疗效.方法 80例BPH合并OAB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开始前和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和BPH生活质量(QOL)评分以及尿动力学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IPSS、OABSS、QOL评分及OABSS量表中问题3(尿急)的评分,膀胱初始感觉时容量、强烈尿意时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逼尿肌最大压力、残余尿等尿动力学检查指标均符合正态分布.治疗结束时完成可供统计分析的例数为76例,其中治疗组39例,对照组37例.治疗后治疗组在IPSS、OABSS、OABSS量表中问题3的评分及QOL等评估指标分别为(10.4±1.3)、(4.1±1.6)、1.7±0.4)和(2.2±0.3)分,较治疗前的(15.8±2.3)、(10.1±1.9)、(3.9±0.7)和(4.5±1.8)分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膀胱初始感觉时容量、强烈尿意时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逼尿肌最大压力等尿动力学检查指标分别为(123.0±17.9)ml、(65.3 ±34.5)ml、(14.2 ±4.3) ml/s、(46.7 ±19.6)cmH2O,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仅在IPSS和最大尿流率两项指标上有显著改善[(14.1±2.5)分比(16.4±1.8)分和(14.3±3.4) ml/s比(11.5±3.6) ml/s,P<0.05].治疗后在IPSS、OABSS、OABSS量表中的问题3评分和QOL评分以及膀胱初始感觉时容量、强烈尿意时膀胱容量、逼尿肌最大压力等指标上,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且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础药物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BPH合并OAB疗效较单一基础药物治疗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0):1777-1778
目的探析尿动力学膀胱冷水反射试验在肉毒素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70例女性OAB患者研究对象,给予A型肉毒素200IU+生理盐水30ml膀胱注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24h尿急次数、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平均每次排尿量)及OABSS评分变化,膀胱冷水反射试验检测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4h尿急次数、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及OABSS评分显著降低,平均每次排尿量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最大尿流率、初尿意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容量显著改善/降低,残余尿量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动力学膀胱冷水反射试验用于肉毒素治疗OAB的效果评价,能准确检验出患者的尿动力学数据,能够综合判定药物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索利那新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效果及对尿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7年9月至2023年1月海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76例BPH合并OA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两组均行TURP,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索利那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尿动力学指标[残余尿量(PVR)、膀胱最大容量(MBC)、最大排尿压(MVP)、最大尿流率(Qmax)]、手术时间、置管期排尿指标(膀胱痉挛次数与时间)、自主排尿期排尿指标(排尿次数、急迫性尿失禁次数与每次尿量)、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IPSS、OABSS分别为(11.18±2.16)、(5.67±0.9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5.23±2.89)、(8.23±1.4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PVR为(15.83±2.91)mL,明显少于对照组[(18.14±3.52)mL],M...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膀胱内逼尿肌加三角区注射肉毒素联合行为疗法治疗难治性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本院收治88例女性难治性OA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4例.两组均接受行为疗法,对照组加用逼尿肌注射A型内毒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三角区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同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尿道动力学指标最大尿流率(Qmax)、最大膀胱容量(MBC)、储尿期膀胱逼尿肌最大压力(Pmax)的改善情况,并采用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量表(OABSS)、尿失禁生命质量评分表(I-QOL)评定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①治疗4周,两组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尿失禁次数均减少,排尿量增多,与同组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尿失禁次数减少幅度及排尿量增加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Qmax、Pmax降低,MBC上升(P<0.05),观察组Qmax、Pmax降低幅度及MBC上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两组OABSS量表评分降低,I-QOL量表评分上升,与同组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OABSS评分降低幅度及I-QOL评分上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④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女性难治性OAB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膀胱内逼尿肌联合三角区注射内毒素配合行为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者OAB症状,促进尿道动力学恢复,同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2组采用常规间歇式导尿技术并制定饮水计划,观察组加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后评定2组患者膀胱功能及国际下尿路症候群症状(LUTS)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每日最大排尿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2组每日平均排尿次数、残余尿量、平均漏尿次数及LUT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方法对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康复的疗效优于常规的膀胱功能治疗训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行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TURP术后OA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组)、实验组(行为疗法组)和联合治疗组(行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组),每组40例,观察各组拔管后第7、14、28天的OABSS评分及排尿情况,观察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在拔除尿管后第7、14、28天的OABSS评分、24h尿急次数、24h排尿次数、夜尿次数、急迫性尿失禁次数均低于药物治疗组和行为疗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治疗组及行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组服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25%,但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患者均可耐受。结论 行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能更有效改善TURP术后患者OAB症状,可于TURP术后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骶神经根磁刺激联合行为治疗对脊髓损伤(SCI)后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SCI后OAB患者33例,均采用行为治疗和骶神经根磁刺激治疗,共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排尿日记记录项目、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问卷评分、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I-QOL)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24 h平均排尿次数为(7.30±1.01)次、平均排尿量为(204.79±9.19)m L、平均尿急次数为(1.36±0.86)次、平均尿失禁次数为(0.58±0.50)次,OABSS总评分为(3.64±1.06)分,ICIQ-SF评分为(11.61±1.14)分,I-QOL评分为(70.39±2.77)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75.76%。结论:骶神经根磁刺激联合行为治疗能够抑制SCI后膀胱过度活动,改善尿频、尿急、尿失禁,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α受体阻滞剂联合用药及单用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膀胱过度活动症合并膀胱出口梗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α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α受体阻滞剂联合M受体阻滞剂的治疗方式,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排尿评分、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OABSS评分为(7.2±1.5)分,研究组患者治疗后OABSS评分为(4.8±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0.0%(P0.05)。结论在膀胱过度活动症合并膀胱出口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受体阻滞剂联合用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早期电针联合体表神经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体表神经电刺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体表神经电刺激基础上辅以电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价2组患者膀胱排尿情况,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最大膀胱容量、充盈期逼尿肌压力、最大尿道闭合压、最大尿流率和残余尿量等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2个月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最大膀胱容量[(369.2±76.5)ml]、最大尿道闭合压[(75.4±10.5)cmH2O]和最大尿流率[(12.3±3.3)ml/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而充盈期逼尿肌压力[(21.8±5.7)cmH2O]、残余尿量[(85.4±41.8)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电针联合体表神经电刺激早期治疗可显著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辅助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N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脊髓损伤NB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组和常规组各36例。常规组仅接受康复治疗结合膀胱训练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辅助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24 h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残余尿量以及神经功能评分(ASIA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24 h 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残余尿量方面均优于常规组[分别为97.2% vs.55.6%,(5.1±1.2)次vs (8.3±2.2)次,(189.9±11.4)ml vs (145.3±10.8)ml,(90.2±2.4) ml vs (110.1±3.3)ml,均为P<0.05]。两组的ASI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辅助治疗能明显改善脊髓损伤NB患者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康复,是一种治疗NB的好的辅助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后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疗效。方法将60例前列腺增生症(BPH)经尿道PVP术后OAB的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予以生物反馈电刺激加口服氟哌酸胶囊;对照组单独予以口服氟哌酸胶囊,两组均连续予以治疗2周。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2周后有效率分别为90.00%、20.00%,1月后有效率分别为86.67%、16.67%,经χ2检验,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疗效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PVP术后OAB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在中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中年女性OAB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组间年龄、病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症状评估表(OABSS)评分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及药物治疗,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盆底肌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逼尿肌过度活动的影响。方法 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1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 8)和试验组(n = 9)。两组均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4 mg/d,共12周,试验组行盆底肌训练。治疗前后行尿动力检查,采用神经源性膀胱症状评分量表、膀胱状况感知评分量表的差异,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各项尿动力指标和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t > 3.674, |Z| > 2.646, P < 0.05)。试验组最大膀胱容量、逼尿肌首次收缩压力容积、逼尿肌漏尿点压力、逼尿肌最大收缩压力和神经源性膀胱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有改善(|t| > 2.194, P < 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盆底肌训练可以进一步改善脊髓损伤患者逼尿肌过度活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膀胱黏膜炎性病变相关膀胱过度活动症状女性患者的电切治疗效果。【方法】对70例临床诊断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镜检查及病理检查发现膀胱黏膜炎性病变女性患者,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结果】70例患者手术时间18~30 min ,平均(21.6±5.7) min ,术中出血小于5 mL ,术后保留导尿7 d;术后1个月OABSS评分及QOL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 P <0.05)。【结论】经尿道膀胱电切术治疗膀胱黏膜炎性病变所致膀胱过度活动症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效果满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骶神经根磁刺激对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观察骶神经根磁刺激治疗对脊髓损伤所致逼尿肌反射亢进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骶神经根磁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的患者,共治疗10天,应用排尿日记、生存质量评分和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24h平均排尿次数减少,平均单次排尿量明显增加,平均尿失禁次数相应减少,生存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达71.4%;尿流动力学结果提示,刺激后最大膀胱测压容积显著增加,充盈末逼尿肌压力明显降低,最大尿流率明显增加。结论:骶神经根磁刺激通过抑制逼尿肌反射,增加膀胱测压容积,增加尿流率,从而改善尿频症状,减少尿失禁,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患者膀胱组织中内源性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排尿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女性OAB患者(OAB组)及非OAB受试者(对照组)各50例,观察两组平均24h排尿次数、24h尿失禁次数、初始尿意容量(first desire to void,FDV)及最大尿意容量(maximal volume atmicturtion desire,MV),评判最大尿流率(maximum urine streaming rate,Qmax)及排尿量(voiding volume,VV),完成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 score,OABSS)。两组入选对象均行膀胱镜检查,并于非膀胱三角区区域收集膀胱肌肉组织,应用敏感硫电极法测定膀胱肌肉组织匀浆中H:S含量。结果OAB组患者与对照组受试者膀胱组织中H2S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B组H2S水平与平均24h排尿次数及24h尿失禁次数呈正相关,与FDV、MV、VV、Qmax呈负相关。结论女性OAB患者膀胱组织内H2S水平较正常女性明显升高,H2S含量作为一种有效、客观的监测指标,对评价女性OAB患者排尿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