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2.
苏瑞雪  宋涓涓 《江苏医药》2022,48(9):913-917
目的 观察驱动压滴定呼气末正压(PEEP)对单肺通气(OLV)患者肺保护效应。方法将择期行胸腔镜下左肺下叶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C组和P组,每组20例。OLV开始后,两组均使用小潮气量5 mL/kg和呼吸频率12~16次/分;C组采用固定PEEP 5 cmH2O,P组使用最低驱动压滴定个体化PEEP。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后双肺通气15 min(T1)、OLV 30 min(T2)、OLV 60 min(T3)和恢复双肺通气15 min(T4)时的通气相关指标,包括驱动压(驱动压=平台压-PEEP)、肺顺应性、PEEP、气道峰压、氧合指数、肺泡死腔率、MAP和HR。在诱导后5 min(T0)和术后24 h(T5)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高迁移率蛋白1(HMGB1)以及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浓度。记录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P组T2、T3时驱动压和气道峰压降低,肺顺应性升高(P<0.05);两组肺泡死腔率和氧合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P组T5时血清SP-A、TNF-α和IL-...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单肺通气(OLV)期间通气侧肺实施不同大小的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肺内分流及氧合的影响。方法45例ASAⅠ~Ⅱ级择期在全麻下行肺叶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A组为不采用PEEP的OLV对照组;B组为OLV PEEP(5cmH2O)组;C组为OLV PEEP(8cmH2O)组。各组病例于OLV前、OLV后30min、OVL结束、恢复双肺通气后30min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根据公式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OVL30min及OVL结束时,B、C两组的PaO2较A组高,QS/QT较A组低(P<0.05);B、C两组各时点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VL期间通气侧肺实施5cmH2O及8cmH2O的PEEP可明显提高PaO2,减少肺内分流;5cmH2O的PEEP有利于手术操作,临床实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4.
刘余  芦晓梅  史艳 《中国药房》2012,(48):4572-4575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联合外源性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e)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对支气管扩张剂有反应性,伴有中度内源性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i)的机械性通气COPD患者10例,分别在插管后30min(ZEEPe-1),雾化吸入5mg沙丁胺醇后30min(ZEEPe—S),首次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后8h到PEEPe通气前的15min(ZEEPe-II),在基础水平PEEPi上设置PEEPe后30min(PEEPe-30),雾化吸入5mg沙丁胺醇和PEEPe结合治疗后30min(PEEPe-S)时,评测患者的呼吸系统力学、血液动力学和气体交换功能。在PEEPe通气前检测确定变量的基础值。结果:与ZEEPe-1时间点比较,ZEEPe-S时间点最大总呼气阻力、最小呼吸阻力、附加肺呼吸阻力、功能残气量的变化、PEEPi、肺毛细血管楔压和全身血管阻力均显著降低(P〈0.01),心率、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和氧输送量显著提高(P〈0.01);在PEEPe-30治疗时间点PEEPi、二氧化碳分压和静脉血掺杂比显著降低(P〈0.01);在PEEPe-S时间点最大总呼气阻力、最小呼吸阻力、功能残气量的变化、肺毛细血管楔压、静脉血掺杂比和全身血管阻力显著降低(P〈0.01),心率、氧输送量和动脉血氧分压显著提高(P〈0.01)。结论:对于有中度PEEPi-COPD患者,沙丁胺醇联合PEEPe有累加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帆 《云南医药》2014,(5):550-55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因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在高原地区陆续开展[1]。腹腔镜下手术,其二氧化碳气腹对呼吸和循环有一定影响,在高原地区表现较为明显[2]。本研究旨在观察高原地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对气腹病人动脉血氧合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复张策略复合呼气末正压通气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肺复张策略复合呼气末正压通气进行手术,同期选择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只进行呼气末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患者肺顺应性、动脉与呼气末CO2差值【D(a—e),CO2】及氧合指数(OI)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气腹30min时的D(a—e)CO2水平分别为【(4.3±2.1)cmH2Ovs(5.6±2.9)cmH2O)],气腹60min时的D(a—e)CO2【(3.9±2.8)cmH2Ovs(4.6±2.4)cmH2O)】,气腹90min时的D(a—e)CO2【(3.6±1.9)cmH2Ovs(4.4±2.2)cmH2O】及放气时的D(a—e)CO2【(4.2±1.8)CmH2Ovs(6.9±2.5)cmH,01;气腹30min时肺泡动态顺应性为【(32.8±3.6)cmH2Ovs(29.8±4.1)cmH2O】,气腹60min为[(34.3±4.7)cmH2Ovs(30.6±3.9)cmH2O],气腹90min为[(35.8±4.9)cmH2Ovs(32.1±4.4)cmH2O)1,放气时为[(34.9±5.1)cmH2Ovs(31.9±4.0)cmH2O)】;气腹60min时的OI指数为[(398.6±49.1)%vs(368.3±46.8)%],气腹90min为【(426.3±58.9)%vs(389.5±42.7)%)】,放气时[(528.6±57.0)%vs(462.8±48.9)%]。两两比较,均P〈0.05。结论肺复张策略复合呼气末正压通气可降低动脉CO2浓度,增加动脉O2浓度,提升氧合指数,改善肺泡动态顺应性,降低D(a—e)CO2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在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应用。方法选择84例腹部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常规通气组)和B组(小潮气量通气组)。观察拔管后5min的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MR)、中心静脉压(CVP)。结果两组之间PaCO2、HR和CV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a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通气比较,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PEEP通气在老年患者的全麻苏醒期中能有效改善通气血流比例,促进气体交换,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为对老年患者施行手术通气模式选择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并用呼气末正压抢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的慢性呼吸衰竭急性恶化的疗效。方法 17例均在纤维支气管镜导引下经鼻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并连接西门子Servo0370型多功能呼吸机。结果 机械通气10~15分钟,全部病例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2%~98%。结论 当COPD患者存在发展为严重呼吸衰竭的趋势或痰液窒息的可能时,应尽早应用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单肺通气对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的影响。方法将53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双腔支气管插管后分别进行双肺和单肺机械通气,统计PEEPi发生情况。结果双肺通气时发生内源性呼气末正压11例,发生率为20.7%,单肺通气时发生内源性呼气末正压23例,发生率为4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应根据平台压等指标对患者的呼吸参数进行调整,可以减少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呼气末正压(PEEP)对不同肺部病变重症患者腹内压(IAP)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重症医学科进行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72例,按照肺部病变分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组及无胸肺部疾患组各24例,观察患者在平卧位时PEEP分别为0、3、6、9、12和15 cmH2O(1 cmH2O=0.098 kPa)条件下的IAP、肺顺应性(CL)、总顺应性(CT)及胸廓顺应性(CTH)的变化,并分析IAP与PEEP、CL、CT、CTH的关系.结果 PEEP对不同肺部病变重症患者IAP的影响:ARDS组<无胸肺部疾患组<COPD组(P<0.05);各组患者肺顺应性:ARDS组<无胸肺部疾患组< COPD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IAP与PEEP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r=0.92,P<0.01),IAP与CL、CT、CTH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r=0.83、0.64、-0.56,P均<0.05).结论 不同肺部病变状态下PEEP对IAP的影响不同,其中COPD患者影响较大,而ARDS患者影响较小;影响的大小与肺顺应性大小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的效果,探讨呼气末正压的选择,以及其对循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我院PICU成功救治的32例手足口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患儿,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选择压力控制通气模式,加用呼吸末正压。结果 32例患儿均抢救成功。机械通气时间3d 11h~18d 8h。结论机械通气治疗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能够迅速改善患儿症状和低氧血症,适当的呼吸末正压选择能显著降低死亡率,是一种必要、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但对患儿循环有明显影响,尤其是对中心静脉压(CVP)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詹毓彦  王金栋  张东升 《河北医药》2007,29(11):1180-1183
目的 探讨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高危因素以及低潮气量的PEEP机械通气模式治疗创伤性ARDS的疗效.方法 选取胸外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患者538例,损伤严重程度根据AIS90-ISS定级标准进行评分.分析与ARDS相关的因素以此判断对病情发展趋势的影响.将确诊后ARDS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采用不同通气方式进行治疗,在机械通气2、12、24、48 h观察患者血气指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时间、发生率.结果 (1)胸外伤后呼吸、血压、血气异常,合并肋骨骨折、肺挫伤、血气胸、腹腔内脏损伤、四肢或骨盆骨折、慢性阻塞性肺病,ARDS发病率均明显增高(P均<0.01);ISS≥16时,ARDS发病率明显增高(P<0.01).(2)A、B 2组SaO2、Pa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PaCO2 B组明显高于A组,(P<0.01);B组VILI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1);B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1);A组MODS发生率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MODS发生时间较A组明显延迟(P<0.01).结论 (1)高龄、休克、呼吸困难、多发肋骨骨折、肺挫伤,大量血气胸、腹腔内脏损伤、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影响胸外伤并发ARDS的高危因素.(2)低潮气量 PEEP机械通气适合ARDS患者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单肺通气(OLV)时肺缺血-再灌注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择期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性别不限。年龄48~75岁,体重45—75kg,ASA分级I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右美托咪啶组(A组,n=15),对照组(B组,n=15)。常规诱导前,A组经10ra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1μg/kg,后恒速静脉输注0.5μg·kg^-1·h^-1至术毕前30min;B组采用同样方法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都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分别于诱导前(T0)、OLV即刻(T1)、OLV60min(T2)、OLV120min(T3)、膨肺后1h(T4)、术后24h(T5)采集静脉血样,行全血中性粒细胞(PMN)计数,测定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黄嘌呤氧化酶(XOD)含量。结果与T0比较,两组PMN计数在T2-L明显升高(P〈0.05)。与A组比较,B组BT5时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明显。与T0时比较,两组MPO、XOD浓度在T2-T5明显增高(P〈O.05);与B组比较,A组pT5时血清MPO、XOD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减少单肺通气患者血XOD、MPO活性和PMN计数的升高,可对单肺通气时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爽  陈建丽  靳蓉  黄莉  徐艳霞  周茉 《贵州医药》2012,36(3):209-213
目的 探讨小潮气量和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在危重患儿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安全差异性.方法 将8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儿分为传统潮气量通气组30例、小潮气量通气组50例,根据潮气量调整呼气末正压(PEEP)、吸气峰压(PIP)、平均气道压(MAP),监测肺动态顺应性(Cdyn)、呼吸功(Wobv)、气道阻力(Rrs)、气道闭合压(P0.1)、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氧合指数(OI)、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观察患儿氧合改善情况、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撤机情况以及患儿的转归情况.结果(1)小潮气量机械通气组与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组患儿Cdyn、Rrs在上机第1、3天,Wobv在上机第3、5天,P0.1在上机第5、7天,PEEP、PIP、MAP在上机第0、1、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潮气量通气24h氧合改善较传统潮气量通气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Wobv、P0.1对撤机有指导意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比较,不同潮气量通气治疗AHRF患儿出现气压伤情况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危重患儿的病死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dyn、Rrs、Wobv、P0.1等呼吸力学指标有助于判断机械通气过程中患儿肺部病变的情况,从而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并判断撤机的时机.小潮气量通气在降低AHRF患儿病死率方面并不优于传统潮气量通气;但在气压伤方面,小潮气量通气优于传统潮气量,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对单肺通气(OLV)时肺内分流,炎性细胞因子和自由基的影响。方法:拟行肺叶切除术肺癌病人30例,随机分为长托宁组(A组)和对照组阿托品组(B组),每组15例,两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分别给予长托宁1 mg静注,阿托品0.5 mg肌注。两组病人分别在插管后双肺通气5 min(T1)、OLV45 min(T2)、90 min(T3)及术后2 h(T4)、24 h(T5)采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浓度。结果:两组患者单肺通气时SPO2、PaO2均较双肺通气时(T1)降低,Qs/Qt较T1增加(P<0.05);B组T2-4时SPO2、PaO2较A组下降明显,Qs/Qt较A组升高(P<0.05);两组TNF-αI、L-6和IL-8于T2时明显上升(P<0.05),与B组比较,A组T3、T4、T5时TNF-αI、L-6和IL-8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MDA在T3、T4、T5时显著升高,SOD同时呈下降趋势(P<0.05);组间比较,B组MDA在T3、T4时显著高于A组(P<0.05)。B组SOD在T3、T4、T5时较A组降低(P<0.05)。结论:长托宁可改善单肺通气病人肺内分流及降低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术中低潮气量复合不同时期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的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对开腹手术全身麻醉老年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和肺顺应性的影响. 方法 选择接受开放性腹部手术的老年全身麻醉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通气组、中期PEEP组和后期PEEP组.常规通气组未复合PEEP,中期PEEP组在手术开始后1 h 复合PEEP,后期PEEP组在拔管前1h复合PEEP,各组PEEP设定为10cmH2O,持续1h.3组均采用间歇性正压通气(IPPV)模式,潮气量为6mL/kg,吸呼比为1∶1.5~2,调节呼吸频率,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 在35~45mmHg(1mmHg=0.133kPa).分别于术前、术后1h、术后24h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记录气管插管后30min、术中90min和拔管前30min的潮气量、PEEP值、气道峰压(Ppeak),计算肺顺应性(CL). 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1h各组PaCO2明显升高(P<0.05),常规通气组和后期PEEP组氧合指数(OI)明显降低(P<0.05),常规通气组和中期PEEP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明显升高(P<0.05);与术后1h比较,术后24h中期PEEP组PaCO2明显降低(P<0.05),常规通气组OI明显升高(P<0.05),常规通气组和中期PEEP组A-aDO2明显下降(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低潮气量复合术中1h PEEP或拔除气管导管前1h复合PEEP均能改善术后血气指标,前者可以改善术后1h和术后24h的氧合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应用低潮气量(VT)机械通气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3月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患者200例,按照机械通气VT不同分为两组,各100例.Ⅰ组VT 8~10 mL/kg,应用传统潮气量通气;Ⅱ组VT 6~〈8 mL/kg,应用小潮气量通气.比较术中两组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气道压、血氧饱和度(SpO2)、胸肺顺应性等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术中PETCO2 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术中气道平台压、气道峰压低于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胸肺顺应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VT机械通气作为一种肺保护通气策略应用于全身麻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PEEP机械通气治疗COPD呼衰并肺大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呼吸末正压通气 (PEEP)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衰并肺大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8例COPD呼衰并肺大泡的病人随机分为常规通气组 2 3例和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PEEP通气组 2 5例 ,比较两组的通气时间、气压伤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PEEP组气压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通气组 ,通气时间也显著小于常规通气组 ,死亡率的比较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PEEP机械通气治疗COPD呼衰并肺大泡可显著减少病人气压伤的发生率和缩短通气时间 ,减少病人的精神、经济负担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时应用乌司他丁与帕瑞昔布钠对肺内分流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行单肺通气根治的100例食道癌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将其分为A组、B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麻醉诱导方式、麻醉用药、麻醉深度维持。麻醉前0.5 h,A组患者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B组患者给予乌司他丁50 U。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S_1期)、单肺通气0.5 h(S_2期)、单肺通气1 h(S_3期)、恢复双肺通气0.5 h(S_4期)时气道平均压、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肺内分流率、白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表达量。结果 A组患者S_4期时平均动脉压(77.9±11.5)高于B组(73.6±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S_2期、S_3期、S_4期时,动脉二氧化碳分压(41.4±3.8、41.8±3.4、41.7±2.8)均高于B组(42.7±2.1、42.7±2.1、44.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S_2期、S_3期时肺内分流率均明显低于B组,两组患者在S_2期、S_3期时肺内分流率均高于S_4期。结论帕瑞昔布钠与乌司他丁在单肺通气时对肺组织均具有保护作用,但单肺通气时应用帕瑞昔布钠,可更大程度上降低肺内分流率,避免手术过程中对肺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