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烧伤病人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烧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措施。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病人心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状态。[结果]观察组病人心理干预后第10天SAS、SDS评分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缓解烧伤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喉癌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的相关因素,采用临床心理方法进行干预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将128例喉癌患者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术前心理评估。干预组68例,在术后进行心理社会因素分析,并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60例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对喉癌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抑郁、反社会等负性情绪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前两组喉癌患者存在较严重的焦虑、抑郁、恐惧情绪,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及恐惧评分分别为(36.89&#177;5.17),(47.49&#177;5.44),(44.38&#177;1.78)分,对照组分别为(49.23&#177;5.87),(56.37&#177;4.87),(66.27&#177;2.5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598,6.876,7.553;P<0.05)。结论对喉癌患者进行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手术患者常见负性情绪及围术期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常见负性情绪及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法。方法对37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于术前24h、术中、术后2~5 d进行访视交流、心理疏导、记录整理。结果乳腺癌手术患者存在负性情绪,经过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其心理症状,促进了躯体功能的恢复。结论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围术期的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心理功能,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对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内科常规治疗+心理干预)和对照组(内科常规治疗)各40例,在入组时,心理干预后3、6个月末分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结果心理干预3、6个月后,干预组HAMD和HAMA评分[3个月后评分分别为(21.61±6.32)、(17.37±3.32)分;6个月后评分分别为(18.33±7.49)、(15.62±3.48)分]均明显低于入组时[(26.77±8.61)、(23.25±7.25)分]和对照组[3月后评分分别为(26.38±5.62)、(19.56±5.71)分;6个月后评分分别为(26.66±7.63)、(18.64±5.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情绪状况。 相似文献
5.
心理干预对脑肿瘤患者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脑肿瘤患者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120例脑肿瘤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干预组予以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进行。结果 两组患者家属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比较,干预组心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酒依赖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4例酒依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戒酒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观察8周,出院后随访2个月.于心理干预前及干预第2周、4周、6周、8周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焦虑症状,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症状,出院后随访2个月评定复饮率.结果 研究组心理干预第2周末起汉密顿焦虑量表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心理干预第8周末有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心理干预后各时段汉密顿焦虑量表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出院随访第1个月、2个月末复饮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7.59、14.25,P<0.01).结论 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酒依赖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效缓解患者对酒精的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提高戒酒成功率,降低复饮率.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癌症放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2例癌症放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判定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焦虑抑郁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AS和SDS评分无明显差异,出院前实验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癌症患者平稳度过放化疗治疗期,明显缓解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围术期心理干预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恶性肿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2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采用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分别评价2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采用SF-36量表评价2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2组SCL-90各项目评分及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干预后,2组SF-36量表中各项目评分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中重度焦虑、抑郁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护理可有效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术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全程个体化的心理干预对脾脏切除患者术前术后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95例拟行脾脏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全程个体化心理干预,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比较患者在确定手术之日(术前4~5 d)、术前1 d、术后第4天的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的SAS和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2组术前1 d及术后第4天的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程个体化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脾脏切除患者围术期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7):3316-3317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纳入我院心内科住院部2016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冠心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联合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以SAS、SDS评分为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研究前、后后负性情绪的变化情况。研究前,试验组SAS评分为(51.1±2.3)分、SDS评分为(49.8±1.6)分,均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后,试验组SAS评分为(41.6±0.9)分、SDS评分为(40.2±1.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患者联合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焦虑、抑郁程度,改善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术前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个体化心理干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在入院第2天(干预前)和术前1d(干预后)进行评价,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干预后SDS评分为39.68±9.02分,SAS评分为40.38±5.57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在焦虑、抑郁2因子得分情况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躯体化、强迫、敌意、恐惧4因子得分情况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癌症患者术前实施有针对性个体化的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其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13.
个体化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术前负性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术前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个体化心理干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在入院第2天(干预前)和术前1d(干预后)进行评价,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干预后SDS评分为39.68±9.02分,SAS评分为40.38±5.57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在焦虑、抑郁2因子得分情况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躯体化、强迫、敌意、恐惧4因子得分情况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癌症患者术前实施有针对性个体化的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其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是一种心身疾病,不仅给患者生理上带来病痛,而且在精神上、心理上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糖尿病患者高达1.25亿。全国糖尿病协作组估计,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在2000万以上,预计今后30a内,糖尿病患病率将达到5%-10%,而2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患者总人数的90%以上。目前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很多,疗效显著。本文对2型糖尿病相关负性情绪及心理干预研究进展状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及疗效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也是目前公认的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在其发生、发展、治疗、康复的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负性情绪不但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且冠心病发生后出现的复杂的心理反应对冠心病的近期疗效及预后有明显影响,鉴于冠心病发病后的心理障碍与疾病的发展疗效有密切关系,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对其心理问题实施心理干预,在冠心病的治疗上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急性重型肝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月以来住院的64例急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对患者一系列的心理调查,采取情绪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社会支持等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于入院后第1天、第15天向两组患者发放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将测量后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入院后第15天干预组焦虑情绪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增强患者的安全感,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将60例入住某院风湿科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心理干预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VAS、SAS及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心理干预6周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变,VAS评分中疼痛、疲劳、睡眠和焦虑等4项均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综合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保持平衡适宜的心理状态,有利于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住院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抑郁症患者共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进行为期8周的疗效观察。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评价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在干预后的第4、8周末比较,HAMD、HAMA评分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疗效评定干预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住院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