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小切口单纯大汗腺破坏术治疗腋臭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潍坊市人民医院美容整形科200例门诊手术治疗的腋臭病例,从临床角度进行了分析。结果经过小切口单纯大汗腺破坏术后,96.55%腋臭患者臭味消失,所有患者局部臭味均能显著减轻。有并发症的病例经恰当的处理均得到较满意的效果。结论小切口单纯大汗腺破坏术是治疗腋臭的有效方法,该法创口小,瘢痕不明显,但预防和处理术后并发症是该手术成功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腋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对小切口单纯大汗腺破坏术进行应用,探讨此种手术的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于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2年接诊的腋臭患者中选出符合本次研究需求的120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由临床角度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的120例患者接受小切口单纯大汗腺破坏治疗术之后有超过90%的患者臭味基本消失,剩余患者的局部臭味也存在显著降低的情况。手术后有部分患者发生并发症,经由医护人员的及时救治和护理后均得到良好恢复。结论医学临床中治疗腋臭时对小切口单纯大汗腺破坏术进行应用,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相对较高。此种手术方法具有瘢痕不明显、手术创口小、术后恢复快等众多优势,可考虑医学临床的积极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腋臭患者分别进行小切口搔刮法、大汗腺修剪法治疗,寻找安全有效、复发率更低的祛除腋臭的手术方法.方法 2009年6月-2010年5月间选择90例腋臭患者,分别采用小切口搔刮法、大汗腺修剪法二种不同的清除大汗腺的手术方法,随访3月至6月.对手术前后的气味、病理切片大汗腺残留、疤痕是否明显、固定时间长短和其他的外科并发症(如血肿、皮瓣坏死、伤口裂开和切口感染等)等进行对比.结果 大汗腺修剪法治疗组的复发率和病理切片大汗腺残留率均低于小切口搔刮治疗组,两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小切口搔刮法术后疤痕不明显,术后固定时间少于大汗腺修剪法治疗组.结论 大汗腺修剪法治疗腋臭复发率和病理切片大汗腺残留率均低,是手术治疗腋臭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4.
腋臭是指大汗腺产生的分泌物在葡萄球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产生短链脂肪酸等物质,从而发出刺鼻难闻的味道,过去我院均采用手术切除大汗腺或者外搽药物等方法治疗腋臭,但复发率较高,且留下的瘢痕影响美观。近年来,我院采用微创清除大汗腺治疗腋臭279例,效果满意,有效率100%,有6例由重度变为轻度复发,所有痊愈患者经随访1年以上,均无复发。该手术方法简单易行,但术后护理很重要,如果护理不当,易引起一些并发症。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徐海 《河北医学》2016,(11):1872-1874
目的:研究肿胀麻醉下采用小切口清除大汗腺手术治疗腋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接受诊断治疗的腋臭患者中选取130名,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名,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给予肿胀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清除术治疗腋臭,给予患者肿胀麻醉,可以完全切除大汗腺,完全治愈狐臭,并且对患者产生的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膨胀刮吸法腋臭清除术后并发症形成原因及预防处理方法。方法对230例腋臭患者采用膨胀吸刮法清除腋臭术吸刮除大汗腺和毛囊治疗腋臭,对其出现的相关并发症术后血肿、血清肿、皮肤青紫、感染、皮肤凹凸不平、皮肤坏死、异味复发和残留等,分析形成原因并总结预防治疗措施。结果 230例患者大部分受术者术后效果良好,术区无瘢痕愈合,异味消失,皮肤颜色正常,皮肤无僵硬。少数患者出现皮下血肿、血清肿、皮肤青紫、感染、皮肤凹凸不平、皮肤坏死、异味复发或残留等并发症。结论膨胀刮吸法腋臭清除术由于操作简单,严重并发症低,手术效果良好是治疗腋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唐雨发 《华夏医学》2004,17(3):356-357
目的:总结小切口大汗腺一次性清除术治疗腋臭的经验。方法:采用小切口大汗腺一次性清除术治疗中、重度腋臭36例,并随访3~12个月。结果:36例患者切口一期愈合,腋臭症状消失,手术瘢痕隐蔽。结论:本法疗效确切,手术瘢痕隐蔽,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组织学变化来评价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治疗腋臭的疗效。方法应用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治疗腋臭患者36例,并进行腋区组织学检查,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无大汗腺结构,随访36例患者有效率为100%。结论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能够比较彻底地清除大汗腺,是治疗腋臭的最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切口加电灼破坏大汗腺治疗腋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小切口加电灼破坏皮下大汗腺的手术方法,同时,结合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手术技术,对53例腋臭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腋部异味均消失,自觉症状改变满意,刀口不明显,腋部形态基本保持原样,肩关节活动如常。结论:采用小切口结合电灼破坏大汗腺的手术方法治疗腋臭,方法可行,疗效可靠持久,并发症少,且能保持腋部正常形态、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并总结了小切口皮瓣剥离、大汗腺剪除手术根治腋臭的护理程序和要点。方法对100例住院患者施行小切口皮瓣剥离、大汗腺剪除术根治腋臭。所有患者均采用术前详细讲解有关手术问题,并进行预防性心理疏导;术中改善患者体位,并采用同侧肩部弹力胶布固定加压包扎敷料;术后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并在患者出院后进行康复指导。结果 95例1次性治愈,伤口瘢痕轻微,无明显增生,腋毛稀疏或无毛发发生;4例并发皮下血肿,1例并发感染,伤口对症处理后正常愈合。术后随访2~6个月,所有患者均自觉术后无异味,双上肢活动无障碍,达到满意疗效。结论正确的护理程序、细致的护理工作要点,密切关系到腋臭手术治疗的成败。  相似文献   

11.
改良腋臭根治术治疗腋臭的疗效观察与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改良腋臭根治术治疗腋臭的疗效与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74例腋臭患者采用皮肤与皮下组织部分切除 大汗腺皮下清除术治疗。结果 71例患者治愈,3例显效。2例出现伤口感染,1例发生伤口出血.未见瘢痕挛缩和上肢活动受限。结论 改良腋臭根治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腋臭的效果.方法 一种采用皮下搔刮清除大汗腺,另一种采用皮下大汗腺剪除术破坏大汗腺、腺管.结果 皮下剪除手术方法治疗腋臭疗效肯定,术后随诊患者腋下气味,剪除法优于搔刮法.结论 搔刮术手术烦杂,用时长,并发症多,利用皮下大汗腺剪除法可以淘汰搔刮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加电灼联合破坏大汗腺治疗腋臭的疗效。方法采用沿腋皱襞平行微创切口直视下剪除真皮下大汗腺,同时应用电灼破坏皮下大汗腺的手术方法对47例腋臭患者进行治疗。结果47例患者术后外观美,效果满意。结论采用微创结合电灼破坏大汗腺的手术方法治疗腋臭,方法可行,疗效可靠持久,并发症少,且能保持腋部正常形态、功能。  相似文献   

14.
肿胀麻醉下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治疗腋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肿胀麻醉下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腋臭患者,肿胀麻醉后沿腋横皱襞作长约2~3cm小切口,在腋前筋膜浅面分离皮瓣,修剪皮瓣至厚中厚皮片厚度,直视下最大限度清除大汗腺组织。结果术后随访4~12月,治愈115例,好转21例,无效0例。术后发生皮下血肿3例,切口愈合不良6例,所有患者术后瘢痕隐蔽,外形美观。结论肿胀麻醉下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是治疗腋臭的一种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的外科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小切口大汗腺刮除术在腋臭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超 《中国医药导报》2007,4(36):225-225
目的:观察小切口大汗腺刮除术在腋臭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29例腋臭患者小切口大汗腺刮除术治疗后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29例患者一次性微创治愈,1年内未见复发,其中,26例异味完全消失,2例3个月后有轻度异味,1例手术后腋部皮下血肿形成,经引流后治愈。所有患者无明显瘢痕。结论:小切口大汗腺刮除术对腋臭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腋臭,俗称狐臭,医学上称为臭汗症,是一种具有遗传性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腋窝部发出特殊臭味,是由患者腋窝部的大汗腺排泄的汗液,经皮肤表面的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的分解,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发出特殊的臭味所致. 由于大汗腺于青春期分泌旺盛,故症状在青壮年时尤重,常因特殊的体味而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而手术是目前公认治疗腋臭的最佳方法,传统的术式是全层切除腋部腋毛区皮肤,因缝合后伤口张力大,术后往往遗留较大疤痕影响美观或因疤痕挛缩致肩关节活动受限,目前我国各大医多采用改良的腋臭剥离术治疗,2010年1月~2012年7月采用该术式治疗腋臭患者56例,均达一次性临床治,无明显不良反应,现将治疗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经腋横纹小切口行单纯大汗腺切除术治疗腋臭的可行性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沿腋横纹方向的小切口,直视下切除腋部真皮下大汗腺,原位全厚皮片同植的手术方法,对我科收治的47例腋臭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47例患者术后腋部异味消失,切口无明显瘢痕形成,肩部功能活动不受限,术后满意率达100%。结论采用经腋横纹小切口行单纯大汗腺切除术治疗腋臭,完全能够达到治疗腋臭的目的,该术式具有刨伤小,术后瘢痕不明显,同时保持了腋部的正常形态和功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应用腋窝皱纹切口皮下摘除大汗腺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腋臭患者采取摘除大汗腺的手术治疗方法。在肿胀麻醉下,沿腋下皱襞行手术切口,分离腋区皮下浅层,直视下摘除大汗腺腺体。结果:40例患者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未发现皮下血肿、皮瓣坏死现象。随访32例异味完全消失、瘢痕不明显、四肢活动无障碍。结论:腋窝皱纹切口皮下摘除大汗腺术是一种并发症少、瘢痕小、疗效好的治疗腋臭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超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2X):225-225
目的:观察小切口大汗腺刮除术在腋臭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29例腋臭患者小切口大汗腺刮除术治疗后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29例患者一次性微创治愈,1年内未见复发,其中,26例异味完全消失,2例3个月后有轻度异味,1例手术后腋部皮下血肿形成,经引流后治愈。所有患者无明显瘢痕。结论:小切口大汗腺刮除术对腋臭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微创平行双切口皮下修剪法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和腋臭大汗腺的显微组织结构,进一步明确大汗腺的分布范围,指导手术治疗。方法:采用微创平行双切口皮下修剪法治疗96例腋臭患者,并在手术中切取自愿者腋窝正中皮肤组织,送病理检测分析,了解大汗腺组织的深度、范围、密度等。结果:随访1年,所有腋臭患者术后效果理想,病理检查皮肤组织均检测到大汗腺,大汗腺位于表皮下1.0~2.0 mm。水平分布腋毛外缘0.5 cm处有少量大汗腺组织,外缘1.0 cm处未检出大汗腺组织。结论:微创平行双切口皮下修剪法治疗腋臭术后效果理想,但应注意手术切除的范围及深度,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