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华支睾吸虫病致肝内胆管扩张及肝实质改变的声像图表现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 98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的声像图及临床资料, 根据声像图对肝内Ⅱ、 Ⅲ级胆管扩张进行分级, 并对两者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肝内Ⅱ、 Ⅲ级胆管分支直径轻度扩张40例, 中度扩张27例, 重度扩张31例。4例肝内胆管扩张伴肝实质斑片状或结节状稍强回声灶。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者23例均为轻度扩张, 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者78例中58例为中、 重度扩张为主,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43.57, P < 0.05)。合并胆囊炎、 胰腺炎、 肝硬化以及胆管细胞癌及肝细胞癌患者发生中、 重度胆管扩张率较合并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发生中、 重度胆管扩张率高,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4.873, P < 0.05)。结论 华支睾吸虫病致胆管扩张程度与临床表现有关, 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 有助于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一较典型华支睾吸虫所致原发性肝胆管癌病例。患者经B超,肝扫描,CT均显著“肝内占位性病变”,行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证实“肝右叶肿瘤”。外科作肝肿瘤切除并送病理检查,确诊肝华支睾吸虫感染伴发肝胆管上皮腺瘤样增生,肝胆管上皮癌变及胆管腺癌。对华支睾吸虫病所致原发性肝胆管癌的病理变化过程,作了较详细描述,同时对其发病机理进行了讨论。鉴于原发性肝胆管癌目前治疗尚有一定困难,病死率极高,作者认为积极防治华支睾吸虫病,将对流行区内原发性肝胆管癌发病率的下降及对原发性肝胆管癌的防治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宁  赵璋  何肖敏  张蓓  黄坚 《肝脏》2014,(4):257-260
目的:探讨NF2基因突变与原发性肝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原发性肝癌组织标本144份,其中肝细胞癌106份,肝内胆管细胞癌38份。采用高分辨率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结合直接测序的方法筛选肿瘤组织中NF2基因的突变,并与临床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44例原发性肝癌中,共有6例(4.2%)发生了NF2基因突变,其中2例(1.9%)为肝细胞癌、4例(10.5%)为肝内胆管细胞癌。结论犖F2基因突变可能与原发性肝癌,尤其是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4.
于1995年8月-1998年8月共收治原发性肝癌40例,现将资料完整的30例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本组叨例中,男25例,女5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51.4岁。30例中,巨块型26例,其中右肝叶20例,左肝叶4例,左右肝叶同时占位1例,右肝叶和方叶占位1例;弥漫性肝癌4例,其中左、右肝叶占位各1例,全肝占位2例。肿瘤大小在10.5×6.2×8-17.8×18.9×10cm3之间。AFP值>400mg/ml者26例,伴轻度及中度腹水者28例,大量腹水者2例。所有病例均伴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5.
急性肝片形吸虫病误诊肝癌1例厦门市第一医院病理科(361003)王淑真蔡清源厦门同安县医院杨金镇肝片形吸虫病的主要宿主为牛羊,在我国人体感染罕见,我们见到1例临床误诊肝癌,报告如下。患者,男,73岁。为县畜牧业干部,有以往生吃水芹史。因反复右上腹疼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肝癌合并华支睾吸虫病的术中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对78例肝癌合并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的术中所见及处理方法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中均于肝切面上或切除后胆管中肉眼见华支睾吸虫成虫,行肝癌切除术同时行胆总管切开探查,胆管冲洗取虫、T管引流,术后抗吸虫药物治疗。术后发生胆瘘10例,经处理治愈7例,死于胆瘘感染3例;死于肝功能衰竭2例。余患者1个月后复查肝功能恢复正常,大便检查无虫卵。结论华支睾吸虫疫区的肝癌患者术中应注意吸虫病后诊断;肝癌切除后胆管冲洗取虫、T管引流及术后抗吸虫治疗为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姜言明  苗瑞政  张敏 《山东医药》2000,40(16):28-28
198 3年 1月~ 1 993年 1 2月 ,我科采用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 1 55例。现报告如下 ,并对其临床分型及治疗进行分析讨论。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 2 9例 ,女 2 6例 ;年龄 4个月~ 68岁 ,其中 30岁以下 2 3例、31~ 51岁 89例、51岁以上 43例。半数以上患者发现症状到确诊时间 >3个月。病理类型 :肝细胞性肝癌 1 1 0例 ,伴肝硬化者89例 ;胆管细胞肝癌 1 1例 ,并肝内胆管结石者 6例 ;混合型肝癌 30例 ;肝母细胞癌 4例。1 .2 治疗方法 肿瘤切除 52例 ,其中右半肝切除1 3例 ,左半肝切除 2 9例 ,左外叶切除 6例 ,低温灌注无血切肝 3…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人原发性肝癌螺旋CT肝双期扫描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50例老年人(60~93岁)及27例青年人(15~35岁)原发性肝癌螺旋CT肝双期扫描表现。结果 老年人原发性肝癌多见于肝右叶(36例,占72.0%),巨块型(41例,占80.0%),边界清楚(35例,占70.0%),肿瘤内多发斑点状CT“密度更低区”(12例,占24.0%),门静脉癌栓(9例,占18.0%),动-静脉瘘(7例,占14.0%),肝总管内癌栓并肝内胆管扩张(7例,占14.0%),侵犯邻近周围结构(11例,占22.0%),肝内广泛转移(12例,占24.0%);肝动脉期呈多血供型(13例,占26.0%),少血供型(33例,占66.0%),无强化(4例,占8.0%),门静脉期强化(8例,占16.0%)。与青年人原发性肝癌比较,老年人原发性肝癌边界多清楚,胆管内癌栓多见,肝动脉期强化多为少血供;肝内转移、侵犯周围器官结构及门静脉期强化相对较少见;发病部位、形态类型、门静脉癌栓、动静脉瘘、肿瘤内CT“密度更低区”、腹水及肿瘤内出血等与青年人原发性肝癌差异性无显著性。结论 螺旋CT肝双期扫描是诊断与评价老年人原发性肝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欣欣  岳竹君  谢棒祥  刘晖  张世杰 《肝脏》2013,(10):690-692,717
目的探讨LZTS1蛋白在正常肝、肝细胞癌组织及癌旁慢性肝纤维化、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在人肝癌细胞系HepG2中的表达。方法选择我院正常人肝组织、原发性肝细胞癌和癌旁慢性肝纤维化、肝硬化组织标本共5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同肝组织样本中LZTS1蛋白,光镜下观察LZTSI阳性细胞表达定位和分布,按表达面积和表达强度半定量计分。同时培养HepG2人肝癌细胞系,免疫印迹和细胞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epG2细胞中内源性LZTS1的表达,并以正常肝细胞L02为对照。SPSS统计分析各组间的表达差异。结果LZTSI蛋白在正常胆管上皮胞浆中表达。肝细胞包膜和胞浆中均表达,且阳性细胞呈规律性分布。LZTS1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14/20例(70%)表达强阳性,5/20例(25%)中等表达;癌旁肝硬化结节中10/17例(58.8%)强阳性表达,6/17(35.3%)例中等阳性表达;慢性肝纤维化组织中1/3(33.3%)例弱阳性,2/3例(66.7%)中等阳性。20例HCC组织中有17例为HBV—HCC,其中13例(76.5%)LZTSI蛋白呈强阳性表达。结论LZTS1蛋白主要表达于正常胆管上皮和肝细胞胞浆,且在肝腺泡中呈规律性分布。在肝癌、肝硬化组织和HepG2细胞中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10.
混合型肝癌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以及混合型肝癌三者的病理鉴别诊断有时颇为困难。因此,分析这些肿瘤的免疫组化标记特点,提供有用的诊断指标。方法:对15例混合型肝癌进行免疫组化S-P法观察。结果:15例混合型肝癌占同期原发性肝癌的3.39%,组织学特点同时表现为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其中有1例为罕见的碰撞瘤,免疫组化标记,AFP为10/15例阳性,均表达在肝细胞癌的部位中,而胆管细胞癌均为阴性,细胞角蛋白8(CK8)在肝细胞癌成分全阳性,而在胆管细胞癌区域有13例为阳性,2例阴性,CK19在胆管细胞癌成分全阳性,而在肝细胞癌区域也有13例阳性,其余为阴性。Bcl-2表达阳性率为66.7%(10/15),大部分表达在胆管细胞癌成分,也有5例肝细胞癌成分表达阳性,AB/PAS黏液染色在胆管细胞癌的成分均为阳性或弱阳性。结论:诊断混合型肝癌主要依据显微镜下的病理特征,结合免疫组化及特殊黏液染色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治疗最困难、预后最恶劣的恶性肿瘤.未经治疗的肝癌中位生存期仅3mo[1].我院自1994-04开展经腹选择性入肝血管双置泵栓塞化疗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38例,其中8例行二期手术切除肿瘤,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对象本组38例中,男29例,女9例.年龄20岁~70岁.HBsAg(+)30例,AFP(+)32例.肝功能ChildA级17例,B级15例,C级6例.肿瘤位于右肝23例,左肝6例,全肝8例,肛门部1例.其中巨块型24例,结节型8例,弥漫性6例.肿瘤直径5cm~18cm,平均9.2cm.门静脉内癌栓18例,轻度腹水6例.术…  相似文献   

12.
朱俊军  杨业发  潘春华  李晓燕 《肝脏》2005,10(3):170-170
本科收治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通过家系调查,发现其家族中多个成员患恶性肿瘤.现报道如下. 先证者,男,48岁,于2005年2月16日入住我科.实验室检查:AFP>1 000μg/L,HBsAg、HBeAg及HBcAb阳性.B超、CT示:肝右叶巨块型肝癌伴多发子灶,门静脉右支癌栓,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肝硬化,脾肿大.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于2005年2月21日行经股动脉插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TACE),术后1周好转出院.患者家族有据可查的5代31人中,6人患原发性肝癌,1人患肺癌,1人同时患肩部硬化性脂肪肉瘤及纵隔神经源性肿瘤.  相似文献   

13.
梗阻性黄疸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而胆系的恶性肿瘤是引起梗阻性黄疸不可忽视的病因[1]。原发性肝细胞癌(HCC)造成胆管梗阻是较为罕见的并发症。文献多有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侵犯门静脉和肝静脉报道,较少有HCC侵犯胆管形成癌栓及其治疗的报道。我院自1993年至1999年底,共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及治疗4 514例,其中HCC合并胆管癌栓71例(1.57%)。本文对17例有较完整随访记录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胆管癌栓的非手术治疗的方法。 临床资料 本组男14例,女3例;年龄41~70岁,平均年龄52.8岁。根据临床症状、既往手术史、B超、CT、肝功能及AFP检查确诊为HCC,检出14例合并梗阻性黄疸,3例无黄疸。治疗前总胆红素15.1~406μmol/L。(正常参考值2~17μmol/L)主要症状为黄疸7例(41.2%)、黄疸伴腹痛6例(35.3%)、黄疸伴发热1例(5.9%)、腹痛3例(17.6%),另有消瘦、腹块、恶心及呕吐等症状,所有病例均无外科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4.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199610/199812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32例,男26例,女6例,年龄36岁~68岁.均经B超、CT、AFP及肝穿剌活检确诊.AFP>200ng/mL者25例;肿瘤位于肝右叶者15例;肝左叶者9例;双叶者8例;伴门静脉癌栓者12例.1.2 方法 借助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采用Seldinger法,经皮股动脉穿剌插入导管,超选择插入肝固有动脉或肝左、右动脉,行经肝动脉灌注(THAI)治疗,用药采用HPF方案,即羟基喜树碱(HCPT)24mg…  相似文献   

15.
14例脑型血吸虫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型血吸虫病(简称脑血)是较常见的一种异位血吸虫病。我院1990-1994年共收治14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4例中男周例,女4例,年龄24-54岁,平均35.5岁。农民13例,血防员1例。本组病例能肯定潜伏期者10例,其中有2例于下水后60d发病,有8例于下水后6-12个月发病。1.2临床表现本病临床表现为癫痫样发作或似脑肿瘤症状,主要有头痛、眩晕、肌肉抽搐、意识障碍、四肢麻木、流涎、四角歪斜、口吐泡沫、大小便失禁、一侧肢体无力或瘫痪等。14例患者均有肝左叶肿大。1.3疫水接触史全部病例均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1.4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胆胰疾病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完成ERCP诊治的患者10955例,其中男6186例,女4769例,平均年龄(65.57±14.44)岁。总结并分析ERCP诊治病种、发病年龄、年度数量、麻醉方式及插管成功率等指标。结果10955例患者中,诊断性ERCP167例,治疗性ERCP10788例。2002年至2012年ERCP手术例数年平均增长率是19.58%。首次ERCP胆管插管成功率是97.23%,总ERCP胆管插管成功率是99.59%。常见的ERCP诊治疾病包括肝外胆管结石(40.85%)、肝门部胆管癌(10.53%)、化脓性胆管炎(10.44%)、胰头癌(10.04%)、慢性胰腺炎(8.24%)、肝外胆管癌(7.68%)、壶腹周围癌(6.96%)、胆源性胰腺炎(3.94%)、良性乳头狭窄(3.88%)、乳头癌(3.50%)。肝外胆管结石、化脓性胆管炎、良性乳头狭窄高发年龄是40~50岁,慢性胰腺炎高发年龄是50—60岁,胆源性胰腺炎、肝门部胆管癌、肝外胆管癌、胰头癌、壶腹周围癌、乳头癌的高发年龄是70—80岁。2011年至2013年中,98.74%患者行全凭静脉麻醉ERCP。结论ERCP已经成为胆胰疾病诊治的重要手段,适合于肝外胆管结石、化脓性胆管炎、恶性胆管梗阻等疾病,尤其是高龄患者的诊治。全凭静脉麻醉ERCP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我们运用彩超对16例晚血患者门脉系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检测,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1检测对象16例晚血患者(晚血组)系我省重疫区的长住居民,有反复疫水接触史,常感乏力、腹胀、伴肝脾肿大,血吸虫免疫学试验阳性。B超提示为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及脾肿大。均排除病毒性肝炎及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0.7±9.9岁。9例对照者(对照组)为城市居民,无疫水接触史,在我院体检末发现异常。其中男性7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36.5士102岁。以上2组对象在检查前半月内,均未用过影响血管扩张等药物。2检测方法全部受检者…  相似文献   

18.
肝外发育型肝癌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外发育型肝癌系指肝内无癌肿病变或病变不明显,肿瘤主要向肝外生长增殖的肝癌,是巨块型肝癌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较罕见。我院曾收治2例报道如下。例1,女,67岁。诉右下腹包快进行性增大3月余,伴阵发性纯痛,纳减,餐后上腹部炮胀不适。体检:血压14/7kpa,营养欠佳,痛苦面容,巩膜无黄染,腹部膨隆,腹肌较紧张,右下腹部可触及实质性包块约12cm×8cm。拟诊:右侧卵巢肿瘤(恶性)蒂扭转。急诊剖腹探查,术中吸出不凝血性液体及血块约800ml,子宫和附件正常;肝表面呈给节状,质硬;右下腹包块来自肝右后叶下段,约22cm×8cm×12cm…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酸性同工铁蛋白和P53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资料与方法:(1)对象:38份原发性肝癌均为武汉市第二医院1987年~1997年存档的手术活检组织标本。患者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52岁;男33例,女5例。其中肝细胞癌30例、肝胆管上皮癌8例。另外选择30例非癌肝活检标本(肝硬化、慢性肝炎和正常肝组织各10例)作为对照病例。(2)方法:酸性同工铁蛋白(acidicisoferritin,AIF)和p53的检测均采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法,第一抗体分别为抗人胎盘AIFMcAb(本室制备,工作稀释度为1:200)和抗…3Me*b(美国Sig…  相似文献   

20.
正胆道变异的类型繁多,包括胆囊管与肝总管并行低位汇合,胆囊管汇入右肝管、副肝管等~([1])。其中副肝管又叫Luschka胆管或迷走胆管,是胚胎期肝十二指肠发育不全的常见畸形,直接连接胆囊和肝内胆管通道,常开口于胆总管,其次是右肝管和胆囊管~([2])。本文报道1例较大右副肝管直接汇入胆囊管,并伴有胆囊管癌的罕见病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3岁,因"间断性上腹部胀痛不适2年,加重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