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表面麻醉下对48例89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眼轴26.0—29.9mm组,术后3个月视力≥0.5者55眼,占61.80%;眼轴≥30mm组,术后3个月视力≥0.5者13眼,占14.61%。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局部麻醉下对42例59眼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眼轴27~30mm组,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3者35眼,占85.37%;眼轴≥30mm组,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3者10眼,占55.56%。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能改善患者的视力。  相似文献   

3.
王飞 《临床眼科杂志》2004,12(5):443-444
目的 评价高度近视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 眼轴 >2 6 mm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 88例 (91只眼 )。其中核性白内障 4 9只眼 ,后囊下白内障 32只眼 ,皮质性白内障 10只眼。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 1月裸眼视力≥ 0 .5者 4 6只眼(5 0 .5 5 % ) ,矫正视力≥ 0 .5者 5 8只眼 (6 3.74 % )。术后散光轻 ,伤口愈合快 ,视力提高快 ,并发症少。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表面麻醉下对160例193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眼铀26—30mm组,术后1月视力≥0.5者100眼,占81.97%;眼铀≥30mm组,术后1月视力≥0.5者33眼,占46.48%.结论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能改善患者的视力。  相似文献   

5.
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 5 0例 ( 5 8眼 )高度近视白内障行巩膜隧道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及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眼轴长 2 7~ 3 3 5 6mm ,平均 2 9 3 5mm。其中眼轴长≤ 3 0mm者 40眼 ,眼轴长 >3 0mm者 18眼。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 ,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结果 眼轴长≤ 3 0mm的40眼中术后视力≥ 0 4者 3 5眼 ( 87 5 %) ;眼轴长 >3 0mm的 18眼中术后视力≥ 0 4者 9眼 ( 5 0 0 %)。术中后囊破裂 1例 ,行前部玻璃体切除及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术。结论 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能改善视力 ,但眼轴长 >3 0mm者术后视力恢复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眼轴>26mm(平均27.46mm)的94例(104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月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84眼(80.76%),视力≥1.0者34眼(32.69%).结论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屈光状态稳定等优点,但眼轴>30mm以上者视力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6例(48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吸出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眼轴长度(26.78~34.56)mm,平均(27.43±2.80) mm,其中眼轴≤30 nm者36眼;眼轴>30mm者12眼.观察术后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中悬韧带离断1眼,后囊破裂2眼,经处理均植入折叠人工晶状体于囊袋内.眼轴≤30 mm的36跟中术后视力≥0.3者30眼(83.3%);眼轴>30 mm的12眼中术后视力≥0.3者5眼(41.7%).结论 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吸出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适合于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但眼轴> 30 mm者术后视力恢复较差,与眼轴长度及黄斑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现察高度近视眼的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低或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视力情况。方法 38例47眼老年性、并发性、外伤性白内障及4例6眼高度近视透明晶状体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卢乳化吸除,通过3.5mm切口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13眼,通过5.5mm切口植入硬性PMMA人工晶状体37眼,未植入人工晶状体3眼。平均年龄59.9岁(19—83岁),眼轴长度<30mm36眼,≥30mml7眼。人工晶状体度数≤0D6眼,0—10D30眼,>10D14眼。结果 视力<0.1者4眼,0.1—0.4者24眼(45.2%),≥0.5者22眼(41.6%)。眼轴<30mm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者17眼,占47.2%,眼轴长度≥30mm组17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者5眼,占29.4%.术后无视网膜脱离、黄斑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高度近视眼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及后房低或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手术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总结,分析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视力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我院四年来眼轴≥28mm的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56例110眼施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一年。结果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0.4者58只眼(52.72%),≥0.1者96只眼(87.27%),≤0.1者14只眼(12.72%)。结论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视力,手术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高度轴性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低度数人工晶状本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330例(372只眼)高度轴性近视并发白障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植入低度数人工晶状体372只眼,眼轴长度为25.99mm-34.37mm,植入人工晶状体度数为-10D- 15D,术后视力≥0.5者186只眼(50%)。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高度轴性近视并发白内障的有效方法之一,术后视力较差的原因为高度近视所致的眼底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短眼轴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26只眼)眼轴长度17.5~22 mm的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1周至3个月,观察其术后视力、眼压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1 d角膜水肿6只眼;术后3个月视力≥0.5者21只眼,占80.77%;术后3个月平均眼压(13.51±2.63)mm Hg,较术前明显下降;轻微脉络膜脱离1只眼,无后囊破裂及虹膜损伤发生。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术治疗短眼轴白内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第三代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计算公式预测非正常眼轴眼IOL度数的准确性。方法对130例(172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应用SRK-T公式,28例(36眼)短眼轴白内障患者应用Hoffer-Q公式计算IOL度数,术后3~36个月随访屈光状态。结果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随其眼轴长度的增加,术后绝对屈光误差值也逐渐增大(-0.21~1.49D),两者具有相关性(r=0.39,P〈0.05);短眼轴白内障患者术后实际屈光力与预计值相差很小。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三代IOL计算公式能较准确地测定非正常眼轴眼的IOL度数。可使非正常眼轴白内障患者取得与预期屈光度更接近的屈光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高度轴性近视眼与正常眼轴眼之间作对比分析,观察眼轴长度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 intraocular lens, IOL)植入手术风险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2/2013-02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加IOL植入术的连续病例843例1042眼。正常眼轴组(21~24mm)853眼,高度轴性近视组(≥26mm)189眼。对比分析两组的眼内并发症,包括玻璃体脱失,后囊膜破裂,晶状体核掉入玻璃体腔和IOL位置异常。结果:年龄在两个组中都是眼内并发症的风险因素,年龄的增长与眼内并发症的发生呈正相关,眼轴长度与眼内并发症的发生呈正相关,尤其对于后囊膜破裂和玻璃体脱失两个并发症。 结论:此项研究结果提示,年龄和眼轴长度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并发症发生的两个风险因素,了解这些风险并提前做好准备可能会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MIOL)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近视眼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超声乳化术,植入MIOL(Array SA-40N,AMO)14眼,单焦点人工晶状体(monofocal or single-focal intraocular lens,SIOL)(SA60AT,Alcon)20眼。手术后6个月,观察两组的术后视力、对比敏感度及视觉不良症状.使用Hartmann-Shack波前像差仪测定患者术后高阶像差,Pentacam检测两组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的居中性(偏心值和倾斜度)。结果MIOL组术后裸眼近视力≥4.7的患者占64.29%,矫正远视度数下的近视力≥4.7的患者占85.71%,MIOL组裸眼近视力及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明显好于SIOL组(P〈0.05)。MIOL组在低、中、高频段对比敏感度及眩光对比敏感度与SIOL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孔径为5mm时,SIOL组球差显著高于MIOL组(P〈0.05),两组总高阶像差、余各阶像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OL居中性(偏心值和倾斜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OL植入治疗近视白内障,可为患者提供较好的全程视力和良好的视觉质量,显著减少了术后对于框架眼镜的依赖。其远期的对比敏感度及眩光对比敏感度均在正常范围,球差低于SIOL。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度轴性近视眼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术后视力的因素。方法:对我院158例186眼眼轴≥26mm的高度近视眼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mo,观察术后视力和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3mo裸眼视力≥0.5者145眼(78%),0.1~0.4者33眼(18%),<0.1者8眼(4%);并发症有后囊膜破裂11眼,角膜内皮水肿19眼,视网膜脱离3眼,后囊膜不同程度混浊13眼。结论:高度轴性近视眼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良好,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轴性近视合并白内障植入Symfony新无级人工晶状体(ZXR IOL)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 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轴性近视患者62例(95眼),根据患者是否有视近需要分为2组,植入ZXR IOL 29例(43眼)作为ZXR组,植入TECNIS非球面单焦点人工晶状体(ZCB IOL)33例(52眼)作为 ZCB组。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视力、视觉症状、离焦曲线、对比敏感度和像差。数据采 用t检验和χ2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2组患者远距离LogMAR视力均接近0.0,ZXR组的 中、近距离视力优于ZC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9,P<0.001;t=-2.151,P=0.019)。ZCB组 近用脱镜率(15%)明显低于ZXR组(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2.248,P=0.012)。在3.0 mm瞳 孔直径下,2组像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5.0 mm瞳孔直径下,ZCB组高阶像差小于ZXR组(t=4.128, P<0.001)。结论:轴性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植入ZXR IOL可获得良好的远、中、近视力,可满足患者的脱镜需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联合植入负低度数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治疗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试验组80例100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实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吸除,同时通过5.5mm切口植入PMMA硬性人工晶状体。其中男45例56眼,女35例44眼,年龄44~76(平均61)岁;眼轴长为27.00~35.42(平均30.55)mm。取同期来我院治疗的94例100眼正常眼轴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术后随访3~12mo。结果:试验组术后3mo矫正视力≥0.5者为51眼(51.0%),0.1~者43眼(43.0%),<0.1者6眼(6.0%)。术中并发症:后囊膜破裂2眼;晶状体脱位2眼。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9眼;视网膜脱离1眼;后发性白内障2眼。对照组术中并发症:晶状体脱位1眼。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4眼;后发性白内障2眼。结论: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联合硬质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具有视力恢复快、屈光状态稳定等优点,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探讨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Bigbag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组18例(3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Bigbag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照组17例(2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Rayner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患者术后第1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术后第1个月与术前中轴区晶状体后囊膜到视网膜间距离的差值、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术后第1个月,研究组BCVA〈4.5者3眼.4.5~4.7者10眼.≥4.8者17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个月与术前中轴区晶状体后囊膜到视网膜间距离的差值.研究组为(1.49±0.03)mm,对照组为(1.93±0.06)m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变化值小于对照组。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Bigbag人工晶状体不但可获得与其他人工晶状体相同的良好术后视力,同时由于其设计上的特殊性,对术后后囊膜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减弱因人工晶状体植入对眼球内部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轴性近视散光白内障患者使用囊袋张力环联合散光IOL(Toric IOL)植入及单纯Toric IOL植入的临床效果进行量化对比。方法回顾性对照研究。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大庆市油田总医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Toric IOL植入术的轴性近视散光患者,入选术眼术前角膜散光≥1.5 D,眼轴长度>25.5 mm,角膜地形图结果显示均为规则散光。联合组Toric IOL+CTR植入,共20例(20眼);单纯组Toric IOL植入,共13例(13眼)。术前使用IOLMaster、主觉验光等分别测得术前角膜散光、全眼散光、UCVA、BCVA等,根据Alcon提供的在线计算器计算术眼所需Toric IOL球镜度数、晶状体型号及轴位、预计残留散光,术后6个月,使用主觉验光、裂隙灯显微镜测得术眼UCVA、BCVA、残余散光、Toric IOL轴位。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联合组Toric IOL均位于囊袋内,仅有2例发生轻微旋转,大约是2°~3°,余均未发生旋转。单纯组Toric IOL虽位于囊袋内,但IOL轴位均发生旋转,5眼旋转<10°,7眼<20°,1眼<30°。联合组术后6个月残余散光(-0.40±0.15)D与预计残留散光(-0.36±0.11)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7,P>0.05)。单纯组术后6个月残余散光(-1.07±0.37)D高于预计残留散光(-0.40±0.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90,P<0.01)。术后6个月,联合组UCVA(4.6±0.1)高于单纯组UCVA(4.5±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3,P<0.05)。结论CTR植入可以有效提高轴性近视散光白内障患者术后Toric IOL囊袋内旋转稳定性,达到预期矫正角膜散光的目的,患者视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康复的相关因素。方法:统计分析42例(66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ECCE+IOL术(38眼)和PHACO+IOL术(28眼)后视力康复与性别、年龄、眼轴、手术方式的关系。结果:术后最佳视力(含矫正):≥0.3者50眼(78.5%),≥0.5者22例。其中视力大于等于0.5的患者眼轴多<30mm(21眼)。结论: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康复程度与患者眼底变性程度、眼轴、术中操作技巧正相关,与年龄、性别、术式选择关系不大;高度近视白内障手术能明显提高患者视力,但因其并发症相对多,应在推广及实施此类手术时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