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忆是对新信息进行储存和回忆的能力,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功能。记忆的多系统理论认为记忆可分为外显性记忆和内隐性记忆,外显性记忆包括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内隐性记忆包括程序性记忆、启动效应和技巧等。情景记忆又叫事件记忆,指对个人在特定时间、地点经历的事情和经验的记忆(时空背景标记),是人类高级、成熟的记忆系统,也是受老化影响最大的记忆系统[1-2]。近年来,记忆的分类法及其与临床疾病相关性的研究逐渐增加。本文将着重从认知神经科学方面,阐述相关的神经结构是如何实现情景记忆的编码、提取及不同部位脑损伤对情景记忆的影响。1脑的不同部位在情景记忆中的作用情景记忆进一步可分  相似文献   

2.
记忆过程中脑电超慢涨落图S谱系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学生在紧张学习记忆状态下记忆分值和脑涨落图(ET)S谱线的变化。方法 采用临床记忆量表测定了20名高中三年级学生记忆分值;利用北京中国华最国际公司生产的脑电超慢涨落图(ET)仪检测在学习记忆状态下S谱系变化结果 1.学生在紧张的学习记忆状态下记忆分值产高,S2、S3 较安静状态活跃。2.S2系有明显的左脑优势。结论 ET可用来检测脑功能并能评价脑的记忆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都可喜和抗脑衰对痴呆大鼠记忆巩固能力及不同脑区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老龄Wistar大鼠,制作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并观察药物对记忆巩固能力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技术研究药物对痴呆大鼠不同脑区NGF,BDNF含量的影响。结果:都可喜和抗脑衰均使痴呆大鼠游水迷宫全程时间明显缩短,5min入盲端错误次数明显减少;都可喜使痴呆大鼠额叶、海马、丘脑、杏仁核、小脑梨状细胞层和髓质的NGF表达增加一个级别,大鼠额叶、丘脑、尾状核、小脑髓质的BDNF表达也增加一个级别;抗脑衰使痴呆大鼠额叶、海马、小脑梨状细胞层和髓质的NGF表达增加一个级别,大鼠额叶、尾状核的BDNF表达增加一个级别。结论:都可喜和抗脑衰均能提高记忆巩固能力,改善痴呆程度,都可喜在提高脑内NGF、BDNF含量方面优于抗脑衰。  相似文献   

4.
我没有考察过现代生物医学关于脑研究的起源,但我觉得,它肯定已经有了十分漫长的历史。从人们认识脑到现在,关于发生在那些沟回中的事情,我们已经了解了许多。例如,每一个脑细胞都伸出自己的突触和纤维,迸发出0或1方式的脉冲电信号和化学信号,去调控其他器官所有细胞的活动。还有脑中有一些特定的细胞团群,它们同样通过基因—电—化学的过程,把我们的生命和它所处的环境联系起来,赋予我们感知、情感、思维和记忆。在过去的年代里,脑结构和脑功能的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十分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也成了科学家们对今后和未来关于生命研究的一个最…  相似文献   

5.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术一些有关知识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临床上常见的最紧急的危险情况,心肺复苏(CPR)是临床上棘手的问题之一。不管CA原因如何,其处理大致相同。复苏学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50年代末开展肺脏复苏,60年代开展心脏复苏,70年代开展心肺复苏,80年代又发展为心脏脑复苏(CPCR)。复苏学研究的目的不仅要使患者呼吸心跳恢复,还要使患者智力恢复,即脑功能恢复,最后使整个机体功能活动恢复正常。目前复苏术正在普及与规范化,其研究仍在进一步深化,其方法和机制有了很大进展,同时也有许多争论。  相似文献   

6.
198 7年Busto首次提出了全身亚低温 (mildhypothermiaMHT) (32℃~ 35℃ )脑保护概念[1] ,使 2 0世纪 5 0年代提出的低温脑保护理论与技术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现动物试验资料证实MHT是缺血脑保护或脑复苏最有效、最全面的方法 ,临床资料也同样取得理想的效果[2~ 6] 。本文通过总结目前亚低温脑复苏资料 ,对亚低温脑复苏临床应用现况综述如下。1 亚低温脑复苏机制研究亚低温脑保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低温麻醉中就有所认识 ,但直至 5 0年代低温心内直视手术的开展 ,才对其病理生理有了系统理论与技术 ,如观测…  相似文献   

7.
脑电地形图(BEAM)检查是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而用于评定脑功能的一种先进检查方法[1],我们对60例记忆障碍和65名记忆正常老年人的BEAM进行了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受试对象为我中心1996年3月~1997年5月健康查体中的离、退休干部及工人,共125人。  相似文献   

8.
脑保护和脑复苏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血管疾病是我国人群的第三位致死因素 ,其中缺血性脑疾病占5 6 .6 %~ 80 %。随着我国人口增加及老龄化程度加重 ,其发病呈上升趋势。脑缺血患者不仅要渡过急性期的各种并发症 ,还有可能要面对未来长期病残所带来的巨大物质和经济负担。因而对脑缺血进行积极有效的脑保护和脑复苏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脑保护 (brainprotecting)是指在发生脑损害前采取的保护性方法。脑复苏 (cerebralresuscitation)是指脑受缺血缺氧损害后 ,减轻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的措施。实验研究表明 ,对脑缺血进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脑健冲剂对AD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D-半乳糖致衰老与β-淀粉样蛋白注射联合所致的AD大鼠模型,服用脑健冲剂,测试大鼠在迷宫中的学习及记忆能力和海马CAl区线粒体体密度、面数密度等形态学指标。结果:脑健冲剂能有效的改善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并能很好地改善线粒体结构的受损程度。结论:脑健冲剂对AD有较明显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应用脑健冲剂治疗AD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脑电功率及脑神经递质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性痴呆患者脑电功率及脑涨落图的改变以及对老年性痴呆早期诊断的手段。方法 采用临床记忆量表测定老年性痴呆患者记忆分值,利用脑涨落图技术(ET)测定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结果 老年性痴呆患者与同龄常模比较记忆分值降低,脑涨落图S谱线多项指标异常。结论 老年性痴呆患者记忆障碍,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含量异常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