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
3.
4.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与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PAD)的关系。方法测定406例糖尿病患者(50-82岁)血脂、HbA1c。动脉硬化诊断仪测量双下肢裸肱指数(ABI)。结果耱尿病合并PAD患者HbA1c[(9.9±2.9)%]高于无合并PDA患者[(8.2±2.6)%](P〈0.05),而两组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和降血糖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HbA1c≥7.0%时PAD发病率(12.2%)较HbA1c〈7.0%(8.0%)高(P〈O.05);调整影响因素后,Logistic分析提示HbA1c〈7.0%和≥7.0%的0R分别为1.25(0.92~1.78)和1.92(1.22~3.62)。结论糖尿病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存在高水平HbA1c,临床上应严格控制糖尿病外周动脉疾病患者血糖。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对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PCI术后的效果分析.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减低行PCI治疗60例实施常规PCI术药物治疗及饮食、运动干预,根据随机数字法分组各30例,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为试验组,随访1年.比较术后、随访1年时血糖、血脂指标及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耐量异常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清尿酸(U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62例糖耐量异常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体内HbA1c和血清UA水平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糖耐量异常组患者FBG、2hPBG等血糖指标水平及HbA1c、血清U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耐量异常患者HbA1c与血清UA水平的相关性回归分析表明,HbA1c与血清U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糖耐量异常患者体内HbA1c和血清UA水平对糖耐量异常的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孟繁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3):79-81
目的 分析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 7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冠脉SYNTAX评分分成高危组(25例)和低危组(45例)。比较两组HbA1c、AST、Hcy水平及其阳性检出率。结果 高危组HbA1c水平(6.70±1.73)%、AST水平(59.10±41.79)U/L、Hcy水平(28.29±15.94)μmol/L明显高于低危组的(6.09±0.79)%、(42.20±7.74)U/L、(18.72±6.1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HbA1c、AST、Hcy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8.0%、96.0%、88.0%,明显高于低危组的60.0%、57.8%、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比较不同病变程度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HbA1c、AST、Hcy浓度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情进展情况,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水平对冠心病( CHD)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及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四川省人民医院于2013年9月—2014年12年月收治的130例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 CAG)确诊的CHD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为依据将其分成正常组(A组,n=38)、糖耐量减低组(B组,n=50)和糖尿病组(C组,n=42)。对比3组冠脉病变支数、病变血管狭窄程度、Syntax评分情况及血小板参数差异。结果 B、C组冠脉病变支数及Syntax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冠脉狭窄程度显著重于A组(P<0.05),B、C两组除血小板计数水平明显低于A组外,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大血小板比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B、C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患者的糖耐量水平同其冠脉病变程度及血小板参数水平密切相关,建议临床对确诊CHD患者给予OGTT检查,以提高后续治疗的针对性及有效性,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HbA1c水平和冠心病患者病变复杂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16例冠脉造影患者,根据病史分为单纯冠心病组(n=46)、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n=38)及对照组(n=32),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n=31)、双支病变组(n=27)和多支病变组(n=23)和对照组(n=35),根据冠脉造影行Gensini评分。比较HbA1c水平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血清HbA1c水平病变组间有差异,随着冠脉程度增加,与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314,p0.001)。结论 HbA1c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及危险因素有相关性,对冠心病患者的病变预测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并心力衰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7例老年糖尿病伴有心力衰竭患者,于入院时检测HbAlc及NT—proBNP,将HbAlc分为三组:A组4%≤HbAlc≤6,9%;B组7%≤HbA1≤7.9%;C组HbAlc≥8%。比较各组NT—proBNP的变化。结果A组与b组NT—pro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较A及B组均有明显升高(P〈0.01);C组HbAle与NT—proBNP显直线正相关(r=0.558,P〈0.01)。结论老年糖尿病并心力衰竭患者HbAlc维持在4%至7.9%即可;HbAlc可能是老年糖尿病伴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尿酸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方法 411例T2DM患者分为两组:A组330例,HbA1c>7%;B组81例,HbA1c≤7%.测定两组空腹血糖、血肌酐和血尿酸水平,分析HbA1c与血清尿酸的相关性.结果 A组中男性血尿酸水平与HbA1c呈负相关(r=-0.25,P<0.05),B组中男性血尿酸水平与HbA1c呈正相关(r=0.38,P<0.05).女性T2DM患者血尿酸水平与HbA1c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男性T2DM患者,HbA1c>7%时,血尿酸水平随HbA1c增加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糖化血红蛋白在糖耐量受损筛查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健康体检人群中对糖耐量异常(IGT)的筛查价值。方法对参加健康体检的489名广州户籍汉族人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337)和HbAlc检测,以OGTr结果为诊断标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分别获得HbAlc和空腹血糖(FPG)单独诊断IG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佳临界值、灵敏度约95%的临界值和特异度约95%时的临界值,并计算和比较在上述临界值单独以及HbAlc和FPG不同临界值间两两联合诊断IGT时的各诊断试验评价指标Youden指数(YI)、灵敏度(Sn)、特异度(sp)、阳性预测值(+PV)、阴性预测值(-PV)、阳性似然比(+LR)和阴性似然比(~LR)。结果HbAlc、FPG诊断IGT的AUC分别是0.605和0.679,最佳临界值分别是6.05%和5.465mmol/L,此时Y1分别是0.186和0.265、Sn分别是40.3%和56.9%、Sp分别是78.3%和69.6%、+PV分别是43.6%和43.9%、-PV分别是75.8%和79.5%、+LR分别是1.853和1.871,-LR分别是0.763和0.619;联合试验最佳组合的YI是0.282,Sn是61.8%,Sp是66.4%,+PV分别是43.4%,-PV是80.6,+LR是1.838,-LR是0.57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单独、以及联合空腹血糖均不适合在体检人群中筛查糖耐量受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不同糖耐量冠心病(CAD)病人临床指标、冠脉造影特点.方法 选取明确诊断冠心病的病人230例,通过糖尿病病史及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血糖正常组(NGT)(n=84)、糖耐量受损组(IGT)(n=66)、糖尿病组(DM)(n=80),收集三组病人临床指标及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的差异.结果 (1)三组在平均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血压比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NGT组平均三酰甘油(TG)1.78 mmol·L-1,胆固醇(TC)为4.18 mmol·L-1,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值2.56 mg·L-1,尿微量白蛋白均值28.09 mg·L-1,与DM及IGT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部位和狭窄程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均加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空腹血糖正常的CAD病人均应行OGTT检查,降低糖耐量异常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11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60例和稳定性心绞痛50例)以及非糖尿病非冠心病的其他病种50例,测定并比较各组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结果非糖尿病冠心病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组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是心血管风险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新碟呤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8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5例,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新碟呤水平,比较不同冠脉病变程度者血清值,分析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病变支数的关系。结果新喋呤浓度在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中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P<0.01);但急性心肌梗死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喋呤浓度在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喋呤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预测斑块稳定性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因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62例患者.其中冠心病患者112例作为观察组,非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2组血浆Hcy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情况评价冠脉病变程度,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和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检验血浆Hcy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血浆Hcy水平对冠心病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正常患者、单纯冠脉斑块患者、单支病变患者、双支病变患者、三支病变患者、冠脉闭塞患者血浆Hcy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血浆Hcy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 =0.564,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血浆Hcy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评分(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673,P<0.05);吸烟、SBP、TC、LDL-C、Hcy是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浆Hcy水平越高,冠脉病变程度越严重,Hcy水平是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将ACS患者随机分为HbA1c正常组、HbA1c升高组,测定HbA1c浓度。结果HbA1c增高组的患者随访心功能NYHA分级、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均明显高于HbA1c正常组(P均<0.05)。HbA1c增高组的左室射血分数(EF)明显低于HbA1c正常组(P<0.05)。结论HbA1c与ACS患者预后具有相关性,积极控制HbA1c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8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者,按病变程度分为观察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和对照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10%的患者),各4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冠心病患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因素。结果冠心病重度病变患者吸烟例数少于中度和轻度病变患者, 2型糖尿病、高血压例数多于轻度病变患者, LVEF异常例数少于轻度病变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吸烟、2型糖尿病、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高血压、吸烟、男性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且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患者的左心功能降低有关,由此,积极控制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更大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可以早期防治冠心病进一步恶化的发生,减少冠状动脉狭窄与后期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