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代谢及血液动力学凶素与2型糖尿病(T2DM)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有关,而内皮功能紊乱在T2DM血管并发症中起关键作用。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血管并发症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许多研究发现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多态性有关的内皮功能损害是T2DM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对eNOS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自体移植内皮祖细胞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行为学习功能的影响.方法 制作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静脉自体移植内皮祖细胞,进行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功能,并从脑缺血区新生细胞、脑部血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方面探讨可能的机制.结果 ①Morris水迷宫实验中,训练第2~5天的逃避潜伏期实验组(EPC组)[分别为(44.45 ±9.44)s,(38.32±1.51)s,(34.95±6.76)s,(24.46±5.47)s明显短于对照组(PBS组)[对应为(52.79 ±6.47)s,(43.15±11.21)s,(50.29±11.41)s,(53.75±7.35)s](P<0.01);第一象限游泳时间EPC组(26.76±3.79)s明显长于PBS组[(14.28±2.40)s],(P<0.0).②缺血脑组织内的BrdU阳性细胞数PBS组为(12.17±3.49)个,实验组为(26.8±5.76)个,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脑血管共聚焦检测结果显示:EPC组较PBS组比较毛细血管内径显著性变小(分别为(2.8±0.2)μm与(3.4±0.24)μm,同源组织缺血边界地区的分支点数目显著增加[(分别为:(210.1±13.80)与(164.2±12.3)],EPC组可以显著增加微血管总面积(分别为:(84365±3897)与(74568±4626)μm2/0.002mm3),P<0.05].④大鼠血浆VEGF检测[分别为(63.91±6.71)pg/ml;(21.81 ±4.25)pg/ml,P<0.05]显示干预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内皮祖细胞可以显著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的学习记忆行为能力,其可能的机制是VEGF相关联的神经保护和血管再生,在治疗慢性脑缺血疾病中有着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同时了解T2DM慢性大血管并发症与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将141例住院的T2DM患者按是否伴有大血管并发症分为两组,分别比较其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LB/Cr)等指标,同时了解其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舒张压(DBP)、体质指数(BMI)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大血管并发症组的T2DM患者收缩压(SBP)、TC、TG、LDL-C、HDL-C、FBG、HbA1c、FINS、HOMA-IR、UALB/Cr、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无大血管并发症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DBP、SBP、UALB/Cr为T2DM慢性大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伴有大血管并发症的T2DM患者中存在着更高的血糖水平及SBP、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紊乱,此外存在着高发的微血管并发症.年龄、高血压及微量白蛋白尿是T2DM慢性大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在治疗糖尿病同时应重视对血压、血脂的控制,从而更为有效地预防治疗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大血管并发症及危险因素相关性.方法 选取198例T2型DM患者,其中合并大血管病变组110例,无大血管病变组89例.比较两组间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粥样斑块发生率,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T2DM无大血管病变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平均分别为(1.15±0.41)mm、(0.97±0.28)mm,两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组中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分别为64.5%和30.2%,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血尿酸、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明显高于T2DM无大血管病变组,在T2DM患者合并大血管病变中,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高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结论 hsCRP是促使T2DM并发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根据是否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将入组的280例T2DM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228例)和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SCH)组(52例),并且根据不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将SCH组分为两组,即SCH1组(4.2≤TSH≤10 μIU/ml,45例)和SCH2组(TSH≥10μIU/ml,7例),分析TSH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SCH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TSH水平高于DM组,SCH组DM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DM组(P<0.05),且SCH2组DM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高于SCH1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为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T2DM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其糖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且T2DM合并高水平TSH的患者发生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更高,提示亚临床甲减是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苟怀宇  陈艳秋 《重庆医学》2015,(11):1537-1538
目的:探讨早期2型糖尿病(T2DM)合并体位性高血压(OHT)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变化及关系。方法选择早期T2DM患者60例,分为T2DM+OHT组(30例)、T2DM组(30例),并设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30例)。应用超声诊断仪检测CIMT及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结果T2DM+OHT组、T2DM组的CIMT高于对照组(P<0.05),而T2DM+OHT组的CIMT明显高于T2DM组;T2DM+OHT组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非内皮依赖性的舒张功能(NEDD)均低于T2DM组及对照组(P<0.05);T2DM组的EDD、NEDD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2DM合并OHT患者比T2DM患者更易发生内皮功能紊乱及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测定60例T2DM患者及3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清中抵抗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C反应蛋白(CRP)及一氧化氮(NO)的水平,分别将以上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T2DM组血清抵抗素、vWF、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NO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抵抗素与vWF、CRP呈正相关(r分别为0.32、0.42,均P<0.05),与NO呈负相关(r为-0.47,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vWF、CRP分别与抵抗素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均P<0.05).结论:血清抵抗素水平可能与T2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有关,是预测T2DM血管并发症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H型高血压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EPC)的改变.方法 选取H型高血压患者30例(观察组)及非H型高血压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自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实验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EPC数量,改良Boyden小室法观察EPC的迁移能力,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细胞因子SDF-1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循环EPC数量、EPC迁移能力、EPC培养上清液SDF-1表达水平分别为(14.89±3.37)μmol/L、(100.43±12.36)个/ml、(48.27±14.59)个/mm2、(520.87±145.03)pg/106,对照组分别为(9.39±2.50)μmol/L、(124.03±12.87)个/ml、(61.57±12.86)个/mm2、(673.77±168.32)pg/106.两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循环EPC数量、EPC迁移能力及EPC培养上清液SDF-1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循环EPC数量与血浆Hcy水平呈明显的反向线性关系(P<0.01).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循环EPC数量、迁移和分泌能力较非H型高血压患者进一步下降,并且该变化可能与血浆Hcy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变化,为进一步防治T2DM患者的血管系统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110例患者,将其分为无糖尿病组及糖尿病组,并将糖尿病组按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再次分组.对入选者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EPCs数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α(SDF-1α)、活性氧(R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对其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与无糖尿病组相比,EPCs数量、SDF-1α水平下降,ROS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OS总量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尿病组内,HbA1c>7%组与≤7%组间EPCs数量下降,ROS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减少,高血糖环境引起内皮细胞ROS大量生成是EPCs数量减少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分辨超声以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前后血管内径变化百分比反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对 4 5例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 (2 4例合并大血管病变 ,2 1例无大血管病变 )及 2 0例对照组进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测定 ,同时测定血糖、血脂及血压水平。结果 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1 97± 1 75 ) %vs (7 18± 1 6 1) % ,P <0 0 1],并与患者的年龄、血糖、低密度脂蛋白、收缩压水平负相关 ,且大血管病变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较无大血管病变组更低[(0 4 2± 0 36 ) %vs (3 5 6± 3 2 1) % ,P <0 0 1]。结论 老年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紊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acid,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血管病变的关系。 方法 选取T2DM患者51例、T2DM合并血管病变患者50例和健康体检者59例。记录所有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吸烟、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压、血清Hcy、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等。根据Hcy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Hcy组和高Hcy组,分析血清Hcy水平与T2DM血管病变的关系和高Hcy形成的影响因素,并分析T2DM血管病变相关危险性因素。 结果 T2DM组和血管病变组TG、TC、Hcy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管病变组Hcy高于T2DM组(P<0.01);血管病变组Cr显著高于对照组和T2DM组(P<0.01)。以Hcy>15 μmol/L为Hcy升高标准,T2DM组和血管病变组血清Hcy升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Hcy组中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aemoglobin A1c,GHbA1c)、BUN、TC、TG、Hcy以及血管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Hcy组(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Hcy与FPG、GHbA1c、BUN、Cr、TC、TG呈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C 和Hcy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血清Hcy可能参与T2DM血管病变的发生,是T2DM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10(IL-10)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84例T2DM患者,其中T2DM伴大血管病变者50例(大血管病变组)、T2DM无大血管病变者34例(单纯糖尿病组)。另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3组受检者血清IL-10水平。结果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2.7&#177;0.9)ng/L与(4.5&#177;1.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血清IL-10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4.0&#177;1.4)ng/L与(4.5&#177;1.6)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伴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IL-10明显降低;提示炎症参与了T2DM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IL-10可能是T2DM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和预测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黏附和迁移及血管生成能力的改变,探讨EPC在T2DM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取20例初发T2DM(T2DM组)无血管并发症患者、2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EPC培养,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接种在培养板内,培养7d后对贴壁细胞进行细胞鉴定和部分生物学功能分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标记荆豆凝血素-I(FITC-UEA-I)和DiI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l-ac-LDL)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胰蛋白酶消化后计数贴壁细胞观察EPC黏附能力;改良的Boyden小室测定观察EPC的迁移能力;体外血管生成实验观察EPC体外血管生成能力。RT-PCR检测EPC eNOS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EPC eNOS蛋白表达水平,硝酸酶还原法检测EPCNO分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2DM组黏附、迁移细胞数均显著减少(P〈0.05或P〈0.01),NO水平显著下降(P〈0.05)。RT-OCR检测结果显示,T2DM组eNOS mRNA表达水平为0.34&#177;0.02,正常对照组为0.48&#177;0.0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T2DM组EPC eNOS蛋白表达水平为0.36&#177;0.19,正常对照组为0.49&#177;0.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发T2DM患者外周血EPC部分生物学功能明显受损,黏附、迁移及体外血管生成能力显著减退,EPCNO合成减少,可能与T2DM患者EPC血管生成能力受损有关。EPC的生物学功能异常或许可作为初发T2DM患者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一个早期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ion,FMD)的变化以及FMD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清蛋白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住院的T2DM患者100例(T2DM组),根据患病时间的长短,分为3个亚组,病程小于1年的37例(T2DM1组),病程1-5年的33例(T2DM2组);病程5-10年的30例(T2DM3组);另选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40例(NC组)。所有对象均接受高频超声检测肱动脉血管FMD,同时检测所有受试对象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清蛋白(glycated albumin,GA)、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及其他代谢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指标。结果与NC组相比,T2DM三组患者FMD显著下降(P<0.01),而GA、FPG、HOMA-IR、TG、TC、LDL-C水平显著增高(P<0.05)。T2DM2、T2DM3组GA、FPG、HOMA-IR、TG、TC、LDL-C较T2DM1组明显升高(P<0.05),而T2DM2组与T2DM3组之间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无论病程长短,其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均已经明显下降,且随着2型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血管内皮功能逐渐降低,表明其更易发生糖尿病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与替格瑞洛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疗效及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组织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visceral adipose tissue-derived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Vaspin)和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的影响。 方法选取114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替格瑞洛和盐酸二甲双胍,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和利拉鲁肽。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脂、血糖、心功能,血清内皮细胞相关因子Vaspin和Ghrelin的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舒张早期/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的比值(early/late diastolic mitral flow velocity ratio,E/A)的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观察组心功能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观察组心功能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Ghrelin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Vaspin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Vaspin和Ghrelin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 结论利拉鲁肽能够有效调节血糖及血清内皮细胞相关因子Vaspin和Ghrelin的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胰岛素抵抗、内皮功能、炎症因子、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选择206例T2DM合并CH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postprandial 2 h plasma glucose,2 h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内皮功能[血流介导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endothelium-dependent vasodilation,FMD)、硝酸甘油介导的非依赖性血管内皮舒张功能(nitroglycerin-mediated non-dependent vasodilation,NMD)]、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调控因子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心血管事件的差异。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FPG、2 hPG、HbA1c、HOMA-IR、TNF-α、IL-6、hs-CRP、NF-κB水平更低(P<0.01),FMD、NMD水平更高(P<0.05或P<0.01)。所有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随访期间研究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丹红注射液可降低T2DM合并CHD患者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反应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Plasma galectin-3,a mediator of fibrogenesis and inflammation,its potential to associate with type 2 diabetes (T2DM) is poorly investigated.Here,we explored its interaction with the serum ga...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糖耐量异常(IGT)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IGT及T2DM患者共124例,分成IGT组(36例)、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DM1组,57例)、糖尿病有血管病变组(DM2组,31例),另选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为正常对照组(NC组,25例).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FMD,亚硝酸还原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时检测血糖、血脂及其他代谢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GT和T2DM组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hs-CRP、TNF-α均显著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NO和FMD下降(P<0.05),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FMD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直线相关分析显示IGT和T2DM患者FMD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G、TC、hs-CRP、TNF-α呈负相关(P<0.01),与NO和HDL-C呈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FMD的因素依次为NO,HbA1c,HDL-C,HOMA-IR,TNF-α及hs-CRP.结论:IGT及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且与高血糖、胰岛素抵抗、高血脂和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商丽娜  李华  杨再刚  翟倩倩  冯涛  姜丹  田勇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2):1326-1328,133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探讨其与T2DM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9例T2DM患者,其中单纯糖尿病患者31例(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38例(糖尿病并大血管病变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21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3组受检者血浆Lp-PLA2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并大血管病变组患者血浆Lp-PLA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糖尿病并大血管病变组Lp-PLA2水平又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去混杂因素后,Lp-PLA2水平仍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直接相关(P<0.05)。结论 Lp-PLA2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对预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