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家庭环境、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及应对方式在家庭环境对焦虑、 抑郁情绪影响过程中的中介机制。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焦虑自评量表及抑 郁自评量表对大庆市某大学1 950 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收回问卷1 902 份,有效问卷1 846 份, 有效率为94.67%。男生471 人(24.15%),女生1 432 人(73.44%)。与男性相比,女性大一新生的家庭环 境量表的情感表达、矛盾性、成功性、组织性、控制性维度得分及积极应对得分更高(P< 0.05)。家庭环 境各维度与应对方式、焦虑、抑郁情绪得分显著相关(P< 0.01)。家庭环境对大一新生焦虑、抑郁情绪 影响符合部分中介模型,卡方自由度比值(χ2/df)=23.158、16.252,拟合优度指数(GFI)=0.947、0.960,调 整后拟合优度指数(AGFI)=0.893、0.921,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108、0.090,提示这两个模型拟合 度均较为理想。结论 家庭环境、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情绪显著相关,家庭功能可以直接影响大一新 生的焦虑、抑郁情绪,也可以通过应付方式间接的影响的焦虑、抑郁情绪。提示要重视对大学生应对方 式的指导与矫正,对于提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家庭环境因素对青少年抑郁情绪及共病焦虑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 于2014 年12 月对河南省新乡市170 名初中生进行一般社会资料问卷、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焦虑自 评量表(SAS)、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评估测评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有效问卷167 份, 有抑郁情绪27名,女性9名,男性18名;(2)抑郁情绪组的家庭环境亲密度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4.51, P < 0.05),矛盾性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4.33,P < 0.05);(3)抑郁情绪非共病焦虑情绪组和抑郁情 绪共病焦虑情绪组的家庭环境因子,矛盾性因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青少年 家庭环境亲密度和矛盾性是影响青少年抑郁情绪及共病焦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青少年中发生抑郁症状的现状,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用抑郁自评量表对890名卫校学生进行测评,帮助抑郁症状检出阳性的学生寻找原因,并针对原因实施健康教育措施。结果抑郁症状检出率为5.84%(52/890),其中男性检出率7,75%(10/119),女性检出率5.52%(42/719)。通过健康教育干预,抑郁症状缓解率为96%(50/52)。2位学生用药后也得到缓解。健康教育干预前SDS分为43.83±6.82,干预后为29.35±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139,P〈0.01)。结论青少年产生抑郁症状通过针对性的健康干预,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个性、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艾森克个性问卷修订版(EPQ)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评定。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中女性焦虑量表分、神经质量表分和屈服量表分高于男性;焦虑情绪与内外倾、面对的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与神经质呈正相关;抑郁情绪与神经质、屈服的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内外倾及面对的应对方式呈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个性及应对疾病的方式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1病例患者,女,37岁,门诊号851357。易怒、大声说话和情绪低落、想不快往事交替12年。最初因幻听、幻视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后在北京某医院会诊,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目前症状缓解,准备怀孕,剂量逐渐减为单服博思清(阿立哌唑)5mg晚,苯海索2mg晚,如不服用苯海索,就骨头痒(静坐不能),浑身扭动,平卧时腰部扭动,觉醒时丈夫经常发现其嘴歪,而患者却未察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哪些因素影响内科门诊患者抑郁情绪。方法以我院一个月内内科门诊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编的问卷,从性别、经济状况、健康状况、人际关系、娱乐活动、社会地位、自我感受、工作压力、家中地位和生活情趣等多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内科门诊患者抑郁情绪与性别、健康状况、社会地位、生活情趣有密切关系,SDS得分高并有较多抑郁情绪(P<0.05~0.001);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2.2倍;高学历患者SDS分高于低学历患者,有显著性差异性(P<0.01)。结论内科门诊患者抑郁情绪是一种普遍现象,女性多于男性,高学历人群更易患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某军校研究生抑郁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对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高危人群识别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分层抽样方式,按照性别、年级因素选取某军校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共236名,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结果军校研究生抑郁情绪总体检出率为25.4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积极应对方式(waldχ~2=5.54,P=0.019)、消极应对方式(waldχ~2=5.98,P=0.014)和神经质N维度(waldχ~2=4.23,P=0.04)进入预测军校研究生是否存在抑郁情绪的回归模型。结论军校研究生抑郁情绪检出率较高,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和神经质N维度是军校研究生抑郁情绪产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合并抑郁的乳腺癌患者人格特征类型及应对方式,探讨其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抑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在济宁市各级医院抽取合并抑郁的乳腺癌患者为被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被试的人格特征、抑郁症状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1)合并抑郁情绪的乳腺癌患者精神质(P)、神经质(N)和掩饰性(L)维度评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6、7.40、-8.40,P0.05或0.01);(2)合并抑郁的乳腺癌患者MCMQ各维度评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3、12.19、8.65,P均0.01);(3)MCMQ面对维度与内外向(E)和L维度评分呈正相关(r=0.44、0.49,P均0.05),回避维度与P维度、N维度和L维度评分呈正相关(r=0.28、0.35、0.27,P均0.05);(4)EPQ-RSC的P和N维度与SDS评分呈正相关(r=0.31、0.55,P0.05)。结论合并抑郁的乳腺癌患者人格特征类型越极端,越倾向于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抑郁症状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医护人员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450名医护人员的测试结果显示,医护人员抑郁现患率(SDS≥50分)为32%,男性为10.32%,女性为37.19%。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主要影响因素为:负性生活事件多、社会支持少、对工作生活不满意、对饮酒量大、女性、工作年限长、性格内向、已婚、睡眠不规律等。结合实际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抑郁情绪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800名中学生的抑郁情绪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按分层整群抽样的原则,对济宁市某普通中学随机抽取800名学生(即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各200名)。其中男542名(678%)、女258名(323%),年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环境、应付方式的特点及两者的关系.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应付方式问卷,对30例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测评.结果 (1)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环境中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宗教道德观等因子分低于正常对照组,矛盾性因子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青少年抑郁症组应付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低于正常对照组,自责、退避因子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3)青少年抑郁症组应付方式中的解决问题因子与家庭环境中的控制性呈正相关(r=0.42);求助因子与情感表达呈正相关(r=0.41);自责因子与亲密度、情感表达呈负相关(r =-0.48,r =-0.44),与矛盾性呈正相关(r=0.47).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更多采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并与不良的家庭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三学生不同个性特征与其应付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和应付方式问卷,在高考前对350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考前具有精神质性格的学生,其应付方式以不成熟型和混合型显著多于成熟型(P均〈0.01);相关分析提示其与解决问题和求助两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回避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具有外向性学生,其应付方式以成熟型和混合型显著多于不成熟型(P均〈0.01);相关分析提示其与应付方式问卷的解决问题和求助两因子呈显著正相关;情绪稳定性的学生多采用三种不同类型应付方式,但混合型和不成熟型显著多于成熟型(P均〈0.01);相关分析提示其与应付方式问卷的自责,幻想和回避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具有精神质学生,在处理各种应急时,多采用消极的应付方式,而具有外向性学生,则多采用积极的、成熟的应付方式;具有情绪稳定性的学生,多采用自责和幻想等应付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迁移相关因素对上海外来学生自尊、抑郁水平的影响。方法采取整群方便抽样方法抽取上海浦东一所中学初中部612名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编的一般人口学问卷、迁移因素调查问卷、自尊量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25.8%外来学生来沪时间不足3年,3.7%经常感受到歧视,55.0%对上海和老家都表示喜欢,40.5%对未来感到不确定。(2)自豪感、对转学政策的态度与抑郁水平呈负相关(P〈0.01),转学政策对学习的影响、歧视感受、融入态度与抑郁水平呈正相关(P〈0.01);自豪感、本地话掌握程度与自尊水平呈正相关(P〈0.01),融入态度、歧视感受与自尊水平呈负相关(P〈0.05,P〈0.01)。(3)歧视感受、对上海话有自豪感、上海话重要程度、上海话掌握程度进入自尊的回归方程(P〈0.05,P〈0.01);歧视感受、对上海有自豪感、政策影响学习进入抑郁的回归方程(P〈0.01)。结论迁移因素与外来学生自尊、抑郁水平密切相关,歧视感受、对上海的自豪感是预测其自尊、抑郁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个性及防御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人格、防御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中学生463名,实施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防御方式量表(DSQ)测量。结果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26、78%,男女检出率分别为22.01%,和33.33%。两者比较差异显著(x^2=7.37,P〈0.01);男女学生各因子分比较,女学生在躯体症状、焦虑、恐怖症状因子、不成熟防御方式、中间型防御方式、精神质、神经质得分均高于男性;对防御方式、人格各因子与SCL-90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SCL-90各因子与防御方式各因子、EPQ神经质、精神质因子呈正相关。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防御方式的关系在0.10水平上进行逐步回归分析,不成熟防御方式、神经质因子依次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男学生差,主要表现为躯体症状、焦虑、恐怖症状,防御方式、个性类型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不成熟防御方式、神经质个性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江门市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0年11月-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江门市1 22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调查问卷、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Olweus儿童欺负问卷初中版(BVQ)、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及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进行评定。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中学生NSSI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检出204名(16.72%)中学生曾有过NSSI行为,其中男生67人、女生137人。NSSI组与非NSSI组在性别、学段、住校情况、同伴关系及学习成绩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162、7.247、6.541、45.787、25.097,P<0.05或0.01)。与非NSSI组相比,NSSI组CES-D评分(t=-14.240)和BVQ评分(t=-5.952)更高,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评分更低(t=9.238),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问题应对分量表评分更低(t=7.148),情绪应对分量表评分更高(t=-7.038),受校园欺凌、语言欺凌和关系欺凌检出率更高(χ2=34.215,29.785,16.4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OR=1.090,P<0.01)及受校园欺凌(OR=1.492,P<0.05)进入回归模型。结论 江门市中学生NSSI形势严峻,抑郁及受校园欺凌是其发生NSSI行为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中学生群体的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于2017年2月-5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省日照市3所中学的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Kutcher青少年抑郁量表11项版(KADS-11)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评定初中生的抑郁情绪和生活事件,采用自制一般情况问卷调查中学生的父母关系及受照料情况。结果共发放问卷1 3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231份。中学生KADS-11评分为(7.97±4.25)分,KADS-11评分≥9分者有521人(42.32%)。不同父母关系的中学生焦虑不安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学习因子和人际关系因子评分对KADS-11总评分有正向预测作用(β=0.23、0.11),受罚因子评分对KADS-11总评分有负向预测作用(β=0.06)。结论山东日照地区在校中学生的负性情绪较普遍,经历的生活事件主要与学习相关,父母关系、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是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抑郁症和神经症病人的人格特征和防御方式的差异。方法对91例抑郁症、56例神经症病人和83例正常人评定了A型行为问卷(TABQ)和防御方式问卷(DSQ)。结果神经症的A型行为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抑郁症病人的A型行为总分和CH因子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神经症病人的A型行为总分和TH因子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抑郁症病人较正常对照组较多使用退缩、躯体化、制止、理想化、假性利他、交往倾向,较少使用幽默、被动攻击、抱怨、幻想和期望。神经症病人较正常对照组较多使用投射、躯体化、理想化和交往倾向,较少使用幽默、幻想和回避。抑郁症比神经症病人较多使用退缩、制止、回避和假性利他,较少使用消耗倾向和期望。结论抑郁症和神经症病人具有不同的防御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寄宿制中学数学班学生心理卫生特点及其与非数学班学生的差异别。方法:对上海市某寄宿制中学初中预备班到高中三年级的205名数学班和1099名非数学班学生进行了智商水平、情绪状态、性格特征、家庭环境和行为问题的调查。结果:数学班学生智商明显高于非数学班学生;数学班与非数学班学生的情绪状态无差异;数学班学生EPQ的精神质、神经质分量表得分低于非数学斑学生 ,而掩饰得分高于非数学斑学生;数学班学生的不受欢迎、自伤和违纪分量表得分明显高于非数学斑学生,躯体诉述和思维障碍得分低于非数学班学生;数学班学生对家庭环境中情感表达和娱乐性评分低于非数学班学生,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寄宿制中学数学班学生与非数学班学生在智商水平、情绪状态、性能特征、家庭环境和行为问题等方面存在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其不同心理特点和安排教学。  相似文献   

19.
本文目的是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环境相关因素影响效应的研究进行综述。通过回顾国内外关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环境方面的文献,从相关概念、评估方法、影响效应、影响机制等方面对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总结了其局限性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通过对抑郁症相关家庭负性环境的认识,为青少年抑郁症的早期识别和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初中生的焦虑情绪与应付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及应付方式问卷,对293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收回有效问卷288份,其中有焦虑情绪者30人,占总人数的10.4%;男性为16人(11.3%),女性为14人(9.6%),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分析表明,解决问题和躯体化/惊恐、广泛性焦虑、社交恐怖、学校恐怖呈显著负相关;求助、躯体化/惊恐、广泛性焦虑及学校恐怖呈显著负相关(P<0.01~0.05);除退避和分离性焦虑无显著相关性外,其它各因子都呈显著正相关(P<0.01~0.05)。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焦虑情绪的应付方式依次为幻想、解决问题、自责。结论初中生的焦虑情绪与应付方式密切相关,诱导学生采用积极的应付方式有助于改善其焦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