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ICC置管肿瘤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肿瘤患者常需要反复多次静脉化疗,为了防止化疗药物对周围血管的刺激和损伤,我们采用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为肿瘤患者进行静脉化疗。PICC分为三向瓣膜式PICC和头端开口式PICC。为了保证头端开口式PICC导管通畅性,我们进行了改良使用,在其末端采用了可来福CLC2000TM正压接头,一种可以防止血液反流的装置[1]。本次研究的目的为:这两种PICC导管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有无差异?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有哪些?2005年2~12月,我们对所有拔除PICC后的肿瘤患者(共43例),对其置管的血管进行血管B型超…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明确肿瘤患者PICC置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及降低肿瘤患者PICC置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百度文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Medline、Cochrane中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间为开始收录时间起到2018年11月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Stata 13.0对国内外有关肿瘤患者PICC置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及队列研究进行Meta分析,用 Egger线性回归法判定发表偏倚。结果 共纳入18篇文献,总病例6 425例,病例组/暴露组825例,对照组/非病例组5 600例。危险因素合并OR 值分别为:年龄≥60岁2.560(95%CI:1.653~3.967)、超重或肥胖3.552(95%CI:2.103~5.998)、合并高血压2.041(95%CI:1.302~3.200)、合并糖尿病2.021(95%CI:1.695~2.409)、PICC置管史2.188(95%CI:1.204~3.976)、置管期间放疗4.308(95%CI:1.901~9.763)、活动量少4.559(95%CI:1.035~20.085)、感染2.748(95%CI:1.397~5.408)、肿瘤分期为Ⅲ~Ⅳ期2.746(95%CI:1.643~4.589)、肿瘤转移4.023(95%CI:1.895~8.544)。Egger线性回归法分析显示,活动量少、肿瘤转移、置管期间放疗存在一定发表偏倚。结论 年龄≥60岁、超重或肥胖、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PICC置管史、感染、肿瘤分期为Ⅲ~Ⅳ期为肿瘤患者PICC置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活动量少、肿瘤转移、置管期间放疗作为肿瘤患者PICC置管相关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的证据尚不充分。应对肿瘤患者中存在的可改变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加强监测不可改变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综合分析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为预防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 ed、Cochrane Library、OVID EBM Reviews、 CNKI、万方数据、CBM及VIP,并辅以手工检索、文献追溯等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文献,采用Stata 12.1软件进行合并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6篇,合计样本量1277例,其中血栓组253例,对照组1024例,血栓发生率为19.81%。Meta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史、糖尿病、高血压、COPD、活动量减少与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有关。结论:化疗史、糖尿病、高血压、COPD、活动量减少是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留置PICC致血栓形成因素,制订针对性防护措施。方法:对行PICC的172例肿瘤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从性别、年龄、导管型号、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血小板(PLT)各个方面对血栓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的年龄、导管型号、穿刺血管、凝血及纤溶指标患者的血栓形成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年龄、导管型号、穿刺血管、FIB、PLT测定与血栓发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析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期间导管自护能力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测定患者自护能力,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患者PICC置管期间导管自护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9.89%(80/89)。80例肿瘤患者PICC置管期间导管自护能力评分80~119分,平均(95.50±8.66)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不同文化程度、化疗疗程、社会支持以及负性情绪的肿瘤患者ESCA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化疗疗程、社会支持以及负性情绪是肿瘤患者PICC置管期间导管自护能力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 肿瘤患者PICC置管期间导管自护能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文化程度、化疗疗程、社会支持以及负性情绪是其重要影响因素。临床应针对以上因素进行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等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过程中会伴随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国内外有研究[1~3]报道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9%~40.7%,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及经济负担.本研究对安徽省某三甲医院2008年11月至2009年6月在肿瘤科住院行PICC置管化疗的102例患者,通过调查研究,探讨和分析PICC置管肿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过程中会伴随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国内外有研究[1~3]报道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9%~40.7%,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及经济负担.本研究对安徽省某三甲医院2008年11月至2009年6月在肿瘤科住院行PICC置管化疗的102例患者,通过调查研究,探讨和分析PICC置管肿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PICC置管时导管异位的原因和纠正方法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分析354例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时32例导管异位发生的相关因素,在未拔导丝前予以正位。结果导管异位发生在年龄〉60岁者较≤60岁者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33,P〈0.05);87.5%发生于置管侧静脉中;左上肢置管的异位率较右上肢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52,P〈0.01);头静脉置管者异位率为15.79%,而肘正中静脉和贵要静脉置管者分别为8.89%和8.12%。导管异位率与患者的性别、穿刺方法及病变部位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例异位者正位均获成功。结论娴熟的技术是置管成功的保证,对高龄患者置管要谨慎,尽量选择右上肢静脉置管,以贵要静脉为首选,次之为肘正中静脉。带导丝立即在X线下视导管异位的具体情况,变动患者体位并随其吸气不失时机地正位。  相似文献   

9.
肿瘤患者PICC置管主要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86,自引:2,他引:86  
目的 对135例肿瘤患者PICC置管主要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置管成功率、延长导管留王时间.方法 2003年5月至2006年12月,对我科室135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5例中,发生机械性静脉炎者占17.0%,导管相关性感染者占7.4%,导管堵塞者占3.7%,血栓形成者占1.5%,导管破损者占5.2%.经统计学分析,穿刺时静脉的选择、不同的护理方式与并发症的发生丰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穿刺时应选择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并注意采用正确的护理方式,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接受置管与拒绝置管的患者对于PICC的态度,分析可能影响置管选择性的主观因素,为更好地开展与推广PICC置管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有PICC置管适应证的108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接受置管患者和拒绝置管患者对PICC的作用认同、存在的危险、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方面均存在差异,其中拒绝组对PICC置管作用持肯定态度的为27例,基本肯定13例,否定13例,没考虑5例,接受组持肯定态度43例,否定3例,没考虑4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986,P〈0.01)。结论对PICC作用的认同度、置管危险性、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都是影响留置选择性的因素。护士应加强与患者的交流,解决患者对PICC存在的疑问,帮助克服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高置管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液肿瘤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儿发生PICC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行PICC置管的血液肿瘤患儿282例,记录置管1个月内CRBSI发生情况。根据CRBSI发生情况,将282例血液肿瘤患儿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统计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CRBS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282例PICC置管患儿中25例发生CRBSI,发生率为8.87%;单因素分析发现,感染组穿刺次数≥2次、留管时间≥20 d、合并并发症、PICC维护不规范占比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两组性别、年龄、置管季节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穿刺次数≥2次、留管时间≥20 d、合并并发症、PICC维护不规范是血液肿瘤PICC置管患儿发生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 血液肿瘤PICC置管患儿CRBSI发生率较高,穿刺次数≥2次、留管时间≥20 d、合并并发症、PICC维护不规范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乳腺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期间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5月我院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549例,统计导管维护依从率和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采用Logistic方法分析导管维护依从性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导管维护依从性与导管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导管维护低水平依从性162例,占29.51%,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64例,占11.6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水平、经济状况、家庭支持度、医疗支付方式、心理状态是导管维护依从性的影响单因素(P0.05)。年龄、文化水平、糖尿病、家庭支持度、贴膜类型、瓣膜类型、固定方式、导管维护依从性是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文化水平、经济状况、家庭支持度、心理状态是影响乳腺癌PICC置管期间导管维护依从性的风险因素(P0.05),糖尿病、贴膜类型、瓣膜类型、固定方式、导管维护依从性是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素(P0.05)。导管维护依从性与导管移位、局部感染、堵管和接触性皮炎发生呈负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PICC置管期间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影响因素多样,其中导管维护依从性是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素之一,且二者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PICC置管致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并归纳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我院消化内科留置PICC导管的急性胰腺炎患者368例,对发生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1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置管静脉、置管肢体、疾病严重程度、D-二聚体(D-dimer,D-D)、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值、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的改变与发生静脉血栓有无相关性及血栓形成的时间.结果 确诊静脉血栓13例患者,性别及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重型胰腺炎患者发生血栓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置管静脉右头静脉发生血栓概率最高(37.5%),左、右上肢肘正中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12.0%、4.7%),左、右贵要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1.3%、0.6%);血栓形成患者PT高于血栓未形成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形成患者APTT、FIB、D-D均明显高于血栓未形成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留置PICC置管后形成血栓的平均时间(12.6±7.8)d,血栓最早可发生在置管后第3~4天.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液凝血、纤溶系统的改变及置管静脉的选择直接影响静脉血栓的形成,护理人员要加强PICC置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预防意识,置管前严格评估患者凝血指标,置管时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后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以降低PICC置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PICC置管肿瘤患者带管期间自我护理能力水平与PICC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探讨PICC相关知识对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2013年12月~2014年2月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和PICC自我护理知识问卷,对我市两家医院80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PICC置管肿瘤患者带管期间自我护理能力得分为(118.79±20.85)分,58.75%的患者处于高等水平,41.25%的患者处于中等水平;PICC自我护理知识问卷得分为(21.70±2.64)分,异常情况观察处理评分为(9.96±2.33)分,PICC相关知识掌握优于异常情况观察处理知识的掌握。患者PICC带管期间自我护理能力与PICC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呈正相关。结论:PICC置管肿瘤患者带管期间自我护理能力及PICC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总体均处于高等水平,患者PICC相关知识掌握的越好,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越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三甲医院肿瘤患者PICC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护理人员进一步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甲医院5个科室100例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患者PICC相关知识各条目平均分较高的两项为就诊原因(93.00±19.27)分和置管后护理(91.70±10.64)分;平均分较低的两项为PICC优点(66.25±21.72)分和锻炼方式(41.50±14.31)分;PICC相关知识受患者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导管留置时间的影响(P<0.05).结论:护理人员需根据PICC患者认知度得分情况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  相似文献   

16.
PICC置管导管异位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PICC导管异位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以减少导管异位的发生.方法 观察200例PICC患者导管异位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 PICC导管异位发生率为11.00%.不同年龄、性别及穿刺体位患者导管异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静脉导管异位发生率明显高于贵要静脉(P<0.01)和正中静脉...  相似文献   

17.
2003年8月~2005年8月,我院对121例接受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PICC置管使用过程中出现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分析以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4年行PICC置管的413例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置管期间血栓的发生率,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413例患者置管期间发生血栓16例,占3.87%;患者年龄、肿瘤分期、导管尖端位置、既往血栓病史,活动量少、肥胖、血红蛋白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短( APTT)是出现血栓的危险因素。结论要重视肿瘤患者置管后血栓并发症,针对危险因素积极采取多种措施预防和处理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相关静脉血栓形成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010年10月-2014年12月224例恶性肿瘤PI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生PICC相关静脉血栓34例患者中,PICC相关静脉血栓形成时间(17.20±2.21)d。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显示,使用红系造血刺激剂、治疗剂量抗凝、PICC相关感染、住院、穿刺静脉及血小板计数是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影响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因素较多,应采取综合措施降低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2007年2月~2008年4月,我们对进行PICC置管的89例患者发生的主要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89例,男59例,女30例;9~68岁,平均43岁;白血病60例,恶性淋巴瘤28例,隐球菌感染1例;PICC导管留置时间7~485d,平均265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