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颅脑损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围术期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舒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患者围术期接受舒适护理,可显著控制并发症,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颅脑外伤患者58例,按建档顺序分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运动能力(Fugl-Meyer)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Barthel及Fugl-Meye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及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7.59%(8/29)低于对照组68.97%(2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围手术期给予舒适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患者运动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刘坚  万鹏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6):2410-2412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对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人民医院外科诊治的颅脑外伤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手术,观察组给予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记录两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7d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d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脑膨出、脑切口疝等并发症发生率为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d颅内压低于术前,脑摄氧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d颅内压、脑摄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能提高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降低患者的颅内压,提高脑摄氧率,从而改善患者总体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戴明循环管理法的品管圈(QCC)活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均行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戴明循环管理法的QCC活动护理干预。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LI)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GQLI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戴明循环管理法的QCC活动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行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围手术期患者,可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并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变化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冲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4个月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统计对比两组术前、术后颅内压及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C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优良率[69.23%(27/39)比33.33%(13/39)]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69%(3/39)比28.21%(11/39)]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冲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有效降低颅内压,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4月收治的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行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术,观察组行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颅内压水平、GO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颅内压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颅内压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对照组GOS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t=8.267,P=0.0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采用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颅内压水平,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外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4月商丘市立医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使用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研究组使用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收缩期峰流速、平均血流速度]、颅内压、脑摄氧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术后7 d研究组NIHSS评分低,且GCS评分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7 d研究组收缩期峰流速、平均血流速度较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7 d研究组颅内压较低,且脑摄氧率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00%,1/20)较对照组(35.00%,7/20)低(χ2=3.906,P=0.048<0.05)。结论 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在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昏迷状态和神经缺损,提高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降低颅内压,提高脑摄氧率,且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对重度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GCS评分、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度颅脑外伤患者84例,将以上患者分成常规组和监测组。常规组患者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监测组患者则在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的基础上联合术后颅内压监测。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颅内压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预后。结果监测组患者术后3、7 d的颅内压下降值显著大于常规组(P0.05);2组患者术后28 d GCS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监测组患者GCS评分升高较常规组更显著(P0.05);与常规组相比,术后3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提示监测组的预后较好(P0.05);术后6个月,常规组与监测组的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分别为59.5%、33.3%(P0.05)。结论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联合术后颅内压监测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标准化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在重型颅脑外伤并侧裂区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侧裂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治疗指标、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恢复良好率(65. 00%,26/40)显著高于对照组(35. 00%,14/40),而重度残疾、植物人和死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颅内压、脑水肿、中线移位等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发生颅内高压、脑切口疝、外伤性脑梗死以及外伤性癫痫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对于重型颅脑外伤并侧裂区损伤患者采取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有助于清除颅内血肿,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并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45例(微创组),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45例(开颅组),对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神经功能和个人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并发症、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开颅组(P0.05);微创组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BI)评分均较开颅组改善更显著(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开颅组(P0.05);微创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开颅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及时清除血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较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医疗费较少,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对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单侧大骨瓣减压术,观察组采用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颅内压、GO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颅内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周,两组颅内压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观察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提高GOS评分,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4416-4417
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收集登封市中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0月~2017年1月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术,观察组给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减压治疗组术后第1、3、7d颅内压低于开颅治疗组,良好率高于开颅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颅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叶家骏 《新医学》2003,34(Z1):67-68
目的探讨腰椎穿刺放脑脊液治疗重型颅脑外伤颅内出血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观察84例重型颅脑外伤颅内出血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后的病人采取内科治疗和多次腰椎穿刺放出血性脑脊液(观察组)的疗效,并与无加用腰椎穿刺的36例(对照组)作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治愈率为38%,病死率12%;对照组相应为56%、17%、17%.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腰椎穿刺放脑脊液对治疗重型颅脑外伤颅内出血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后的病人疗效明显,方法经济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去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急诊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4月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64例,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去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两组围术期均给予相关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颅内压水平及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分级。结果观察组颅内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GOS分级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去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于急诊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配合精细护理,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优化GOS分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4689-4690
评价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应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随机将5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5例,分别接受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照两组各项指标、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等的差异。试验组术后各项指标情况较对照组均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生存率为84.0%,较对照组的48.0%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率为12.0%,对照组为44.0%,试验组较对照组并发症明显更少(P<0.05)。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可有效降低颅内高压,清除颅内血肿,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并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重视与推广。  相似文献   

16.
将我院收治的84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常规开颅手术,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黄冈市中心医院6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研究组34例行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34例行常规开颅手术,治疗结束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82.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急性脑膨出、迟发性血肿、切口脑脊液漏及癫痫发生率为11.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较常规开颅手术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我院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骨瓣开颅术处理,观察组则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处理。观察两组颅内压变化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治疗方案中,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效果确切,可充分减压,同时术野开阔,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颅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的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科接受颅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92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术后对参照组(n=46)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对实验组(n=46)开展综合护理模式,对两组的并发症、住院时间与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 35%,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9. 57%;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 83%,对比参照组的84. 78%更高,实验组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颅脑损伤患者接受颅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后,开展综合护理模式,对减少相关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均有积极帮助,还可提高患者对神经外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5年6月收治的97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