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循证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自我效能感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7年1月我院CHB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感(GSES)、生活质量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GSES,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GSES,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B患者采取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循证护理,可提高自我效能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理论导向的心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作用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该院接受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从目标理论导向出发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周的下肢淋巴水肿指数(LEL index)、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以及对护理过程及效果的满意度。结果术后4周,对照组患者中发生下肢淋巴水肿显著高于干预组(P<0.05);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综合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但干预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但干预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过程及效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基于目标理论导向的心理干预,不仅可以降低患者在术后发生下肢淋巴水肿的概率,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亲情-责任交互式护理管理干预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7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122例骨科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亲情-责任交互式护理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7 d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干预前后一般自我效能感、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7 d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预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亲情-责任交互式护理管理干预应用于骨科手术患者,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增强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血糖指标、生活质量评分...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7):3311-3313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76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于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干预后,两组患者TCSQ(特质应对方式)、GSES(自我效能感)评分均明显改善,研究组患者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研究组患者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慢性乙肝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感,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FOCUS-PDCA程序的集束化护理对脊椎骨折术后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脊椎骨折患者9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FOCUS-PDCA程序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FOCUS-PDCA程序的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脊椎骨折手术患者中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本位医疗模式对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老年甲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按传统临床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人本位医疗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后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前生活质量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本位医疗模式是一个综合的护理管理方案,能够明显提高老年甲亢患者生活质量,缓解心理焦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IMB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在心脏介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科住院的60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干预组实施基于IMB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方案,对照组实施传统健康教育方案,在干预前和干预后2天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护理满意度问卷对2组患者进行评价,比较2组患者术后皮下血肿、出血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2天后,干预组自我效能水平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术后皮下血肿及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心脏介入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及自我效能水平,减少术后皮下血肿及出血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出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高危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糖尿病高危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自我效能、血糖与血脂各项化验指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自我效能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糖与血脂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高危足护理干预中,采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改善血糖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个体化干预模式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7年2月我院75例甲状腺癌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n=38)与对照组(n=37)。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个体化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GSES)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GSES及SF-36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GSES及SF-36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11%(35/38)比72.97%(27/37)]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给予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个体化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且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为框架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3例,按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41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于此基础上研究组42例予以基于自我效能理论为框架延续性护理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干预后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予以基于自我效能理论为框架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授权理论下图文式教育对宫颈癌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61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行授权理论下图文式教育。连续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自我效能、医学应对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连续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及宫颈癌量表各项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医学应对量表中积极面对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逃避、屈服评分较干预前均有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授权理论下图文教育可有效提升宫颈癌术后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纠正其的医学应对方式,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自我管理护理模式对慢阻肺患者自我效能感、肺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呼吸科于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慢阻肺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自我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水平、肺康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感较干预前明显上升,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肺功能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呼吸困难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运动耐力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明显减弱,且减弱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自我管理护理模式可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及自我管理水平,促进肺部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5例实施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两组均护理3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自我效能、遵医行为、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压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控制情绪、合理膳食、适当运动、规范用药、规律作息等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健康、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自我效能、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自我效能理论在骨科高位截瘫患者康复期干预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在骨科高位截瘫患者康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骨科2001年10月至2006年12月颈髓损伤的住院患者140例。随机分组:奇数组为研究组,共70例在患者术后2w开始采用增强自我效能感干预指导;偶数组为对照组,共70例,采用骨科截瘫护理常规护理。通过进行一般自我效能量表问卷调查,收集整理临床病例资料,门诊复诊查体记录结果等,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的高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自理程度及患者自我效能感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应用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两组患者刚入院时的自我效能感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进行自我效能感比较(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半年后院外随访:研究组患者自理程度、患者康复致残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都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研究组患者在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降低患者康复致残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陆永秀  )  陈细定  )  胡晓岚  ) 《全科护理》2014,(13):1172-1173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病人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乙肝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3周后比较两组病人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3周后自我效能感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慢性乙肝病人采取多维度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心理资本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心理资本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效能评分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自我效能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心理资本理论的护理干预能在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方面具有理想效果,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和自我护理联合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CK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CKD患者60例按就诊末尾数编号单号30例作为干预组、双号3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提高自我效能和自我护理能力的联合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分别比较两组自我效能、自我护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自我效能、自我护理及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提高,但干预组升高趋势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1)。结论:自我效能和自我护理联合干预能显著提高CKD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斯金纳强化理论的术前心理干预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斯金纳强化理论的术前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自我效能感各条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除躯体疼痛维度外,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将基于斯金纳强化理论的术前心理干预应用于子宫切除术患者中,可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