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艾滋病合并中枢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早期诊断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20年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5例经脑脊液培养确诊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5例艾滋病合并中枢性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者中男性4例,平均年龄35.2岁。脑脊液检出马尔尼菲篮状菌平均时间8 d。脑脊液改变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和蛋白质升高,葡萄糖和氯化物降低。头颅影像检查主要表现为颅内感染灶。5例患者结局均死亡,其中2例误诊为中枢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2例病情危重入院不足1周死亡,1例经过有效抗真菌治疗但最终因感染性休克死亡。3例既往接受过规范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治疗。 结论 艾滋病合并中枢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临床易误诊、漏诊,病死率高,临床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总结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收治的8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的护理体会。8例患者中7例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1例全程使用伊曲康唑口服液,护理要点包括症状护理、用药护理、情感支持及延续护理。经过积极对症治疗和护理干预,8例患者均好转出院,出院后随访显示患者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非免疫受损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19年3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某医院收治的18例非免疫受损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经过及疾病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为56岁,中老年患者为主,占72.22%;临床表现为咳嗽(83.3%)、发热(38.9%),病灶主要位于肺部(83.3%)及淋巴结(50.0%),单一器官发病占50%;患者血白细胞升高达61.1%,血CD4+T淋巴细胞值正常者占88.9%;影像学缺乏特征性,易误诊为肺结核;合并分枝杆菌病率44.4%、细菌性肺炎率27.8%,死亡率为16.7%。结论 本组非免疫受损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缺乏明显特征,与分枝杆菌肺病相似,容易出现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49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主要以发热、皮疹、咳嗽咳痰、脾大、淋巴结肿大等为临床特征,可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贫血,肝功能受损,ESR增快,CRP及降钙素原水平升高,浆膜腔积液,且多同时合并其他机会性感染。结论 艾滋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应尽早获得马尔尼菲篮状菌阳性病原学结果,避免误诊及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评价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预后的生化检查标志物。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符合研究标准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对两组患者入院时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腺苷脱氨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CD4~+T细胞计数等实验室生化检查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140例,其中死亡组32例,存活组108例。单因素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腺苷脱氨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死亡组患者与存活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分析显示,腺苷脱氨酶[OR及95%CI为0.056(0.013~0.252)]、乳酸脱氢酶[OR及95%CI为0.135(0.032~0.566)]对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结局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腺苷脱氨酶和乳酸脱氢酶水平是评价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预后的重要指标,二者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1—12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2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治疗经过及疾病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18~57岁。22例患者均表现出呼吸系统症状,有2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12例患者出现皮疹,7例患者可触及脾大,15例患者伴有消瘦、口腔白斑、淋巴结大。患者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淋巴细胞下降,伴有贫血及血小板减少;CD4+计数均有不同程度减少,且均50cells/μL;21例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感染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表现常见斑片状或斑点状浸润影,其次为结节影、毛玻璃样改变。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对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治疗效果较好。16例患者在积极抗真菌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5例患者转回当地继续治疗,仅1例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出现严重的多器官衰竭死亡。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血清腺苷脱氨酶可作为一个辅助诊断指标,艾滋病患者均有明显免疫力缺陷。  相似文献   

7.
目的 1例HIV阴性患者感染马尔尼菲蓝状菌的案例报道。方法对1例感染马尔尼菲蓝状菌的HIV阴性患者的资料、辅助检查和治疗经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患者HIV阴性,未合并免疫受损的基础疾病,患者表现为胸壁脓肿伴肋骨骨质破坏。马尔尼菲蓝状菌形态学特征典型,微生物培养为目前临床诊断的金标本。伏立康唑对该患者治疗有效。结论非HIV患者可感染马尔尼菲蓝状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伏立康唑治疗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诺卡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诺卡菌病的诊疗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1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诊断为诺卡菌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收治10例诺卡菌病患者,男性8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9.1±15.4)岁,≥60岁3例,职业类型以农民为主(5例,50.0%)。肺诺卡菌病5例,皮肤诺卡菌病4例,播散性诺卡菌病1例。菌株分型主要为星形诺卡菌(5株)。80.0%患者有基础疾病,主要为支气管扩张症(3例)、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3例)。肺诺卡菌病患者均有咳嗽、咳痰,查体均可闻及啰音;皮肤诺卡菌病主要为病灶处红肿、流脓;1例脑诺卡菌病系播散性感染,有意识丧失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表现。患者C反应蛋白为72.75(39.25~96.74)mg/L,均有所升高。肺部CT检查主要为大小不等的小结节影和斑片影(6例)、双肺多发索条影(4例)、大片磨玻璃阴影(3例)、胸腔积液(3例)。所有患者经积极抗感染治疗,9例好转出院,1例病情加重放弃治疗。结论 对有肺部基础疾病及抵抗力差的中老年人,常规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考虑诺卡菌感染,积极送病原学检查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马尔尼菲篮状菌是一种温度双相性机会性致病真菌, 主要感染艾滋病患者和其他免疫缺陷人群, 引起播散型马尔尼菲篮状菌病。马尔尼菲篮状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较为少见, 但近年有关报道不断增加, 其临床特征不典型, 诊断困难, 且治疗方案不明确, 病死率极高。本文拟对马尔尼菲篮状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流行情况、临床特点、诊疗方案及预后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2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儿童马尔尼菲篮状菌病(TSM)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某儿童医院收治的2例HIV阴性TSM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资料、存在的基础疾病,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TSM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结果 2例HIV阴性TSM患儿中病例1以右下肢肿块为首发症状,1个月余后才出现发热及咳嗽,误诊为结核感染;病例2以发热、三系减少及肝脾、淋巴结大等表现起病。病例1行基因检测为STAT1基因突变,病例2有反复灰指甲及口腔溃疡病史,均行血、骨髓培养及淋巴结活检确诊。病例1先后予以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脂质体静脉滴注,伊曲康唑口服维持治疗,共治疗1年后停药;病例2一直予以伏立康唑治疗(先静脉滴注后口服),共7个月后停药,均无复发。结论 TSM可发生在HIV阴性儿童,且可存在STAT1基因突变。对于治疗效果差的患儿,应尽早行培养或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并积极查找TSM可能存在的基础疾病,以到达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改善预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Between May 1993 and June 1996, 65 adults infected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and 30 HIV-negative patients (8 children and 22 adults) from the Mediterranean region with symptoms that included at least fever were examined for Leishmania. A total of 128 bone marrow and 128 peripheral venous 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and cultured on NNN medium. At the initial diagnosis, 14 (6 HIV-positive and 8 HIV-negative) of 15 patients with a positive blood culture also had a positive bone marrow culture. Two patients (1 HIV-positive and the other HIV-negative) had a positive bone marrow culture but a negative blood culture. During post-therapeutic check-ups, 7 out of 8 patients with a positive blood culture (6 HIV-positive and 1 HIV-negative) also had a positive bone marrow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three patients (2 HIV-positive and 1 HIV-negative) had a positive bone marrow but a negative blood culture. Relapses were more frequent (9/65 vs. 3/30) and the demonstration of Leishmania in the blood was commoner (6/65 vs. 2/30) in the HIV-positive than the HIV-negative patients. Stocks were identified by their isoenzymes: MON-1 from four HIV-positive and eight HIV-negative patients, MON-28 from one HIV-positive patient and MON-29 from another. For each patient, the same zymodeme was found in bone marrow and blood cultures, both at initial diagnosis and at follow-up.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卵巢静脉血栓(OVT)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过程.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3日,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例剖宫产术后OVT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该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影像学资料、诊断、治疗方案进行分析.本研究对剖宫产术后OVT相关文献进行复习,设定检索策略以"剖宫产术后""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病区布鲁菌病的临床特征,为非牧区布鲁菌病的早期诊治和提高疗效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病区2013年1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例布鲁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就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和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58%的患者有牛羊接触史。高热为主要临床表现(100%),同时伴有畏寒、寒战、全身乏力、多汗,皮疹、头痛、耳后疼痛、咽痛、颈肩痛、腰背痛、肌肉关节痛、咳嗽、肝脾淋巴结肿大等。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多数正常(83%)及少数轻度升高(17%);多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正常(75%),少数升高(17%)或下降(8%);少数血小板计数减少(17%);所有患者无贫血。多数患者(83%)伴有肝功能轻度异常,无黄疸。多数患者(92%)PCT轻度升高,所有患者(100%)C反应蛋白(CRP)呈不同程度升高。所有患者(100%)在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检测的布鲁菌试管凝集试验均为阳性,50%患者血培养或骨髓培养阳性。治疗方案包括多西环素+利福平、多西环素+链霉素、多西环素+复方磺胺甲恶唑、多西环素+莫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所有患者经规范化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后总有效率为100%。 结论布鲁菌病的临床表现多样,非牧区患者易漏诊误诊,尤其对于长时间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要详细询问接触史,警惕本病的可能,尽早进行血培养或布鲁杆菌凝集试验检查,规范化联合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Gitelman综合征(GS)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和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诊疗水平。 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9例(No.1~9) GS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基因检测、治疗及转归、随访结果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结果①临床表现及诊断结果:6例(No.1、3、4、6、8~9)患儿表现为感染或骨骼畸形,2例(No.2、7)为身材矮小,1例(No.5)为双下肢无力。生化检查结果:所有患儿均存在血K浓度降低,8例(No.1~8)存在血Mg2+浓度降低,7例(No.1、3~8)存在代谢性碱中毒,尿液24 h K浓度均增高,5例(No.2、4、6、8~9)肾小管损害标志物β2微球蛋白增高。基因检测结果:5例(No.1、6~9)患儿均存在SLC12A3基因突变。其中,No.1、8、9患儿为错义突变;No.6患儿为剪切突变与移码突变,并且其移码突变导致mRNA上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氨基酸终止;No.7患儿为移码突变。No.6患儿的移码突变c.578_582dupCCACC及No.9患儿的错义突变c.1084G>A与c.1613G>T,均为在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ttp://www.hgmd.cf.ac.uk)中尚未报道的新发突变。②治疗结果:对9例患儿采取补充钾剂、螺内酯[1~3 mg/(kg·d)]及门冬氨酸钾镁(1~2片/次,2~3次/d)治疗后,3例(No.5、7~8)患儿出院时血K浓度尚未完全恢复正常,但是较入院时明显上升,其余6例(No.1~4、6、9)患儿血K浓度恢复正常。所有患儿出院时,血Mg2+浓度基本恢复正常。③随访结果:出院后3个月时,9例患儿血K、Mg2+浓度均接近正常值;2例(No.2、7)身材矮小患儿的生长速率较治疗前改善;5例(No.2、4、6、8~9)患儿截至随访终点时,肾小管损伤标志物β2微球蛋白升高无进行性加重,其中2例(No.4、8)患儿β2微球蛋白值已基本恢复至正常值。 结论儿童GS临床症状不典型,若患儿生化检查结果显示低血K、Mg2+浓度,伴尿K浓度升高,结合动脉血气分析、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值,基因检测发现SLC12A3基因突变,可对GS进行确诊。该病治疗以补钾、补镁、醛固酮拮抗剂等多种药物联合治疗为主,虽然目前尚不能治愈,但是可以使患儿血K、Mg2+等维持正常,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有机氟中毒对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机理及其治疗。方法报告急性有机氟中毒性肾脏损害10例,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其中昏迷4例,抽搐8例,呕吐6例,腹痛8例,腰痛6例,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5例,血清钙降低7例,血钠低5例,蛋白尿10例,管型尿2例,血尿3例。10例中,治愈7例,好转2例,死亡1例.结论实验室检查是确定有机氟中毒性肾脏损害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血糖症在急诊当中的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50例低血糖症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的血糖值、诱发因素以及临床表现进行研究。结果50例患者当中有47例经就诊后1h以内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经3~7h的系统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其余3例患者当中,死亡1例,痴呆1例,脑瘫至植物人1例。结论对于低血糖患者在急诊当中的救治应及时迅速,对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以及快速诊断,同时加强鉴别诊断的工作,并做好糖尿病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发性卵巢囊肿扭转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自发性卵巢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行患侧附件切除术,2例行卵巢切除术。9例行卵巢复位术,复位术中5例复位前先高位结扎卵巢动静脉,1例复位术后行卵巢悬吊术。单纯复位者术后15天患侧血流接近正常,术后1~3个月内患侧卵巢可见优势卵泡,血雌、孕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复位前结扎卵巢动静脉者术后1周患侧卵巢均有少量血流,术后1个月血流接近正常,术后2~3个月患侧卵巢可见优势卵泡,血雌、孕激素水平恢复正常。3例合并妊娠者结局良好。结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治愈本病,保留卵巢功能的关键,采用先高位结扎卵巢动静脉再将扭转的卵巢复位的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张丽慧    陈红  张玲  陈雪融 《现代预防医学》2020,(12):2276-2281
目的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 - 19)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101例COVID - 19确诊病例的流行特点、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采用Excel录入数据,SPSS 22.0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6.1%患者有明确流行病学接触史。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75.2%),咳嗽(70.3%),咳痰(42.6%),乏力/肌肉酸痛(24%)。89.1%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65.3%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68.3%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升高,51.5%患者空腹静脉血糖升高,54.5%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胸部CT典型表现为磨玻璃样病灶,77.2%患者为双侧肺部均受累。101例患者中,轻型及普通型66例,重型及危重型35例。97.0%患者需要不同支持力度的氧疗,96.0%患者接受了抗病毒治疗、16.8%患者接受了抗细菌治疗,5.9%患者激素治疗。5.9%发生不同程度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6.8%发生继发感染,5.0%发生休克,2.0%发生急性肾损伤。截至2020年3月24日0:00治愈出院98例,死亡3例。结论 COVID - 19患者多数症状轻微,预后好;重型及危重型主要发生在高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危重型患者可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危及生命,应早期识别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