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4例颅脑外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8个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后综合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社会性功能、活力和精力、躯体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提高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不孕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专业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抑郁程度进行对比。结果:通过观察干预结果发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抑郁情绪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患者的抑郁情绪具有积极的影响,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品管圈护理管理在不孕不育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收诊的不孕不育症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品管圈护理管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55%高于对照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护理管理应用于不孕不育症患者可有效缓解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干预6周后比较两组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且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2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评分比较,护理干预后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还能够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抑郁情绪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缓解其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53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3年5~11月的2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将2013年12月~2014年4月的26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改进护理方法,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社会功能恢复情况、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社会功能恢复、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社会功能恢复、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焦虑及抑郁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对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精索静脉曲张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措施应用于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更加适合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5):2730-2732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风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中风后抑郁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量表及WHOQOL-100评分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抑郁情绪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独立能力、社会关系、个人信仰和周围环境等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中风后抑郁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膀胱全切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将54例膀胱癌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根据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治疗的膀胱癌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病耻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治疗的97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病耻感[采用病耻感内在体验量表(ISMI)]、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抑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情况、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两组ISMI、WHOQOL-BREF评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P0.05);干预后,两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银屑病患者给予积极心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病耻感,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择于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协同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包括身体功能、心绞痛稳定程度、社会功能、患者满意度、疾病认知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程度评分、焦虑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3%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8.7%(P0.05)。结论协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5):2722-272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比艾滋病患者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艾滋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抑郁情绪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和抑郁情绪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艾滋病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连续性心理及行为干预对高龄产妇产后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接收的348例高龄产妇为研究对象,以入院单双日的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178例和对照组1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运用连续性心理及行为干预。比较两组产妇身体康复情况、心理状况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身体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高龄产妇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实施连续性心理和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抑制其产后负面情绪,进而加快其身体康复提升其生活质量,方法经过研究对比验证效果确切,可在临床实践中给予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3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环境、心理、生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抑郁、疼痛程度和生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4个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抑郁、疼痛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患者家庭生活、空闲生活、性生活、同伴关系、人际交往5个维度得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职业状况、经济状况、自理程度3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缓解其抑郁情绪,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室心理护理在口腔种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行口腔种植术治疗的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观察组实施以"护理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牙科焦虑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牙科焦虑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口腔种植术患者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手术成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协同心理护理对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给予协同心理护理干预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6例患者。比较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实施协同心理护理,可有效增强心理弹性水平,从而提高后期生活质量,方案可行性高,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眩晕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12例老年眩晕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入院后均给予抗眩晕药物治疗及原发疾病干预,在此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SAS)、抑郁(SDS)、生活质量(DHI)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DH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老年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且均可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全程整体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咯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肺结核咯血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全程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抑郁、恐惧、焦虑、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抑郁、恐惧、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肺结核咯血患者,可改善抑郁、恐惧、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AS和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压力,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