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5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除对症治疗外,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依据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 Index(BI)评分以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评价2组康复效果,比较2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出院时,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康复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促进肢体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路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脑卒中偏瘫治疗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路径护理,有助于加快恢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临床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3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康复护理、并发症预防等脑卒中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临床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满意度。结果:干预14 d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4 d后观察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4 d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临床路径有助于缓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认知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规范化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肢体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给予基础药物及针刺治疗,对照组按脑卒中护理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路径模式进行中医规范化康复护理。于治疗前、治疗2、4周对患者进行简化Fugl-meyer(FMI)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分,观察两组肢体功能疗效及生存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FMI量表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且观察组FMI量表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中医规范化康复护理能较好地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肢体功能,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和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脑卒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5月收治的重型脑卒中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接受医院护理常规给予急救;将2017年6月~2018年1月收治的重型脑卒中患者49例作为观察组,按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急救。比较两组抢救时间、抢救费用、住院时间、病情恢复情况、入院时及住院1周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生活能力指数评分,评价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抢救费用低于对照组低(P0.05),生活能力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1周后,两组GCS评分均高于入院时(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脑卒中患者在急救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为患者争取更多时间,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患肢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我院康复科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均干预12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缺损评分量表(NIHSS)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评估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并根据Barthel指数评分评价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其患侧肢体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脑卒中肢体康复延伸护理路径,并探讨脑卒中肢体康复延伸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单双号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单号设为研究组(n=60),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双号设为观察组(n=60),应用康复延伸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评价2组护理效果,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在生存质量、改良Barthel指数(Madified Bathel Index,MBI)、功能综合评定(Functional Conprehensive Assessment,FCA)评分上与护理前比较呈上升趋势,研究组上升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脑卒中肢体康复延伸护理路径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存质量,而且能够使脑卒中肢体功能康复护理规范化、标准化,从而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FMA、B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表(患者篇)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入院日期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对照组应用传统的护理模式随机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疾病康复知识掌握度和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对疾病康复知识掌握度和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表(患者篇)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及健康教育,可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使患者及家属全面系统掌握缺血性脑卒中的康复护理方法及防止再梗塞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及预防废用综合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构建肢体康复延伸护理路径对脑卒中肢体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我科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20例(已剔除不符合研究的患者),将全部入选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康复科常规护理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入康复延伸护理路径。分别采用Spitzer生存质量指数评定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功能进行详细评估并进行比较,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整个康复过程中所需费用和对此次康复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Spitzer评分、MBI评分、FCA评分在出院时和出院后2个月均明显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康复过程中费用明显减少,但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增高,且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康复延伸护理路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存质量,大大降低康复过程中的费用,同时提高护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首发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25例首发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价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住院患者满意度量表》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吞咽障碍恢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抑郁症状的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首发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和心理状态,减少抑郁情绪的发生,且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将9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康复护理,对比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2组FIM和CN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CNS和FIM评分改善显著(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P0.05);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还能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路径的护理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3月1日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数字奇偶数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临床路径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自我效能[采用慢性病自我效能表(CDSES)]、上下肢体能力[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CDSE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P<0.01);护理后,观察组FMA评分、MB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基于临床路径的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中,可提高自我效能,增强肢体能力和生活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4周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FAM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提高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3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对照组不采用综合康复方法,只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疗效、Fugl-Meyer和VA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Fugl-Meyer和VA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好转(P0.05),且观察组好转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上肢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临床疗效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配合康复锻炼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配合康复锻炼。分别采用Fugl-Meyer平衡量表和Barthel指数(BI)评价2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并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6个月后,2组Fugl-Meyer评定量表和BI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9%(P0.05)。结论穴位按摩配合康复锻炼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睡眠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睡眠质量及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睡眠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和患者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入睡时间短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觉醒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脑卒中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睡眠障碍分级护理管理与病情康复。方法:将收治的95例脑梗死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不分白昼的睡眠护理,观察组采用分级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睡眠质量、ASHQ睡眠因子值、住院时间及护理效果(运动功能、神经功能以及肢体功能)。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P0.01),ASHQ睡眠因子值低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较优观察组(P0.01)。结论:分级护理管理可以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治疗时间,提升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60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两组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着良好的作用,能够缩短患者的病程,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