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结合Barthel指数分级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偏瘫病人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病人500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262例)和对照组(238例)。对照组按照医嘱护理分级并给予脑卒中偏瘫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Barthel指数评分标准进行护理分级,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将Orem自理模式贯穿于分级护理过程中。比较两组的护理分级差异及干预后Barthel指数、患侧肢体Fugl-Meyer积分、焦虑及抑郁评分以及病人对护理满意度,另对我院52名住院医师进行护理分级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护理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Barthel指数以及患侧肢体Fugl-Meyer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医师对护理等级分级内容完全了解,但对分级护理依据、临床护理要求以及是否满足病情要求方面认知低。[结论]将Orem自理模式结合Barthel指数分级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偏瘫病人护理中效果更佳,有利于病人肢体运动的恢复,并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人文关怀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康复医学科2015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PSD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Barthel指数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状态、肢体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变化,采用住院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HAMD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HAMD评分明显降低,而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和肢体运动能力,可显著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不良情绪、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对医护人员服务满意度、对护理效果满意度,并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存质量量表(QLQ-C30)对两组情绪变化、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SDS评分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医护人员服务满意度和对护理效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调节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电子病历的护理分级评定信息系统在五官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10月收治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五官科的患者857例,按病区分为观察组425例(耳鼻咽喉科)和对照组432例(口腔科)。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分级模式制订护理级别,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分级模式基础上实施以护理电子病历为基础的疾病严重程度评估量表结合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的模式制订护理级别。比较两组护士的护理质量、病情掌握准确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基础护理、特1级护理、急救药械、护理安全、消毒隔离、护理文书、技术水平、整体护理、行为规范质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和对照组护士病情掌握总准确率分别为95.5%和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内容、护理时效、护理态度、护理效果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技术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护理电子病历的护理分级评定信息系统在五官科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为进一步建立系统规范的分级护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以护理电子病历为基础的疾病严重程度评估量表结合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制定护理级别在五官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10月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五官科857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病区分为观察组425例(耳鼻咽喉科)与对照组432例(口腔科)。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分级模式制定护理级别,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分级模式基础上实施以护理电子病历为基础的疾病严重程度评估量表结合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的模式制定护理级别。比较两组护士的护理质量、病情掌握准确率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士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急救药械、护理安全、消毒隔离、护理文书、技术水平、整体护理、行为规范质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与照组护士病情掌握总准确率分别为95.51%和86.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内容、护理时效、护理态度、护理效果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技术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护理电子病历为基础的疾病严重程度评估量表结合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制定护理级别在五官科切实可行,可为进一步建立系统规范的分级护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初次行介入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个案管理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心绞痛及心力衰竭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心绞痛及心力衰竭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六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实施个案管理,可以明显改善治疗效果及患者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级护理管理对脑出血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到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进行分级护理管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睡眠护理。采用ASHQ睡眠因子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比较2组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ASHQ睡眠因子中各项因子分值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中除安眠药物指标外各单项得分以及总得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护理管理可以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同时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级护理管理对脑出血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到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进行分级护理管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睡眠护理。采用ASHQ睡眠因子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比较2组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ASHQ睡眠因子中各项因子分值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中除安眠药物指标外各单项得分以及总得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护理管理可以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同时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护理分级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40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1例和对照组191例.对照组患者由医生开写护理级别医嘱,由护士依照执行.观察组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ADL得分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给予相应的护理.针对不同护理级别的服务要求为2组患者实施相同的护理服务措施,同时将各护理级别的服务要求以书面形式公示给患者.采用《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住院患者对分级护理的满意度调查表》、《患者直接护理内容和时间测定表》进行检查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A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观察组直接护理时间、基础护理得分、患者对分级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观察组ADLⅢ级43例直接护理时间、基础护理评价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医嘱Ⅰ级168例(P<0.01),但分级护理的满意度得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211例3种护理分级方法的护理效果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现实情况下,应用ADL评分表进行护理分级,能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0例行ERCP联合EST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Barthel指数、FAQ、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缓解ERCP联合EST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9):1577-1579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日常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干预前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具有积极临床影响,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在老年患者分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老年患者基础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5月本院老年病房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由责任护士通过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ADL评分,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级方法,采用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评估2组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采用患者分级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基础分级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7,P0.05);2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82,P0.05)。结论应用ADL评估量表对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分级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管理理念,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指数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采用人性化管理理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手术期心理状态与睡眠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从整体水平上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人性化护理联合心理诱导在烧伤病人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进行治疗的烧伤病人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与心理诱导,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采用Barthel指数、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对两组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对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的Barthel指数均有提高(P0.05),其中观察组病人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改善烧伤病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行高压氧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70例重型颅脑损伤行高压氧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干预12个月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行高压氧治疗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杨秀  丁凌燕  吴光峰 《全科护理》2020,18(17):2118-2121
[目的]探讨Barthel评估量表在FOLF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医院收治的86例接受FOLFOX化疗的晚期胃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病人入院后采用Barthel量表评估,根据结果行相应的分级护理方案。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前及护理3个月后胃癌病人生活质量问卷(EORTC QLQ-STO22)得分、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得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病人的EORTC QLQ-STO22量表得分在吞咽困难、胃部疼痛、呃逆、口干、味觉、饮食受限及焦虑领域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病人的EORTC QLQ-STO22量表得分在身体外观及脱发领域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EORTC QLQ-C30量表功能领域及总体健康状况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病人(P0.01);观察组病人EORTC QLQ-C30量表症状领域及单项条目得分均低于对照组病人(P0.01);观察组病人总满意率为97.7%,高于对照组病人的83.7%(P0.05)。[结论]在接受FOLFOX化疗的晚期胃癌病人中应用Barthel评估量表指导下的分级护理,能够明显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急救中心非昏迷危重患者护患互动与反馈的影响。方法:将80例非昏迷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护共同制定护理级别在产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病房101例患者(观察组),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确定分级护理级别,责任护士通过改良Barthel量表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由此确定患者的综合护理级别,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与实施传统护理级别的103例患者(对照组)的基础护理质量、直接护理时间、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产前与产后的直接护理时间、基础护理质量得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护士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共同制定综合护理级别在产科切实可行,可为进一步建立系统规范的分级护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采用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法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73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由专人护士根据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法确定护理分级,责任护士在按照医嘱护理等级和ADL护理分级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并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结果观察组的老年患者,实施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3个月后,测评的基础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老年护理中采用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法,可提高老年患者护理质量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于医护合作共同决策的分级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7月于温州市中心医院住院的患者39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9例)和对照组(199例),观察组由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合作决策患者的护理等级,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护理分级实施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级别、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的差别。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分级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患者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级护理、三级护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达标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健康教育落实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医嘱执行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工作效率、主动服务、病房环境、护患关系及健康教育等项目的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护理技术、服务质量及人文关怀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医护合作共同决策的分级护理模式适合临床护理的发展,可提高分级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