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标准化家属模式在培训新入职护士护患沟通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诊科2011~2013年新入职的57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9名和实验组2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实验组采用标准化家属模式培训,应用新入职护士沟通能力考核成绩、考生反馈、带教老师及医生满意度三种方式对两组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新入职护士护患沟通能力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带教老师及医生对新入职护士满意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标准化家属模式在新入职护士能力培训及考核中效果显著,可以在新入职护士培训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双导师制联合巴林特小组法在提升新护士培训体验及核心能力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某三级甲等医院64名2018年新入职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轮转和培训方法 ;将59名2019年新入职护士作为实验组,实施双导师制带教模式并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分析比较两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结束时的培训体验、培训满意度及核心能力。结果 :实施干预措施后,实验组新护士的培训体验、培训满意度、核心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导师制联合巴林特小组法有助于改善新护士培训体验和满意度,帮助新护士树立护理专业精神,提高核心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媒体视频教学在新入职护士护理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9月~2012年9月本院121名新入职护士设为对照组;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128名新入职护士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实验组采用多媒体视频教学方法,共培训1年,培训后对两组新入职护士进行操作考核。结果实验组新入职护士操作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Z=2.82,P0.05)。结论新入职护士护理操作培训采用多媒体视频教学方法,可提高新入职护士护理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支持下的导学模式在新入职护士护理安全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7月外科新入职护士50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2016年7月外科新入职护士50人为观察组,采用微课支持下的导学模式,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护理安全理论考核成绩、病人对新入职护士护理安全管理满意度以及两组新入职护士对培训方法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安全理论考核成绩为93.71分±4.39分,对照组为82.96分±7.6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病人对护士提供安全教育、看着病人服药之后再离开及安全告知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护士对培训方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课支持下的导学模式激发了新入职护士的主动学习兴趣,使新护士顺利完成从新职工到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转变,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新入职护士护理理论和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将本院2013年入职的122名新护士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培训方法;将本院2014年入职的303名新护士作为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培训,培训时间均为1年。培训后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护理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的差异;了解实验组新入职护士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反馈情况。结果实验组新入职护士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均P0.001);其对培训安排、课堂体验的认可率均在88.9%以上。结论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新入职护士进行培训,提高了新入职护士的学习成效并提高其护理理论和技能水平,得到了新入职护士的认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岗前培训创新体系对新护士岗位胜任力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20名新入职护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1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岗前培训,实验组采用岗前培训创新体系,培训结束后对两组新护士进行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比较;采用新护士岗位胜任力基线调查表对两组护士岗位胜任力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护士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岗位胜任力总均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创新模式下的岗前培训体系是一种新模式,其更适应现代护理学科发展需要,对提高新护士岗位胜任力,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工作坊模式在新入职护士技能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新入职护士38名设为对照组,2016年8月新入职护士36名设为观察组。两组新入职护士均接受为期两周的临床常用护理技术岗前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灌输式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工作坊模式进行培训。对两组护士的操作考核成绩和培训模式满意度进行调查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护士操作考核平均成绩、对培训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工作坊模式对新入职护士进行技能操作培训,能提高新入职护士的考核成绩,提高新入职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提高护理培训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护士培训中应用护理技术分类分级管理的效果。方法: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就职的50名新护士随机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新入职护士予以传统培训管理,观察组新入职护士予以护理技术分类分级管理,分析对比两组新入职护士经不同培训管理后的满意度及操作考核成绩。结果:对照组护士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士操作考核成绩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技术分类分级管理应用于新护士培训中效果显著,可以显著提升培训效果,对于提高新护士培训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信息化模拟病房在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7名新入职护士作为对照组,在岗前培训中实行护理技能和信息系统分开培训;选择我院2015年99名新入职护士作为实验组,依托信息化模拟病房开展护理技能与信息系统的融合式培训,比较两组培训效果。结果:实验组新护士计算机技术压力中工作负荷增加、技术入侵生活、技术复杂难懂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0.01),临床工作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对培训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托信息化模拟病房开展护理技能与信息系统的融合式岗前培训,可缓解新护士计算机技术压力,提高临床工作能力和培训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支持下的导学模式在新入职护士护理安全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7月外科新入职护士50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2016年7月外科新入职护士50人为观察组,采用微课支持下的导学模式,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护理安全理论考核成绩、病人对新入职护士护理安全管理满意度以及两组新入职护士对培训方法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安全理论考核成绩为93.71分±4.39分,对照组为82.96分±7.6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病人对护士提供安全教育、看着病人服药之后再离开及安全告知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护士对培训方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课支持下的导学模式激发了新入职护士的主动学习兴趣,使新护士顺利完成从新职工到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转变,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情境模拟训练在新入职护士简易呼吸囊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80名新入职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观察组应用情境化培训模式,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培训。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培训后考核成绩、操作合格率、满意度以及主观感受。[结果]观察组护士操作考核成绩、操作合格率、对培训的满意度、主观感受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入职护士应用情境模拟方法进行简易呼吸囊培训,可提高培训考核成绩,培养新入职护士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对培训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站点式"教学模式在新入职护士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8年8月接收的新入职护士80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将CPR培训与常规操作示教和个体实践训练方法相结合,干预组采用"站点式"教学模式进行CPR培训。结果:干预组培训后理论考核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培训后两组理论考核成绩明显好于培训前(P0.05);干预组对培训方式及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培训后两组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培训前,干预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站点式"教学模式可以全面提高新入职护士CPR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及考核的通过率,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线上+线下岗前培训在新入职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新入职护士15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线下培训方法;选取2019年新入职护士150名作为观察组,采用线上+线下培训方法。培训结束后比较2组新入职护士的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及对培训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结束1周末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及对培训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对新入职护士采用线上+线下岗前培训,能提高新入职护士的理论技能水平,对培训方式的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新入职规范化培训护士使用胰岛素笔注射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7年新入职规范化培训护士111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5名和实验组56名,两组在进行培训前均先进行胰岛素笔注射的理论与操作考核,考核后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培训,实验组由规范化培训护士自行查阅文献制作思维导图后,再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后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比较两组护士考核中常见问题的发生率与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结果:培训后,实验组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 0. 05),考核存在的问题少于对照组(P 0. 05),培训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应用思维导图对规范化培训护士进行胰岛素笔注射的培训,能够提高规范化培训护士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培训效果,降低使用胰岛素笔注射时关键环节错误的发生率,提高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混合在线教学模式在新入职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302名新入职护士为试验组,采用混合在线教学模式进行培训;2018年270名新入职护士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培训后,通过理论考核、技能考核、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评价量表和成人学习满意度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的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得分、学习满意度均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在线教学模式在新入职护士培训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情景剧结合网络直播课程在新入职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1日~2019年12月1日就职的新入职护士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网络直播课程进行培训,观察组采用情景剧结合网络直播课程进行培训。比较两组培训后的考核成绩、对培训方法的满意度、综合能力及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培训前后心理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观察组培训后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课堂氛围、师生交流、学习效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培训后,两组SCL-90中强迫、人际敏感、焦虑评分均低于培训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综合能力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情景剧结合网络直播课程培训能加强新入职护士的理论及操作培训效果,提高护士对培训方法的满意度,改善新入职护士的心理状态,使其更加积极面对工作,提高护士综合能力及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新护士护理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胃肠外科新入职护士带教中采用King达标理论联合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BL)协作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于福建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新入职的9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教学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5名)和观察组(45名)。对照组采用TBL协作模式进行培训,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King达标理论进行培训。比较2组的自主学习能力、考试成绩,以及新入职护士及带教老师对护理带教的满意度。结果 培训4周后,2组的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培训前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新入职护士对临床带教的满意度和临床带教老师对新入职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King达标理论联合TBL协作模式可提高新入职护士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其知识应用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且护理带教的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新入职护士岗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者于2019年1月—2019年7月,选取我院84名新入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2名新入职护士,对照组培训效果采用终结性评价,实验组培训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培训前后,采用自主学习能力问卷、护士执业能力量表及自制培训满意度问卷对84名新入职护士进行测评。结果培训前,两组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问卷、护士执业能力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问卷、护士执业能力量表评分优于培训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护士自主学习能力问卷、护士执业能力量表及自制培训满意度问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形成性评价在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新入职护士岗位培训中的应用,让新入职护士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不仅能帮助新入职护士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对培训满意度,还能提高新入职护士岗位胜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FAST HUGS BID策略在ICU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1日~12月31日ICU低年资护士79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9名和对照组40名。对照组采用医院ICU护士常规培训,实验组在ICU护士常规培训基础上接受基于FAST HUGS BID策略制订的培训课程。比较两组护士核心能力评分情况、ICU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综合考核成绩、培训效果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实验组临床护理、专业发展、评判性思维与科研能力、综合考核成绩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实验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授课质量、掌握程度、学习收获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FAST HUGS BID策略的应用有助于提升ICU低年资护士临床思维能力、重症专业技能,有效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提升培训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建立口腔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室在门诊带教中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新入职护士16名,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口腔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示教室的带教模式,比较两组带教效果。[结果]观察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两种教学模式的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在进入科室2周后,医生对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病人对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建立口腔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示教室,能够让新入职护士理论知识更为系统化,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新入职护士的满意度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