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管道湿化模式对(VAP)的影响及含加热导丝的呼吸机管道对降低VAP的作用。方法将199例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28 d以上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2例与对照组97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型无加热导丝呼吸机管道,实验组患者使用密闭式加热导丝呼吸机管道。分别于上机第3天、第7天、第10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管道VAP的发生情况。观察两组在机械通气过程中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气道痉挛、气道黏膜损伤、气管导管堵管发生率及呼吸机管道更换次数、管道使用时间、倾倒冷凝水量和呼吸机管道护理时数。结果两组患者的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气道痉挛、气道黏膜损伤、气管导管堵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第14天、第21天、第28天VAP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呼吸机管道更换次数、管道使用时间、倾倒冷凝水量和每日呼吸机管道护理时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密闭式加热导丝呼吸机管道的湿化效果更符合人体的生理要求,可降低VAP的发生率,更好地保证机械通气的湿化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两种呼吸机管道湿化模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为预防机械通气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6例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28d以上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106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使用一次性普通型无加热丝的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观察组使用一次性密闭式双加热丝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两组机械通气病人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分别于上机第3天、第7天、第10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比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观察两组在机械通气过程中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气道痉挛、气道黏膜损伤、气管导管堵管发生率及呼吸机管道更换次数、管道使用时间、倾倒冷凝水量和呼吸机管道护理时数。[结果]两组机械通气过程中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气道痉挛、气道黏膜损伤、气管导管堵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第14天、第21天、第28天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呼吸机管道更换次数、管道使用时间、倾倒冷凝水量和每日呼吸机管道护理时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密闭式双加热丝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的湿化效果更符合人体的生理要求,能保证机械通气的湿化质量,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减轻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3.
机械通气带加热丝呼吸回路湿化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梦琳  张顺基  杨翠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3):1202-1204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病人最佳效果的湿化系统。方法将60例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A组使用一次性普通呼吸回路及MR410加温湿化系统,B组使用一次性带加热丝呼吸回路及MR850加温湿化器,记录机械通气过程中吸入气体的温度、吸痰次数、痰液颜色、粘稠度、痰痂的形成、高气道反应、VIP发生率、呼吸回路的更换次数、添加湿化液次数、倾倒冷凝水次数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痰液情况、高气道反应、VIP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添加湿化液次数、倾倒冷凝水次数、管道护理次数及管道使用时间比较,两组差异也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B组采用一次性带加热丝呼吸回路配合MR850湿化器温湿化效果更好,并且能节约护理成本。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鼻结合密闭式吸痰管的主动气道湿化技术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ICU病区机械通气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人工鼻结合密闭式吸痰管行主动气道湿化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加热湿化系统结合密闭式吸痰管行气道湿化,以一周时间为一个周期,观察患者气道湿化程度、气道应急反应及VAP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减少患者气道应急反应、VAP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鼻结合密闭式吸痰管行主动气道湿化技术有良好的气道湿化效果,能有效减少人工气道应急反应及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加热导丝回路加热湿化器(MR 850湿化系统)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73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气道湿化使用热湿交换器(人工鼻)接呼吸机管道,实验组使用MR 850湿化系统,比较两组湿化效果.结果:实验组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气道出血和气管导管堵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呼吸做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MR 850湿化系统应用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湿化效果好,能减轻气道阻力,减少呼吸做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强化气道管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ICU 2006-01/2008-06对40例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强化气道管理(实验组),并与40例常规气道管理(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探讨强化气道管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机械通气患者80例,机械通气时间2~31(平均13.5)d。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18~63(平均43.5)岁;对照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20~65(平均42.72)岁。两组患者基础疾病均为颅脑外伤及大手术后。两组对象性别、年龄及一般临床资料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管理:(1)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1次,湿化液每天更换,简易人工呼吸器每周消毒1次;(2)气道生理盐水灌洗吸痰每隔3 h 1次;(3)生理盐水常规口腔护理2~3次/d。实验组采用强化气道管理:(1)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1次;湿化液每天更换,应用加热导线型湿化器防止冷凝水形成,湿化温度32~37℃。储水瓶处于管道最低位,并及时倾倒呼吸机管道中的冷凝水,压缩机和主机空气过滤网每天清洁1次。简易人工呼吸器3 d消毒1次。(2)早期(前48 h)呼吸道分泌物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加热导丝回路加热湿化器(MR 850湿化系统)在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40例使用MR 850湿化系统;对照组40例使用持续微量注射泵滴注气道湿化并加盖给氧面罩法。比较2组的湿化效果及痰痂形成、堵管、气道出血、呼吸做功、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湿化效果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痰痂形成、堵管、气道出血、呼吸做功、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R 850湿化系统应用于气管切开患者湿化效果优于持续微量注射泵滴注气道湿化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恒温湿化器配合带加热导丝的一次性呼吸管路系统在呼吸机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呼吸科、脑外科及中心ICU使用呼吸机治疗≥48 h的300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150例为中心ICU使用MR850恒温湿化含加热导丝的一次性呼吸管路系统,对照组150例为呼吸科及脑外科使用传统可重复使用的加温湿化呼吸管路系统。分析其在呼吸机治疗过程中管道倾倒冷凝水量、管道护理次数、痰液黏稠度、气道形成痰痂例数及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例数。结果:实验组倾倒冷凝水量、管道护理次数、痰液黏稠度、气道形成痰痂例数、机械通气时间及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例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恒温湿化器(MR850)配合带加热导丝的一次性呼吸管路系统能够为呼吸机治疗患者提供最佳温度和湿度的气体,减少呼吸机管道护理工作量,降低气道痰液黏稠度,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米颖  王莹 《天津护理》2018,26(6):733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湿化方式氧疗对有创机械通气脱机患者气道湿化效果和脱机成功率。方法:选择经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后脱机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高流量湿化氧疗,对照组采用HME进行气道湿化氧疗,比较两组患者48 h脱机成功率、气道湿化效果、患者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48 h脱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脱机24 h后气道湿化效果好于对照组,患者的舒适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后气道湿化效果满意,增加患者氧疗的舒适度,促进机械通气患者成功脱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微量泵持续气道滴注细辛脑注射液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66例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湿化液,观察组采用微量泵持续气道滴细辛脑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和机械通气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刺激性痰痂形成次数、吸痰次数、心率、呼吸频率、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体温、痰培养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VAP发生率、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量泵持续气道滴注细辛脑注射液可有效预防VAP的发生,期间加强综合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湿热交换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6例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湿热交换器(试验组),同时对24例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呼吸机加热湿化器(对照组),观察2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湿化满意率,日吸痰次数,湿化操作时间.结果 试验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19.4%,湿化满意率83.3%,日吸痰次数及湿化操作时间均少于对照组,2组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湿热交换器是机械通气患者保持气道正常湿化的简便有效手段,能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减少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最佳吸入气体温度,以取得最好的气道湿化效果.[方法]选择52例机械通气患儿,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实验组吸入气体温度调到35 ℃~36 ℃,对照组吸入气体温度调到32 ℃,观察两组患儿气道湿化满意度、气道阻塞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湿化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气道阻塞及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机械通气时将吸入气体温度调到35 ℃~36 ℃,可达到最佳湿化效果,降低气道阻塞及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病人使用一次性双加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使用传统“标准型”呼吸机湿化管道(A组)和一次性双加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B组)的病人各30例,观察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病人的通气时间、呼吸机管道更换次数、管道平均使用时间、倾倒冷凝水量、管道护理时数、痰液黏稠度、气道痰痂形成、高气道反应、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气道等情况。[结果]在呼吸机管道总更换次数、管道平均使用时间、倾倒冷凝水量和呼吸机管道护理时数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在痰液黏稠度、气道痰痂形成、高气道反应方面,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加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的湿化作用更符合人体的生理要求,保证机械通气的质量,操作简单,并能节约人力、物力资源,减少物品的消耗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后采用呼吸机加热湿化器持续加热湿化吸氧的效果。方法随机将50例行机械通气患者在脱机后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甩呼吸机加热湿化器持续加热湿化吸氧法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人工鼻进行气道湿化。结果脱机后24h观察组血氧饱和度(98.02±1.04)%,对照组(90.40±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149,P〈0.01);观察组管道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8.672,14.280,19.391;P〈0.01);需重新机械通气者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78,P〈0.01)。结论应用呼吸机加热湿化器持续吸氧法行气道湿化能减少人工气道的并发症,改善撤机后患者的氧合状态,降低重复机械通气的几率,其效果优于使用人工鼻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流量氧疗仪在机械通气脱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2018年6月1日~2019年6月30日收治的60例机械通气脱机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机械通气脱机后使用传统人工面罩湿化吸氧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使用高流量氧疗仪系统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脱机后12、24 h的动脉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24 h湿化效果,脱机前后呼吸频率,脱机24 h内低血氧症发生例数和使用纤支镜吸痰次数。结果:观察组脱机后12、24 h动脉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脱机后24 h动脉氧分压、血氧饱和度高于脱机后12 h(P0.05),二氧化碳分压低于脱机后12 h(P0.05);脱机24 h后,观察组湿化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脱机后12、24 h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P0.01);脱机24 h内观察组低血氧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使用纤支镜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流量氧疗仪可以改善氧合效果及气道湿化效果,降低脱机呼吸频率及机械通气脱机患者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DCA法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冷凝水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309例实施机械通气的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未实施PDCA,观察组实施PDCA,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冷凝水管理合格率由80.38%提高至9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P发生率由0.94‰降低至0.92‰。结论 PDCA能规范并改善临床工作中机械通气患者冷凝水的管理,降低患者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贾传珍 《山西护理杂志》2010,(10):2555-2556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最佳吸入气体温度,以取得最好的气道湿化效果。[方法]选择52例机械通气患儿,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实验组吸入气体温度调到35℃~36℃,对照组吸入气体温度调到32℃,观察两组患儿气道湿化满意度、气道阻塞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湿化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气道阻塞及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机械通气时将吸入气体温度调到35℃~36℃,可达到最佳湿化效果,降低气道阻塞及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使用人工鼻联合持续气道湿化技术湿化液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气道湿化量对使用人工鼻联合持续气道湿化技术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重症医学科80例使用人工鼻联合持续气道湿化技术的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通过评估病人痰液情况随时调整湿化量,痰液黏稠度Ⅰ度以2~4ml/h、Ⅱ度以4~6ml/h、Ⅲ度以6~8ml/h的速率泵入;对照组40例直接以2ml/h的速率泵入湿化,对两组患者的湿化效果、气道黏膜出血、痰痂形成情况、刺激性咳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导管更换频次、平均每例每天吸痰次数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湿化效果好,气道黏膜出血、痰痂形成情况、导管更换频次、平均每例每天吸痰次数减少,刺激性咳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采用人工鼻联合持续气道湿化技术,通过评估痰液黏稠度,及时调整湿化量,保证了人工气道的湿化效果,有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双加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的使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病人使用一次性双加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使用传统“标准型”呼吸机湿化管道(A组)和一次性双加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B组)的病人各30例,观察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病人的通气时间、呼吸机管道更换次数、管道平均使用时间、倾倒冷凝水量、管道护理时数、痰液黏稠度、气道痰痂形成、高气道反应、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气道等情况。[结果]在呼吸机管道总更换次数、管道平均使用时间、倾倒冷凝水量和呼吸机管道护理时数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在痰液黏稠度、气道痰痂形成、高气道反应方面,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加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的湿化作用更符合人体的生理要求,保证机械通气的质量,操作简单,并能节约人力、物力资源,减少物品的消耗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文丘里装置与恒温加热湿化法在气管切开未使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气管切开未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0例,观察组使用文丘里装置与恒温加热湿化法,对照组使用微量泵持续湿化法,两组湿化液均使用灭菌注射用水。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气道痰痂、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术后堵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气道痰痂、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丘里装置与恒温加热湿化法更适用于气管切开未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是理想的气道湿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