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后钳子管道组织胶残留情况,评价残留组织胶对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6—8月某三甲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患者使用后的胃镜41条,清洗消毒后采用管腔检测仪目测法观察内镜钳子管道组织胶残留情况并进行微生物检测,比较有无残留组织胶内镜组的清洗消毒合格率和菌落数分布情况。结果 41条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使用后的钳子管道,清洗消毒后28条有组织胶残留,发生率为68.29%。组织胶残留部位以距离钳子管道出口0~2 cm处为主(23条),组织胶残留形状多呈块状(23条)。28条残留组织胶内镜首次清洗消毒合格率为46.43%(13条),13条无组织胶残留的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为100%,两组内镜首次清洗消毒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94,P=0.003)。残留组织胶内镜组和无组织胶残留内镜组的菌落数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67,P<0.001)。28条残留组织胶内镜重复清洗消毒合格率为53.57%(15条),与残留组织胶内镜首次清洗消毒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软式内镜管道自动清洗装置对消化内镜消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医院消化内镜中心160条胃肠镜检查后的内镜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区组随机化的方法,将内镜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内镜管道刷洗阶段,试验组内镜采用软式内镜管道自动清洗装置刷洗内镜,对照组内镜采用清洗消毒员手工刷洗内镜。比较两组内镜的消毒合格率、内镜管道刷洗时间及清洗消毒员躯体疲劳程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内镜总体消毒合格率(98.75%)高于对照组(88.75%,P=0.009),其中试验组胃镜消毒合格率高于对照组(98.33%VS 86.89%,P=0.016),肠镜消毒合格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VS 90.00%,P=0.299)。试验组内镜管道刷洗时间长于对照组[(158.76±17.46)s VS (117.44±13.59)s,P<0.001]。试验组刷洗前后清洗消毒员躯体疲劳程度得分差值低于对照组[(0.87±0.80)分VS (2.84±1.08)分,P<0.001],其中刷洗前清洗消毒员躯体疲劳程度得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3±0.50)分...  相似文献   

3.
软式内镜的再处理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1 软式内镜的清洁微生物嵌入有机物 (如血、粪和呼吸分泌物 )内阻止杀菌剂的穿透 ,可能引起消毒失败 ,然而一些消毒剂能被有机物灭活。严格的机械清洁去除插入管外部和所有能进入的管腔物质 ,这是消毒和灭菌前所必须的。吸引管腔的内部表面 ,在消毒前尽管已被彻底地冲洗和刷洗 ,仍可见患者的污垢 (血、粪、胃粘膜 )。检查后应用非磨擦性、厂方推荐的专用于医疗设备的酶洗涤液对内镜及附件进行及时清洁以防止分泌物变干 (这个再处理过程应发生在检查室 )。在机械清洁前 ,所有管腔应大量灌洗清洁液和自来水以软化、润湿和稀释有机碎屑 ;气水…  相似文献   

4.
软式内镜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内镜相关感染的暴发时有发生。由于内镜可重复使用、不耐高温及设计复杂等特性,要求有特定的清洗消毒方法,严格遵循指南/标准要求和厂家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内镜及其附件再处理是医患安全和质量保证必不可少的部分。本文阐述了国内外软式内镜再处理指南的更新,帮助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及洗消人员更好地落实指南,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确保医患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干燥方法对软式内镜及其带有管腔附件器械的干燥效果,为临床选择更好的干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待干燥处理的胆道镜及其带有管腔的附件器械600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200件器械,A组:用无絮纤维布蘸取95%乙醇擦拭器械表面,用注射器抽吸95%乙醇灌注两端有开口的管腔器械内腔,用压力气枪吹干器械表面及内腔水分:B组:用干燥无絮纤维布逐一擦拭器械表面水分,再用压力气枪吹管腔3~5 s,放入50℃低温真空干燥柜20~25 min:C组:用压力气枪吹管腔3~5 s,置于60~65℃高温干燥柜10~12 min,再置于50℃低温真空干燥柜20~25 min。通过目测+气枪吹拭+称重判定干燥效果,通过计量干燥时间评价工作效率。结果 A、B、C三组器械干燥合格率分别为86.00%、94.00%、98.00%,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干燥效果均优于A组(P<0.0175),B、C组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41)。A、B、C三组达到器械表面干燥所需时间分别为15、20、12 min:对于器械管腔内干燥,两端有开口的器械A、B、C三组所需干燥时间分别为1、20、20 min,A组无法处理有盲端的器械,B、C组均需25 min。结论 对不耐高温的软式内镜及其带有管腔的附件器械采用压力气枪吹管腔3~5 s,放入60~65℃高温干燥柜12 min,再置入50℃低温真空干燥柜20~25 min的干燥方法,干燥消毒效果最佳,工作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监测消毒后软式内镜在存放不同时间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以探讨软式内镜的安全储存期。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内镜中心的27条软式内镜进行前瞻性研究,2017年10月—2019年2月,纳入消毒后内镜生物学监测合格的内镜,并常温下储存24、48、72、168 h,监测内镜管腔及表面菌落数及其合格率,同时监测镜柜空气与物体表面菌落数及其合格率。结果 108条次软式内镜分别储存24、48、72、168 h,内镜管腔与表面菌落合格率均为100%。其中108条次内镜储存24、48、72、168 h的表面菌落数为0;108条次内镜储存24、48、72 h的管腔菌落数为0,储存168 h 107条次内镜管腔菌落数为0,1条次内镜管腔菌落数为6 CFU/件,但无致病菌。镜柜空气与物体表面菌落数合格率均为100%。结论软式内镜高水平消毒合格后在合格环境下储存168 h是安全的,使用前可不必再消毒。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新型内镜检测取样器与传统取样检出软式内镜微生物的情况,以助于加强对软式内镜消毒的管理和监控,预防医院感染。方法 分别采用传统内镜检测取样(对照组)培养及内镜检测取样器取样(实验组)培养对内镜中心经再处理后的软式内镜进行取样检测,比较两种取样方法的微生物检出率及检出细菌的种类、数量。结果 实验组软式内镜微生物检出阳性率(6.54%)高于对照组(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68,P=0.001)。实验组检出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取样方式相比,新型内镜检测取样器可提高软式内镜微生物洗脱率,细菌检出率及检出细菌种类、数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监测消毒后软式内镜在存放不同时间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以探讨软式内镜的安全储存期。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内镜中心的27条软式内镜进行前瞻性研究,2017年10月-2019年2月,纳入消毒后内镜生物学监测合格的内镜,并常温下储存24、48、72、168 h,监测内镜管腔及表面菌落数及其合格率,同时监测镜柜空气与物体表面菌落数及其合格率。结果 108条次软式内镜分别储存24、48、72、168 h,内镜管腔与表面菌落合格率均为100%。其中108条次内镜储存24、48、72、168 h的表面菌落数为0;108条次内镜储存24、48、72 h的管腔菌落数为0,储存168 h 107条次内镜管腔菌落数为0,1条次内镜管腔菌落数为6 CFU/件,但无致病菌。镜柜空气与物体表面菌落数合格率均为100%。结论 软式内镜高水平消毒合格后在合格环境下储存168 h是安全的,使用前可不必再消毒。  相似文献   

9.
目的 运用精益六西格玛(LSS)对医院软式内镜进行质量管理,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LSS模式实施前(2021年)和实施后(2022年)每条软式内镜日均使用频次、每条软式内镜平均维修金额、软式内镜维修检测故障率等指标,并对软式内镜维修部位及故障点进行分析。结果 运用基于LSS模式进行质量管理后,每条软式内镜日均使用频次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软式内镜平均维修金额有所下降,软式内镜故障发生的趋势明显下降,常见的故障部位均有所下降。结论 运用LSS对软式内镜进行质量管理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设备使用维护成本,确保诊疗过程的安全可靠,更好地满足医疗机构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干燥方法对软式内镜及其带有管腔附件器械的干燥效果,为临床选择更好的干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待干燥处理的胆道镜及其带有管腔的附件器械600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200件器械,A组:用无絮纤维布蘸取95%乙醇擦拭器械表面,用注射器抽吸95%乙醇灌注两端有开口的管腔器械内腔,用压力气枪吹干器械表面及内腔水分; B组:用干燥无絮纤维布逐一擦拭器械表面水分,再用压力气枪吹管腔3~5 s,放入50℃低温真空干燥柜20~25 min;C组:用压力气枪吹管腔3~5 s,置于60~65℃高温干燥柜10~12 min,再置于50℃低温真空干燥柜20~25 min。通过目测+气枪吹拭+称重判定干燥效果,通过计量干燥时间评价工作效率。结果 A、B、C三组器械干燥合格率分别为86.00%、94.00%、98.00%,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干燥效果均优于A组(P0.0175),B、C组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41)。A、B、C三组达到器械表面干燥所需时间分别为15、20、12 min;对于器械管腔内干燥,两端有开口的器械A、B、C三组所需干燥时间分别为1、20、20 min,A组无法处理有盲端的器械,B、C组均需25 min。结论对不耐高温的软式内镜及其带有管腔的附件器械采用压力气枪吹管腔3~5 s,放入60~65℃高温干燥柜12 min,再置入50℃低温真空干燥柜20~25 min的干燥方法,干燥消毒效果最佳,工作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两种器械对内镜钳子管道表面粗糙度(Ra)及细菌黏附性的影响。方法 截取等长全新聚四氟乙烯(Teflon)管弯曲固定后,分别使用清洗刷(A组)、活检钳(B组)在不同通过次数下模拟临床操作,检测钳子管道Ra与表面形貌;将铜绿假单胞菌接种于各组Teflon管上,检测表面菌落形成单位与细菌黏附量。结果 无器械通过的Teflon管表面光滑无划痕,随着通过次数增加,表面划痕逐渐密集,以清洗刷更明显。通过次数为0、50、100、200时,A、B两组间R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通过次数为500时,两组间Ra比较,A组>B组(P<0.01)。两组内不同通过次数时的Ra比较,0次与50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0次时的Ra均<100、200、500次的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器械通过的Teflon管表面生物膜分布均匀,随着通过次数增加,A组Teflon管表面生物膜覆盖较为紧密,且可见划痕处黏附的菌落。A、B两组间菌落计数在0、50、100、200次的情况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500次的情况下,A组>B组(P<0.01)。A、B两...  相似文献   

12.
Based on safety and quality principles, for each medical device (MD), regardless of its declared status as single- or multi-use device, careful considerations must be made. This includes assessment whether reprocessing is economical and ecological meaningful, and technical feasible. So far, however, in Germany reprocessing of declared single use MD is legally allowed, provided that the above aspects are well covered.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lucidate, when circumstances allow reprocessing of declared single-use MD. For reprocessing of single use MD the following preconditions must be fulfilled:
  • The security level of the reprocessed MD must be equivalent to the status of the newly delivered item; this means that a patient is not exposed to a higher risk through a reprocessed disposable MD than through the new, i.e. un-processed product.
  • The reprocessing must be based on a detailed risk assessment and risk analysis, and must be described in detail regarding selection of the reprocessing method. Additionally, all necessary safety- and quality assurance measures must be stated.
  • The reprocessing measure needs to be accompanied with a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determines and documents the responsibility of all stages of reprocessing; where the corresponding reprocessing procedures are well defined; and the efficacy of the procedure is proven by product-specific or product-group-specific tests and reports. The process must be validated according to recognised method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king into account potential negative influences of the reprocessing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and the technical and functional safety. For reprocessing of MDs of the category Critical C the quality assurance must be certified by an accredited certifying body.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剖宫产时选择不同胎方位上钳对使用产钳助娩胎头的影响及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对134例诊断胎头高浮、剖宫产时可能娩头困难的足月妊娠患者,使用剖宫产产钳助娩,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以枕横位第一次上钳,B组以枕前位第一次上钳,比较两组的剖宫产情况及新生儿出生情况并分析结果.结果 对胎头高浮患者使用剖宫产产钳助娩时,A组的胎头娩出时间、第一次上钳滑脱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颜面损伤、产后出血、切口延裂等情况A、B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对胎头高浮患者、可能娩头困难时使用剖宫产产钳助娩,枕横位更易上钳成功且节约胎头娩出时间,对新生儿、产后出血及切口延裂的影响与枕前位上钳无差异.  相似文献   

14.
张秀芹 《现代保健》2010,(20):25-27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人工流产钳刮手术中的镇痛、镇静深度、对患者一般情况的影响和术后机体恢复状况.方法 选择孕13~14周行人工钳刮流产手术的门诊孕妇,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B组只用芬太尼.术前、术后均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卫生指导.结果 A组异丙酚用量明显少于B组,A组镇痛镇静优良率100%,心血管反应A、B两组无差异,子宫收缩情况两组无差异.结论 通过心理指导、健康教育,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钳刮流产手术,术中勿需追加异丙酚用量,费用低廉,疗效可靠,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灭菌方案对纤维支气管镜活检钳的消毒效果。方法:对环氧乙烷消毒、戊二醛浸泡消毒及高压蒸汽灭菌3种消毒灭菌方案对纤维支气管镜活检钳的灭菌合格率、污染率和使用年限进行效果比较。结果:环氧乙烷消毒法的合格率高于戊二醛浸泡消毒和高压蒸汽灭菌消毒法,且污染率也显著低于另外两组,器械使用寿命显著延长。结论:低温环氧乙烷灭菌法对纤维支气管镜活检钳的灭菌效果好,且污染率较低,使用寿命更长。  相似文献   

16.
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26例下肢静脉曲张病人,该26例均同时存在浅静脉倒流、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深静脉功能不全和静脉性溃疡.手术方式为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抽剥和小腿曲张的浅静脉经皮连续环形缝扎术,26例同时行股浅静脉瓣膜外包窄术.结果:术后肢体症状和浅静脉曲张消失,10例静脉性溃疡短期内愈合,16例明显缩小.结论: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术安全有效,损伤小,并发症小,是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性溃疡的有效方法和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不同溶液预处理后延迟清洗时间对胃镜清洗消毒质量的影响。 方法 根据析因设计表, 将预处理清洗液(A因素): 多酶清洗液(A1)、清水(A2); 延迟清洗时间(B因素): 预处理后0 min(B1)、预处理后30 min(B2)、预处理后1 h(B3)、预处理后3 h(B4)两因素全面交叉为8组(A1B1、A1B2、A1B3、A1B4、A2B1、A2B2、A2B3、A2B4)。按照使用胃镜先后顺序,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5—9月某三甲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使用后的96条胃镜分配至各组, 每组12条胃镜, 于预处理后、清洗前、清洗后和消毒后四个时间点取样, 除A1B1、A2B1组缺少放置时间后清洗前采样外(两组胃镜各采样3次), 其余每组所有胃镜均采样4次, 共计360份标本。在预处理后各延迟清洗时间段采用管腔检测仪观察活检腔道内部情况, 并对胃镜后续再处理流程进行采样, 比较预处理后、清洗前后、消毒后胃镜微生物情况。 结果 多酶清洗液和清水预处理后, 微生物学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清洗时间内活检腔道一直处于潮湿状态。A、B两因素在延迟清洗前后、消毒后的微生物学检测结果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A、B两因素间也不存在交互效应。两种清洗液预处理后胃镜菌落数分布及消毒合格率比较, 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预处理后延迟30 min、1 h、3 h清洗对胃镜清洗消毒质量均没有影响, 在临床工作不可周转的情况下, 应立即清洗, 但当清洗消毒工作量大, 无法及时清洗时, 可有一定的清洗缓冲时间, 以不超过3 h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