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玲 《当代护士》2017,(11):156-158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式健康教育对肿瘤化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自护能力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选取本院收治的124例恶性肿瘤PICC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置管期间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置管期间接受护理程序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期间相关并发症及干预前后自护能力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静脉炎、血流感染、穿刺部位血肿、血栓形成、导管滑脱、导管破损、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及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总评分、健康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程序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肿瘤化疗PICC患者自护能力,降低患者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早期健康教育模式在乳腺癌行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4月1日~2020年4月1日收治的12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传统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PICC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PICC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及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乳腺癌行PICC置管患者中实施思维导图早期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患者对PICC的了解程度,增强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其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患者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初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4~9月首次置入PICC导管的41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将2016年10月~2017年4月首次置入PICC导管的3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PICC自我管理能力、自护能力和PICC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PICC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ICC置管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降低相关并发症,改善PICC自护现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阶段式健康教育视频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患者围置管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12月行2周期及以上化疗的PICC置管患者152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PICC健康教育;选择2017年1-7月行2周期及以上化疗的PICC置管患者158例为观察组,采用阶段式视频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围置管期的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的发生率、导管有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导管有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围置管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阶段式健康教育视频在PICC化疗患者围置管期中的干预效果明显,能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保障PICC的正常使用,确保化疗药物的安全输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延续护理干预对女性恶性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带管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妇产科专科医院进行PICC置管并完成各个周期化疗的13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n=65)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65)给予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延续护理模式。拔管后比较两组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体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延续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女性恶性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PICC自我管理能力、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及留置导管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医护一体化"云病房"管理在化疗间歇期乳腺癌患者PICC导管维护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抽样选取在天津市肿瘤医院接受术后化疗的160名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医护一体化"云病房"随访管理)和对照组(常规的电话随访),分别加强化疗间歇期的PICC导管维护。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PICC导管自我管理能力和维护质量。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导管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尤其是导管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导管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及导管维护依从性、导管管理信心、导管异常的处理、导管信息获取、带管日常生活得分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云病房"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化疗间歇期乳腺癌患者PICC导管维护的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运用思维导图对结直肠癌PICC带管早期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109例结直肠癌PICC带管早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宣教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设计并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健康教育。在患者出院时评价健康教育效果及满意度;在下一疗程再次住院时评价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及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带管相关知识的知晓度、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结直肠癌PICC带管患者进行早期的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结直肠癌患者带管相关知识的掌握及导管自我管理能力,减少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带管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握球运动联合自我管理对肺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收治的90例肺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尾号奇偶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PICC进行静脉化疗,对照组采用握球运动护理,观察组在握球运动的基础上采用自我管理。比较两组置管不同时间腋静脉的最大流速,比较两组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置管后14 d,观察组腋静脉最大流速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握球运动联合自我管理可明显提升肺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血管通路的质量,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为肺癌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模式在老年宫颈癌PICC置管化疗间歇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4例老年宫颈癌PICC置管化疗间歇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宫颈癌认知率、治疗依从性、导管维护良好率、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老年宫颈癌PICC置管化疗间歇期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导管维持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对肿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肿瘤化疗患者按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双号为观察组58例,单号为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同伴教育.观察比较2组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置管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PICC自我管理中日常导管维护、维护依从性、导管管理信心、异常情况处理、信息获取、带管运动、带管日常生活及总体得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伴教育可以提高PICC肿瘤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团队合作式健康教育路径在直肠癌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直肠癌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团队合作式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223分,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191分,观察组较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好(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1.9%,观察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4.8%,对照组患者满意度90.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团队合作式健康教育对直肠癌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积极的作用,降低了患者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授权赋能教育对肿瘤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期间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50例肿瘤PICC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置管期间行常规性健康教育,观察组置管期间行授权赋能教育。干预前后采用自我管理能力量表、疾病知识调查问卷、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30)评价两组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疾病知识水平、生活质量,比较两组病人导管留置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导管维护知识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堵塞、导管滑脱、导管异位、穿刺点出血、静脉血栓、血流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授权赋能教育能有效提高PICC病人疾病知识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及留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延长导管使用时间,避免反复置管引起的疼痛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授权赋能教育+音乐握力训练操在乳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2月实施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化疗的乳腺癌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实施常规健康宣教及握力训练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另采用授权赋能教育+音乐握力训练操的41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有所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97.56%较对照组80.00%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22.50%(P<0.05)。结论:授权赋能教育+音乐握力训练操应用于乳腺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化疗患者中,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阶段式健康教育对PICC置管化疗患者健康知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80例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阶段式健康教育,比较2组健康知识的掌握、并发症的发生率、舒适度以及带管时间。结果观察组在置管必要性、优点、注意事项、维护知识等健康知识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生理、生理、精神等方面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带管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式健康教育能够增加PICC置管化疗患者的健康知识,减少并发症,延长带管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项目对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出院患者置管并发症、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24例白血病PICC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2)及对照组(n=62),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性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及家属同步教育实施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置管并发症及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静脉炎、血流感染、穿刺部位血肿、血栓形成、导管滑脱、导管破损、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及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置管依从性、信息获取、管理信心、异常情况处理、带管运动、日常活动、并发症观察等方面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项目能有效提高白血病带管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患者置管并发症及意外事件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邹晓影 《医学临床研究》2021,38(12):1919-1920,后插1
[目的]探讨程序化健康教育在肺癌患者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程序化健康教育.化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对PICC置管相关知识认知水平、PICC置管后自我管理行为以及PICC相关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于PICC置管目的及优势、PICC置管方法、观察穿刺点的目的及要点、PICC导管日常维护方法、置管后沐浴注意事项、导管相关并发症及处理的认知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独立进行导管日常维护、避免置管肢体外旋及负重、敷料潮湿或污染及时更换、填写PICC维护记录表、意外情况正确处理、并发症识别及处理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0.67%(8/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67%(17/75)(P<0.05).[结论]程序化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置管相关知识认知水平,提升置管后自我管理行为,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DCA循环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并发症与带管维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PDCA循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带管维护能力、PICC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CPPSM)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PICC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PDCA循环护理有利于提升乳腺癌患者带管维护能力,延长PICC导管留置时间,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共享决策理念的延续性护理在肺癌化疗间歇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我科收治的肺癌PICC置管化疗间歇期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共享决策理念的延续性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效能、PICC自我管理能力、PICC置管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我决策、正性态度、自我减压、自我管理效能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日常导管观察、维护依从性、导管管理信心、异常情况处理、信息获取、PICC自我管理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27.27%低于对照组的48.84%(P<0.05)。结论基于共享决策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强肺癌化疗间歇期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提高PICC自我管理能力,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ADOPT模式的健康教育在PICC门诊带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19年6月在市东医院门诊PICC进行导管维护的329例带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64)和观察组(n=165),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给予基于ADOPT模式的健康教育,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评估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PICC门诊带管患者满意率。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评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ICC门诊带管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ADOPT模式的健康教育,能提高PICC门诊带管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满意率,并能有效地降低患者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管道自我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行PICC置管术的肿瘤患者136例,随机分为2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全程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并发症、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维护能力、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显著提高,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能够提高PICC肿瘤患者的自我维护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