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了解Delta新冠病毒变异株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2019)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COVID-19收治医院医院感染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病历调阅及床旁查看相结合的方式,采用时点现患率调查方法,对某COVID-19定点收治医院2022年1月13日所有在院患者医院感染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共调查403例COVID-19患者,年龄10个月~94岁,中位年龄36岁,医院感染例次现患率为1.99%。其中COVID-19患者不同年龄、疾病分型和诊疗场所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呼吸机使用率1.24%,呼吸机相关肺炎2例;留置导尿管使用率1.99%,导尿管相关泌尿系统感染1例;中心静脉置管使用率为0.99%,无1例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检出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74%,均为治疗用药和单一用药。结论 伴随新型冠状病毒不断进化和变异,导致多个国家和地区疫情反弹,Delta新冠病毒变异株引发的COVID-19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低于原始毒株引发的,且在抗菌药物使用、侵入性操作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老年、重型和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是COVID-19定点收治医院防控医院感染应重点关注的人群。  相似文献   

2.
2014年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报告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掌握全国医院感染现患情况,建立医院感染相关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医院及其他自愿参加调查的医院按照统一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调查其医院感染现患情况。结果1 766所医院的资料进入统计,共调查患者1 008 584例,发生医院感染26 972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67%,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5.01%。不同床位数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 599.21、3 458.40,均P<0.01)。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47.53%)、泌尿道(11.56%)和手术部位(10.41%)。共分离病原体13 784株,居前5位的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Ⅰ类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现患率为1.01%;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7.99%,不同床位数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34,P<0.01);治疗使用抗菌药物细菌培养送检率为45.89%,不同床位数医院细菌培养送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189.90,P<0.01)。≥900张床位的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3.36%),抗菌药物使用率最低(32.35%),细菌培养送检率最高(56.03%)。结论此次横断面调查多维度指标显示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取得显著成效;同时,计算出各指标的百分位数分布,便于各单位进行医院感染相关工作的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3.
2014年贵州省苗族侗族自治州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贵州省苗族侗族自治州医院医院感染现状,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的统一部署,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贵州省苗族侗族自治州26所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细菌培养送检率。结果共调查3所三级医院、23所二级医院7 799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98例、205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54%,例次现患率为2.65%。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为29.63%;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4.44%);医院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G-)菌为主,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5.66%,二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3.65%,高于三级医院的31.14%(χ2=148.53,P<0.001)。治疗用药占74.02%,预防用药占19.77%,预防+治疗用药占6.21%;抗菌药物单一用药比率占81.02%,二联占17.21%,三联及以上占1.77%;治疗用药及治疗+预防用药患者细菌培养送检率为29.37%。结论该地区医院感染现患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国家标准,应加强医院感染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的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二级医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院医院感染发生的横断面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床旁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该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588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42%,例次现患率为4.59%。医院感染现患率居前3位的科室分别是重症监护室(25.00%)、神经内科(6.95%)和肿瘤科(6.4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占55.56%)。治疗使用抗菌药物者病原学送检率为43.71%,医院感染病原学送检率为38.46%。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日使用率为60.37%。结论应加强重点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提高病原学送检率,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云南省2015年医院感染现状,为制订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云南省116所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病原学送检情况。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64 386例,发生医院感染1 357例,1 476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11%,例次现患率为2.29%。不同床位数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治疗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医院感染居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重症监护病房(20.99%)、烧伤科(8.00%)及血液科(7.3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2.68%);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9.28%),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5.62%,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为59.56%。结论本次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有助于了解全省医院感染现况,计算出各指标的百分位数分布,便于各医院进行医院感染相关工作的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恩施市三级医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以及病原菌分布情况,掌握医院感染变化趋势,为后续制定科学管理和防范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于2020—2022年每年固定调查日对恩施市3家三级医院的全部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并对医院感染的科室分布、感染部位分布进行分析,调查病原学送检情况以及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 2020—2022年共19 597例住院患者接受调查,实查率为97.17%,医院感染平均现患率为3.01%,例次现患率为3.57%。各年度医院感染现患率和例次现患率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P<0.05)。近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排名前3的科室为重症医学科(13.87%)、血液科(10.39%)、神经外科(7.11%),感染部位排名前3的是下呼吸道(39.48%)、上呼吸道(22.46%)、泌尿系统(14.02%)。2020—2022年期间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0.16%,且各年间抗菌药物使用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1)。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以治疗或治疗+预防(79.78%)为主,抗菌药物联用情况以一联使用比例最高(76.84%)。治疗性用药前微生物样本送...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不同规模医院的医院感染(HAI)及社区感染(CAI)现患情况。方法按照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的统一部署,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2012年参加调查的各医院住院患者的日HAI和CAI现患率、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病原学送检率。结果共调查1 313 家不同规模医院,786 028例住院患者,发现25 273例医院感染病例,HAI现患率为3.22%;177 009例CAI病例,CAI现患率为22.52%。301 770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8.39%,治疗用药患者中40.16%送标本做细菌培养检测。床位数<300、300~599、600~899、≥900的不同规模医院HAI现患率和病原送检率呈“阶梯式”升高(HAI现患率分别为2.11%、2.52%、3.49%、3.91%;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23.43%、33.97%、45.38%、4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I现患率和抗菌药物使用率则呈“阶梯式”降低(CAI现患率依次为28.99%、25.43%、21.97%、18.72%;抗菌药物使用率依次为46.58%、41.14%、37.23%、3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AI现患率居前5位的科室分别是综合重症监护室(ICU,27.76%)、血液科(10.13%)、烧伤科(9.64%)、神经外科(9.00%)、儿科新生儿组(5.34%)。HAI病例共分离病原体12 447株,居前5位者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1 825株)、大肠埃希菌(1 750株)、肺炎克雷伯菌(1 437株)、鲍曼不动杆菌(1 32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 112株)。结论HAI现患率在下降,ICU 的HAI现患率最高;革兰阴性细菌仍是HAI主要病原体;与以往相比,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降低,病原学送检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国医院综合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发生率、常见侵入性操作使用率及相关感染率、抗菌药物使用及病原体分布情况。方法对2012年3月15日-12月31日期间上报至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资料中综合ICU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 313所医院中,621所(47.30%)有综合ICU;共监测患者5 887例,发生医院感染1 634例、1 962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及例次现患率分别为27.76%、33.33%。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70.39%)居首位,其次为泌尿道(12.79%)、血液(2.86%)。泌尿道插管、动静脉置管及呼吸机使用率分别达53.52%(3 151例)、37.05%(2 181例)、35.62%(2 097例),其相关泌尿道感染、肺炎、血流感染现患率分别为4.67%、20.41%、0.60%,分别占泌尿道、肺炎、血流现患医院感染的58.57%、30.99%、23.21%,三者合计占医院感染现患率29.97%(588/1 962)。检出医院感染病原体1 795株,居前3位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20.78%)、鲍曼不动杆菌(17.99%)和肺炎克雷伯菌(11.64%)。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1.58%(4 214例),病原学送检率达75.27%(2 553/3 392)。结论综合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以及抗菌药物使用率高,各种侵入性操作(泌尿道插管率、动静脉置管率和呼吸机使用率)高,30%的医院感染与侵入性操作相关;非发酵菌感染严重,病原学送检率尚可。  相似文献   

9.
儿科系统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医院儿科系统医院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床边调查和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填写统一个案调查表,对2007年8月22日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调查住院患儿86例,医院感染现患率及例次感染率均为4.65%;日抗菌约物使用品种19种,使用率为95.35%;感染部位均为上呼吸道,细菌培养送检率仅为14.63%.结论 儿科系统应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和培训,有针对性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杜绝抗菌药物的滥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11-2015年某县级医院医院感染现状、常见感染部位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取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取2011年4月26日、2012年4月25日、2013年5月14日、2014年9月9日、2015年8月12日为调查日,调查当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将调查数据录入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次现患率调查共调查患者5 165例,医院感染患者132例、138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2.56%、 例次现患率2.67%。平均现患率最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ICU),高达22.58%。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58.70%),其次是泌尿道(12.32%)、上呼吸道(10.14%)及皮肤软组织(5.07%)等。共检出病原菌45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30株,占66.67%)。抗菌药物总使用率为45.27%,5次现患率调查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61.48%、43.89%、37.81%、39.43%、44.79%。抗菌药物使用目的以治疗用药为主(包括治疗+预防),占78.27%;联合用药方面以单一为主,占81.27%。结论连续5年现患率调查,使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更加全面了解该院医院感染重点科室、重点患者、重点部位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制定和实施符合该院实际情况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某精神病专科医院2005—2016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为精神病专科医院感染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个案调查、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某精神病专科医院2005—2016年某日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结果2005—2016年医院感染横断面共调查住院患者8 006例,实查率100.00%,平均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4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医院感染病例年龄≥55岁患者共203例,占73.29%。横断面抗菌药物日使用率为3.72%,以治疗性目的(86.24%)和一联用药(81.88%)为主;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45.91%。2005—2016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日共检出病原菌17株,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41.18%,未检出多重耐药菌。结论精神病专科医院需要提高医院感染管理风险防范意识,根据精神病专科特点进行医院感染防控,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及病原菌变化趋势,评价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的效果,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个案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某三甲综合医院2010-2016年每年7、8月中某一天的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2010-2016年共调查患者8 434例,发现医院感染419例、476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例次现患率分别为4.97%、5.64%,各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77%~6.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8,P>0.05),其中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0.91%,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51.47%)。引起医院感染居前5位的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14.62%)、铜绿假单胞菌(14.62%)、肺炎克雷伯菌(13.08%)、大肠埃希菌(10.38%)、金黄色葡萄球菌(7.31%)。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3.09%,抗菌药物使用率、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从 2010 年的47.92%、49.19%,下降至2016年的26.62%、18.26%,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细菌培养送检率从 2010 年的 5.16% 上升至 2016 年的 5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 279.44、265.21、246.26,均P<0.001)。结论该院近7年的医院感染现患率无显著变化,抗菌药物使用逐年规范,但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某院2016—2018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及其变化趋势,评价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的效果,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与查阅病历相结合对该院2016年11月24日、2017年4月27日、2018年5月23日当天的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三年共调查患者790例,发现医院感染12例、13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例次现患率分别为1.52%、1.65%;各年份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1.84%、1.43%、1.36%,三年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8,P=0.935)。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6.16%)。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3.67%,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16年的69.12%下降至2018年的3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554,P<0.001)。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占70.91%~79.33%,一联使用抗菌药物占73.33%~80.73%,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送细菌培养率从2017年的38.85%提高至2018年的59.30%,各年度抗菌药物使用目的、联用情况以及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细菌培养送检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2.266,、69.774、8.930,均P<0.05)。结论 该院近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无明显变化,抗菌药物使用逐年规范,但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细菌培养送检率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床旁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4年8月21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当日住院患者2 216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83%,例次现患率5.14%;下呼吸道(63.16%)为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71%,预防、治疗用药的比率分别为32.27%、61.71%。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596例,病原菌培养送检率为56.21%(335例),病原菌检出率为15.52%(52例)。检出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有助于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呼吸道感染为医院感染主要感染部位,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管理仍是今后医院感染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儿童专科医院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调查广州某儿童医院2014年9月17日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情况。结果共调查997例住院患者,发现医院感染30例、32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3.01%、例次现患率3.21%。感染部位主要为上呼吸道(11例次,占34.38%);感染高发科室以重症监护病房(ICU,3.99%)和儿内科(3.60%)较高;医院感染患者病原学送检率为93.33%,共检出病原体24株,其中病毒、真菌各6株(各占25.00%),细菌11株(45.83%),衣原体1株(4.17%),细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各3株,各占27.27%)。调查当日抗菌药物使用者451例,使用率为45.24%,其中以治疗用药为主(67.41%),预防用药和治疗+预防用药的比率分别为19.73%和12.86%;82.26%为单一用药,使用治疗性抗菌药物者(含治疗+预防用药)细菌培养送检率82.60%。结论儿童专科医院需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的医院感染管理,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贵州省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状,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2014年9月对贵州省174所二级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感染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共调查68 419例住院患者,实查率为99.65%。发生医院感染1 581例、1 684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31%、例次现患率为2.46%,发生社区感染18 571例、19 191例次,社区感染现患率为27.14%、例次现患率为 28.05%;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分别为综合ICU、儿科非新生儿组。医院感染部位和社区感染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 325.44,P<0.01);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的病原菌均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82%,使用率最高的为综合ICU(80.47%)和儿科(76.67%)。用药目的以治疗用药为主[18 386例(67.48%)],联合用药以单一用药为主[21 672例(79.55%)]。治疗使用抗菌药物者病原菌培养送检率为31.76%。结论此次调查有助于了解贵州省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高发科室、高发部位,以及治疗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送检情况,为进一步的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