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供肾来源短缺是目前制约肾移植发展的主要瓶颈,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ABO-incompatible kidney transplantation,ABOi-KT)是缓解供肾来源短缺的重要方式之一。已有部分终末期肾病患者接受ABOi-KT,且术后生存率逐步提高。少数行ABOi-KT的受者术后并发过客淋巴细胞综合征(passenger lymphocyte syndrome,PLS),主要表现为移植术后血红蛋白短期内迅速下降,其原因为供者来源淋巴细胞分泌的血型抗体针对受者抗原产生免疫反应,引起以 相似文献
2.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21,(8)
目的对肝移植术后过客淋巴细胞综合征(PLS)进行分析研究,减少以往多中心混杂因素造成的结果偏倚,弥补PLS缺少统计性分析的空白,给肝移植术后PLS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8年至2019年供、受者ABO血型次要不合或双向不合的肝移植受者进行回顾性分析。PLS诊断标准:排除术后感染、急性排斥反应、外科失血因素后血红蛋白(HGB)持续下降,实验室检查具备溶血指征,红细胞直抗阳性,放散液检出针对受者自身抗原的抗体。共进行肝移植666例,其中供、受者ABO血型次要不合或双向不合的52例,10例(19.23%)发生PLS,42例未发生PLS(80.77%)。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肝移植后PLS发生组与未发生组之间的变量。结果受者性别、年龄、血型、供、受者血型错配方式、免疫抑制剂类型、术后转归均与PLS发生无相关性。受者术后输血与PLS发生存在相关性(P<0.05);供者血型B型发生PLS风险高于A型、O型(P<0.05)。结论 PLS是造成肝移植术后贫血的因素之一,B型供者淋巴细胞产生抗A抗体是PLS的高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ABO血型不合肝移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供/受体ABO血型配合情况,可以将其分为ABO血型相同、ABO血型相符和ABO血型不合。数据统计表明:ABO血型不合肝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肝叶坏死和血管、胆道并发症均较血型相符者多。但是,肝脏作为一“免疫特惠器官”,对抗体介导的损伤有较好的耐受性,极少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匹兹堡UNOS肝移植登记处的资料显示,7000余例成人肝移植中ABO血型不合者占3%,在1500例小儿肝移植中占7%。在欧洲,8%的急诊肝移植为ABO血型不合。因此,在紧急或供体紧缺的情况下行ABO血型不合的肝移植已逐渐被接受。 相似文献
4.
5.
随着肝脏移植适应证的拓广,肝脏短缺的问越越来越严重,部分肝移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肝脏短缺的压力,而在临床上.外科医生出于对供体安全的考虑.多数供者只能提供有限体积移植肝脏.即所谓的小体积移植物(small-for-sizegraft),而当部分移植物不能满足机体功能需要时。受体即就会发展为小肝综合征(small-for-size syndrome.SFSS)。该文将介绍小肝综合征的定义、发病机制、预防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ABO血型不合肝移植的研究进展.方法 复习、分析近年来有关ABO血型不合肝移植的文献报道.结果 随着近年来各种治疗手段的提高,血型不合肝移植的效果已得到很大改善.结论 通过有效的免疫抑制治疗和围手术期管理,ABO血型不合的肝移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22,(4):219-223
目的结合临床数据及文献分析儿童ABO血型不相容活体肝移植针对血型抗原低免疫应答状态的潜在免疫机制。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3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施行的术后长期生存的儿童ABO血型不相容活体肝移植受者29例, 受者血型均为O型, 其中A型供者10例, B型供者19例。移植物类型包括左外侧叶26例, 左半肝3例;肝移植手术中位年龄10月龄, 中位体重为8.0 kg, 中位随访时间41.9个月。连续监测移植术前及移植术后1、3、6、12、24、36个月受者体内针对供者血型相关抗体与供者血型非相关抗体滴度(IgG、IgM), 并进行比较分析。对纳入受者进行程序性肝脏病理穿刺活检或事件性肝脏病理穿刺活检判断是否存在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结果受者移植术前及术后血型抗体(IgG、IgM), 受者体内抗供者血型相关抗体滴度呈持续低水平状态, 较体内非供者血型相关抗体滴度水平显著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于纳入研究的29例受者, 共有18例完成程序性肝脏病理活检, 其中2例提示血管内皮C4d阳性;5例完成肝功能异常事件性肝脏病理活检, 其中1例存在胆...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肝脏局部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LL-PTL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11年7月间3000余例肝移植受者中发生的6例LL-PTLD的临床资料,并通过Pubmed和万方数据库检索到6例LL-PTLD患者的相关文献报道,共对12例LL-PTLD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检查确诊LL-PTLD.LL-PTLD的发生率约为0.2% (6/3000).12例患者中,绝大部分患者给予了减量或停用免疫抑制剂和抗EB病毒治疗,其治疗反应较好;6例给予了全身化疗,其中3例死亡;4例行局部放射治疗后,肿瘤得到明显控制,患者均存活良好;3例行再次肝移植治疗,其中1例因淋巴瘤复发而死亡;1例行肝部分切除术,术后未出现淋巴瘤复发.结论 肝移植后出现无法解释的肝门部梗阻时,应高度怀疑发生LL-PTLD,病理检查是诊断LL-PTLD的金标准;应尽早调整免疫抑制剂和抗EB病毒治疗,行局部放射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移植受致敏与移植物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5例患者肝移植前后的群体反应性抗体(PRA)进行动态监测。结果:25例患者肝功能的主要指标,包括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大多在术后1周内恢复正常。25例中有1例术前中致敏,术后发生轻度排斥反应1次,经治疗后逆转,其PRA在观察期内一直保持阳性。另外24例受者移植前、后PRA均阴性(PRA<5%),其中1例发生排斥反应1次,但PRA仍保持阴性。结论:肝移植受者的致敏状态与术后的排斥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小肝综合征是活体肝移植术(LDLT)后的严重并发症,供体年龄、脂肪肝程度、受体术前疾病状态(MELD评分)、术后高门静脉灌注、流出道不畅及移植物大小和质量等均小肝综合征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术前选择最佳的供体;术中行脾脏切除或脾动脉结扎或对门静脉限流,保证流出道的绝对通畅;术后及早发现并积极治疗能显著减少小肝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肝移植各项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移植患者的生存率已有了大幅度地堤高,而肝移植术后代谢综合征在接受肝移植的患者中较为常见,并可对预后产生重要影响,是评估移植患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强烈预测因素.许多构成代谢综合征的因素都是可以改善的,早期认识、预防和治疗可以改善预后并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肝移植受者体内的HLA致敏状态与胆道铸型综合征的关系以及HLA抗体在预测免疫因素引起胆道铸型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52例肝移植病人术前术后8个时间点系列血清共416份,用ELISA法检测受者血清中HLA抗体,将52例病人分为两组,20例无胆道铸型综合征者为对照组,32例发生胆道铸型综合征者设为实验组,分析两组间HLA抗体水平有无显著性差异,及与主要生化指标变化的关系.结果 胆道铸型综合征组术后HLA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胆道铸型综合征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与HLA-Ⅱ类抗体的出现时间呈负相关性.结论 HLA-Ⅱ类抗体的动态监测可作为胆道铸型综合征发生的预警信号. 相似文献
15.
肝移植术后肝窦阻塞综合征罕见,容易造成误诊、误治.其预后与早期采取的特异性治疗有很大关系.本病目前缺乏系统性研究报道.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文就肝移植后肝窦阻塞综合征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肝移植术后腹腔间隙综合征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肝移植术后腹腔间隙综合征(ACS)的诊治体会。方法 采用膀胱内压检测法间接测量腹内压(IAP),监测术后心、肺、肾功能。术后IAP大于20mmHg,同时有一项或多项器官功能受损诊断为ACS。合理补液,采用腹腔内重新置管引流、腹腔穿刺、肌松药等非开腹减压方法以治疗ACS。结果 9例ACS患者中,6例出现急性肾功能损害,其中4例表现为少尿或无尿;6例出现低氧血症,机械通气时间延长;4例心率明显增快,其中3例并发心衰。除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外,7例患者经上述治疗后腹胀显著减轻,心肺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肝移植术后加强对ACS的重视、术后早期IAP的严密监测以及尽早的非开腹减压治疗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肝移植术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相关症状在肝移植长期生存者中的发生率与危险因素.方法 参照2005年美国心脏协会修订后的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方案第3次报告(NCEP-ATPⅢ)标准,评估肝移植术后生存期≥5年的102例受体MS的发生率.选择手术年龄>50岁、男性、吸烟史、术前指标肥胖、高血压、糖尿病(DM)、高甘油三酯血症(TG)、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HDL)等因素,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的危险因素.结果 102例肝移植受体中,肥胖、高血压、DM、低HDL、高TG的发生率在术后明显高于术前.术前与术后MS的发生率分别为29.3%及51.9%.术后MS与非MS组相比,术前肥胖、DM、高血压、高TG、高龄、男性、吸烟史更多见于MS组.结论 MS高发于长期生存的肝移植受体人群中.高龄(>50岁)、术前肥胖及术前DM为发生肝移植术后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ABO血型不相容(ABO-I)供肝是影响肝移植预后的重要因素。随着血浆置换、利妥昔单抗、脾切除术等围手术期治疗手段的应用, ABO-I肝移植的预后已得到了很大改善。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 儿童ABO-I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案与成人有明显不同。降低围手术期抗供者的血型抗体水平是儿童ABO-I 肝移植围手术期处理的关键。本文综合国内外的文献, 就儿童ABO-I 肝移植中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受体的围手术期抗排斥治疗方案、是否行脾脏切除术、术后监测方式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等围手术期治疗处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