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划分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和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方式,对比两组的急救相关指标大小、住院时间、疾病复发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的院内疾病复发率、院内再次急救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小分别是6.67%(2/30)、10.00%(3/30)、96.67%(29/30)以及3.33%(1/30),和对照组指标大小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操作后,可以缩短急救时间,提升急救疗效,降低抢救后疾病复发率,同时有效提升我院的医护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于医护工作开展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就诊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试验组44例。试验组采取急诊全程优化的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急诊常规护理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通道时间、急救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院内AMI再发率、院内再PCI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可保证抢救工作的有序进行,有效缩短救治时间,优化抢救工作,促进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选取在我院行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急救总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常规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患者院内急性心肌梗死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急诊全程优化护理能有效缩短患者抢救时间,减少患者再发急性心肌梗死机率,可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为进行研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实施常规的急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入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急诊时间、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急诊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另外观察组的复发率及再PCI率也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2.19%,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缩短急诊时间,提高了治疗效率,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5.
<正>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1],临床症状以持续、剧烈、急性的胸骨后疼痛为主,单纯药物无法缓解。患者检查结果显示,血清心肌酶活性升高、心电图检查结果异常,严重者伴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休克等症状[2],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的多发病之一[3-4],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5]。目前,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最佳治疗方法,并已成为专家共识[6]。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在该疾病的临床治疗上已经取得了阶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于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接受系统治疗的84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根据其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42例患者实施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比较2组的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急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心功能和心肌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转运成功率和急救成功率均较对照组更高(P均<0.05)。观察组的分诊时间、就诊至心电图检查时间、确诊时间和急诊停留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均<0.05)。观察组的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3d和7d后,2组患者的N端前脑钠肽、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上述心功能和心肌指标水平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提高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转运成功率和急救成功率、缩短急救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促进心功能和心肌指标水平恢复均有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急诊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0.45±0.03)min,心电图时间(4.31±0.89)min,静脉采血时间(4.58±1.13)min,静脉用药时间(4.59±1.09)min,急救总时间(40.06±5.47)min;对照组分诊评估时间(2.24±0.49)min,心电图时间(7.48±1.67)min,静脉采血时间(8.96±2.64)min,静脉用药时间(7.58±2.37)min,急救总时间(62.16±8.77)min,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8.35±2.16)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2.06±1.89)分;对照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3.24±4.32)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8.01±3.94)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能够提升抢救时间,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分析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方法制订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全程优化急诊护理临床路径,对2015年1-6月我院收治的13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分析患者的就诊到静脉注射开始溶栓的时间(DNT)、临床疗效、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不良反应和护理满意度。溶栓后90 d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结果 13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DNT时间均控制在60 min以内,最长58 min,最短30 min,平均时间为(51.91±6.16)min。基本治愈73例,显效36例,有效22例,治疗有效率为95.6%。所有溶栓治疗者均未出现子宫出血或脑出血等严重的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达100%。从患者的恢复情况来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以及治疗后90 d,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逐渐减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逐渐恢复。结论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可以缩短DNT时间,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提高远期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分诊时间为(0.68±0.22)min,抢救总时间为(3.24±0.35)min,复发率为13.95%,后遗症发生率为6.9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分诊时间(2.46±0.47)min、抢救总时间(5.27±0.74)min、复发率(41.86%)和后遗症发生率(34.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135.13±23.2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1.79±23.17)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3.01±8.1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91±7.7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显著,能缩短抢救总时间,赢得溶栓时间,有效保护可逆性损伤神经元,促进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降低急性脑梗死再发率及后遗症发生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8):1567-1568
探究对急性哮喘患儿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临床纳入2014年7月~2016年3月我院接收的急性哮喘患儿78例,按护理方式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39例行一般护理,研究组39例在一般护理中增加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住院费用及时间。护理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2.31%相比于对照组69.23%均得到减少(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住院时间及费用相比于对照组均得到降低减少(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对于临床服务满意评分较高(P0.05)。舒适护理的应用减少了患儿的住院时间及费用,提高了护理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出院内内科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调查,参考随机抽样原则作分组,25例常规急诊护理为对照组,另外25例全程优化急诊护理为观察组,对比两种方案在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25例患者均满足有效评估标准,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25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未达到有效标准,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0%。结论:急性脑梗死病情不稳定,变化较快,在抢救期间需要对多种危险因素加以控制,而实施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有助于提升抢救效果,对于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急性心肌梗死(PCI)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具有病情进展快、病死率较高的特点,常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及时救治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而治疗时间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根据相关文献~([1])报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急诊科的抢救流程及其抢救效率,直接关系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救治时间,本院推出了全程优化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救中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4例,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急救时间差异及治疗后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静脉采血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急诊手术时间、急救总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LVEF、LVEDV、LVFS等心功能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LVFS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高,LVEDV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院内AMI复发率为6.38%,较对照组的21.28%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院内再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PCI)率为10.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66%(P0.05)。结论给予AMI患者全程优化护理能保证抢救工作的有序进行,有效缩短急救时间,挽救患者缺血心肌,最大限度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抢救成功率,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靳秀 《系统医学》2021,(1):177-179
目的 探讨优化全程急诊护理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12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则采取优化全程急诊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急救时间、就诊至溶栓治疗的时间、住院时间、急诊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全程责任护理,提高急诊急救质量,防范医疗纠纷。方法:对5208例急诊急救患者采用热忱接诊、安全转送、仔细观察、真实记录、认真交接班等措施。结果:共紧急护理护送患者5208例;在护送过程中病情变化53例,经急救处理脱险51例,复苏失败2例;医疗纠纷发生率为0。结论:全程责任护理可以提高医疗护理的服务质量,防范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阶梯式护理联合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在细菌性脑膜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58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9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采用阶梯式护理联合全程优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儿外周白细胞恢复时间、脑脊液白细胞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4.9%)明显高于对照组(77.2%)(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阶梯式护理联合全程优化护理模式有助于缩短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加快患儿恢复进程,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改良全程急诊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抢救中对急救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改良全程急诊护理,对比两组急救时间、急诊反应时间、死亡率、住院时间及对护理总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静脉用药时间、头颅CT时间和急救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诊反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全程急诊护理运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抢救中可缩短急救时间,减少急诊反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提升护理总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哮喘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5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9)。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延续性护理。观察2组出院3个月后治疗依从性、家属对哮喘的认知水平。结果通过3个月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对哮喘认知水平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出院后治疗依从性,提高其家属对哮喘的认知。  相似文献   

20.
程萌萌 《当代护士》2018,(8):126-128
总结了急诊科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38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全程优化护理,具体措施包括:1、优化急救设备;2、优化急救流程;3、优化急救小组;4、加强专业培训。经过治疗之后,38例患者中有10例存活,28例死亡,病死率为73.68%,28例患者死亡原因主要是由于呼吸、MODS和循环功能衰竭。认为全程优化护理让中毒患者感受到了个体化的急救护理,提高了救治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