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ypoplastic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hypo-MDS)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一种特殊类型。hypo-MDS诊断标准除需符合MDS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
赵捷  朱芸  苏军华 《临床荟萃》2003,18(12):712-71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目前大多数学者采用法、美、英协作组(FAB)的诊断分型标准,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分为5个亚型。近年来特殊类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引起血液工作者关注,有关方面报道逐渐增多,有伴多系病态造血的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RCMD),有伴骨髓纤维化的骨髓增生异常综  相似文献   

3.
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含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简称MDS)是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其血液特点是周围血表现为一系或二系血细胞减少,骨髓象表现为增生象,二系或三系造血细胞呈病态造血(细胞发育异常或有缺陷),有的最终进展为急性白血病。MDS目前包含白血病前期(造血组织增生异常症)、早期白血病、冒烟型白血病(隐袭型白血病)、低增生性白血病、骨髓异常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4.
妊娠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分娩期的处理凌萧鸣,张茵,郑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系骨髓多能干细胞水平异常的克隆性疾患[1],多发生于老年人。妊娠合并MDS更少见。本院曾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1986年12月~1995年8月共收治妊娠...  相似文献   

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探讨杨崇礼,朱平综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发病机制已进行了多年研究,但迄今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我们结合文献,讨论MDS的发病机制。MDS是克隆性细胞增生已有大量证据表明,MDS和急性白血病一样,是由一个异常的造血干...  相似文献   

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骨髓出现病态性造血,外周血细胞减少,患者主要表现为贫血,常伴有感染及出血,部分患者最后发展为急性自血病。我院于2002年12月份成功治疗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变为较为罕见的急性非淋巴细胞性自血病M7(急性巨核细胞自血病)的高龄老年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虞飞燕  徐志 《浙江临床医学》2006,8(4):353-353,355
本科发现罕见的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恶性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病态造血、难治性血细胞质/量异常以及高风险向急性白血病转化.本文就近年来有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造血克隆分子标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儿体内TCRδ基因克隆性重排及在免疫抑制治疗后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2010年8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59例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及39例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标本,使用巢式PCR检测TCRδ基因重排。结果 (1)再生障碍组59例共有6例(10.17%)TCRδ基因重排阳性,MDS-RCC组34例中6例(17.65%)阳性,5例MDS-JMML中无阳性。(2)再生障碍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组TCRδ基因重排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3)再生障碍组中1例首次初筛阳性患者复发后TCRδ基因重新转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组中2例初筛阳性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效差伴骨髓TCRδ基因重排持续阳性。结论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有部分患者可出现TCRδ基因克隆性重排,监测克隆性重排可能应用于监测免疫抑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特殊类型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特殊类型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何广胜徐开林综述邵宗鸿审校近年来发现有一些特殊类型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不能为FAB标准所包括,现对其综述如下。1早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EarlyMDS)Hamblin[1]认为下列情况是尚未到MDS阶段或MD...  相似文献   

11.
低增生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组织形态学比较陈辉树,梁晓岚,王若洁低增生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MDS)不论在临床或在病理形态学方面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均难鉴别,为此将1985~1992年本院临床和病理诊断为MDS的1...  相似文献   

1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国内资料综合分析陈炜(乌鲁木齐铁路中心医院内科乌鲁木齐83001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为骨髓干细胞功能异常所产生的一组综合征,其与白血病的关系极为密切。本文复习了自1972年至1990年底我国公开发表的各类杂志有关MDS的...  相似文献   

1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获得性恶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祖细胞疾病,患者以骨髓病态造血,并以高危白血病发展倾向为特征,男女均可发生,以老年人多见。病态造血细胞形态学特点:细胞成熟异常(克隆性、肿瘤性)增生,病态造血细胞的出现和(或)无效造血(细胞凋亡增加),外周血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14.
鹿全意  刘少君 《新医学》1995,26(11):586-58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组织病理学诊断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鹿全意,刘少君,李淑云,张虹,翟亚萍研究证实[1-4],骨髓活检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具有肯定的诊断价值,但至今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诊断标准。我们利用骨髓活检标本,塑料包埋技术分析了...  相似文献   

15.
细胞凋亡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细胞凋亡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肖志坚郝玉书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髓系定向干细胞或多能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克隆性疾患[1],主要特征是无效造血和高危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近年不少作者研究了细胞凋亡(apoptosis)与MDS的...  相似文献   

16.
21例苯中毒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蒋志相 《新医学》1997,28(11):600-601
21例苯中毒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观察浙江绍兴第二医院血液科(312000)蒋志相一般认为苯中毒引起全血细胞减少,即骨髓为低增生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A)。近几年我们除发现苯中毒致急、慢性AA外,还遇见21例苯中毒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1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态造血探讨──75例血象、骨髓象分析张建富,李嘉陵(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实验室,南京210029)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粒系、红系,巨核系均可发生病态造血,且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饮食护理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人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采用PIPER疲乏量表中文修订版(RPFS)问卷、贝克抑郁自评量表中第十八项对于食欲的分级评分、阿森斯睡眠量表共3个量表进行观察,应用随机、对照、问卷式的临床试验设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给予中医饮食护理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结果]通过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人干预前后的比较得出,有效的中医饮食护理对改善病人食欲、睡眠障碍及缓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人的癌因性疲乏是有效的。[结论]中医饮食护理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人癌因性疲乏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染色体检测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对2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和16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MDS患者染色体核型有异常占32%,而AA患者未发现染色体核型异常,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AML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与高危组MDS患者相似,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染色体核型异常有助于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2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骨髓纤维化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骨髓纤维化一例李淑芳,艾丽梅,夏书月患者男,50岁。9年前因乏力、头晕、齿龈出血,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骨髓检查,确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当时浅表淋巴结、肝及脾均不肿大。此后,反复多次住院。近5个月上述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