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是临床上常见的晕厥类型,可反复发作,其发作特点是先有交感神经活性,后有迷走神经的过度反应,导致血压下降、心动骤停。由于多数的VVS患者的心血管系统无器质性病变,故平时很少有症状,但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刺激较为敏感。目前,临床上采用直立倾斜试验(TTT)诱发晕厥来诊断VVS。  相似文献   

2.
倾斜试验是通过调整倾斜床,使受试者被动倾斜,从而用来激发和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一项实用技术。本文对1995年12月至1999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36例原因不明晕厥病人进行直立倾斜试验(TTT),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刘泽银  黄平  张开萍 《贵州医药》2008,32(2):161-162
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是无器质性心脏病晕厥患者中常见的一种晕厥类型,多见于青年女性,过去诊断多靠全面检查后排除其它类型晕厥来判断。近10年来直立倾斜试验(TTT)已成为诊断VVS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的一项特殊检查。我们于2003-2006年对12例晕厥患者行直立倾斜试验并对3例阳性患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儿晕厥的病因及美托洛尔治疗小儿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疗效,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卧位立位血压、血常规、血糖浓度、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头颅CT、脑电图、24h动态心电图以及直立倾斜试验(HUT)等检测指标,以鉴别得病的原因;将VVS患儿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口服美托洛尔片)及对照组(口服复合维生素B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晕厥发作次数及HUT结果.结果 小儿自主神经介导晕厥发病率最高(64.3%),其中VVS晕厥发病最多(66.7%).治疗组经美托洛尔治疗后有效率为85.7%,HUT阴转率为66.7%;对照组有效率为42.8%,HUT阴转率为44.4%;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自主神经介导晕厥发病率最高,尤其以VVS晕厥最多见;口服美托洛尔片可有效治疗小儿VVS晕厥.  相似文献   

5.
倾斜试验鉴别运动试验结果阴性患者运动后晕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讨直立倾斜试验(TTT)对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结果阴性患者运动后晕厥的鉴别诊断价值以及运动后晕厥的临床意义。方法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结果阴性的运动后晕厥患者,均进行TTT。结果186例运动后晕厥患者有141例在TTT中出现阳性,阳性率75.81%,且以男性(102/141)、血管抑制性晕厥(106/141)患者占大多数;其中出现在基础倾斜试验(BTTT)中22例,阳性率11.83%;出现在异丙基肾上腺素倾斜试验(ITTT)中119例,阳性率63.98%。结论运动后晕厥多属血管迷走性,TTT是鉴别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结果阴性患者运动后晕厥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原因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平板运动实验诱发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的资料。结果本组运动量均达到亚极量,均在1 min内出现晕厥前兆或晕厥并伴有心率、血压下降。结论虽然平板运动试验诱发血管迷走性晕厥较少见且有自限性,但可导致外伤及患者恐慌,同时有可能导致心脏骤停,因此运动试验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减少意外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病因分布及诊治方法。方法 选择临床诊治的82例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最常见晕厥诱因主要为持久站立(31.2%),剧烈疼痛(26.7%)、情绪激动(15.3%)、体位改变(12.1%)、过度疲劳(10.5%)、运动(4.2%)。结论 心脏充盈减少或体内儿茶酚胺增加是诱发VVS的主要因素,直立倾斜试验对VVS的诊断和评估起决定性作用,健康宣教及物理疗法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有非常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血管抑制型(VD)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在异丙肾上腺素(ISO)药物直立倾斜试验(IHUT)中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并对观察指标的敏感性进行探讨。方法15例IHUT阳性的VD型VVS患者(VVS组)及1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了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及单阶段异丙肾上腺素直立倾斜试验(SIHUT),在此过程中采用BioZ.com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持续观察,对入选指标心率(HR)、血压(BP)、心排量(CO)、心脏指数(CI)、心缩加速度指数(ACI)、体循环血管阻力(SVR)及胸部含液量的基础阻抗(TFC)进行分析。结果在BHUT时,两组均出现TFC值明显下降。在ISO注入仍仰卧位时,VVS组SVR值就显著下降,同时HR、CO、CI及ACI值明显升高;对照组SVR值无明显变化,但HR及ACI值也明显升高。在SIHUT阶段并且VVS组未发生晕厥时,两组仅HR值明显升高。VVS组发生先兆晕厥或晕厥时,其HR、BP及SVR值显著下降,CO、CI及ACI值仍持续明显升高。结论在IHUT过程中,VD型VVS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其晕厥发生主要与体循环血管阻力大幅度下降及ISO的诱导作用有关,并提示本组患者存在β2受体过敏。SVR值是诊断对ISO敏感或依赖的血管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在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HUTT)中的特点,寻找VVS在HUTT中发生晕厥的预警指标,以便早期识别VVS阳性反应,降低检查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8月因不明原因晕厥于某院行HUTT检查的患儿在HUTT中临床表现、心率及心电图等特点。结果①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ased head-up tilt test,BHUT)中,临床表现胸闷在阴性组有1例(2%),VVS组9例(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硝酸甘油激发直立倾斜试验(sublingual nitroglycerin head-up tilt test,SNHUT)中,临床表现头晕、胸闷、面色苍白、恶心、视物模糊、乏力及发热在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HUTT中心电图,阴性组和VVS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④VVS阳性反应平均时间是在SNHUT开始后的5~10 min,且在SNHUT开始后的前3 min心率较试验前基础心率平均上升30.4%。结论通过观察HUTT中临床表现、心率变化及心电图改变,可一定程度上预测VV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方法:40例不明原因晕厥者,进行直立倾斜试验(tilt table test,TTT),试验全程行心电,血压监护,结果:TTT诱发晕厥16例,阳性率40%(16/40),其中基础倾斜试验诱发晕厥3例,阳性率7.5%(3/40),发生严重反应5例,占诱发晕厥者的31.2%(5/16),结论:TTT对血管迷走性晕厥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虽为无创检查,但严重反应并不少见,应于试验前严格筛选病人,试验中及时对症处理,减少严重重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UT)在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92例VV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HUT检查.比较不同时间点阳性检出患者生理变化[心率(HR)、收缩压(DBP)、舒张压(SBP)]及HUT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的一致...  相似文献   

12.
胸闷、胸痛是冠心病的常见症状,具此症状的患者,常被临床疑诊为冠心病.而有些患者经各项检查无心肌缺血佐证,为功能性改变,与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患者发作时症状相似.我院对69例此类患者在排除冠心病后行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HUTT),结果52例阳性,诊断为VVS.  相似文献   

13.
晕厥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过性脑供血不足,表现为短暂的意识丧失,肌张力消失而倒地,是门诊常见急症.晕厥的种类有多种,最常见的是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约占全部晕厥的58%[1],林丽珍等[2]报道的47例晕厥中,VVS高达62%(29例).VVS是指各种刺激通过迷走神经介导反射,导致内脏和肌肉小血管扩张及心动过缓,表现为低血压和短暂意识丧失,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一般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但发作时可发生意外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必须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现将门诊VVS的常见原因及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晕厥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过性脑供血不足,表现为短暂的意识丧失,肌张力消失而倒地,是门诊常见急症.晕厥的种类有多种,最常见的是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约占全部晕厥的58%[1],林丽珍等[2]报道的47例晕厥中,VVS高达62%(29例).VVS是指各种刺激通过迷走神经介导反射,导致内脏和肌肉小血管扩张及心动过缓,表现为低血压和短暂意识丧失,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一般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但发作时可发生意外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必须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现将门诊VVS的常见原因及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年龄、性别因素对应用三阶段法直立倾斜试验(HUT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1 162例疑诊VVS患者,将患者按照年龄分为7组(≤10岁组,11~20岁组,21~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组,51~60岁组,61~70岁组,>70岁组);分析HUTT结果在各年龄组的差异性,以及VVS在各年龄组的性别分布。结果 在纳入的1 162例疑似患者中,经基础+硝酸甘油HUTT共确诊505例(43.42%),经三阶段倾斜试验共确诊648例(55.8%)。HUTT在10~20岁组疑似患者中阳性率最高(60.8%),各年龄组间HUTT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人群中女性患者的阳性率高于男性(P<0.05),但该差异主要在31~50岁年龄组中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三阶段法HUTT较传统的基础+硝酸甘油HUTT诊断VVS的检出率有所提高。VVS在各年龄段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女性较男性更为多发,但主要表现在31~50岁之间的晕厥患者中。  相似文献   

16.
晕厥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重症,约占急诊就诊的3%。血管迷走性晕厥(VS)是临床上常见的晕厥类型,可反复发作,其特点是先有交感神经活性的激活,后有迷走神经的过度反应,导致血压下降,心动过缓甚至骤停。倾斜实验(TTT)是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主要手段之一,其阳性检出率高,特异性可达90%。检查过程中患者有可能发生晕厥和血流动力学异常,故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TTT实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药物激发结合直立倾斜试验(head up testing,HUT)对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患者的意义.方法 对临床已排除明确病因的晕厥患者行 HUT,包括基础试验和硝酸甘油、异丙肾上腺素药物激发试验.结果 15例中阳性11例,阳性率为73.3%;其中基础 HUT阳性率20.0% (3/15);硝酸甘油激发阳性率50.0%(6/12);硝酸甘油激发阴性者再经异丙肾上腺素激发阳性率16.7% (2/12).结论 基础 HUT结合药物激发诊断VVS安全可行,其中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方便、省时、耐受性好,无严重的副作用,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在发病年龄、性别、诱因、晕厥先兆、持续时间及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率(HUTT)方面的差别。方法根据初次发病年龄把所有患儿分为低龄组(6~10岁)和高龄组(11~16岁),对两组分别进行年龄、性别、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率的比较以及两组病例在诱因,先兆出现和持续时间方面进行对比。结果 VVS在低年龄组发病率较高年龄组发病率抵;男性发病率较女性低;HUTT阳性率在年龄组间统计学意义,而在性别方面有统计学意义,女性阳性率明显增高;两组在诱因、先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持续时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VVS发病率低年龄组低于高年龄组,HUTT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在诱因和先兆方面,低年龄组低于高年龄组,持续时间无差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不明原因晕厥采取动态心电图以及食道电生理检查进行诊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268例不明原因晕厥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动态心电图诊断和食道电生理检查诊断,对两种诊断方法的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本组268例患者中,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130例患者为心源性晕厥,检出率为(48.50%),食道电生理检查结果显示,139例患者为心源性晕厥,检出率为(51.87%),两种诊断方式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剩余未能检出患者均考虑其他因素致晕厥。结论两种诊断方式对心源性晕厥检出率无明显差异,说明动态心电图以及食道电生理检查均有良好的检出效果,可作为心源性晕厥有效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作为对反复发作不明原因晕厥患者的一种评估手段。为临床迷走神经性晕厥患者的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选取50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排除心、脑疾病)在安静环境下空腹做直立倾斜试验,持续检测心电和血压,观察血压及心电变化。结果50例不明原因晕厥的患者出现血管迷走反应者有34例(68%),其中血管抑制型9例(18%),心脏抑制型的4例(8%),混合型的21例(42%)。结论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在直立倾斜试验中以经典血管迷走反应者占多数,为诊断血管迷走型晕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