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了解阳江市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中筛查试验阳性结果的符合性及其带型分布,为提高我市各类机构筛查实验室HIV抗体检测工作质量提供依据,为我市艾滋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HIV初筛阳性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硒进行复检,两种试剂均呈阳性或一阴一阳的使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进行确认,对比筛查试验结果与确证试验结果的符合性。结果 536份筛查阳性血清标本中,经WB确证阳性496份,阳性率92.53%,阴性25份,不确定的15份。结论我市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试验和确证试验符合性较高。筛查试验阳性有可能是假阳性,必须进行确证试验,对不确定的样本要进行追踪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第4代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HIV(1+2)抗体与P24抗原联合检测]和胶体硒法在临床检测HIV中的特点。方法分别用第4代ELISA检测试剂和胶体硒试剂检测HIV抗体,初筛阳性样本送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Western blot确证试验。结果第4代ELISA试剂检测、胶体硒检测及Western blot检测HIV的阳性率分别为0.34%、0.29%及0.27%。第4代ELISA的HIV漏检率(1.3%)低于胶体硒法(4.9%),而其检测HIV的假阳性率(0.03%)高于胶体硒试剂(0.01%)。结论第4代ELISA和胶体硒法联合应用可提高HIV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进口胶体硒试剂检测HIV抗体假阳性的原因。方法对2例HIV抗体酶标法试验阴性但进口胶体硒试剂检测强阳性的样本进行确证试验,确证试验方法为蛋白印迹法和核酸检测法。结果 2例病例蛋白印迹法检测无特异性条带,核酸检测无特异性扩增,结合流行病学史判断均为阴性。结论长期以来人们对进口胶体硒试剂检测准确度认同性很高,本案例说明胶体硒试剂在特殊人群检测中可能存在较高比例的假阳性,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484例HIV抗体筛查阳性样本确证检测进行分析,为艾滋病防止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3年到2016年新疆塔城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实验室检出的484例初筛查阳性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第四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硒试验进行复检,若其中一种检测结果为阳性,则采用免疫印迹试验(WB)予以确证检测。结果通过对484例初筛样本进行复检,得知待确证样本数为456例,占94.21%,其中HIV-1抗体为阳性者356例,阳性率为78.07%;不同来源的标本在阳性确证率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即疾控机构高于医疗机构(90.74%81.34%),医疗机构高于采供血机构(81.34%12.50%)。在阳性确证样本中尤以条带gp120以及gp160的出现率最高,以p55与p39最低。不确定样本中则以p24的出现率最高。研究中随访成功58例,随访率为93.55%,未见转阳。结论在进行艾滋病毒的筛查检验时,假阳性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为此则必须以WB实验对艾滋病毒抗体进行试验以便临床确诊,同时对于不确定样本应当做好随访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血站ELISA法筛查HIV抗体阳性标本与免疫印迹法确认的结果.方法 对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采用免疫印迹试验进行确证.结果 ELISA 法与免疫印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85.4%.S/CO值大于或等于1而小于6,与确证试验阳性符合率为25.0%;大于或等于4而小于10,阳性符合率为73.7%;S/CO值大于或等于10,阳性符合率为92.3%.结论 筛查试验存在一定假阳性结果,随着s/co值的增高,与确证试验的阳性符合率也升高.由于ELISA初筛试验存在假阳性结果,HIV抗体结果报告必须以WB结果为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海南省近3年艾滋病病毒(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的复检及确认情况,促进实验室网络检测能力提高.方法 对海南省2004~2006年3年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初筛阳性送检样本及本室初筛阳性的428份样本进行复检与确认,并对其检测结果分析比较.结果 经本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复检,由各筛查实验室送检的428份中,有85份HIV抗体阴性(85/414,20.5%),其中2004年21份(占当年21.4%)、2005年44份(占当年26.2%)、2006年20份(占当年13.5%);两种E1.1.qA或一种ELISA和一种快速法(雅培硒标或富士PA)均为阳性的240份,一种ELISA或一种快速法为阳性的103份,经WB试验确认277份为HIV-1抗体阳性(80.8%),13例阴性(3.8%),53例不确定(15.4%).13例阴性样本中,ELISA法检测假阳性10例,快速法3例.两种ELISA或一种ELISA和一种快速法双阳性与WB的阳性符合率为93.3%.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消除引起初筛试验假阳性结果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五种方法筛查出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样品与复检和确证试验结果的符合情况,为临床和自检选择筛查方法提供建议。方法将3 278份经ELISA、胶体金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发光法和胶体硒法筛查的阳性样品采用两种ELISA试剂复检和进行确证试验,并将结果进行比对。结果样品总体和不同初筛方法的复检和确证阳性率分别为:总体(90.1%、79.2%),ELISA(90.4%、78.0%)、胶体金法(95.3%、86.0%)、化学发光法(77.6%、68.8%)、电化学发光法(78.0%、68.5%)和胶体硒法(84.2%、76.3%)。复检后结果为双阳的样品,确证阳性率为92.6%;复检结果为单阳的样品,97.5%为确证不确定和阴性。ELISA和胶体金法筛查的自愿检测咨询(VCT)人群阳性样品的复检和确证阳性率分别超过92%和8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在临床筛查和自我检测中推广使用胶体金试剂,复检使用两种试剂提高确证阳性符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HIV抗体初筛检测及初筛阳性复检试验中用快速检测试剂胶体金(硒)法代替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的可行性。方法应用不同厂家的第三代(双抗原夹心法)抗HIV-1/2酶联免疫法试剂和胶体金(硒)法试剂,分别对ELISA法初筛阳性的标本进行胶体金(硒)法和ELISA法复查,将两组结果结合免疫印迹确认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8份初筛阳性标本,用ELISA法复查阳性38份;用胶体金(硒)法复查阳性35份,阴性3份,经确认试验阳性35份,其中ELISA法复查阳性S/CO比值≥6·0的标本35份,确认试验阳性。S/CO比值在1·0~6·0之间的3份标本,确认试验阴性。结论在HIV初筛实验中可以用胶体金(硒)法代替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这样即可保证HIV检测的快速性又可减少实验室感染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宜昌市2009年HIV抗体检测初筛、复检和确认结果的情况,更加合理开展HIV抗体日常检测工作.方法 按<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检测及结果判断,分析初筛、复检和确认结果和相关资料.结果 192份初筛阳性标本经ELISA和PA两种初筛试验复检以及WB试验确认,有55份为HIV抗体阳性;初筛假阳性率较高,复检双阳性标本与确认试验的结果符合率较高,ELISA加PA试验是较好的初筛复检手段;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均有HIV抗体阳性者检出.结论 HIV抗体日常检测必须遵从初筛、复检及确认试验的检测程序,阳性结果的报告必须以确认试验为准,在开展高危人群监测的同时不能忽视一般人群.  相似文献   

10.
输血是HIV传播的重要途径。本文报道对四川省十市县10422名献血员的11251份血清标本和各种血液制品150批进行了HIV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各种血液制品进行了4种HIV抗体试验方法的优选,表明检测丙种球蛋白用ELISA法和免疫荧光法易出现假阳性,建议对丙种球蛋白选用明胶颗粒凝集等法作初筛。蛋白印迹法是公认检测HIV抗体的最灵敏与最特异的方法,但操作费时及试剂昂贵,宜选作确证试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三种HIV抗体检测方法与确证方法比较,选择输血、血制品前或术前筛查HIV感染者的方法。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HIV ELISA)对43 800例输血、血制品前或术前标本进行HIV抗体筛查,对阳性标本进行两种金标法测定,同时随机抽取的30例阴性标本也进行两种金标法测定,作为对照。对任一试剂检测阳性的标本和对照标本都按规定送检HIV实验确证室进行确证。结果:抗-HIV ELISA法特异性较高,达98.84%,HIV金标法特异性高,达99.22%,与确证方法接近。结论:抗-HIV ELISA法特异性较高,特别适合批量标本的检测,可以作为临床HIV初筛试验。用金标特异性高,操作简便、快速,对ELISA法检测出的阳性标本进行复检,能较快确认标本HIV阳性可能性,评估感染的风险程度。两种方法可相互结合,及时对患者做出诊断,及早采取措施保护职业暴露人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HIV抗体筛查结果与WB确证结果相符情况。方法对49例初筛试剂ELISA试验阳性受检者样本,进行金标复核,再用复检试剂检测比较,最后送WB确证。结果49例初筛阳性样本中43例筛查、复核、复检、确证试验均为阳性。6例复检阴性样本中1例样本用两种金标复核,英科牌为阴性而艾康牌为阳性,另5例两种金标试剂复核检测为阴性,3例WB确证为阴性,另3例WB确证为不确定。结论筛查工作中ELISA法总体敏感性较好,但厂家不同敏感度与准确度不能兼顾,敏感度好的准确度只有87.8%;准确度高试剂的却还有6.1%的不确定人员没筛查出来,可见我们HIV抗体筛查试剂标准还要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统一初筛、复核、复检试剂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HIV抗体初筛与WB确证实验的符合情况。方法对191例初筛阳性者,重抽血复检,进行胶体金和ELISA复检后,送确证实验室WB确证。结果筛查82512份血清,其中初筛阳性191例,抗体确证阳性165例(86.39%),抗体不确定12例(6.28%),抗体阴性14例(7.33%);结论 HIV抗体初筛试验与确证实验符合率较好,但HIV抗体初筛试验存在假阳性,必须通过确证实验得出准确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HIV抗体试验初筛(ELISA)阳性与免疫印迹试验(WB)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求HIV抗体筛查阳性与确证实验结果的关系。方法对98份ELISA方法检测为阳性的样本与其WB法确证结果进行比较,分析ELI-SA检测S/CO值变化与WB结果的关系。结果 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经免疫印迹确证试验,阳性的有91例,均为HIV-1抗体阳性,阴性3例,结果不确定的4例。ELISA与WB的阳性符合率为92.86%。确认为阳性标本的S/CO平均值为14.01;不确定标本S/CO值的平均为6.65;阴性标本S/CO值的平均为5.17。在阳性标本中,gp160、gp120出现率最高为100%,p24为98.90%,而p55,p17出现率较低,分别为58.24%及69.23%,其余条带出现率均达到90%以上;不确定标本中,gp160、gp120、p24条带出现的几率最高,均为100%,p17出现率为25%。结论 HIV初筛试验存在假阳性结果,HIV抗体结果的报告必须以确认结果为准。高S/CO值预示HIV抗体阳性的可能性较大。WB确认方法检测不确定标本有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的HIV抗体检测数据,了解各艾滋病筛查实验室与确证实验室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检测质量。方法用2种不同的试剂对2010年各艾滋病筛查实验室送检的2 312例标本进行HIV抗体筛查和WB确证试验。结果筛查实验室与确证实验室之间的HIV抗体初筛结果符合率为99.61%,确证实验室初筛为阳性的2 303例样本中有2 184例确证阳性、70例阴性、58例不确定。结论艾滋病筛查实验室与确证实验室检测结果一致性高,筛查实验与确证试验的符合率为94.79%,筛查实验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初筛呈阳性反应的标本必须进行确证试验,对确证试验不确定的标本需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16.
谭兵  詹廷西  李青  李成  吕莉  邢燕  张国珍 《重庆医学》2011,40(28):2862-2864
目的对比分析HIV抗体筛查试验与免疫印迹试验结果,探讨抗体筛查阳性结果与确证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参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要求,对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采用免疫印迹试验进行确证。结果 287份筛查阳性标本经WB确证后,251例为HIV-1型抗体阳性(87.46%),16例不确定(5.57%),20例阴性(6.97%)。ELISA、胶体硒法与WB试验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9.96%和90.29%。WB试验阳性、不确定和阴性标本的EIISA平均S/CO值分别为16.93、6.996和5.568。S/CO值大于或等于1而小于6,与确证试验阳性符合率为18.75%;大于或等于6而小于10,阳性符合率为69.23%;S/CO值大于或等于10,阳性符合率为97.05%。确证为HIV-1型抗体阳性的标本,gp160、gp120、gp41、p66、p51、p24出现频率都在95%以上。结论筛查试验存在一定假阳性结果,随着S/CO值的增高,与确证试验的阳性符合率也升高,但是高S/CO值样品并不代表感染HIV,HIV抗体结果报告必须以WB结果为准。WB确证方法在不确定标本中存在一定缺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两种HIV抗体检测方法与确证方法比较,选择适合输血前筛查HIV感染患者的方法.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HIVELISA)对48621例输血前标本进行HIV抗体筛查,对阳性标本进行金标法测定,同时随机抽取的20例阴性标本也进行金标法测定,作为对照.对任一试剂检测阳性的标本和对照标本都按规定送检HIV确诊实验室进行确证[1].结果 抗-HIVELISA法特异性较高,达92.0%,HIV金标法特异性高,达98.7%,与确证方法接近.结论 抗-HIVELISA法特异性较高,特别适合批量标本的检测,可以作为临床HIV初筛试验.用金标特异性高操作简便,快速,对ELISA法检测出的阳性标本进行复检,能较快确认标本HIV阳性可能性,评估感染的风险程度.两种方法可相互结合,及时对患者做出诊断,及早采取措施保护职业暴露人员[2].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746例HIV初筛阳性标本的确证结果,探讨筛查阳性与确证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46例HIV初筛阳性标本的ELISA、GICA及WB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746例初筛阳性标本经ELISA、GICA复检后阳性标本714例,再经WB确证后674例为HIV-1抗体阳性,筛查阳性标本的确证阳性率为94.40%(674/714)。WB条带gp160出现率最高为99.41%,p55出现率最低为55.49%。确证阳性组和不确定组的S/CO值分别为(21.78±2.94)和(15.75±9.0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WB试验结果为判定真阳性与真阴性的金标准,ELISA检测HIV抗体的敏感性为94.93%(674/710),特异性为100.00%(36/36);GICA检测HIV抗体的敏感性为97.68%(674/690),特异性为89.29(50/56),经χ~2检验ELISA与GICA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8.60,P0.05)。ELISA阳性WB阴性的标本经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结论ELISA与GICA检测均为阳性的标本确证阳性率最高,高S/CO值提示感染HIV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胶体硒免疫层析法(ICA)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的结果,了解这三种方法的优劣,探讨临床实验室初筛诊断HIV方法的灵敏性和准确性。方法用卫生部HIV质控血清和免疫印迹法(WB)确认的HIV抗体阳性标本和阴性标本,分别用ELISA法、PA法及ICA法检测;用免疫印迹法确认的HIV阳性的标本作倍比稀释后,再分别用PA法、ELISA法及ICA法检测。结果80例经免疫印迹法确认的HIV阳性患者,ELISA法、PA法、ICA法的检出符合率分别为100%、98.8%、97.5%;经稀释法检测,ELISA法较PA法和ICA法敏感,其检测的准确性分别为97.5%、97.5%、92.5%。结论筛查HIV抗体方法最好选用ELISA法或PA法,以防漏检。  相似文献   

20.
郑重  马永红  董路宁  张华 《西部医学》2007,19(5):927-927,929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HIV抗体初筛试验的准确率及HIV抗体初筛实验室质量控制要点。方法用ELISA方法对新兵血清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将初筛阳性样本送全军艾滋病检测中心复检,得到反馈结果后与2005年和2004年假阳性率对比。结果2006年新疆军区某部新兵HIV抗体初筛试验假阳性率(0.27%)明显高于前2004年(0%)和2005年(0.07%)。结论影响HIV抗体初筛实验结果的因素较多,但是客观因素能通过严格规范、校准仪器等方法得以解决,而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自身的素质、理论和技术操作水平才是降低假阳性结果出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