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郑州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疫情变化趋势及原因,为制定布氏菌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评价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方案》和《河南省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要求,我市继续对巩义市全国布鲁氏菌病固定监测点以及全市其他11个县(市)、区作为非固定监测区进行监测;对从事家畜养殖、贩卖和屠宰等职业的布鲁氏菌病高危人群,采用试管凝集试验(AST)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 2010年监测结果表明固定监测市对重点人群调查1692人,血清学试验(AST)509人,阳性39人,阳性率为7.66%;非固定监测县(市)、区对重点人群血清学试验(AST)1091人,阳性28人,阳性率为2.57%.全市新发急性期现症病人106例,发病率为1.540/10万.新发病人绝对数较去年同期上升55.88%.结论 郑州市布鲁氏菌病疫情呈上升趋势,且有向城镇蔓延的趋势,根据流行特征,加大布病防治力度,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爆发.  相似文献   

2.
2004年广西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对广西7个布鲁氏菌病老疲区县(市)的职业人群进行监测,了解其在人间的流行情况。方法 用试管凝集试验对职业人群血清进行检测。结果 检测899人份血清,阳性63人,阳性率为7.0l%。其中男性60人,女性3人,男女感染率有明显差异(X^2=12.2 P〈0.01)。职业以兽医感染最高,达20.23%。结论 从检测结果分析,广西的布鲁氏菌病仍达于流行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张家口市万全区2015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在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不同职业中的感染情况、数据分析,为本地区预防布病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将收集到的检验资料录入Excel 2003数据库,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5年血清学检验1 016人,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342人,阳性率33.66%;试管凝集试验阳性249例,阳性率24.51%。试管凝集试验阳性主要集中在40~69岁之间,占阳性总数的83.53%,男女性别比2.56∶1。病例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区,发病率0.38%,从事羊屠宰的人员的阳性率最高,为38.13%。结论布病感染以与畜产品接触较多的屠宰、养殖人员为主,提示要进一步搞好畜间免疫,做好高危人群的预防保护,加强人间布病的监测与治疗,迅速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辽宁省当前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治疗情况,并探索与布病抗生素治疗转归相关的影响因素,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措施,提高病人治愈率。方法收集辽宁省2016年人间布病主动监测方案中选择抗生素治疗的人群为研究对象,记录一般人口学信息、流行病学信息、临床诊断及随访转归结果。结果共完成1 389例病例信息收集及随访,治愈率为51.5%,发热症状与布病抗生素治疗转归效果间存在统计学关联(OR=1.881)。另外,临床分期中急性期布病与转归效果间存在统计学关联,是影响转归的危险因素(OR=1.904,95%CI:1.014~3.578)。结论辽宁省人间布病主动监测是布病作为传染性疾病监测的重要补充,总体治愈效果较好,加强对急性期病例的督导治疗有利于提高短期内治疗转归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6年青海省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监测结果,掌握人间布病的地区、人群、职业分布情况。方法在青海省选择6个县开展人间布病调查,着重调查与牲畜及其产品接触密切的重点人群。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进行布病抗体检测,根据《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 269-2007)进行诊断。结果血清检测1 430人,感染10人,感染率为0. 70%,患病5人,患病率为0. 35%,确诊新发病例2例,发病率为0. 952/万。感染率和患病率职业分布以牧民为主,占100. 00%;民族分布以藏族为主,占100. 00%;河南县感染率和患病率均最高,均为1. 46%; 30~39岁年龄组感染率和患病率均最高,分别为1. 20%和0. 72%。结论青海省人间布病疫情仍然活跃,应加强对牧民的健康教育宣传和行为干预,提高重点人群的自我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南宁市布鲁氏菌病疫情动态情况,掌握其流行规律,为制订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常规疫情监测和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宁市2011年常规疫情监测布病发现1例患病,发病率低;监测点监测211人,阳性5人,阳性率2.36%。男性感染1人,女性感染4人,男女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感染年龄30岁以上为主,职业以饲养、管理及后勤人员为主。结论 2011年南宁市布鲁氏菌病发病率低;监测点阳性率较高,应加强传染源管理,继续加强人间布病监测,对重点人群及时开展布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围场县人间布鲁氏菌病的感染情况,掌握疫情动态,对该病进行及时预防与治疗。方法按照《河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要求,选取6个具有代表性的乡镇,对不同年龄组的人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采集血清进行检测。结果 6个乡镇共流调和采血6 000余人,血清学阳性率10.92%,其中以畜牧民居多,发病以春夏季为主。结论围场县布鲁氏菌病疫情比较严重,需卫生和畜牧部门共同合作,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传染源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市是布鲁氏菌病(布病)历史疫区,曾多次发生流行.1959-1 982年共检查125 131人,感染12 350人,患病3 351人,患病率2.68%[1]. 为了进一步深入观察我市布鲁氏菌病的疫情动态和流行程度,以便采取控制措施,笔者1998 -2000年对本市人间布病进行了系统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和掌握2014-2016年围场县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为制定布鲁氏菌病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与动物有密切接触的职业人群通过采集静脉血进行布病血清学检查,确诊新发病例、旧病例、隐性感染的发病率,同时对围场县2014-2016年布鲁氏菌病的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4-2016年围场县布鲁氏菌病患病逐年减少,各年发病率分别为4.63%、4.62%、4.59%。结论加强布鲁氏菌菌病宣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是控制布鲁氏菌病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大连市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及监测疫情动态,做好防制工作。方法依据WS269-2007《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GB16885-1997《布鲁氏菌病监测标准》,对重点职业人群进行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2006-2010年共报告布鲁氏菌病13例,年均发病率为0.04/10万,无死亡病例和暴发疫情,5~8月为发病高峰,所报病例中奶牛和绒山羊饲养员占61.54%。35~45岁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69.23%,旅顺口区为疫情高发区;重点职业人群流行病学调查6 302人,发病率0.05%;血清学检测1 161人,阳性率3.01%,旅顺口区阳性构成比最高,为37.14%;阳性畜疫点高危暴露246人血清抗体检测阳性率为13.41%,发病占血清抗体阳性的6.06%,远高于重点职业人群;畜间布鲁氏菌病年均检出率为0.75%,旅顺口区疫情较重,阳性畜检出率为3.96%,占阳性畜检出总数的53.83%。结论应积极采取以加强职业人群的监测和宣传教育、提高牲畜检疫率、及时淘汰病畜等综合性防护措施,降低布鲁氏菌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四川省阿坝州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感染状况,分析感染来源和传播途径。方法按全国布病监测方案要求,对重点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查(试管凝集试验SAT、平板凝集试验PAT);对牦牛、绵羊血清用SAT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进行检测。结果2008年阿坝州发现人间布病9例,男性2人,女性7人;流行病学调查430人,人血清530份,阳性13人,检出率为2.45%(13/530)。共检疫牛羊5801头,阳性182头,检出率3.13%(182/5801);其中牛5.00%(146/2922)、羊1.25%(36/2879)。结论阿坝州人畜间布病疫情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牛羊进行检疫、免疫力度不够,病畜作为传染源长期存在,牧民群众缺乏布病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布鲁氏菌病监测点三年人间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陕西省2005-2007年人间布氏菌病监测点监测结果,了解全省人间布氏菌病监测点疫情动态及流行特征。方法根据《陕西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实施方案(试行)》进行。结果连续三年,血清学检查平均阳性率为6.44%,各年份阳性率逐年提高,波动在3.49-8.79%之间;感染率为1.20%。从病人关节液中分离出羊1型布氏菌。结论人间布氏菌病疫情形势严峻,局部地区疫情活跃,出现爆发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海南省白沙县2010~2012年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监测结果,掌握了白沙县土源性线虫的流行动态和流行规律,为评价该县的土源性线虫病防治效果和制定有效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和透明胶纸肛拭法对监测点常住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010~2012年共检查3 045人,其中男性1 556人,女性1 489人。3年来男性蛔虫、鞭虫、钩虫感染率分别为0.45%、11.31%、9.70%;女性蛔虫、鞭虫、钩虫感染率分别为0.54%、10.41%、13.70%。2010~2012年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分别为25.69%、22.61%和17.06%。2010~2012年蛔虫、鞭虫、钩虫及儿童蛲虫感染率分别为0.60%、12.30%、14.98%、34.21%;0.87%、11.79%、10.72%、38.78%;0.00%、8.48%、9.28%、36.31%。结论白沙县2010~2012年人群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儿童蛲虫感染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平顶山市2012和2013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血清学检测结果,了解平顶山市布病的流行特点,为防控布病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和2013年到平顶山布病防治门诊就诊者按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共接诊610人,191例为阳性,阳性率为31.31%;地区分布以鲁山县阳性率最高(43.93%,47/107),其次为宝丰县,阳性率为43.10%(25/58);4~8月为人间布病发病高峰;男性与女性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1.904,P0.05);60岁年龄组阳性率为最高(36.32%);职业分布以农民感染率为最高(79.06%,151/191)。结论应加强对布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坚持做好疫情监测,开展重点职业人群布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布病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佳木斯市布病疫情动态、流行规律,为预测布病流行趋势、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虎红平板凝集实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 2012-2014年共检测疑似布病患者1 173人,阳性数为607人,总阳性率为51.75%,不同年份阳性率之间经过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佳木斯市全年均有发病,主要集中在4-8月,高峰在6月.性别分布,男:女=2.81:1,阳性患者年龄主要分布在30~60岁之间,50~ 59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为60.63%,职业分布以农村牛、羊养殖户为主,共426人,占发病总数的70.18%.结论 2012-2014年佳木斯市布病疫情平稳,多发季节为4-8月,以男性牛羊养殖户为主,应加强此季节重点人群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汝州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血清学监测结果,了解汝州市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现状及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对2009~2013年到汝州市疾控中心就诊的疑似病例进行血清学监测.结果 汝州市共检测标本2 573例,1 124例为阳性,阳性率为43.68%;发病有明显的季节分布,5月份为人间布病发病高峰;男性与女性阳性率比约为2.44:1 (797/327),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49.44%,620/1 254),不同年龄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分布以农民感染率为最高(94.57%,1 063/1 124),不同职业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汝州市布鲁氏菌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应加强畜间管理,开展重点职业人群布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降低其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辽源市市区布病疫情状态及分布实际情况,掌握疫情动态,预测疫情趋势,科学评价防治措施和效果。方法按照《吉林省人间布病监测方案》进行。结果调查1 167人,血清学检查124人,阳性率2.42%。结论本次调查严格按照《吉林省人间布病监测方案》进行,为掌握我市市区布病疫情状态及分布情况,科学评价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04-2008年河北省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治布鲁氏菌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数据及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08年全省共报告布病病例9810例,11市均有病例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张家口、承德、保定、石家庄、邯郸五市,其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92.50%,季节发病以3~7月发病例数最多,占全年发病数的62.83%。发病年龄集中于20~60岁,占全年发病数的86.61%,男性多于女性,职业以农民、饲养、屠宰及畜产品加工人员为主。结论河北省布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传染源持续存在及重点人群缺乏布病防治知识是疫情上升主要原因。要控制布病疫情上升,应加强卫生、畜牧部门密切合作,加大对重点人群的监测力度、深入开展对重点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掌握布病疫情动态,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13个县区中的9个县进行普查,对重点人群进行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皮试阳性者做血清学检查,结合临床确定患者.结果 9个县人间皮内变态反应试验阳性率为0.60%,血清学检查阳性率为10.89%;省级监测县皮内变态反应试验阳性率为4.11%,血清学检查阳性率为34.38%,确诊患者26人;固定点的监测皮内变态反应试验阳性率为0.36%,流动点的监测皮内变态反应试验阳性率为2.76%.结论 延安市布病疫情呈现大幅度上升,比较严重,应予以重视并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