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与新式宫剖产术中缝合腹壁腹膜引起腹壁、盆腔粘连的情况,以期改良现有术式,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8年7月间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再次宫剖产术21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腹壁、盆腔粘连情况。结果两组病例腹壁、盆腔均有不同程度粘连,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不缝合腹壁腹膜的新式宫剖产导致的粘连比缝合腹壁腹膜的改良新式宫剖产及子宫下段剖宫产严重。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34岁,因发现盆腔囊肿8年收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2001年因异位妊娠于外院行左侧输卵管切除术+左卵巢囊肿剥除术.入院辅助检查无手术禁忌,于2009年5月15日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置镜充气后见肠管、大网膜广泛粘连与左侧盆壁及腹壁,左侧盆腔大部分封闭,无法穿入trocar,于右侧取两切口置器械,探查见子宫中位,正常大小,右卵巢7 cm×6 cm×6 cm,内见囊肿6 cm×6 cm×5 cm,囊液淡咖啡样,肠管、大网膜与左侧盆壁及腹壁广泛粘连,左侧附件包埋其中,无法暴露.术中顺利,手术时间65 min.术后病理: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tark式剖宫产术后盆腔粘连情况,以改进手术方式,减少并发症。方法对300例二次剖宫产术中粘连情况进行比较。其中Stark式剖宫产术后二次剖宫产113例(A组),下腹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二次剖宫产89例(B组),在Stark式剖宫产的基础上缝合腹膜,子宫膀胱反折腹膜术后二次剖宫产98例(C组)。比较3组患者腹壁切口愈合情况,以及腹膜、大网膜、膀胱子宫反折腹膜愈合粘连情况。结果腹壁切口愈合良好,瘢痕纤细:A组76.11%(86/113),B组23.59%(21/89),C组83.67%(82/98)。大网膜、腹膜、膀胱反折腹膜粘连:A组粘连率70.79%(80/113),以子宫下段与腹壁下段粘连为主。B组31.46%(28/89)以大网膜与腹壁腹膜切口处粘连为主。C组21.42%(21/98)。以大网膜与腹壁腹膜切口处粘连为主。腹壁切口愈合情况:A组、C组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大网膜、膀胱反折腹膜粘连情况:A组比B组、C组粘连明显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腹横切口愈合方面明显优于下腹纵切口。不缝合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新式剖宫产产妇中不缝合膀胱子宫返折腹膜与腹壁腹膜对于再次剖宫产手术造成的不利因素.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住院部76例再次剖宫产产妇进行分析,首次剖宫产为子宫下段剖宫产,有缝合腹膜产妇38例作为对照组;首次剖宫产为新式剖宫产,没有缝合腹膜产妇38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再次剖宫产时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产妇盆腔粘连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产妇在手术出血量、切口愈合、住院时间等指标上相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造成盆腔粘连比子宫下段剖宫产严重,不仅增加了再次剖宫产手术难度,还延长了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5.
邹芳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7):606-607
目的 总结改良腹式子宫全切术临床体会。方法 对98例子宫全切术进行改进,采用腹壁横切口钝性撕拉开腹壁,保留腹壁下浅静脉;集束法处理子宫韧带及附件;筋膜内切除子宫,不处理子宫主、骶韧带;盆腔腹膜及壁层腹膜不缝合;筋膜层连续缝合,皮肤连同皮下脂肪仅缝3针。结果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术后恢复快;减少脏器损伤、粘连及术后疼痛;预防附件和阴道脱垂,提高术后性生活质量:腹部美观,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缩短住院时厄,降低住院费用。结论 改良子宫全切术优于传统术式;更适合肥胖妇女、慢性炎症及子宫内膜异位症造成的盆腔粘连病人选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盆腔腹膜缝合+腹腔冲洗的临床价值。方法新式剖宫产术中盆腔腹膜缝合+腹腔冲洗352例(观察组)与新式剖宫产术中原版术式(对照组)198例,就两组产妇年龄、孕产次、手术指征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盆腔及肠管粘连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盆腔及肠管粘连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式剖宫产术盆腔腹膜缝合+腹腔冲洗与原版术式两种方式相比,具有防止术后粘连、降低患者二次剖宫产或其他原因开腹手术难度、降低手术副损伤风险等优点,因此新式剖宫产术中盆腔腹膜缝合+腹腔冲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宋春 《中国实用医药》2013,8(6):114-115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探讨不同手术方式的利弊。方法对85例不同术式剖宫产患者再次行剖宫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总手术时间、开腹时间、盆腔粘连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比较,新式剖宫产组手术总手术时间、开腹时间、腹腔粘连、假性肠梗阻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开腹出血量、腹壁粘连和手术疤痕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后盆腔粘连严重,增加再次手术难度,应进行改良,对于有再次生育需求的患者要选择合适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新式剖宫产术及改良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善敏 《河北医药》2009,31(18):2405-2406
目的研究二次剖宫产手术方式,提高剖宫产技术,减少粘连。方法我院行二次剖宫产68例,分成腹膜外手术组和改良Stark组,分别进行手术,观察2组术中下腹壁各层次组织粘连及腹腔粘连情况,以及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腹膜外手术组患者腹壁粘连发生率明显高于改良Star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Stark组腹壁切口愈合情况良好,愈合良好病例数明显高于腹膜外手术组(P〈0.05)。结论临床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采取最佳手术方式.减少盆腹腔粘连.加快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9.
陈保红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174-175
目的探讨宫外孕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盆腔粘连的情况以及相关的原因。方法选取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手术患者78例,根据术中有无发现盆腔粘连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均于腹腔镜手术中发现不同程度的盆腔粘连,对照组40例,术中未发现盆腔粘连。术中根据盆腔粘连的致密程度、粘连范围、有无子宫直肠窝封闭、双侧输卵管与周围组织是否粘连以及双侧输卵管是否闭锁等进行评分,再根据评分情况分为重度粘连、中度粘连和轻度粘连。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损伤、流产及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等情况。结果观察组38例,其中重度粘连8例,中度粘连11例,轻度粘连20例。观察组患者有过手术损伤、流产及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的情况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别。结论造成盆腔粘连的因素有手术损伤、流产、盆腔子宫内膜异位以及其他因素,而且与粘连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例1,患者29岁,因婚后未避孕未孕6 年,发现盆腔包块2 年于2005年7月14日入院.男方精液检查正常.月经史:初潮13岁,经期6 d,周期28 d,末次月经2005年6月26日.既往无下腹部疼痛史,无腹部手术史.入院时查体:外阴、阴道(-),宫颈光滑,无举摆痛,宫体前屈,正常大小,无压痛,左附件区增厚,无压痛,右附件区未扪及异常.入院前7 d院外腹腔镜检查示:盆腔广泛粘连.左输卵管粘连并折叠,双卵巢、右输卵管未显见(粘连包裹),小肠间广泛粘连.入院诊断:原发不孕,盆腔广泛粘连.术中见:肠管被包膜茧状包裹,包膜向下延伸封闭盆腔,不能探及盆腔脏器,仅见左输卵管伞端,沿伞端分离出部分左输卵管后,见左卵巢(大小约4 cm×3 cm×1 cm)表面有包膜包裹,术中考虑此病例为腹茧症所致原发不孕,未继续分离粘连关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再次剖宫产术中不同方式处理腹膜和返折腹膜的粘连情况,探讨影响粘连的相关因素.方法 本文对68例再次剖宫产术对前次手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对剖宫产术中关腹时不缝合腹膜发生粘连的比缝合腹膜的高1.457倍,不缝合腹膜比缝合腹膜大网膜粘连发生率高出近3.249倍,而缝合腹膜返折发生子宫下段与膀胱粘连比不缝合高出6.395倍.结论 剖宫产术中缝合壁层腹膜是必要的,可以减少大网膜与腹壁切口粘连,返折腹膜若庶盖完全,则可以不缝合,这样有利于减少膀胱与子宫下段的粘连.  相似文献   

12.
不同术式剖宫产术后再次进腹手术8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术式剖宫产术后再次进腹手术时腹壁切口愈合及腹壁、腹膜粘连情况,比较不同术式的利弊。方法观察近6年来我院新式剖宫产与纵切口破剖宫产术后再次进腹手术时腹壁切口愈合及腹壁、腹膜粘连情况。结果新式剖宫产再次手术时腹壁粘连严重,但切口愈合好,外形美观,患者易接受。纵切口剖宫产术后再次手术时腹壁粘连不严重,腹腔有粘连,切口愈合慢,外形不美观,患者不易接受。结论新式剖宫产手术快捷,术后恢复快,切口愈合好,但腹壁粘连严重,给再次手术时进腹造成难度。  相似文献   

13.
新式剖宫产术的腹壁及盆腔粘连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式剖宫产是经以色列Stark医生改进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该术式采用腹壁横切口、钝性分离进腹、不缝合膀胱子宫返折腹膜及腹壁腹膜。自1996年来,该术式在我国迅速普及,积累了许多经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二次剖宫产的出现,新式剖宫产的问题也摆在了众位临床产科医生的面前。笔者通过对比性研究,探讨新式剖宫产导致的腹壁及盆腔粘连以致二次剖宫产手术时间长等情况,以期改良手术方式,或是否必要重新审视新式剖宫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选择不同剖宫产术式的利弊,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1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选择不同剖宫产术式对二次剖宫产手术的时间及盆腔粘连的影响.结果 下腹壁横切口二次剖宫产手术的开腹时间及手术总时间均大于下腹壁纵切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剖宫产病例盆腔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除不粘连病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选择下腹壁纵切口比下腹壁横切口更有利于二次剖宫产手术操作,减少手术创伤,新式剖宫产术导致的粘连较子宫下段剖宫产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是否缝合膀胱子宫返折腹膜和关腹时缝不缝合壁层腹膜术后粘连情况。方法对本次手术开腹后观察腹腔内各器官有无粘连,粘连部位,术后体温感染进行分析。结果粘连部位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大网膜与腹膜粘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膀胱腹膜反折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缝合腹膜,使大网膜和腹壁切口粘连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返折腹膜如果遮盖完全,则可以不缝合,这样有利于减少膀胱与子宫下段粘连。  相似文献   

16.
魏征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194-195
目的了解新式剖宫产改进手术方式后腹壁各层组织结构粘连、盆腔粘连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至2011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术后二次盆腔手术患者腹壁各层组织结构粘连及盆腔粘连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pfannenstiel切口式剖宫产,但观察组的手术方式做了进一步改进,观察组共65例,对照组65例。比较A、B组患者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情况及二次盆腔手术时腹壁各层组织结构粘连及盆腔粘连发生情况。结果腹壁切口甲级愈合率、腹壁各层组织结构粘连、盆腔粘连的发生率分别为A组98.5%、17.7%、28.5%;B组96.9%、46.9%、46.2%。A、B组进行比较,A组发生粘连的情况较B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我院对pfannenstiel切口式剖宫产的改进对防止术后发生腹壁各层组织结构粘连、盆腔粘连有效,从而降低二次盆腔手术的风险,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医用几丁糖预防剖宫产术后腹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剖宫产术产妇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于术中缝合腹膜前用几丁糖2ml涂抹于子宫切口表面、手术部位附近肠管、内脏表面及腹膜上,腹腔关闭后涂布于腹壁切口上。对照组不用几丁糖,其他手术操作相同。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几丁糖预防剖宫产术后腹腔粘连安全,效果较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用防粘连冲洗液盆腔灌注法预防妇产科腹盆腔手术术后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7月于妇产科进行腹盆腔手术治疗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防粘连冲洗液盆腔灌注组)每组各54例,后将两组患者的粘连发生率、术后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甲级愈合率、阵发性腹痛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粘连发生率及阵发性腹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外科手术用防粘连冲洗液盆腔灌注法预防妇产科腹盆腔手术术后粘连的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9.
许翔 《淮海医药》2000,18(3):163-164
目的探讨改良式腹部横切口妇科手术与传统的腹部纵切口在手术指征、术中出血、术后恢复及切口愈合等方面的差异。方法在下腹耻骨联合上2 cm(即腹壁半环线上2cm)横行直线切开皮肤10~15cm,钝性撕开脂肪,剪开浅筋膜,钝性分开腹直肌,钝性上下方向撕开腹膜,子宫切除,附件切除,或次广泛切除子宫,手术步骤不变。当盆腔腹膜缝合完毕,不缝合壁层腹膜,用0/2薇乔线从左向右连续缝合筋膜及1/3腹壁脂肪,折回褥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避免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开腹子宫全切术损伤的策略。方法对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行开腹子宫全切术的58例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予以研究,观察患者手术损伤状况。结果 58例患者中,1例因盆腔粘连严重导致膀胱位置改变,手术中损伤了膀胱,经过及时缝合治疗后1周痊愈,其余患者未出现损伤。结论在开腹子宫全切术中,要想有效避免损伤,就要保证手术医师熟悉盆腔、子宫及周围器官组织的联系,并且重视辅助检查,确保手术成功完成,避免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