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新菊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24):131-132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手术仍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但由于手术创面大,皮瓣张力大,术后存在皮下积液、渗血、皮瓣感染及坏死问题,影响切口愈合及手术预期效果。传统方法是将创面加压包扎并腋窝单管引流,术后常因引流不畅,皮瓣不能紧贴胸壁而导致皮瓣坏死,同时创面加压包扎限制了患者的呼吸运动,为其带来不适并增加了肺部感染的几率。我科2005年8月-2006年7月对4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双管负压持续引流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乳腺癌根治或改良根治术,由于创面大,渗出较多,虽然经传统方法给予创面加压包扎,多孔橡胶管引流,但皮下积液仍时常发生,导致皮片漂起,甚至加压不均匀造成皮片缺血坏死,需要长期换药或植皮,延长疗程,增加住院费用,影响后续化疗及放疗。2005年1月至2006年3月我们对45例乳腺癌手术 相似文献
4.
5.
本文重点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局部伤口的观察及术后伤口负压引流管的观察总结出十分宝贵的护理体会,并阐述了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对提高乳腺癌的临床治愈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朱江祥 《中华医药卫生杂志》2005,2(3):16-17
目的探讨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血、积液、死腔形成、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33例采用创面持续负压吸引引流的乳腺癌根治术病例与过去实施的42例乳腺癌根治术病例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结果仅有1例病人发生少量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率由原来的48%下降到目前的3%,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有极显著差异。结论采用持续负压吸引引流,可有效地防止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王新锋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3)
目的 分析持续负压吸引与无负压持续吸引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7月80例在本院进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持续负压吸引胃肠减压术,观察组采用无负压持续吸引胃肠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当日、术后1、2、3d引流量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当日及术后1、2d引流量分别为(42.29±28.31) ml、(61.47±14.28) ml、(80.41±28.20) m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3d两组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为(68.84±7.15)h,胃管置留时间为(3.36±1.24)d,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7.59±8.13)h,术后住院时间为(11.87±1.33)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无负压持续吸引可尽快恢复胃癌患者术后的胃肠功能,安全性及治疗效果均优于持续负压吸引,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置双条硅胶管接负压球引流创面加适度胸壁包扎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55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双条硅胶管接负压球引流创面加适度胸壁包扎;对照组15例,采用两条普通橡胶管接引流袋引流创面加胸壁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结果两组病人引流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P值〈0.05)。结论双条硅胶管接负压球加适度胸壁包扎引流创面渗血,渗液更充分,更彻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循序渐进的护理方法,使术后病人功能恢复。方法:依照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对50例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2周患者手臂能越过头顶摸到对侧耳朵,4-6周患肢功能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结果:50例中无1例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伤口愈合好。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运用此护理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根治术后发生的皮下积液可导致感染、皮瓣坏死、淋巴结水肿等并发症,可延误病人的进一步治疗。1995年3月至2001年8月,我院对乳腺癌根治术采用Y型管负压引流术,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邱常青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4):489-492
目的 了解持续中心负压吸引在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作用.方法 将临床符合标准的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术后常规连续单管或双管接一次性负压瓶负压引流及弹力绷带加压包扎3~5天.实验组利用持续中心负压吸引,负压维持在-0.01 -0.03 Mpa(-100~-225 mmHg)之间持续负压吸引,连续3~5天,比较两组患者皮瓣区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皮下积液2例,对照组9例,实验组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皮瓣坏死0例,对照组6例,实验组术后皮瓣坏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持续中心负压吸引可用于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及根治手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并促进伤口愈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目前治疗手段仍以根治手术为首选。术后皮瓣下积血、积液或皮瓣坏死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不但延迟伤口愈合,而且影响术后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乳腺癌术后应用弹力绷带包扎、持续负压吸引引流对预防术后并发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现将我科2001年1月~2005年7月64例乳腺癌术后应用弹力绷带包扎、持续负压吸引引流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2018,(2)
<正>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在部分城市甚至是居于首位的女性恶性肿瘤。现在主张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术式。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创面渗血、渗液较多,术后常发生皮下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对实施乳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出现术后焦虑、上肢血运不畅、引流管事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各项对比项发生率上均远低于对照组,且未出现引流管事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应加强术后各方面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更快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一系列科学的 ,循序渐进的护理方法 ,使术后病人功能恢复。方法 依照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对 5 0例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 ,2周患者手臂能越过头顶摸到对侧耳朵 ,4~ 6周患肢功能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结果 5 0例中无 1例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 ,伤口愈合好。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 ,运用此护理方法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对于尽快使肺脏膨胀 ,解除纵隔及心脏、大血管循环障碍 ,使呼吸、循环功能改善恢复 ,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胸腔负压吸引的准备过程观察护理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韩淑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6):185-186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患者60例,采取术后常规护理加术后心理护理加术后康复指导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60例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后,有效33例(55.0%),显效24例(40.0%),无效3例(5.0%),总有效率95.0%。结论综合护理措施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从而有效地预防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01~2008-04行乳腺癌根治术的1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192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5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12%。通过有效地护理措施,54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多,术前系统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术后严密观察伤口情况。加强引流管的管理及对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的指导,是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